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复兴的根本在于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复兴。而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国乡村文化衰落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回顾祭祖文化与地方情感的相关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陕西韩城党家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乡村、祭祖文化和地方情感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祭祖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核心体现,且祭祖公共空间随着经济市场化发展在逐渐消失;祭祖行为主体由集体到个人;仪式由繁到简,其本质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及地方情感依恋的减弱。最后对祭祖情感变迁3个层面的原因分析梳理,提出了祭祖文化地方情感回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九霞 《地理研究》2019,38(6):1283-1289
近年来由西方主导的文化在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对西方化的全球化能否达到全球整合目标的质疑不断出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样文化并存的观点受到关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树立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来透视全球化格局的空间治理,回答中国文化的地方性如何传承、如何把握地方性知识的核心等命题。通过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国文化,提高空间治理、地方融合的有效性。因此,地理学关于空间治理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本土和“地方”文化。本专栏旨在系统探讨空间治理中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历史性、地方性、乡村性)因素对空间治理的影响,涉及地域文化信仰空间、传统城市空间、乡村社区空间、乡村性、地方文化、精英实践以及身体实践等多尺度、多领域的治理问题,主要围绕历史地理、乡村性以及地方性实践三个层面的空间治理展开,并对基于文化自信的空间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文化治理中的地理问题和空间治理中的地方文化研究应该予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瑞璨的奇葩,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佳肴品尝游、药膳保健游和饮食文化旅游。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长远来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特征 ——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南方山丘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聚居区--炎陵县为例,采用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提取技术,从民居建筑、传统习俗、地方方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5个角度,提取了炎陵县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客家人以开放性“围堡式”的血缘宗族聚居模式,与畲、黎、瑶等少数民族通婚繁衍在山丘区的山谷地带;在“入乡随俗”谋求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某些方面已适应当地习俗,但仍保留了基本的客家精神及风俗;并以当地炎帝神农文化为主要文化参照,形成了独具炎陵县特色的客家文化。2)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在不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衣、食、住、行、商等物质性方面的表达载体和地方语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民情风俗、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性方面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九霞  苏静 《地理研究》2019,38(6):1343-1355
随着跨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开始从更加微观的日常生活视角关注“地方”文化保护问题,产生日常生活地理学这一研究方向。通过关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尝试探讨在国家治理与居民日常生活的互动交织中,微观尺度的精英个体通过怎样的日常实践来塑造和凸显其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性。研究发现:首先,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中,地方精英获得“文化身份”多体现为对接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体系或者下沉到地方民众日常生活实践,从而获得底层民众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的两种主要纵向路径,或者通过横向联系结合市场,通过商业实践建构地方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其次,由于文化精英具有一定的群体代表性,精英个体间的差异性是形成地方文化多样性实践的重要原因;文化精英个体通过凝结各种要素,融合了地方性、文化性、空间性和主体性,在执行构建文化自信的各项策略中,应给与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海岛旅游的先驱(舟山普陀)与后起之秀(三亚槟榔谷)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等质性方法调查、解析旅游开发对普陀山与槟榔谷的饮食文化、特色文化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两地饮食文化受旅游开发影响深远,集中表现为利用具有文化价值的佛教或黎族饮食开发旅游商品,成为两地居民就业与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2)佛教、黎族文化分别作为普陀山、槟榔谷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开发使它们日益商业化与世俗化,但是日益重视地方居民的参与效益的分享;(3)两地旅游发展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已经对当地居民日常物质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但居民精神生活与行为方式等影响存在争议;(4)海岛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保护了两地民间工艺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文化变迁遵从资本逻辑,节庆的重构受到经济导向的影响。论文以云南省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2017年4月、2018年1月进行了4次田野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与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外地游客共计38人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节庆重构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山康茶祖节重构了布朗族2大文化体系,即茶祖文化和茶魂文化。节庆蕴含的文化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符号,产生了经济价值,经济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外部驱动力,“在地者”民族文化认同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深层内部驱动力。节庆表征了当地民族文化,促进了茶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在地者”的生活,山康茶祖节成功地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丰富了节庆的内涵。研究探讨了传统节庆在经济导向下的文化重构,深入揭示了节庆的内涵演变,有助于扩展传统节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在广东五邑侨乡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创新,说明华侨文化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应予继承、弘扬和发展,为今天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新歌  张希月  陈田 《地理研究》2020,39(3):682-695
