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海海温异常影响南海夏季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模拟并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5月份的南海海温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起关键作用: 5月份南海海温持续增温 (降温),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偏早 (偏晚)。南海夏季风爆发后, 南海异常增温, 同期的南海夏季风增强, 而后期的南海夏季风减弱; 南海异常降温, 则与之相反。机制分析表明, 南海海温正(负)异常增强(减弱)了海面与行星边界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主要是潜热通量的输送, 并在大气中通过积云对流加热率的变化来影响对流层热量的分布, 进而引起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变化, 然后使得环流场和风场作出相应地调整, 环流场和风场又会反过来影响积云对流加热率的变化, 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在5月份南海增温(降温)强迫下, 5月份南海地区的对流活动加强(减弱), 使得对流层低层副热带高压提前(延后)撤出南海, 从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在南海海温异常强迫下, 中国东南部和南海地区的降水率异常主要是由积云对流所产生的降水率异常引起。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4年和1998年强弱南海夏季风年的逐日位势高度场资料,从能量传播的角度诊断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的波包传播特征及其与季风爆发的联系.结果表明(1)孟加拉湾是南海季风爆发的关键区域.(2)南海季风爆发前,南海地区的波包值有明显的突变,可能体现了季风爆发的爆发性特征.(3)1998弱夏季风年波包值相对较小,传播较慢;2004强夏季风年波包值相对较大,传播迅速.(4)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对流层整层的波包值都随时间增加,爆发前一天低层和高层的波包值有相同的变化,夏季风爆发之后,低层波包值与高层的波包值有反相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利用NCEP风场资料和候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区域低层风场与对流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南海中南部的纬向风平均值来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确定了长序列(1949~1998)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指数,并研究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指数呈显著的反相关;50年来的气候趋势是,爆发日期逐渐偏晚,强度指数逐渐减弱。二者都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它们在不同阶段上的波动是各种时间尺度振荡叠加的结果,而年代际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东印度洋海温异常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均与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呈显著的反相关。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与强度指数反相关,而爆发之后,与强度指数正相关。这体现了南海夏季风活动与ENSO事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   总被引:39,自引:11,他引:39  
李崇银  屈昕 《大气科学》2000,24(1):1-14
主要基于美国NCEP和NCAR的再分析资料(1980~1996年),针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进行合成分析,研究了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其结果清楚地表明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对流层低层风场、对流层高层位势高度场以及大气湿度场和垂直运动场都有极显著的变化。南亚和东南亚850 hPa上涡旋对的发展和活动以及500 hPa副高从南海地区的东撤对南海季风爆发起着重要作用。伴随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在孟加拉湾到南中国海一带整层湿度和500 hPa垂直上升运动都出现了极明显的增加。对流层高层和对流层低层环流演变的特征也清楚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既是全球环流冬夏演变的一个部分,又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本文还指出南海夏季风在北部比中部和南部早建立的结论依据不足,进而补充给出了亚洲季风爆发日期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对流低频振荡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80~1991年云顶黑体温度(TBB)相位和强度的变化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分析研究了夏季风爆发期间TBB场和850hPa风场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平均时间是5月第4候,它爆发的时间和强度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与大气的低频振荡及前期海洋的热力状况有密切关系。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4月第6候),副热带高压较弱,撤离南海较快,从赤道东印度洋到赤道西太平洋,大气对流活动较强,夏季风爆发南海早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时90~100°E区域过赤道气流显著加强。夏季风爆发晚年(6月第1候)情况相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大气30~60天振荡到达南海的位相有关,前冬和早春南海海温的高低和4月中旬至5月中南半岛强对流区的出现时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前期征兆。根据前冬南海海温预测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和强度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6.
利用美国NCAR/NCEP的1951—2001年全球大气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对南海区域的高低层大气长波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纬向1~3波合成风场基本反映原始纬向风场的变化,南海地区处于东西风带的南北过渡区。(2) 对流层高低层(200 hPa和850 hPa)纬向1波在南海区域累加值(S1)正负转换时间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较吻合。高层S1由正值稳定变为负值(西风转为东风)的时间比南海夏季风爆发提前1~2候,低层S1由负值稳定转为正值(东风转为西风)的时间则几乎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同期。(3) 以低层纬向1波(S1)值随时间的变化为主要指标,定义了一个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该指数对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具有较好的反映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海季风爆发与风向改变指数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左瑞亭  张铭 《气象科学》2009,29(6):787-792
通过定义一个风向改变指数,探讨了该指数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利用Yamamoto突变检验,定义了南海关键区,南海季风爆发时,850 hPa上的风场在该关键区确有突变发生;南海夏季风爆发时的风场突变是全球风场突变的一部分;分析了南海关键区上该指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发现30~300 hPa平均于5月初风场开始反向,其早于低层风场反向约2周,这对预报南海季风爆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合成和相关分析方法及SVD技术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份4~6月季风建立时期季风环流的异常及其与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热带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异密切相关。(1)当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主要在西南部)及南海海温低(高),西太平洋—澳洲邻近海域海温高(低)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不同区域海温对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印度洋主要为晚春至初夏(4~6月),南海为5~6月,而热带太平洋从前冬一直持续到夏季。(2)不同的海温异常产生不同的季风环流型,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基本相反。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主要受印度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与前期冬春季西太副高的强弱及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副高弱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反之,爆发晚。(3)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引起季风环流和Walker环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海温及其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毛江玉  谢安  宋焱云  叶谦 《气象学报》2000,58(5):556-569
文中利用 1 5a(1 982~ 1 996)的 NOAA射出长波辐射 (OLR)、NCEP/NCAR的风场和海表温度 (SST)再分析网格点资料研究了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及其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首先发现爆发时南海区域平均的海表温度高于 2 9℃。季风爆发的时间与南海南部SST年循环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冬春季海表增暖是环流场突变的基础。SST超前于低层西风和对流的增强而升高 ,从而造成季节性的大气条件不稳定增大。通过暖池移动过程 ,考察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 SST场、风场和 OLR场的演变特征。季风环流的变化是对海表增温强迫的响应。最大暖水轴在 1 0°N出现有利于 ITCZ在南海建立。南海 -西太平洋增温时 ,具有很强的纬向不均匀性 ,而印度洋则比较均匀。南海深对流的爆发与 SST纬向梯度有关。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际变化与 SST异常有关系。季风爆发偏晚年和偏早年冬春季 SST正、负距平区的符号相反。偏晚年的 SSTA分布呈 El Nino型 ,偏早年的 SSTA分布如同 L aNina型。不同类型的 SST异常对季风环流的影响不同。在 El Nino型强迫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偏南、偏西 ,东风在南海维持的时间较长 ,赤道西风出现的时间晚 ,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抑制 ,故南海季风爆发偏晚。反之 ,爆发偏早  相似文献   

