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海底热水活动的系统性研究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海底热水活动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海底地质作用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海底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等因素制约了热水循环的发育和活动规律,而热水活动又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一些地质效应,如海底的热水喷流成岩成矿效应,此外它还与海底的热能输导与转化、海洋化学组分特征、海洋生命和生命起源等现象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开展现代海底热水活动的系统性研究,应注重将热水循环的内部动力学机制和热水活动所引发的外部环境效应相结合,为此我们把它初步展开为:热水循环的空间组构研究、热量输导作用研究、热水流体的化学成分研究、热水活动与极端生命的关系研究以及热水活动的生命周期研究等5个方面,分别解析其内部特征以及引发的环境效应。最后初步探讨了开展海底热水活动的系统性研究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底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爱国 《矿床地质》1998,17(Z4):753-756
海底热水活动不仅形成海底热水矿床,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质作用,为海洋中其它成矿作用提供了能量与物质来源,为其它海底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对海底热水活动与海底热水矿床、铁锰结核、气体水合物等关系的了解,提出加强海底热水活动的研究,促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侯增谦  莫宣学 《地学前缘》1996,3(4):263-273
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研究的重大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1)大批活动的和窒息的热液活动区和硫化物矿床在洋脊、岛弧、弧后盆地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等海底环境相继发现。在沉积物饥饿洋脊,矿床规模较小,Cu-Zn为主,沉积物覆盖洋脊,矿床规模巨大,Pb-Zn为主。弧后扩张或弧间裂陷盆地,形成Pb-Zn→Zn-Pb-Cu→Cu-Zn矿床谱系。岛弧环境硫化物矿床不具规模,板内火山活动中心以氧化物-硫化物矿化为特色。(2)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观察和研究为古代VMS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现有成矿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成矿观念强调:①海底成矿作用虽可产生于不同环境,但均与张裂断陷事件密切相关。矿床规模和分布特点受张裂速率制约;②成矿物质主体来源于热水循环的火山-沉积岩和下伏基底物质;③硫化物堆积发生于丘堤-烟囱联合构成的机构和结壳下部,通过开放空间的硫化物充填和先成矿石淋滤迁移来实现。④热液流体呈双扩散对流循环。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的未来研究方向可概括为强度方向和广度方向。广度研究将加大力度去发现新的矿床,强度研究将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并配以必要的钻探,深入揭示矿床的三维结构和热液体系及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成矿化集中区泥盆系海底热水沉积型和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中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赋存在海相富有机质沉积层段中的两类矿床,其中的有机质富集作用与泥盆纪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且热流体活动导致菌藻类微生物繁盛,是沉积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5.
热水沉积作用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水沉积作用的研究已经历70余年,目前初步统一了热水沉积及其沉积岩的相关概念。按照形成矿物的温度和颜色特征及类型,将热水沉积作用分为白烟囱型和黑烟囱型,前者主要是在较低温度(100~320℃)下形成硅酸盐、硫酸盐等浅色矿物,后者主要在较高温度(320~400℃)下形成硫化物、氧化物等暗色矿物。大陆的热水沉积热液与海洋热液在温度与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陆热水温度比海洋低,变化范围较海洋大;pH均值比海洋高,变化范围较海洋热水小;Na+K离子浓度与海洋接近,Ca离子与Cl离子浓度比海洋高,但它们的变化范围较海洋大。初步建立了一些关于热水沉积的沉积模式,如海底热液对流模式、盆地压实卤水对流模式、洋中脊岩浆热液—海水混合循环对流模式、热液溢流—喷流—溢流模式。由于热水沉积作用及热水沉积岩的分布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目前的研究程度较低,对热水沉积的化学过程和热力学过程、热流体成因、物质来源、热水沉积分异、热水沉积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热水沉积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是当今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综合调查分析,对热水沉积成矿的概念、矿物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热水沉积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判别标志。文章认为,对地质环境背景、有机地球化学与分子古生物学、成矿系统与成矿动力学以及现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是热水沉积成矿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预须开普台铁铜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通过海底火山同流作用,在酸性相对还原的热学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成矿流体来源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红碧玉、重晶石等具有喷流岩的特征。矿床成因属于海底火山喷流一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
对华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富有机质层段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其基本特征是富有机质沉积层段的SiO2含量明显高于泥质岩中的含量,SiO2含量与TOC成正相关系,与TiO2含量成反比,Si/(Si Al Fe)比值与TOC成正相关关系;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P、Cu、Zn、Co、Ni、V等元素含量明显富集,Ba/Sr比值远远大于1,且与TOC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在下马岭组剖面上,从Qb1x^3向上纹层~薄层状硅质岩夹层蹭多,有机质含量也开始急剧增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下马岭组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形成时,盆地拉张沉降作用强烈,海底热水活动与之紧密相伴,而且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是导致该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下寒武统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统玉尔吐斯组底部富有机质沉积层段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其中的硅质岩发育,并伴有磷矿产出.硅质岩的Al(Al Fe Mn)和Si/(Si Al Fe)比值分别在0.0023~0.0046和0.965~0.98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海底热水沉积环境,远离陆源区.富有机质沉积层段明显富集As、Hg、Pb、Zn、Cu、Co、P、V、Ba等微量元素,富集系数F(N)远大于1.Ba/Sr比值远远大于1,与现代海底热水沉积物中的Ba/Sr比值相似,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特征;Th/U和V/Sc比值显示其形成与海洋缺氧事件有关,而导致缺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海底火山作用及其与之相伴的海底热水流体活动.  相似文献   

11.
