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继县 《岩矿测试》1990,9(3):216-218
本文研究了应用石英缝管技术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Au的方法。考查了不同规格带缝石英管以及各种不同条件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应用5cm缝长燃烧器、石英缝管缝长为6cm左右、石英管狭缝与燃烧器狭缝的距离为3mm时,得出的灵敏度最高。应用石英缝管技术测定Au可提高灵敏度2.5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3σ)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3.
陈恒武  吴德秀 《岩矿测试》1994,13(4):298-301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4.
矿石中金的在线固相萃取及缝管火焰原子吸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淑坤  孙励敬 《岩矿测试》1994,13(3):203-206
介绍了将流动注射在线因相萃取预浓集与石英缝管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测定矿石中金的方法,用XAD-8吸附树脂填充的微型柱(100μl)在6ml/min的流速下,从0.5mol/LHCl介质的试样溶液中浓集金氯络合物,再用乙醇洗脱,最后由火焰原子吸收检测,在采样频率为103样/h的流速下灵敏度提高47倍,分析精度为1.3%,检出限为1.0μg/L;在65样/h的采样频率下灵敏度提高95倍,检出限可达0.7  相似文献   

5.
在黄土覆盖,干旱半干旱自然景观区采用水化学测量进行普查找矿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化探水样中Pb、Cr、Co、Ni的测定报道不多。对于水样中痕量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虽有介绍^[1,2],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较为理想^[8,4]。为提高分析的质量,普遍使用基体改进剂。我们采用HNO8-H2O2消化水样,加入钯盐作基体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化探水样中的铅、铬、钴、镍进行测定,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导数-原子捕集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粉煤灰中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提出了将测定信号变化率的导数技术和浓缩待测原子的原子捕集技术与火焰原子吸收相联用于测定痕量镉的新技术。通过测定标准粉煤灰GBW08401和82201中痕量镉含量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常规法相比,新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可分别改善2~3个数量级和1~2个数量级(1~3分钟捕集条件下)。10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6.26%~7.23%,回收率可达95%~104%。研究表明.此技术可成功地测定粉煤灰中的痕量镉。  相似文献   

7.
水中微量的铜、铅、镉、锌是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必须测定的项目。我室对这四个元素的测定是用日立508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的,由于对铜,铅、镉的检出灵敏度要求高,用水样直接喷入火焰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加入络合剂,用有机试剂萃取富集,这样由于使用了有机试剂一方面有害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有机试剂在火焰中燃烧,在镉的吸收波长2288(?)有部分的火焰吸收,影响了镉的测定灵敏度与精确度。为此,我们对逆向伏安法进行了一些试验。 Flarence首先应用玻璃态石墨汞膜电极于逆向伏安法中。这种电极的优点在于导电性好,能耐化学浸蚀,表面易抛光,不易沾粘或吸附气体和污物,且电极坚固耐用,所以这一方法在国内亦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就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了具体条件进行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铊的主要条件。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路控制系统及雾化器的改进,较大地改善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镉和铊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萃取酸度为1.2mol/L HCl、水相和有机相体积配比为3:1~4:1,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5%~9.6%、Cd1.5%~7.9%、T14.5%~5.4%,检出限(3s)为Ag0.004μg/g、Cd0.007μg/g、T10.011μg/g,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要求。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密码组合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探矿要求测定的样品中微痕量元素愈来愈多,对分析的下限及精度也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常规的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一些吸收线处于紫外区的元素——As、Sb、Bi等的测定灵敏度很低,这就难于满足分析要求。1969年,W·Holak首先将氢化物发生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起来,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十多年来,由于分析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使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扩大到砷、锑、铋、锗、锡、铅、硒、碲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锑、铋等元素的灵敏度均较低,目前采用氢化物测定砷、锑、铋等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孔径的型毛细管,直接连于原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喷雾器入口端,下端两个毛细管分别插入试样溶液和硼氢化钾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不需用惰性气体与还原装置,大大提高了空气—乙烃火焰氢化法测定铋、锑、汞的灵敏度(1%吸收),分别达0.02,0.03和0.4ppm。  相似文献   

11.
程键 《岩矿测试》2006,25(1):91-92
精铟试样用HCl溶解,在稀HCl介质中,利用氘灯扣背景,消除基体的干扰。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3.3nm处测定铅,测定范围为0.001%-0.005%,加标回收率为97.8%~103%,相对标准偏差RSD(n=7)≤5%。与其他方法对照,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蔡述伟 《地质实验室》1992,8(6):343-344
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用Zeeman方式测定高含量的锰,或某些(如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锰)要求取样量大的样品中测定锰时,往往要稀释样品溶液,这样既麻烦又易引起误差。根据献[2、3]介绍,本将塞曼效应产生的δ^±偏振组份用于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使锰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变宽,可在不经稀释样品溶液的条件下测定较高含量的锰,应用于地质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锑,铋等元素的灵敏度均较低,目前采用氢化物测定砷、锑、鉍等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并提出了将测定信号变化率的导数技术和浓缩待测原子的原子捕集技术与火焰原子吸收相联用于测定痕量镉的新技术.通过测定标准粉煤灰GBW08401和82201中痕量镉含量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常规法相比,新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可分别改善2~3个数量级和1~2个数量级(1~3分钟捕集条件下).10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6.26%~7.23%,回收率可达95%~104%.研究表明,此技术可成功地测定粉煤灰中的痕量镉.  相似文献   

15.
常规的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锡灵敏度很低,不能满足化探找矿对锡灵敏度的要求。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锡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的特点,并已有文献报导。但是对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问题报导较少,难于直接用于复杂的地质样品分析。 本文采用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锡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了44种  相似文献   

16.
马欣  丛玉梅 《辽宁地质》1995,(3):234-237
在2.0%HCl及加入少量饱和溴水的条件下,用泡沫塑料吸附富集金。用1.0%硫脲溶液热浸提取金,然后用涂层石墨管和平台,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金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7.
铝土矿中镓的测定多沿用罗丹明B光度法,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镓国内外也有一些资料报导,但都经萃取分离再用石墨管炉测定。 电热石墨管炉法测定镓,其中铝的干扰严重,资料[2]曾为此选用萃取法来消除影响。其它资料对一些干扰影响萃取法事先分离。我们分析的矿物是铝土矿,其中铝对镓测定的干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反复试验,证明铝对镓用电热石墨管炉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铋的测定,因一般发射光谱的灵敏度达不到指定的测定下限(0.0xppm)要求,需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但是由于火焰法的灵敏度也不够高,而无火焰法则因基体干扰严重,通常都须分别进行预先分离富集,而后才能测定。氢化物法只用于测铋,操作也仍较麻烦。本文采用基体控制、增量法、量  相似文献   

19.
A.  L.  米厄 《物探与化探》1981,5(3):189-192,188
地质样品中的金溶解于氢溴酸—溴溶液中,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然后用配有石墨炉原子化装置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此无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取得的结果与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参考岩石和地球化学样品的公布值及由火焰原子吸收所得的结果比较证明达到了适当的准确度,也改善了精密度。据此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精密度能够取得地壳丰度或低于地壳丰度的金的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2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的灵敏度是比较高的,但在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时,由于在锌的共振吸收波长(2138A)处,火焰的背景吸收很大,致使锌的测定的稳定性较差,因而在测定矿物、岩石中低含量的锌时,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测定铝土矿中十万分之几的锌,我们采用空气—氢气火焰使锌原子化,此时背景吸收大为降低,稳定性显著改善,锌的吸收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