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力环流”历来是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熟练应用直接关系到“风的形成”和“全球性大气环流”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课前实验、课件演示、图示练习、案例分析等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热力环流”的含义直至学会用该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子兴  魏华  戴周丽 《地理教学》2015,(6):59-61,55
《地理教学》于2013年第22期发表了"‘热力环流’教学难点突破‘四步曲’"一文(以下简称《热》文)。作者为了突破难点,作了四个方向的突破,确实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现罗列如下,并作管中分析,望能引起同行共议,批评为盼!1.空气运动: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变低。2.气温高低:气温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变低。3.山谷风。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空气受热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是备课及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是否成功地突破难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学难点抽象复杂,教师经常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却一脸茫然。在地理教学中,我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采用了多种巧妙的方法,轻松化解难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巩建强  赵生龙 《地理教学》2023,(10):49-52+40
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实验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设计简易实验装置辅助“大气热力环流”章节的教学,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气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用品,用其作为教具,巧妙的应用于“大气运动”教学,在突破学习难点,诠释地理原理中,具有奇效。  相似文献   

6.
李金国 《地理教学》2013,(22):40-41,52
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新课标高中地理四种版本教材必修第1册都安排有"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人教版P32、中图版P38、鲁教版P38、湘教版P48,各版本图名不尽相同)。透彻分析、解读该图,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又能为学习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注重知识铺垫——为有效析图扫除障碍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气压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往往是学生的知识盲点,高中教材也不涉及,而它恰是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解读许多热力环流变式图时遇到困惑或障  相似文献   

7.
明海凤 《地理教学》2013,(24):35-36
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图的阅读”的重难点目标,以生活中的地理事象为教学资源,重点运用案例法、小组合作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谜语导入新课,以合作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内容,运用案例化解难点,紧扣学校平面图联系生活,用实践模拟方式巩固和检验效果。最终证明教学过程及其调整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学难点往往就是教学重点,教师不好教,学生难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教师有时要亲自制作教学用具,用来展示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和规律,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更加直观形象、浅显易懂。可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多媒体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云教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教育创新与变革的一大举措。结合武汉市第十六中学建设的地理"云教室""地理学科基地"网络学习平台和"热力环流"一节优质课,对地理"云课堂"的构建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云课堂"带来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极洲极地投影图是世界地理分区图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其地球自转方向的确定、地理方位的判别、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四周海陆的辨认,是教学中的四个难点。尽管“南极洲图”并非是本节教学重点,但对图中四个难点的解决,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南极洲的地理知识,而且对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形成较强的读图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学好地理知识起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耿庆明 《地理教学》2010,(11):56-56
热力环流是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深入理解是学习“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知识的关键。虽然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时时相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觉得它飘忽不定,对它视而不见,不好验证。怎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它的存在,亲眼观察到它所起的作用呢?我们巧用厨房做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振权  夏云 《地理教学》2010,(22):27-28
理解大气环流的成因和过程,是分析气候成因和类型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突破,学生难听懂。致使学生不会分析气候成因,进而不理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不会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等,最终使学生怕气候,怕地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巧用三个假设,讲清大气环流”的方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3.
改变传统的以"三种假设"导入单圈环流的教学方式,把热力环流原理直接应用到全球范围形成单圈环流,之后逐步考虑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海陆分布的影响,分别展示地球上的大气环流,使难点知识得以突破。  相似文献   

14.
陈锋 《地理教学》2014,(19):23-2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认为,大气的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因此,热力环流在大气环境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因认知上的偏差,关于热力环流的内涵、外延,还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点及论断,且这种错误观点及论断还能自圆其说,形成悖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究来剖析并纠正热力环流的内涵及外延在教学中的常见悖论。  相似文献   

15.
王影 《地理教学》2014,(5):32-34
正一、教材分析"利用经纬网定位"一课是"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难点,又是今后地理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教材选择报道中"梅花"的具体位置,说明经纬网定位的作用。并通过叙述地球仪上"交织"的经纬网,明确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本课要围绕着知道经纬网的用途,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教学主线开展教学。由于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在教材处理上,力图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借助地球仪,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6.
姚秀元 《地理教学》2013,(23):53-56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应用是历年地理高考最重要的考点之一,也是地理高考复习中最重要的教学难点之一。下面介绍几种能够较快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最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济地理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好经济地理,这也令教师大伤脑筋,如果我们在分析有关经济地理教材时,不难发现: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自然地理方面有一定联系,因而,我们把这自然和经济二者结合起来,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8.
“地球”内容始终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帮助学生构建心中的地球模型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Google Earth(中文译为谷歌地球)软件具有直接真实的地球模拟功能,本文以2009年2月发布的Google Earth简体中文版为例,具体谈谈其在“地球”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地理中“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是个难点,教材中虽有插图,但学生还是难以看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这是因为插图中的山与其对应的等高线示意图都是静态的,二者之间需要学生加以想象才能联系起来。如何使等高线与其所表示的地形由静态变为动态,形象直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呢?  相似文献   

20.
钟有长 《地理教学》2004,(10):23-24
由于初中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学生遗忘较多,所以从历届情况看,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中洋流分布的知识是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真正掌握及灵活应用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的“五步教学法”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