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回 沏 地 怠 回@(MS)1月工日 南太平洋克马德克祥岛7.1 14日 汤加群岛 了.9 15日 汤加群岛7.4 21日 千岛群岛7.12月4日 危地马拉7.73月 24 H 克马德克群岛 7.34月8日 苏联乌兹别克7.35月5日 克马德克群岛7.15月7日 意大利7.1 17日 乌兹别克7.5 29日 云南省龙陵7.5 29日 云南省龙陵7.66月 21日 苏门答腊 7.4 26日 伊利安岛7.57月 12日 巴拿马 7.3 12日 巴拿马7.6 28日 唐山7.8 28日 唐山7.二8月16日 四川松潘7.2 17日 菲律宾8.1 23日 四川松潘7.210月29日 伊利安7.111月24H 土尔其 7.7 30日 智利 7.912月15日 硫球群岛7.0 81日 加拿大7.0一…  相似文献   

2.
时 间;‘。-地 点-回级(MS)2月23日 台湾省玉里6.33月20日 台湾省莲花东南6. 04丹;田。、、。内蒙古和柞貉尔-巳T—-。5月29 Wr 云南省龙陵-7·5 29日——7.eru 31日”6.56月 1日”6.二 9日”6.17月4日”,-6.0 21日”6.6 28日 河北省唐山。丰南7.8 28日”7.18月16日 四川省松潘7.2 22日”6.7 23日”7.39月23日 宁夏吉兰泰 6.311月7日 云南省宁菠、盐源6.9. 15日 河北唐山、丰南6.912月12日 北纬30.3度东经137.5度6.1 13日 云南省宁菠6.吕一九七六年中国六级以上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3.
共和盆地1994年9月4日,9日24日,10月10日三次地震的震害照片(选登)红旗村牧业点土坯墙倒塌(9月4日I度区)新的地震裂缝(9月4日VI度区)红旗村牧业点围墙倒塌(9月4日V度区)房内墙皮脱落(9月4日V度区)红旗村牧业点房屋外墙倒塌(9月2...  相似文献   

4.
1982年12月8日至1983年3月8日,在内蒙古包头至乌拉特前旗之间一度出现了频度、强度均较高的震群活动,分别在12月8日、2月9日、2月12日发生了Ms=4.6、4.2、4.4级三次中等地震,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此之前,1982年1月至11月,阴山地震带出现了自唐山大震后未曾有过的长达11个月的平静。12月8日4.6级地震突然发生后,紧接着,12月10日北京马道峪发生4.5级地震,12月24日丰镇发生4.2级地震,1983年1月17日磴口发生5.2级地震,2月9日、2月12日又在上述地区  相似文献   