10.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存在显著的10~30天振荡周期。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简称SCSWP_SISO)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春季菲律宾和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以东地区海温偏低时,索马里、110 °E越赤道气流会加强,南海-西太平洋偏西风加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异常偏多,东西风切变增强,有利于SCSWP_SISO增强。而SCSWP_SISO增强时,有由南往北、自西向东的异常气旋传播,从而减弱低层副热带高压使之较早撤出南海,南海夏季风得以较早爆发。反之亦然。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SCSWP_SISO经历了偏弱、较弱和偏强的变化,但影响其变化的因子并不完全一致。在第一阶段(1958—1976年),主导因子是南海-西太平洋冷的海温与异常下沉运动、异常减弱的水汽-对流条件。在第二阶段(1977—1993年),主导因子为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的海温以及局地异常减弱的风场垂直切变。在第三阶段(1994—2011年),主导因子为热带海温的整体偏暖、风场垂直切变的增强以及水汽-对流的加强。但随着SCSWP_SISO的年代际增强,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相关关系却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南海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启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7,55(4):466-483
本文总结南海北部地区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发现南海地区5月第3候对流层高层东风和北风爆发,对流层低层西风第1次跃升,东亚经向季风环流圈开始形成,这可以成为南海地区夏季风爆发的标志。对流层低层西风在6月中旬开始的第2次连续跃升对应江淮地区的梅雨爆发期。类似地,中国大陆夏季对流层低层5月初和6月初有两次爆发性增暖过程,第2次比第1次强烈得多。南海北部地区对流层低层纬向风速、比湿盛夏呈双峰型,纬向风速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第5候和8月第4候,比湿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第6候和8月第5候。比湿突升对应纬向风速突升,但略落后于风速峰值出现的时间。南海北部地区季风爆发前,温度是波动式上升的,南海季风爆发后,温度是波动式下降的。中国大陆东部及南海地区夏季对流层低层比湿分布有3次突变,即4月中旬南海北部比湿突增,并开始出现高比湿中心,而南海南部为最大比湿中心;5月中旬最大比湿中心已从南海南部跳到了南海北部-华南并向江淮流域扩展;6月中旬江淮流域比湿突增并一直维持到8月,同时南海南部高比湿带消失。而5月中旬OLR有一次突变,OLR低值区爆发性向北扩张,这对应于南海地区夏季风的爆发。而孟加拉湾地区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与南海地区有较  相似文献   

