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世界和中国灾害的一些指标明显超过2004年。在分析成因时,除了自然原因外,还存在人为因素。在抗击自然灾害中,世界各国协同救灾。2005年中国减灾的特色是重视突发性事件,政府重视预案、演练,群众的减灾意识有所提高。文章还分析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p 等于900,Q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p 等于800,Q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3.
北京和云南剑川地区的Q_p 和 Q_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_p 等于900,Q_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_p 等于800,Q_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4.
林莉  董磊  李青云  黄茁  郦超  黎睿  杨文俊 《湖泊科学》2018,30(3):660-667
通过对2016年三峡库区干支流18个采样点水体和底泥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和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三峡库区2016年水体和底泥中ΣPAHs分别为3.9~107.6 ng/L(均值为39.9 ng/L)和267.9~1018.1 ng/g(均值为490.9 ng/g),ΣPAEs分别为122.4~2884.7 ng/L(均值为848.1 ng/L)和192.9~3473.4 ng/g(均值为1253.35 ng/g).水库水体和底泥中PAHs和PAEs均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干支流水体ΣPAHs平均浓度均为放水期(6月)高于蓄水期(12月),干流底泥ΣPAHs平均含量在蓄水期高于放水期.干流水体中ΣPAEs平均浓度在蓄水期显著高于放水期,底泥中ΣPAEs平均含量为放水期高于蓄水期.库区水体中的PAHs以2~3环和4环为主,底泥中以4环和5~6环为主.水体和底泥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主.库区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焦化或煤焦油挥发、石油源及燃料的中低温燃烧;底泥中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石油.水体和底泥中的PAEs主要来源于塑料和重化工工业以及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5.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报道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CT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  相似文献   

6.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G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7.
<正> 八十年代第一个春节,在云贵境内出现了日全食,这是本世纪内发生在我国的最后一次日全食。 日食不仅是天文学,特别是太阳物理工作者所关心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地球物理、空间科学等的重要研究对象。长期以来,地球物理科学工作者利用地磁场短期变化和磁暴现象,曾预测有高空电离层和磁层的存在,并有效地区分太阳波辐射和粒子辐射。延续至今,诸如太阳风、M区和冕洞、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等等,均为众所关心的科学课题。  相似文献   

8.
破裂速度和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个二维脆性玻璃板的破裂模拟实验,以研究脆性介质的破裂传播过程。从实验中,发现破裂的传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破裂速度极缓慢的蠕裂,另一种是破裂速度极快的崩裂,它们之间相差7个数量级。 联系实验中的破裂现象和地震及崩塌现象,认为:在地震破裂过程中,尤其前、主震之间,很可能存在蠕裂过程;在大规模崩塌之前,也可能存在蠕裂过程。  相似文献   