5.
袁立明 《地球》2014,(6):76-7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我国第2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二个全国低碳日分别将于6月8日~14日、6月10日举行。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6.
1 蓟门地震发生日 蓟门地震的发生日,各种文献的记载不尽一致,有记为七日的,有记为六日的,<天启实录·卷七十一>前面记为:"天启六年五月戊申巳刻王恭厂灾.……是日,蓟门地震.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12月26日,到2005年4月4日,计人首尾两天,整整百日。次日,4月5日又是清明。东方人很在意对亡的祭祀,很在意百日祭奠,尤其是恰恰赶在清明时节,愿以此百日祭奠寄托生对亡的无尽哀思,也以此作为我们生对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2月20日德令哈4.5级地震后,青海省及邻区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ML 4.0及以上地震。通过跟踪分析该区ML 4.0及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18年2月13日至4月28日,青海省内形成一条近NS向地震条带,表现在2018年2月13日青海都兰ML 4.5地震和5月3日、5日、6日青海称多ML 4.1、ML 5.2、ML 5.6地震及8月10日甘肃玉门ML4.2地震,初步从青海内部到甘肃玉门形成4级地震近NS向展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李飞  杜学彬  董淼 《地震学报》2017,39(4):565-578
基于江苏省新沂台和山东省马陵山台同(近)场地观测的地磁场、地电场和分量应变观测数据,详细分析了两台站地电场日变化的波形、变幅、相位和优势周期成分以及日变幅的季节效应和台址电性条件对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电场日变化的机理.结果显示:① 两台站地电场日变化主要为两次起伏变化,主相起伏集中在当地午前午后时段,且起伏波形与磁场日变化的起伏波形大致相同,存在相位差,但主相起伏时段与磁场对时间的偏导曲线上的日变化起伏时段大致对应;地电场变化与磁场正交分量的变化显著相关,且与同方向的分量应变显著相关;地电场日变化波形与分量应变日变波形有很大差异;② 两台站地电场、地磁场日变化的优势周期为12 h,8 h,24 h,最显著周期为12 h,其中12 h和24 h周期成分是应变分量的优势周期;③ 两台站同方向地电场日变化的波形高度相似,但同台正交分量之间的日变幅有方向性差异;朔望月时段的日变幅大于上下弦月时段,日变幅有夏季大于冬季的季节效应;台址电导率越低,日变幅越大.地电场日变化既表现为广域性特征,又表现为局部性特征.地电场日变化机理分析认为,地电场日变化是由月日潮汐力和太阳风引起的电离层活动所导致,同时还受到季节、台址电性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事件 1982年11月12日凌晨,山西省昔阳县发生4.9级地震,附近各县均有较强感觉。当地群众震前普遍听到了地声,是我区近年来发生的一次较大地震。 介休地声观测站地处构造带交汇部位,在昔阳南西175公里处。安装在315米地声观测井底部的水听器,震前记到了较强的长期连续地声,出现的时间是,10月29日、30日,11月2日、3日、4日,11日平静,12日发生地震,同时纪录到地震波(见图)。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月28日和29日连续出现赤道逆向电射流。本文对比了这两天9个地磁台的X分量日变化曲线,结果显示琼中台的X日变曲线不受赤道逆向电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相关法对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后151个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13年7月3日、4日在震中附近分别出现16和17个台站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明显反相位异常,具有明显的分界线。(2)利用S变换方法对分界线两侧的天水和兰州台的Z分量日变化进行分频率相关系数计算,发现7月3日、4日的地磁Z分量的日变化均在6 h左右的周期出现负相关变化。其他时段未出现类似变化,认为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磁Z分量日变化异常产生的反相位异常主要在6 h左右。此外,还对异常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海洋磁力测量中地磁日变站有效控制范围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磁日变化时空变化特点,对地磁日变站纬度方向有效控制范围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地磁日变站有效控制范围的计算公式.利用试验数据验证表明:地磁日变化空间差异主要取决于纬度效应,提出的地磁日变站有效控制范围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论震前气象要素异常,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一个月里,在震中附近的一定区域内:1.日平均气压,达到历年同日平均气压的最低值;2.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分别是历年同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的最高值或最低值;3.日降水(雪)量达到历年同日降水(雪)量的最高值。近几年来突出的震例如表1(据震中区附近气象台、站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地磁日变规律的破坏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前,震中距为400km的格尔木台地磁垂直分量Z的日变形态发生异常,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前,北京台和静海台Z的日变形态也有异常。但是,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Ms6.5地震和1月27日丘北Ms5.5地震前,通海台的Z分量无异常。这可能与地震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地磁观测中及时了解地磁场日变化的扰动情况,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识别观测中的异常.研究地磁静日变化的预测方法在地磁观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具有应用意义. 地磁日变化主要包含了地球外部空间电离层和磁层电流体系的变化信息,有静日变化和扰日变化之分.通常情况下人们利用每月中的5天静日变化的平均作为当月的Sq变化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倪晓寅  陈莹  杨锦玲 《中国地震》2022,38(2):239-247
基于地磁逐日比异常期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大或变小的统计结果,发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是由异常日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小和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所致。其中,异常日的日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地磁逐日比异常的主要因素,但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也是异常成立的重要因素。此外,引用前人感应电流假说,结合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该方法的机理推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格尔木地震台1996-2006年地磁模拟资料和2008-2011年的数字化资料,通过对台站磁静日低点时间、日变幅度、日变形态的分析,确认地磁z分量磁静日低点时间在地方时12时左右;日变幅月均值呈现明显的波浪式起伏变化,其年均值与太阳黑子数保持一致;地磁日变形态较为规则,有1个低点和2个高点;在前兆异常分析中,认为低点时间异常和日变形态双低点异常与周边强震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国各地磁台站,在非磁扰日所观测到的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在中午前后有一个极小值,称为日变"低点".这种日变化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并随地理经度而变化:由东向西,经度每隔15°,日变低点出现的时间延迟1小时.  相似文献   

20.
段雯娟 《地球》2019,(6):37-3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改为5月22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