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都市某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成都市蔬菜基地蔬菜中Cd、Pb、Zn、Cu、Hg、As的含量和相应的土壤中Cu、Zn、Pb、Cd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Zn、Cu、Hg主要来自土壤,Pb、As主要来自大气降尘。温室种植能有效地避免蔬菜Pb、As的污染。温室无土栽培应注液培养基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免导致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省义兴寨金矿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测试样品为本区的花岗岩、花岗斑岩、多金属硫化物含金石英脉、黄铁矿含金石英脉、片麻岩和伟晶岩6种。研究发现有四个类型的流体包裹体:Ⅰ1,富液相气液包裹体、Ⅰ2富气相气液包裹体、Ⅱ含CO2包裹体和Ⅱ含NaCl子晶多相包裹体。在矿石样品中可见到沸腾包裹体群发育,沸腾机制是热液运移时遇到火山通道及断裂而产生的压力下降。含矿石英脉的包裹体与次火山岩脉的包裹体特征十分相似,说明二者的热液具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粤北新洲推覆构造是新洲金矿和大沟谷金矿的控矿构造。在各推覆席体弱变形域中取岩石样品,进行中低温高压递进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样品的构造分解作用强烈,剪切溶解一定向生长现象发育,中温中ε滑移系起主导作用,直线型位错广泛出现,从而再现了同推覆期构造分解和剪切溶解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u-As-Bi-W型含矿源岩的同推覆期活化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云南帮卖盆地煤中锗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帮卖盆地是一个不对称的山间向斜盆地。含锗煤主要为煤化程度低的褐煤,产于中新统的下煤组N12中。为了探讨煤中锗的存在形式,采用了五种分析方法和进行了腐殖酸络合锗的室内模拟实验。笔者认为煤中锗的存在形式主要有:1.与有机质成紧密化学结合,常以腐殖酸锗络合物及锗有机化合物;2.呈吸附状态,部分有机质、粘土矿物及褐铁矿等吸附锗;3.极少部分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The concentrations of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and iodine of seven geochemical reference samp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Analytical techniques were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for chlorine, bromine and iodine and ion-selective potentiometry for fluorine. After irradiation of the samples, these halogen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matrix elements by pyrohydrolysis in presence of vanadium (V) oxide. This extraction allows to measure the four halogens in the same sample.  相似文献   

6.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风成成因的相似性。研究表明,红粘土的化学风化尚处于脱Ca、Na为主的早期阶段;CIA值和酸不溶物中的Na/K比及Rb/Sr比参数一致地指示了红粘土化学风化程度高于第四纪的黄土和古土壤,反映出晚第三纪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逐渐变干变冷演化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7.
裴静娴 《地质科学》1980,15(4):403-405
本文是对采自北京周口店洞穴及山西大同火山地区的一批样品进行热发光年龄测定的结果。 1.在周口店第一地点,自上而下采集了4-4、4-5、10-6三个灰烬样。测定结果表明,天然热发光强度随取样的层位变低而增强。4-4、10-6测样热发光相对强度4.5和9.5,为一底部较宽的不完全对称的200℃左右的中温峰。  相似文献   

8.
刘洛夫  康永尚 《地球化学》1998,27(5):475-482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原油中分离和检测到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油气运移研究,烷基咔唑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所分析的样品中,苯并咔唑只在部分样品检测到且含量小,而二苯并卟唑则未发现,根据C2烷基咔唑的G1,G2和G3结构类型的分布,C3-咔唑/C2-咔唑比值以及烷基咔唑与苯并烷基咔唑的相对含量可知,塔中地区石炭系C3油组的石油分别从北西和南东两个方向向塔中4号构造的高点侧向运移,研究还表明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西岸BZ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位于渤海湾西岸黄骅坳陷内的BZ1钻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204.51m的岩芯记录了布容正向极性时(Brunhes)、贾拉米洛(Jaramillo)和奥尔都维(Olduvai)极性亚时,钻孔底部年龄约为2.21Ma。本项研究结果为该区约2.21Ma以来的古环境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年代框架。与沧县隆起区的BZ2钻孔地层结果对比表明,两个构造单元的沉积物厚度在布容期以来差异较大,即在此期间黄骅坳陷相对沧县隆起下沉40余米,表明1Ma前后发生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骅坳陷区构造下沉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The six ANRT rock reference samples (DR-N, UB-N, BX-N, DT-N, GS-N, FK-N) have been distributed as reference samples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All available data on trace elements in these samples are presented and evaluated.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assign working values for nearly 40 trace elements. These samples prepared in 600 to 1300 kg quantities are expected to last for some decades to come.  相似文献   

