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湾集集强震前的卫星遥感长波辐射场变异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省集集发生7.6级强烈破坏性地震。对这次强震的发生,应用NOAA卫星遥感监测“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OLR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强震前至强震时,震央所在地域显示有长波辐射增强的变异特征,可能与强震孕育过程中的热状态有关。识别和提取卫星对地遥感红外波段的热兆信息,可望在监视预报强震发生地域上开创出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卫星热红外观测与发震断层不同段落交替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NOAA卫星资料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热红外异常图像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温异常条带在东昆仑断裂带不同段落上具有迁移特征。地震前两天首先在库塞湖东西200km范围内出现6℃左右的增温异常条带,在空间位置上与Harvard大学所给出的震中位置和野外考察所给出的宏观震中位置一致。地震前数小时,增温异常迁移到发震断层西段——太阳湖与布卡达板峰段附近,增温幅度约为3℃。与CDSN和USGSD所给出的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一致。这种增温异常条带迁移可能与发震断层交替活动有关。震后1天的卫星热红外图像清晰地勾画出发震断层长约450km的线性形迹。代表了整个发震断层的破裂长度.与野外考察所得到的地表破裂带空间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3.
从拓宽地(市)局遥感应用服务产品的领域、改善服务产品的形式、提高服务产品水平的角度,提出了适合地(市)级遥感应用系统的建立方法和资料处理流程,使地、市遥感应用进入定量分析的阶段.开发的基于局地数据集的地(市)级遥感应用处理软件, 可同时处理EOS和NOAA、FY卫星接收的数据资料,并可进行植被长势、沙尘暴、干旱等监测.通过配发的遥感数据和应用处理软件将为我省各地(市)初步建立起遥感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和GIS的哈尔滨城区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LandsatETM 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市区的地面亮温,并进行正规化处理和等级划分,研究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温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空间格局。通过对哈尔滨市区热岛效应分析,可以确定城区内热岛效应的分布及监测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和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的实际应用及大量震例归纳结果表明,强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存在不同程度的亮温异常,且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多表现为增温条带的出现或者大面积的不规则分布。在研究热红外异常临震预测中重点关注热红外异常与震级的关系,对2010~2014年发生于中国的总计151次MS5.0及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情况与震级大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震级MS与临震前3 d热红外异常区面积平均值Saver的二元一次关系表达式,首次定量分析了震级大小与热红外异常面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我国秸秆焚烧、沙尘、气溶胶、颗粒物、灰霾等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华、水质参数、水表温度、热污染、核电厂温排水等水环境遥感监测,以及土壤含水量、地表温度、干旱、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应用。同时,指出目前国产卫星红外载荷业务化应用程度不高、辐射定标能力不足、应用反演算法原创性不强、地面观测和试验验证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需大力发展国产红外传感器、提高辐射定标能力、发展国内原创监测算法、建设大型环保应用综合试验场等建议,以促进红外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有关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文献已有许多 ,但大部分是探讨或研究震源区地表及上空产生增温异常现象。天线附近背景噪声和强震前后形成的电磁波与卫星数据传输载波产生随机共振 ,造成卫星图像中出现特殊异常现象 ,这种异常与强震具有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 ,通过进一步研究 ,可以开拓电磁波随机共振应用的新领域进行短临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8.
收集2012-12~2013-03 广西平果Ms4.5地震震区连续的MODIS/Terra卫星遥感热红外资料,经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观测质量最佳的北京时间凌晨5:00~7:00之间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地震前、后地表温度异常时间演化过程及其异常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的关系,并讨论了震区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子对地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平果Ms4.5地震发生前2个月震中附近出现热红外异常增温现象,异常增温与发震时间有一定对应性。显著增温主要表现在震前半个月左右,震前7 d异常增温幅度达到峰值,震后温度逐步降低。2)与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平果Ms4.5地震反映出震前构造“增温”信息。3)异常升温由震中沿北西向发育,与此次平果地震北西向发震构造较为一致。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素对异常升温的影响,认为此次平果Ms4.5地震前热红外升温可能为震前短临异常现象。 
〖HT5”H〗关键词〖HT5”K〗: 平果Ms4.5地震| 地表温度| 地形地貌| 季节变化| 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
1前言在总结风云二号A、B星技术的的基础上,加强了卫星可靠性设计与试验,确保风云二号C星在轨稳定可靠运行。风云二号C星与A、B相比,从三通道观测一步实现五通道成像观测,卫星蓄电池从17安时提高到25安时以上;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改为长征三号甲。目前,该星能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汽云图;收集气象、海洋、水文等地面数据;广播展宽数字图像和低速率信息资料;监测空间环境数据。2风云卫星的系列化与业务化产品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卫星观测网的重要成员之一,实现了业务化和系列化。  相似文献   

10.
