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基于瑞利面波的激发和传播理论,导出了零级地震的理论面波谱表达式;并以零级地震为参考地震,以零级地震所相应的面波谱和地震矩作为地幔波震级规范化标定的参照依据,进而提出了测定地幔波震级的新方案。利用CDSN-LPZ信道中的面波资料测定了1987-1990年间全球54次浅源大地震的地幔波震级Mm,并对Okal和Talandier(1989)用GEO-SCOPE-VLPZ及PAS-VLPZ信道中的基阶瑞利波所测1970-1987年间88次地震的结果作了校正。综合这两部分观测结果,得到Mm=1.00 1gM0-12.13,由此测定的地幔波震级与中小地震的面波震级Ms趋势相一致,为解决面波震级饱和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收集了1977—1990年间用 CMT 方法测定的地震矩 M_0和 NEIC 测报的面波震级 M_s 及1900—1976年间一些巨大地震的 M_0、M_s数据,得到 M_s与 lgM_0之间线性—非线性—M_s 最终达到饱和的图象。利用合理的地震运动学模型所相应的地震定标律可以深刻揭示该图象的物理本质。矩震级M_W 与特大地震的 M_s 趋势相一致,表征高于拐角频率时远场位移谱与地震矩 M_0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基于面波的激发和传播理论,提出了测定地幔波震级 M_m 的新方案,并用 CDSN-LPZ 信道中的面波资料测定了1987—1990年间全球 M_s6.6以上浅源大地震的 M_m;同时对 Okal 和 Talandier(1989)的测定结果作了校正。结果表明,这样测定的地幔波震级与中小地震的 M_s 趋势相一致,表征低于拐角频率时远场位移谱与地震矩 M_0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连地震台面波震级偏差及其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连地震台1983年到1986年四年间所记录的面波震级Ms≥4.0级的地震一千余例与《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中所给定的面波震级进行比较,算出大连地震台的台基校正值,以及不同震中距,不同震中方位,不同震级的震级偏差及其校正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回归方法, 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USGS/NEIC)1983——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这两个机构测定的面波震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得到了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式. 结果表明,由于使用的震级计算公式和观测仪器不同,IGCEA测定的面波震级总体上要比NEIC测定的结果偏高0.2级;对于3.5~4.5级的地震,IGCEA测定的震级比NEIC测定的震级偏高0.3级;对于5.0~6.5级的地震,IGCEA偏高0.2级;对于7.0级以上的地震,IGCEA偏高小于0.1级.   相似文献   

5.
杜广宝  刘杰  孙丽 《地震》2019,39(2):19-27
目前震级新国标拟在中国地震震级测定中开始使用。 为系统评估震级新国标对中强浅源地震的速报震级影响,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发布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速报目录, 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国标宽频带面波震级与原速报震级的差异, 并与国外面波震级结果以及国、 内外矩震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新国标, 国内、 外面波震级对6级以上地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但5、 6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分别为原来的80%、 60%左右, 而6.5级以上地震频次差异不大。 国内、 外矩震级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由于国际上目前采用矩震级发布, 而矩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存在系统偏差, 因此, 为保持与国际结果一致, 应加快矩震级在地震速报中的应用, 这可能会导致6、 7级地震频次进一步降低。 由于速报震级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可能采用面波震级, 也有可能采用矩震级, 或两者的结合; 因此, 速报震级仅用于地震信息发布、 地震应急、 科普宣传等社会应用, 如果使用震级进行科学研究、 地震活动性统计等专业应用研究, 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标度, 即面波震级或矩震级。  相似文献   

6.
DK1地震仪的面波震级起算函数研究d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峰  赵永 《地震学报》1997,19(3):235-240
使用1987~1993年DK1地震仪的地震记录,以国际地震中心(ISC)MS震级为标准震级,根据误差理论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导出DK1地震仪面波震级起算函数.又从起算函数物理意义出发,根据成层介质中面波传播理论,考虑到地震波的频散、介质的吸收、地球介质与DK1地震仪所组成的线性滤波器对面波振幅和周期的影响,并假定面波最大振幅对应于Airy相,导出了DK1地震仪测定面波震级的起算函数. 使用本文导出的起算函数,不附加任何校正值.通过315个地震,对36个速报台的单台DK1面波震级和DK1速报台网的面波震级测定误差检验,结果表明,DK1面波震级MS(DK1)与国际地震中心(ISC)相应地震面波震级MS(ISC)之间在统计上无系统误差,平均误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新疆、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地震震级的测定过程,分析比较了我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定的面波震级MS,以及国内外不同机构测定的该地震的矩震级MW. 结果表明, 不同的机构在测定面波震级时,由于所使用的资料不尽相同, 所使用的计算震级的公式也有所不同, 导致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差别. 我国对该地震的速报结果是MS=8.1, 在正式编辑出版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给出的测定结果是MS=8.2;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定的结果是MS=8.0. 地震发生后不久,哈佛大学(Harvard)、NEIC、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ERI)、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APCEA)、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利用全球地震台网、 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或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资料得出的矩震级MW分别是7.8(Harvard), 7.7(NEIC), 7.7(ERI), 7.6(APCEA),7.5(IGCEA),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平均为MW=7.7. 鉴于矩震级是一个描述地震绝对大小的力学量,与传统的震级标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国际地震学界推荐矩震级作为优先使用的震级. 本文分析表明,昆仑山口西地震的震级(矩震级)为MW=7.7, 其面波震级MS=8.0, 是一次面波震级未饱和的地震.   相似文献   

