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观测资料异常变化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王海涛等(2008)提出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基础上,应用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方法,对新疆地区多种地震学参数资料进行定量化的异常识别提取,突出地震前兆异常过程,探讨研究新的定量化的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异常度预测法的概念、计算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学异常预测法是基于CAPSeis软件对N值,蠕变值,能量值,b值,缺震值、η值,GL值,Rm值,C值,D值等10项地震学预报指标空间扫描数据进行综合异常判定的方法。以华北及华东地震的地震资料为例,系统总结了该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历史震例,地震学异常度预测图的判读原则与预测实例。结果表明,其预报效能明显高于各单一参量的统计概率。根据环江地震,嘉义地震的预报经验以及对环江地震和张北地震后两种不同类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分析的前兆异常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观测或分析资料曲线异常的定量化识别提取问题,研究提出了地震对应概率谱统计方法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地震对应谱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值域数据异常信度属性.在不同考察时长的对应概率谱基础上,将原始数据时间序列转换成概率时间序列,并采用多点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滑动平均概率时间进程曲线,进而进行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研究.以新疆北天山地区地震学参数η值时间进程序列为原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当考察时长为18个月时,利用滑动平均概率时间进程曲线可以较好地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异常对应率为83%,有震报准率为86%,异常具有中期属性.分析认为,不同考察时长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滑动平均概率序列,不仪可以用于单项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研究,还可以为综合分析预报提供定量的单项因子数据.  相似文献   

4.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地震研究》2006,29(2):122-124
在滇西北地区(25°~28°N,99°~101.5°E)用不同的统计窗长和滑动步长,对当前常用的地震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6个预报指标:频度N、缺震、能量E、断层总面积ΣE、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活动度S值。这6项指标对滇西北地区及周边区域1990年发生的M≥5.0地震有较好的短期映震能力,但丽江7级地震前,6个指标只有缺震出现了明显异常,达到预报指标,其余5个指标都无异常显示。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6项指标对6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对6.7级以上地震没有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丽江7.0级地震最显著的特征是短期阶段孕震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平静。因此,仅仅依靠地震学指标实现短临预报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其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模糊信息检索方法和新近提出的模糊分维方法应用到以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前兆为基础的首都圈地震监测预报当中,分析研究了发生在这一地区的两次大地震,即1976年唐山7.8级和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前用模糊数学方法识别出的地震学前兆和非地震学前兆,并对这一地区大地震的长期和中短期模糊预报方法与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陈绍绪 《地震》1992,(5):29-34
本文在重新审查了1979—1989年河北省内全部及邻区个别台站的地形变、水化学、深井水位、地电、地应力等定点前兆观测资料以后,发现异常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是复杂的,各种单项手段的异常与地震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但似乎可以看出在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M_s≥4.8地震前数月,异常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按各单项手段对应地震的评分值R作带权平均合成,发现在M_s4.8以上地震之前,合成量有一个逐步上升过程,地震发生在峰值后70天之内。对合成量进行积分,其积分值与震级呈线性关系,据此可以估计未来的震级。此方法对应地震的比例为90.9%,预报效能R值为0.81。  相似文献   

7.
统计地震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地震学"决不仅仅是统计学在地震研究中的简单应用.对这一点的忽视常常导致对"统计地震学"意义的低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是系统讨论"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的时候了.这种讨论不仅对.统计地震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与地震预测预报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本文的注意力集中于"狭义的""统计地震学",即以地震预测预报为目标的、针对地震现象(主要是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研究.我们把"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归纳为7个方面:①地震活动的统计规律及其独立性问题;②长期地震预测的统计方法的有效性问题;③中期时间尺度地震活动的"异常"问题;④可能的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显著性问题;⑤地震的物理可预报性问题;⑥地震预测预报的地震活动性方法的能力和限度问题;⑦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的"真实性"问题.本文的目的不是对"统计地震学"提出一个"希尔伯特问题"的框架,而是试图引起更多的讨论,特别是引起人们对超越争论、超越算法的基本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地震预报实践中,地震学预报方法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地震学预报方法根据的是地震本身的信息,几乎无外界干扰因素。但众所周知,许多方法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是地震目录,但各种目录或各次地震的测定由于观测条件的不同其精度是有差  相似文献   

9.
关于辽宁地区b值方法定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和“八五”攻关成果中提出的地震b值定量预测方法,对辽宁及邻区1969年以来发生的8次地震震例作了回顾性检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震前b值的变化特征,总结出了可能适用于辽宁地区半年左右尺度的b值预测方法的异常羊别指标及预报规则。  相似文献   