海底热水矿床勘探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底热水矿床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海底矿产资源。其中作为目前研究重点的是热水流化物矿床,由于产出构造背景不同,既有与黑矿相类似的,也有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相类似的海底热水硫化物矿床,其成分主要有铜、  相似文献   

12.
贵州瓮安生物群和磷矿形成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沉积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瓮福磷矿陡山沱组地层古地理背景与沉积环境分析,进一步揭示沉积记录中热水作用的客观存在性。研究认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繁盛及磷块岩富集与海底热水喷流活动存在联系,热水活动在海洋生物的繁盛和海洋磷的运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缺氧带和亚氧化带的大量细菌对磷的分解和有影响力的铁—硫酸盐的循环作用下,富集的磷在海底上升洋流作用下,运移到氧化还原界面上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滇西地区陆相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云南西部兰坪铅锌矿床、金满铜矿床、勐野井钾盐矿床和腾冲松木箐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陆相条件下热水沉积形成的。根据矿床的产出特征,把陆相热水沉积的矿床划分为3种类型:泉华沉积型;盆地沉积型;脉状沉积型。本文还对热水沉积矿床与现代海底热水(喷流)矿床进行了对和提出了陆相热水沉积的成矿模式,最后对我国陆相热水沉积矿床的找矿方向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地下热水资源为低温及中低温地下热水,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开发价值.地下热水全属于板块内部地热区,分为地壳隆起地区和沉积盆地两个地质类型,按热储产出状态和热储岩层的结构构造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按地下热水系统的不同,分为循环型地下热水和封存型地下热水两大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境内曲孜卡乡和盐井乡交界的澜沧江河段,由于复杂的地质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特征各异的温泉及盐泉。研究区域热水系统主要以盐泉泉群和中低矿化温泉的形式分散出露,根据地质地热结构以及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将区内热水系统划分为盐井系统、右岸曲孜卡系统、左岸玄武岩系统以及外围温泉。通过工程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周边热水同位素特征,结合工程区及周边热水系统的热储温度、热储深度计算,研究各热水系统的循环演化机制对工程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REE和硅同位素特征探讨西藏甲马矿床层状夕卡岩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床中层状夕卡岩的REE及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典型热水喷流型矿床和现代海底热流体进行对比,显示该矿床层状夕卡岩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与现代海底热流体和喷流型矿床及其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认为,甲马矿床层状夕卡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而与古海底热水活动有关,应属热水喷流成因。这为其共生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系地层内部,已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多处,但对其成因机制的解释,不同学者往往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已知矿床产出地质特征、成矿热水流体特征和来源以及矿化、蚀变围岩系统研究后提出熊耳期后火山热液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成矿作用以热水流体的沉积、充填作用为主,主成矿期应为熊耳群火山活动后期等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热水沉积研究及相关科学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评述了现代大洋底、大陆边缘及大陆热区流体活动和热水沉积的观察研究及其重大理论意义;分析了古代热水沉积岩的普遍性、多样性、规律性及在确立VMS型和Sedex型成矿认识中的作用;提出了三个与热水沉积相关科学问题:盆地动力学演化的热水沉积响应,盆地古流体场及其演化的热水沉积记录.盆地演化-盆地流体-流体成矿三动态耦合。利用盆地中热水沉积序列对盆地发生发展及盆地异常热史和盆地流体演化的详细记载,配合盆地流体数值模拟,是认识盆地流体及其成矿效应等科学问题的全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南秦蛉热水沉积海盆具备开展此方面研究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东川滥泥坪矿区因民组顶部硅质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云南川滥泥坪矿区因民组顶部硅质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表明其成因应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产物。该硅质岩层还含较富的铜矿体,根据地质条件相似性原则,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