8.
地震震级是地震三要素之一,如何准确测定震级对于地震速报与应急工作至关重要。选取赤峰中心地震台2016年1月1日到2019年5月31日测定的674个地震事件的面波震级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正式目录进行比较,并根据不同的震中距和方位角,给出面波震级偏差及校正值。结果表明:随着震级和震中距增大,震级偏差增大;赤峰中心地震台以北地区的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地震面波震级偏差分别为0.15、-0.13,以南地区的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地震面波震级偏差分别为0.22、0.16;根据参考校正值重新计算震级,通过震级对比结果表明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测定面波震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成层介质中面波的传播理论,考虑到介质的吸收、地球介质与763地震仪所组成的线性滤波器对面波振幅和周期的影响,并假定面波最大振幅对应于Airy相,则可从理论上导出测定面波震级的量规函数为: 763(△)=3.9+0.16(△/TP)+1/3 Ig△+1/2 lg(sin△)+IgTP (1p为Airy相对应的周期。该量规函数在震中距△=20——160范围内,与IASPEI所推荐的量规函数相一致,与实际观测资料在2——178范围內都拟合得很好。 763(△)推广了IASPEI推荐的量规函数使用的震中距和周期范围,这点对我国特别重要,因为发生在中国而又被中国台网记到的地震,震中距大部分在1——20范围内。 用我国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所观测到的垂直向面波最大振幅、周期资料,测定了103个地震的面波震级MS,763,其台网震级误差为0.14,比SK仪台网的(0.20)要小。与NEIS使用世界标准台网测定的真MSZ相比较,发现MS,763与MSZ之间,在统计上无系统差,即△MS=MS,763——MSZ的均值接近于零,而△MS的标准误差为0.21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了红山地震台DK-1测震记录仪记录到的1987年-1990年Ms≥4.8地震共1164次,这些地震分布在全球各个区域,我们参照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篡的<<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中的震级以及有关资料,对红山地震台所测定的面波震级Ms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认为红山地震台以往测定的面波震级基本合理,对于6级以上地震震级相对偏差较大;通过震中距△分区间深入研究,我们给出了每个区间的面波震级台  相似文献   

11.
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地震仪震级偏差分析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太原基准地震台2008年至2009年的数字化地震仪面波震级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报告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台的绝大部分震级偏差△M≤0.2级,部分地区地震震级偏差较大(超过0.3级)需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震源断裂规模与震级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震源参数(震源断裂规模)与震级的定量关系必须考虑震级的物理含义。本文利用我国海城地震、唐山地震前后的151个小震(1.5≤M_L≤3.9)和国内外58个浅源的中、强震(4.4≤M_s≤8.2)资料,得到了一组稳定的、互相一致的震源断裂参数与震级M_L和M_S的函数关系。由此讨论了常用震级M_L、M_S与m_b之间的关系。 新的震源参数与震级关系表明,震源断裂规模如断裂长度、面积或错距等与面波震级M_S和近震震级M_L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震观测数据的利用角度出发,讨论世界范围内远震震级的测定问题。笔者认为,现震级标度存在的弊病是:震级饱和,测值偏差大,过分依赖频率的变动以及需要各种校正等。体波震级的问题大于面波;周期较短的震相问题大于周期较长的震相问题。矩震级标度将逐渐取代依据变幻不定的各种地震波的观用的各种标度。对于远震,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面波震级Ms将得以发展,成为矩震级的一种辅助标度。本文最后提出了矩震级标度实行后,历史地震震级和区域地震震级如何与之衔接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中强地震能量震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地震波衰减特性,开展了利用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测定地震波能量ES和能量震级Me的方法研究。利用震中距处于20°—98°范围内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测定了4次国外和4次国内中强震的能量震级Me,并对其面波震级MS、矩震级MW及能量震级Me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面波震级MS表示的是地震在某一固定频率所辐射的地震波能量大小;矩震级MW与地震所产生的断层长度、断层宽度、震源破裂的平均位错量等静态构造效应密切相关;而能量震级Me反映的是震源动态特征,与地震震源的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由于地震是以地震波形式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震源谱的拐角频率附近,因此能量震级Me更适合描述地震的破坏性。由此可见,联合测定面波震级MS,矩震级MW和能量震级Me对于地震定量研究以及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发布以后,收集整理鹤岗地震台2018年1月—2020年3月测定的远震面波震级M_(S(HEG)),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中给定的面波震级M_(S(CENC))进行比较,统计二者偏差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震中距和反方位角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发布震级相比,鹤岗地震台测定的面波震级偏高,且震级偏差与震中距表现为正相关性;震中位于鹤岗地震台站西北方位,震级偏差较小,而在其他方位,震级偏差则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了一个试算的大连地震台面波震级台基校正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对1985年至2003年大连地震台记录的共计1357次地震进行了面波震级台基校正试算,按照不同震中距、不同震级、不同方位角分别进行了讨论,得到大多数情况下大连地震台单台实测面波震级小于国家台网面波震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earthquake catalog reported by the Chines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in recent years, we select the earthquakes with both surface wave magnitude and local magnitude and fit them into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agnitudes. The systematic difference is found from the formula which has been used for 30 years. Because of a large dynamic range and wide frequency range of the current digit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to a larger number of stations and earthquakes being used compared to before, the relation obtained in this paper seems more reliable. Our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magnitude conversion so we suggest the abandonment of magnitude conversion. The site response of a station consists of amplific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The amplification is equal to about 1 and changes little with frequency at stations located on basement rock, and it is greater than 1 at low frequency ranges and less than 1 at high frequency ranges at stations located on sediment lay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gnitudes from single station located on sediment layer and the average magnitude from the whole network increase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with period. It seems that there is no fixed station correction factor and the station correction method does not work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magnitude estim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