10.
鉴于目前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指标的缺乏和预报工作的急需,尝试使用“对比筛选法(简称CSM方法)”进行地震学定量预报指标的提取试验。较之以往作法的进展在于:1.同时使用“有震”和“无震”两类样本对比筛选;2.对不同地区的地震学参数进行了归一化处理。这样做的显著优点是:1.可以较有效地提取“有震异常”和“正常变化”指标;2.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具有定量化和普适性特点。 试验研究使用大华北地震区资料,研究对象取中强地震。经内符和外推检验,证明该方法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ntroductionGeneralyweregardthevariablepartsofprecursorydatafromwhichthedisturbancesandtheobservationalerorshavebeenremovedast...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地震震例异常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兆苾  张国民  何康  张来平 《地震》2006,26(2):29-37
以1986~1999年中国大陆地震震例为基础, 对中国大陆及其不同分区的测震和前兆异常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认为: 地震异常数目、 异常站点和项次百分比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多; 震级高异常出现的时间早, 异常范围大; 中期异常多于短期异常, 短期异常多于临震异常, 目前还缺少较多有效的观测到短临异常的方法。 测震中的频度、 空区、 b值、 缺震、 条带、 地震窗、 前兆震(群)、 地震活动分布、 应变释放测项和前兆中的水化学、 水物理、 地形变、 地电测项是出现较多的异常测项。 不同的区域异常出现率高的测震和前兆测项不同, 显示出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薛丁 《地震》2008,28(2):74-78
地震构造是强震发生的必要基础,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构造密切相关。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不仅与震中周围构造有关,而且与孕震区所在的整个构造带有关。这就表明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与未来强震都有关联。因此,在做测震学参数异常预测地震时,必须考虑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过去人们常以震中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资料来做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文中以金沙江—红河边界带和地震学参量Mf值的结合为例,对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强震预测进行了探索,其结果对丽江地震预测效果很好,这对边界带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有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Seismological approaches used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volve many subjects. To predict large earthquakes from small to moderate foreshocks has a clear meaning in physics. Som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used in China are outlin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nomalies used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seismological approach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that use the anomalies in seismic patterns, including the increase and decrease in regional seismicity, the appearance of seismic gaps, seismic belts, seismic swarms, and foreshocks and those that use anomalies in special values and in seismic waves, such as the anomalies in b values and f values, in the Vp/VS ratio, Q values, stress drop, and shear stress.  相似文献   

15.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和从属函数,对新04号泉溶解气CO2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认为:①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形态均为高值异常;②差分异常对近场中强震和远场强震的映震率均为71.4%(5/7);从属函数异常对近场中强震的映震率为66.7%,而对远场强震的映震率为83.3%(5/6);两者均出现异常时,对近场中...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各种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科学思路的基础上,认为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已经发生的一些地震作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因”,即由于已经发生的地震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导致未来发生较强地震。这一类包括的预报方法较多,如空区、条带、b值、地震迁移、相关地震等等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方法。另一类是把已经发生的一些地震作为区域应力场增强的“果”,即已经发生的地震是区域应力场增强过程中的一种反映,而未来地震不一定是已经发生的地震所导致的结果。这一类包括“地震窗口”、小震群活动等方法。针对第一类方法,各种预报方法都是力图从地震三要素中提取未来地震的信息,而具体作法又都是利用地震三要素这个多维空间的某个剖面。为了从地震活动诸要素的多维空间提取综合信息,我们对每个地震加入了破裂面方位,构成了地震第四要素,并依据地震4要素建立了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概括了多种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的科学思路和预报经验,从而可以形成测震学的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对相关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估计,是量化地震危险性的有效手段。基于泊松分布模型获得山西地区背景地震概率,结合每个单项方法预测效能获取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概率法得到山西地区基于多种单项预测方法的地震综合概率模型。对 1985年以来山西地区 MS ≥ 5.0地震进行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异常点受控于统一应力场,震前各类(包括测震、形变、电磁以及流体学科)预测指标均存在且表现出准同步性;震级大小与异常数量呈一定正相关性,震级越大,异常指标越多,综合概率值越大。  相似文献   

18.
首先建立地电场日变幅各向异性度(S值)方法:对不同测向的地电场日变幅换算成各向异性系数,进而提取异常信号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台站的映震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1)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地震前兆信息异常,对于5级左右地震,在震前4个月之内,震中距200 km范围内各台能够记录到地震的短期异常,异常出现的早晚与各台震中距的远近有关;对于4级地震,震中距越近异常越明显;(2)在正常情况下,S值曲线一般在均值的2倍均方差以内波动;当出现异常时,异常判据为S值2日以上超过各台均值的2倍均方差、曲线形态发生畸变;(3)各台映震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可能与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发震构造与各台构造关联性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龙羊峡水力发电厂地震班近几年来观测到了数次中强地震前的短临电磁异常,较详细地介绍了异常特征以及对这些地震的试报和预报过程,最后对某些电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研究华北地区部分中强以上地震震前地震非均匀度异常与区域地震前兆观测群体异常的变化过程, 发现两者在地震前的异常时空演化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时间上, 部分地震震前的地震非均匀度异常出现后, 半年左右前兆观测异常在数量上将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空间上, 前兆异常展布范围与地震非均匀度异常范围大体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非均匀度(GL值)在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从震例的角度, 表明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变化有关。 地震非均匀度和前兆群体异常的这种准同步变化, 可能对判定地震孕育进入中短期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