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美  魏柏林 《华南地震》1994,14(3):8-15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58.3%的M≥6.0级地震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年后的1~4年;应用周期图分析方法外推得出,1997年为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根据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在太阳活动周期的位相分布规律,指出1998~2001年该带有发生M≥6.0级地震的可能。研究表明,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较为密切,规律亦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极值分布函数和震级平均复发周期概念,研究了华南5条地震带的缺震情况,外推未来5至10年结果表明:右江带无M≥5级地震:东南沿海内带有5.6~5.9级地震危险,但危险性不大;东南沿海外带发生6.5~6.9级地震的概率达69%;台湾西带随时可能发生5级和6级地震;台湾东带随时有可能发生6级和7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地震形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相关性和时空强特征演变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的地震形势.认为该带第四个中强地震活跃幕已经在1999年结束,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平静幕的中期或后期阶段.短时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地震丛集活动的可能性较小,未来1-2年内.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中国大陆1900年以来所有发生在东北的5级以上的学震及其与中国大陆26个地震带6级以上(其中东部为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级以上深震有可能引发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应变能大释放阶段。其中与东北深震统计相关最高的地震带是:金沙江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澜沧江-眉公河地震带以及巴颜喀拉山地震带;在中国东商地区相关性相对较高的地区是:郯城-营口地震带、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以臁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地震活动与我国主要地震区(带)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西地震活动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联程度最大(r=0.86),根据这一结果,对广西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作了进一步探讨,发现本世纪以来广西地震活动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同步起伏,两区(带)之间发生中强地震的互相对应关系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其震后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美凤  林世敏 《地震》1997,17(2):184-194
通过对台海海峡7.3级地震序列研究表明,该地震是一次板内的主-余震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确定此次地震是NW走向断裂的走滑正断层错动;震区地震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与我国东南沿海成一体性,表明属于我国东南涡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震前出现多项地震学异常。震兆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本次地震有一寂的可预测性,根据地震活动分幕结果,认为近期东南沿海的一系列中强震活动属于该带第五活跃幕的地震群体活动并预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震活动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十世纪末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地震序列分布上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在1970~1997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b值滑动时间曲线从1984年起至1986年的高值异常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1986年开始的活跃幕的中期前兆。地震活动指数A(b)值曲线1988年及1994年的两处低值异常,则可能是本区1989年及1997年两个地震能量释放高峰的中期前兆。从本区及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发生的时间进程上来看,本区很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单元。  相似文献   

8.
应用金学申、王晓青等推广的以时空概率增益模型为基础的综合预测模型,选取东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分别计算了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地震概率增益,并对其中的概率增益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域的未来控震构造是北东向活动断裂带,未来3年本区域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吕坚  高建华等 《地震学刊》2001,21(4):18-23,58
通过研究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该带近期的地震形势,并预测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为该带未来1-3年内可能发生5-6级或6级左或地震的重点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
陈学忠  李艳娥  王恒信 《地震》2014,34(1):34-40
根据欧亚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释放能量与全球7级以上地震释放总能量之比,利用χ2检验方法对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自1977~2006年,新疆伽师地区相继发生了多次强地震.本文运用哈佛大学公布的该区域的CMT解,通过对不同地震的分布及断层性质的定量化分析,将地震分为三个时段,并由P,T轴拟合了该区域分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分析震源性质及区域应力场发现,1997年3月1日至2003年1月4日该区域的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而2003年2月24日起,其地震断层性质和应力场方向又恢复到了第一时段的状态,结合该区域地层速度模型和区域受力状况、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断层性质和分布规律等,作者提出了该区域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变化原因是由于障碍体的存在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地磁九倍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磁九倍法是没有道理的,在地磁地震可能前兆的探讨过程中,应加强科学性。地磁场的变化绝不都是地震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pattern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GCA) in eastern Asia. The pattern of the GCA after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is well known, while the pattern of the GCA before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is lack of direct evidences. Based on the knowability of desert, a section recording wind directions across the Cretaceous northern hemisphere mid-low latitude desert belt is measured and the pattern of the GCA in the Cretaceous is reveal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astern Asia was really controlled by the planetary circulation before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i.e. westerlies in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trades in the south. The convert belt between westerlies and trades had drifted northwards and southwards. The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of paleo-monsoon is also dealt with and a possibly imposed paleo-monso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对帕米尔东缘区域中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进行波形对比,并使用交切法和Hyposat地震定位方法进行地震定位对比,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中深源地震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以2001年以来2次8级地震和2010年4月青海玉树M7.2地震为例,分析了Rt值在强震前后随时间和空间异常变化特征,同时对综合参量的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强震前Rt值大都出现明显的异常降低过程.在地震综合参数异常和强震关系的研究中,利用地质构造块体约束研究的区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强震前后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发现新活动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加盆地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盆地西缘发育了三条近南北向的断层(东支、中支、西支),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弧形地貌阶梯带。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UAV航拍测量、剖面清理与14C测年等工作,对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进行综合研究,发现该断裂带第四纪晚期有新活动。断层新活动在地貌上表现为不同级别的断层陡坎、阶地与洪积台地断错以及冲沟与阶地右旋等特征。断层剖面与擦痕揭示,该断裂带具右旋逆冲性质,断层断错最新地层为全新统。根据测量与测年数据,初步估算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西支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右旋滑动速率为0.89 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30 mm/a。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层面总结了邢台地震的历史意义。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需要、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国际竞争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凸现的巨大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邢台地震给中国地震工作者的启示。邢台地震工作在中国地震事业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8.
甘肃地区地电阻率前兆异常信息的映震效果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首先叙述了各台台址、观测仪器及台址信度等概况,并使用了甘肃省内的地电台(武都、平凉、兰州、临夏、武威、山丹、四零四,除四零四为区域台外,其余均为省级台站)共7个定点观测台的观测资料。利用这些台的视电阻率观测结果,结合1986年以来在甘肃及邻区发生的12次Ms≥5.0的地震(地震来自甘肃台网地震目录),对这些地震进行了各参数的计算及临震特征的分析,探讨其映震效果,展示其震兆异常图形,给出了每次地震在各观测台所记录的异常信息超始时间及临震特征的分析结果。经对数据的处理与震例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异常特征出现到发震时间有一定尺度的结果,为地震中短临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spherical barotropic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angular momentum conservation in the Earth-atmosphere syste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ce in the LOD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与中国地震活动强度大的西部地区1900年以来的大地震的关系,所考察的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及陕西的西部。结果表明,该地区M≥7.5的大地震发生的当年及前一年,地球自转速率往往处于相对加快的状态,这个特点在M≥8.0的特大地震的发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结果还显示,当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处于转折期时,该地区大地震的频次明显增加。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变化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