9.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0.
地震断裂和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地震断裂和构造应力之间的关系。首先综述了地震机制研究的结果,指出断层面解可以给出较好的断层面的取向,而得不到确切的应力场;认为地震是一个复杂的破裂过程,而P波初动只反映了破裂开始的状态。应用了库仑准则对地震断裂进行了讨论,得出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最大主应力与断层面的夹角α≤45°,断层面解只是它的一个特例,μ=0,即没有内摩擦,或相当于围压很高的岩石试验结果;在软弱面存在的情况下,断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可以分布在更大的范围内,可以大于45°,也可以小于45°,这范围取决于破裂参数S_w,μ_w以及中等主应力σ_2。讨论了震前应力变化的过程,指出了五种基本可能引起地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际地震学和地震机构及地震监测系统的历史发展进程、资料收集与分析和当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根据高速稀薄气体动力学討論了流星在高空稀薄大气中运行时的加热和制动过程。研究指出,在不同高度上大气分子与流星表面的碰撞机制是不同的。例如对直径为0.05厘米,速度为40公里/秒的流星而言,在100公里以上自由大气的分子可与流星表面直接碰撞,在75公里以下,流星前面形成阻塞层,自由大气分子完全不能与流星表面直接碰撞。本文討論了在三种情况下,高层大气对流星的加热和制动过程,并計算了流星的有效加热系数和阻力系数,这些結果也可用来說明人造卫星的加热和制动过程。最后根据美国火箭探测的密度資料,对有效加热系数做了估計,結果与理論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绿洲和戈壁近地面层热量和物质输送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甘肃金塔绿洲和戈壁10 m涡旋相关法的观测资料对比研究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CO2)的平流和湍流通量特征.结果表明,在典型绿洲-戈壁复杂下垫面上,热量和物质的平流通量比湍流通量的值大1到2个量级;在绿洲和戈壁,受平流输送影响和下垫面强迫,不同性质标量湍流的水平和垂直通量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港生  赵根模  马淑芹 《地震》2000,20(4):69-73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渤海中部与胶辽海峡地震周期模式。 时间可预测模式比滑动可预测模式更接近胶辽海峡历史地震的时间序列特征。 按时间可预测模型外推, 胶辽海峡下次强震可能发生在 21世纪初期。渤中地区历史地震序列特征复杂,一些关键地震的震级修订造成预测模型改变。使渤中地震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大,不利于渤海地震长期预测。影响长期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地震震级的可靠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复发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中心问题之一. 近20 a来中国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尤其是在生态敏感的农牧过渡区. 应用以遥感观测为基础的土地利用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数据驱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估计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区 NPP(净初级生产力)、植被碳贮量、土壤呼吸和碳贮量以及NE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 20世纪80~90年代, 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变暖和降水减少导致NPP减少3.4%, 土壤呼吸增加4.3%, 每年NEP总量减少33.7×109 kg. 尽管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由于NPP仍然高于HR(土壤异氧呼吸)而有所增加, 但NEP的下降表明气候变化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碳吸收能力, 降低了碳贮量的增长速率. 土地利用变化使所发生区域NPP增加3.8%, 植被碳增加2.4%, 每年NEP总量增加0.59×109 kg. 土地利用变化使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有所加强, 但尚不足扭转由气候变化导致的下降趋势. 土地利用变化对整个区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影响比较小, 但在它所发生地区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Sq外源和内源电流体系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IGY/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以及中国地磁台站的资料,计算出每-UT小时的S外源和内源电流体系.对S电流体系UT变化和经度效应的分析研究表明,S外源电流体系的空间图案没有显著的UT变化,电流涡焦点的地理纬度与磁赤道有密切关系,其变化范围,北半球为25°-35°N,南半球为30°-42.5°S.外源电流总强度的平均值为229kA(北半球)和173kA(南半球),其变化范围为±50kA(北半球)和±40kA(南半球).S内源电流体系的图案和强度有显著的UT变化,电流体系焦点纬度有类似于外源电流系的变化.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太平洋地区,内源电流体系的总强度明显小于大陆地区的内源电流强度,表明这些大洋地区上地幔电导率低于大陆地区.  相似文献   

18.
南海蒸发和净淡水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年(1988~2006年)的SSM/I(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卫星观测为基础,计算了南海的逐月海面蒸发量,并结合SSM/I的降雨观测,得到了南海的逐月净淡水通量,并分析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海的蒸发量年变化基本呈双峰型结构,降雨和净淡水通量呈单峰型结构.1988~2001年,南海的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1 mm/yr;2001~2006年,以1.9 mm/yr的速率减少.南海的降雨量和净淡水通量与Nino3指数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和-0.58.在1997~1998厄尔尼诺暖事件期间,降雨量和净淡水通量均显著下降,且以其为界,降雨量在此之前以1.3 mm/yr的速率增长,净淡水通量升降趋势不明显;而在此之后,降雨以8.5 mm/yr的速率下降,净淡水通量的下降速率为7.5 mm/yr.  相似文献   

19.
杨仕升 《地震研究》2005,28(2):109-113
应用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一种新的定量划分地震活跃期或平静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华南和广西地区1900~2003年间浅源地震年释放能量的时间序列,对研究区中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特征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华南地区的地震具有17a,3a和8a三个活动主周期,广西地区的地震具有29a,11a和16a三个活动主周期。根据目前中强震活动具有的周期性,结合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对研究区未来几年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误报”,顾名思义就是“与事实不符的情报”。但是,考虑到与地震预报的关系,本文将之定义为“错误的预报情报”,并分析一下这个意义上的“误报(false warnings)的实际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在讨论误报问题时,为了方便,将它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由多址无线广播等情报机器的误动作或操作错误引起的;②有关地震的预言、谣言在社会上扩散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