地方失忆危机背景下,“留住乡愁”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地理学领域,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定性描述及逻辑推演,相关的案例分析、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徽州地区为例,立足“留住乡愁”旅游发展的基础-乡愁文化资源的挖掘,通过构建游客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元素体系,借助认知测度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等,对游客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元素认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旅游地乡愁文化元素的总体认知程度较高,但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别;具体维度上,游客对旅游地建筑风貌格局的认知程度较高,其次是自然景观映像以及乡土故事人物,认知程度最低的是地方节庆展演;影响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到访次数、休闲体验动机、购物动机,这四个因素对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认知水平的影响为休闲体验动机>到访次数>年龄>购物动机。其中,休闲体验动机、到访次数、年龄对乡愁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起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购物动机对乡愁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起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于回应学界关于旅游发展作为“留住乡愁”理念下新型城镇化模式的论断、拓宽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指导地方细分客源市场进行乡愁文化元素挖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元城  杨忍  赖秋萍  王敏 《热带地理》2020,40(4):732-743
采用网络资料收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潮汕宗祠的地方意义、情感互动和内生效用展开分析,探讨了潮汕宗祠对地方感的塑造作用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潮汕宗祠作为同姓宗亲地域联系和情感连结的物质空间载体,通过其蕴含的地方文化、宣传展演和节庆活动等构建乡村地域的情感依恋与价值认同,进而形成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此外,潮汕宗祠通过建筑的形式扎根于地方,并作为乡村地域的异质性空间重构着乡村的地方性,并赋予乡村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塑造乡村主体的共同价值和情感认同。诚然,潮汕宗祠的地方意义是通过多主体的共同缔造来实现的,以历史文化、个体记忆和物质资本等塑造自身的地方、民族的地方和跨界的地方。研究基于地方感和乡村治理的视角,强调物质文化载体的社会建构作用,探索乡村文化空间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在实证层面回应了文化治理的积极意义。就现实意义而言,文章通过对潮汕宗祠地方性和根植性的讨论,旨在为乡村文化空间的营造、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罗秋菊  丁绍莲  潘珂 《地理研究》2018,37(9):1762-1774
伴随着地理学的文化转向以及“身体”“情感”视角的引入,饮食文化的空间问题开始引发人文地理学界的关注。借助身份建构过程模型理论(identity process theory, IPT),依托对38位广州本地人的深度访谈,阐释外来饮食文化对其身份建构过程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研究发现,外来饮食文化的涌入引发了老一辈广州人多重的身份危机感,激发他们投身于地方传统饮食文化复兴实践,以对传统的忠诚和坚守来建构其地方身份。而自幼就被外来及本土饮食文化共同包围的年轻人则善于在不同情境下采纳不同文化态度和策略来建构其地方身份,缓解身份危机。该代际差异折射出饮食文化空间政治结构的轮回,而恰恰是这一空间政治的轮回孕育了地方饮食文化的继替。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和旅游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清华  肖玲 《热带地理》2002,22(2):156-160
针对西双版纳旅游在管几年出现趋缓的态势,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旅游文化开发不利。在分析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指出了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文化对策:注重文化创新,明确文化功能分区,改进现有的旅游线路,组建旅游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以名人文化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港口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创意产业,促进滨海港口地区复兴是后工业社会全球沿海港口地区发展研究的核心论题。本文探析了文化资源到创意产业的转化潜能、介质、路径、模式和运作机制,并在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架构其实证研究范式,进而以中国舟山普陀区的木帆船、沙雕等创意产业为例,采用文化经济地理学方法调查了创意产品生产过程的项目网络特征。研究发现:港口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产业的适宜条件是由创意、资本、管理等要素结网构成创意场域,亦即在市场主导下将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媒介、市场需求等网络式融合。最后提出促推浙江港口地区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华侨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侨文化地理研究 ,在国内外是一个薄弱领域。本文以我国华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广东为对象 ,阐述华侨文化的内涵 ,侨乡在引种外来作物形成的土地利用景观 ;引进西方骑楼和城镇规划制度 ,并结合当地环境产生的建筑文化景观 ;外语与方言相结合并广泛办侨刊形成的语言文字景观 ,以及华侨形成的人才文化景观等特色和影响。根据侨乡文化特质的相对一致性和侨居地文化背景相对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次划分珠江三角洲广府、五邑、潮汕、东江 -兴梅、琼东北 5个华侨文化区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区域效应等  相似文献   

15.