11.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 ,揭示了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和形成过程。该区天然气的分子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较大的变化 ,甲烷是天然气中的主要组分 ,质量分数在 57.4 % - 98.2 %之间 ,平均为 90 .1%。主要非烃气体是CO2 和N2 ,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 4 .9%和 3.2 % ,且CO2 质量分数变化范围较大。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甲烷同位素显示煤型气特征 ,而乙烷和丙烷的同位素显示油型气的特征 ,表明徐家围子深部除煤和Ⅲ型干酪根作为主要气源外 ,仍有一定含量趋于生油的Ⅱ型干酪根作为次要气源 ,实测和计算结果证实天然气主要是有机质在高成熟阶段形成的产物。运移过程中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使天然气的组成和同位素面目变得非常复杂 ,尤其是由盖层微渗漏造成的蒸发分馏作用使同位素出现倒转。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发现为该区油气勘探展示出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天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海平  杨玉峰 《地学前缘》2000,7(4):515-522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和形成过程。该区天然气的分子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较大的变化,甲烷是天敢中的主要组分,质量分数在57.4%-98.2%之间,平均为90.1%,主要非烃气体是CO2和N2,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9%和3.2%,且CO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较大,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同位素显示煤型气特征,而乙烷和丙烷的同位素显示油型 的特征,表明徐家子深部除煤和III型干酪根作为主要气源外,仍有一定含量趋于生油的II型干酪根作为次要气源,实测和计算结果证实天然气主要是有机质在高成熟阶段形成的产物,运移过程中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使天然气的组成和同位素面目变得非常复杂,尤其是由盖层微渗漏造成的蒸发分馏的作用使同位素出现例转,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发现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定了一种以熔融法制备样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硅酸盐类样品中Si、Fe、Al、Tj、Mn、Ca、Mg、K、Na、P等元素的分析方法。在对不同靶材X光管和分光晶体实验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了最佳的测量条件。该法具有快速、准确,测量范围广,检测限低,价格便宜等优点。经过近百个各种类型标样或管理样品的分析对比表明,本法不仅适用于硅酸盐类岩石样品的分析,还适用于铁矿、铝土矿、碳酸盐类岩矿样品以及水泥、耐火材料等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下辽河盆地大地热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辽河盆地属华北地堑系的一部分,是一个在前中生代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张文佑等,1981;马杏垣等,1983;朱夏等,1983),解政文等(1980)曾报道过一个异常高的热流值,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反响。近年来,我们于辽河油田开展系统地热研究的同时,取得了一大批实测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理性质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下辽河盆地大地热流值,并对盆地深部热状况作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15.
哥德堡事件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记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作者1991─1992年在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沉积物岩芯中所取得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结果揭示出两个反极性事件,其中位于12.5m左右深度、年龄为10307—9727aB.P.的一次反极性事件,可能是哥德堡事件(12000aB.P.前后)在该沉积物中的记录,其年龄上的差异可能是因测年误差所致;另一位于5.5m左右深度、年龄为7085—7005aB.P.的一次反极性事件,在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资料中尚无相应年龄的反极性事件可以与之对比,只有朱日祥等在北京房山地区泥炭层中所揭示出的一个年龄为4980─4770aB.P.的反极性漂移与之接近,但两者是否为同一事件的反映,甚或该事件本身是否真实存在,目前都还不能肯定,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别婉琳 《地质科学》1986,(4):415-418
地质样品中氟、氯、硫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由于氟是矿化作用的可靠标志,而且氟、氯、硫也被认为是不同类型沉积矿物的指示元素。地质样品中氟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别婉琳等,1980),氯的测定一般采用碱熔-硫氰酸汞比色法或碱熔硝酸汞滴定法等。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和炭屑等的分析,探讨了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早期的原始农业和古人类活动的文化环境背景。7000~6600cal.aB.P.期间,植硅体和炭屑含量较低,淡水-半咸水硅藻丰富,推测为淡水或泻湖沉积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  从6600cal.aB.P.开始,水稻植硅体和炭屑含量增加说明田螺山先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  晚期(约6000cal.aB.P.后)海绵骨针和硅藻海水种含量的增长说明该时期田螺山地区明显受到海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姆渡文化早期,田螺山地区就已经开始水稻栽培,原始农业形态基本是以稻作农业为主;  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之前和之后都可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或受海水影响的时期,其与河姆渡文化在田螺山地区兴起与消失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第四系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地层,山区地带的第四系主要由河流沉积物组成,这些沉积物的表面风化程度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四川省雅安市地区发育了中更新统砾石层构成的古冲积扇名邛冲积扇和丹思冲积扇,现今废弃于岷江与青衣江之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蚀风化。对两个冲积扇不同位置采集样品,尝试利用主量元素分析冲积扇的风化程度。经过实验发现,主量元素分析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第四系的测试,砾石间填充的基质砂能够合理反映沉积物经历的风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主量元素中长石矿物元素Ca、Na大量流失,而稳定矿物元素Si、Ti等偏高,说明冲积扇经历了长期的风化淋溶作用。A-CN-K图解体现出冲积扇经历了早期的斜长石风化,已经进入以钾长石和伊利石风化为标志的中期阶段。Pettijohn图解表明名邛冲积扇样品含有更多的石英砂岩,沉积物的成熟度较高。这些指标说明名邛冲积扇相比丹思冲积扇经历了更强的风化作用。结合冲积扇的年龄发现,风化速度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减速的特征,体现了风化作用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welve trace elements in twenty-seven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reference samples (IGRS) (15 from Japan, 7 from South Africa, 4 from France and 1 from U.S.A.). Similarly, ten major elements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twenty-three GRS (15 from Japan, 5 from South Africa, 2 from France and 1 from U.S.A.). Whenever possibl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literature values for these GRS.  相似文献   

20.
朱维晃  杨元根  毕华  刘强 《矿物学报》2004,24(3):239-244
对海南0个土壤样品中的nl、Pb、Cu、0四种重金属的总量和生物有效态含量以及45个植物样(根、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采样点基本上覆盖了海南全省,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nl总量低于全国平均值,而Pb、Cu、Cd高于全国平均值,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一般低于其总量的10%,其中Pb最高为7.71%,而Cu仅为1.13%,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呈现负相关性,但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一般呈现正相关性,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着,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Zn(0.726),Cu(0.626),Pb(0.n4),Cd(0.512)。这说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并不能全面的评价土壤的环境效应和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应该把重金属总量和生物有效态含量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应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植物中该元素含量之间作相关分析,根据其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其生物有效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