卫星热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强地震前存在热异常。异常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异常的时空分布与异常区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季节、天气等因素有关。内陆地区的地震前常产生热红外异常,而沿海地区的地震前则更容易出现潜热通量异常。红外辐射可以通过卫星红外通道的传感器观测到。而潜热通量可以使用微波遥感观测资料计算或红外遥感与地面观测资料联合反演。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地震前的热异常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应该能在地震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With such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s all-day observation, penetrability and all-weather coverag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s the satellite-based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or,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 (AMSR-E) loaded on NASA’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of USA) Aqua satellite has been popular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icrowave observatio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 (MWRI) loaded on the Chinese FengYun-3A (FY-3A) satellite is an AMSR-E-like conical scanning microwave sensor, but there are few reports about MWRI data. This paper firstly proposed an optimal spatial position matching algorithm from rough to exact for the position matching between AMSR-E and MWRI data, then taking Northeast China as an exampl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derived from AMSR-E and MWRI.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ntenna footprints of the two sensors are filled with either full water, or full land, or mixed land and water with approximate proportion, the errors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between AMSR-E and MWRI are usually in the range from −10 K to +10 K. In general, the residual values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wo microwave sensors with the same spatial resolution are in the range of ±3 K. Becaus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AMSR-E is three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MWR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MWRI data is better.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MWRI data application and microwave unmixing metho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球观测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需求, Open Data Cube (ODC)作为新型的开源的地球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适合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亚大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AOGEOSS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但当前ODC对国产卫星影像支持不友好,缺乏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组织工具,使用ODC进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的技术不成熟。因此,本文以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例,通过开发ODC_GFTool中间件和自定义高分卫星影像产品格式探索ODC框架下国产影像数据自动化管理流程,最后以鄱阳湖为试验区,进行了基于ODC框架的水体提取应用实验,论证了ODC框架下国产卫星数据存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ODC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能够为AOGEOSS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线阵扫描成像机理,建立了静轨卫星线阵扫描影像几何定位模型。在考虑比例因子λ为变量情况下,对其外方位元素引起的定位误差进行严密地理论推导与定量分析。同时,利用矩阵理论与变换性质,使繁琐的定位误差推导过程与公式得以简化。根据定位误差公式,基于C++开发其原型系统,并从多个角度对静轨卫星扫描影像几何定位误差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个外方位元素误差与之引起的定位误差之间,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外方位元素对中心点定位误差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φ、ω、α、β、H、κ;对边缘点定位误差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φ、ω、H、α、β、κ;从图像中心到图像边缘,φ、ω、H引起的定位误差逐渐增加,α、β引起的定位误差缓慢减小,κ引起的定位误差缓慢增加,综合定位误差逐渐增加,在边缘增加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国产卫星影像以其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城乡规划、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应急保障、国防安全建设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定向接受国家分发的高分一、高分二、资源三号为主的国产高分卫星数据,月平均接受十余批次,年接受数据量达到TB级别,处理后即可向省内各用户分发。国产卫星影像处理存在多个技术难点,如何高效处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国产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及处理平台,对关键技术处理流程进行了机理研究,提出了基于影像预处理、空三加密、DEM成果等关键流程的优化方法,对优化前后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的洋面云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热红外窗区通道数据进行云、晴空分离的新方法。该云检测算法从热红外窗区通道亮温出发,并结合水汽廓线,运用水汽规度法计算规度因子的值,利用规度因子的数值状态实现分离云和晴空,从而达到云检测的目的。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将结果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官方云检测产品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准确率为91%,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热红外窗区通道数据进行云、晴空分离的新方法。该云检测算法从热红外窗区通道亮温出发,并结合水汽廓线,运用水汽规度法计算规度因子的值,利用规度因子的数值状态实现分离云和晴空,从而达到云检测的目的。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将结果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官方云检测产品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准确率为91%,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STER卫星数据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遥感数据源。本文以阜康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对ASTER卫星数据进行了影像镶嵌图研制。研究表明ASTER卫星镶嵌数据体现了诸多优势。同时,本文阐述了在影像镶嵌处理中发现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双权重质量控制法在FY-3B/IRAS资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分同化卫星资料前需要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剔除离群资料。文中进行了风云三号B星红外分光计资料的质量控制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6日00时至2013年1月4日18时共10天IRAS全球L1c格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道亮温偏差利用双权重质量控制法,剔除受云、地表发射率影响和误差较大的离群资料。结果表明,通过双权重质量控制后,IRAS通道亮温偏差均值和标准差整体有所减少;偏差均值和标准差随时间变化很稳定。最后把此方法耦合到GRAPES同化系统进行IRAS资料的初步质量控制应用得到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国产高分卫星6号(简称GF6)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高质量和高效成像等特点,可为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以GF6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利用遥感技术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夏津县棉花种植面积的提取研究,利用同时相的哨兵2号(简称Sentinel2)影像解译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F6卫星的夏津县棉花种植面积提取方案高效、准确,提取精度明显优于Sentinel2卫星,进一步证明了新增了红边波段的GF6卫星能够显著增强作物的识别能力,其在大规模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快速获取无辅助参数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位置是非合作方式获取的遥感影像信息充分利用的一个关键,利用影像特征的相似性对卫星遥感影像检索来实现定位,是获取无辅助参数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位置的有效手段。为了探寻影像深度学习全局特征用于无辅助参数卫星遥感影像检索定位的可行性,建立了包括Precision@K、平均排序、特征提取时间、特征相似性计算时间、硬件消耗等,涵盖有效性、效率2个方面共计5类指标的评估体系。采用谷歌地球提供的影像数据作为基准影像,在资源三号夏季及冬季数据集上,分别利用AlexNet、VggNet、ResNet、DenseNet、EfficientNet等几种代表性的卷积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提取基准影像及查询影像的全局特征,依据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对这些网络模型的影像表征效果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估与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DenseNet、ResNet-18、VggNet这3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提取的全局特征,综合表征效果较好,可有效用于卫星遥感影像检索定位;当K值取200时,DenseNet网络模型的Precision@K值可以达到59.5%,ResNet-18和VggNet网络模型紧随其后,分别为49.7%和48.0%,为进一步利用深度学习全局特征进行卫星遥感影像检索定位,找出了最佳的候选网络模型,为下一步模型优化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