任登峰  郑林 《热带地理》2005,25(4):361-366
从分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入手,基于区位、成本、政府作用、外部辐射及制度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动力概括为先天条件的原动力、地方政府的主导驱动力、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力、制度与文化作用力、学习与创新作用力及园区的自增长力6个方面.并提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内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加强外来企业的根植性,使外来企业真正实现本地化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旅游业发展影响下,丽江古城传统纳西古乐的主体地位迅速地被现代民谣音乐所取代。音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音乐的变化折射出地方文化的整体变迁。本文利用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对丽江古城的地方音乐形式、表达内容及展演场所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对音乐表演者、经营者与游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研究发现:在旅游影响下,原本作为本地居民精神伴侣、融入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古乐转变为服务于游客的各类商业演艺活动,在场所和游客认同方面表现出“不得其所”的特征;而以现代民谣音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成为丽江古城的主流音乐形式,在丽江古城中“安适其位”。传统古乐建构了丽江古城的独特感,激发了游客的异乡感,现代民谣音乐更加渲染了丽江古城的“小资情调”,两种音乐均在游客的情感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旨在丰富旅游地文化变迁的研究视角,反思旅游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亦是对音乐与地方人地关系研究成果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垦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孕育着特有的北大荒文化和极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湿地文化。针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重要性,对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湿地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社区共管、结合地域文化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强化宣传等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孔翔  卓方勇  苗长松 《热带地理》2016,36(2):216-224
在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居民作为文化传承者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保护的重要基础,而对居民经济利益和文化自信的扰动则是旅游业影响居民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为了验证旅游业发展状况、居民文化认同与古村落文化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旅游业发展状况不同的宏村、呈坎和许村3个古村落进行田野调查。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如果能显著增加居民的收入,并为居民创造在开放的交流环境中建立文化自信的机会,则能增进居民对古村落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但如果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利益分配很不合理,甚至明显存在适应“他者”需求的造假行为,则可能降低居民对古村落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因此,旅游业发展状况对古村落文化保护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将对古村落文化的原真性保护造成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19.
刘俊  成天婵 《地理科学》2017,37(8):1277-1287
以地方节庆作为一个可观测的指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讨论妈祖文化旅游节表层景观变迁基础上,以权力中继机构——巽寮妈祖理事会的成立原因、过程及运作为主线,展演仪式组织阶段资本与地方间互动与协商,展现地方节庆变迁背后的权力机制。研究发现,资本与地方的博弈协商结果不局限于节庆重构本身,还催生新的权力主体。这个权力主体对资本既依附又抗争,对地方社区既强势又民主,特殊的成立动机、半官方的机构属性、复杂的内部关系使其成为节庆变迁中的中坚力量。这种基于资本与地方权力关系而产生,并同资本和地方一起推动节庆变迁的新型权力机构,补充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节庆变迁的微观层面权力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方形象概念分析入手,探讨了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的关系,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形象特征及形象形成途径,提出了地方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地方形象设计的原则、形象战略的协调、形象可视化因子的塑造及形象工程建设等。为地方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