12.
利用MPI-ESM-LR模式RCP8.5情景下海冰浓度、降水、海表面温度、500 hPa位势高度和850 hPa风场等数据,对比分析了一次北极海冰突变前后春季海冰与东亚夏季降水关系的差异,并探究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北极海冰突变导致北极海冰浓度(Sea Ice Concentration,SIC)和ENSO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均发生变化。突变前SIC和ENSO共同影响降水年际变化;突变后ENSO主导降水EOF的第一模态,SIC主导降水EOF的第二模态;2)北极海冰突变前,ENSO和SIC通过500 hPa经向波列,影响整个东亚地区的850 hPa风场,最终导致三极子型降水模态。突变后,ENSO通过500 hPa经向波列,影响华南地区的850 hPa风场,导致降水的偶极子空间模态,从而主导降水EOF的第一模态;同时SIC通过东亚地区500 hPa纬向波列,影响北方850 hPa风场,最终主导降水EOF的第二模态。3)北极海冰突变后,ENSO和SIC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北极海冰突变前,ENSO和SIC共同影响南北方降水;北极海冰突变后,SIC主要影响北方降水,ENSO主要影响南方降水。  相似文献   

13.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朱勇  陶云 《干旱气象》2007,23(3):17-22
通过小波分析表明云南目前处于雨季开始期偏早的年代际变化中。2006(2005)年是云南雨季开始特早(晚)的异常年,把这2个雨季开始期相反的极端异常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云南雨季偏早(晚)的4月主要环流特征差异是:200 hPa对流层东西风交界线比多年平均偏北(南);500 hPa中高纬环流有(不)利于冷空气南下;850 hPa北印度洋赤道纬向西风较常年偏强(弱),孟加拉湾南部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对流较常年偏强(弱)。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11月大雾频次变化的天气气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7—2006年长三角地区5个国家气候一级站的1日4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相关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11月区域雾频次变化的天气气候背景。结果表明,长三角11月区域雾少发(多发)时,500hPa高空为较强的西北风(平直的西风),850hPa上为强西北风(弱西北、东北风),低层925hPa上偏北风分量较大且相对湿度较小(偏北风减小并出现偏东风分量且相对湿度较大),海平面气压场上长三角受强冷高压控制(位于弱高压底前部均压区内)。  相似文献   

15.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to June is studied using ECMWF data of 1980-1986. The first transition from the second (6-10 May ) to the third (11-15 May ) pentad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inct change of low-level (850 hpa ) winds from southeasterlies to southwesterlies along 15°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by the sudden movement of the center of South Asian high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200 hpa ) from 10-15°N to 15-20°N over Southeast Asia. Corresponding to the abrupt change in circulations, the gradient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tensity along latitudes center on 30°N over East Asia at 850 hpa.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850- 200 hpa layer thickness shows that the layer-mean temperature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East China Plain region increases abrup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responding sudden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heat source over the warming areas reveals that the heat source plays an evident role in the drastic changes. The time series of over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ows that the drastic increase of the areamean is also found but it is 5-10 days late than the change of corresponding wind fields. The time series of Xisha SST shows a continuous increase to about 29. 5°until May 10 when the abrupt changes in circulation occur.  相似文献   

16.
南海夏季风爆发机制的数值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数值实验和对1998年及199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对比分析以及多年资料统计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何时爆发与南海局部地区的海温高低和南海经度上南北海温差异的大小关系不密切,主要决定于南海及其周围大范围地区的环流形势。南海季风爆发前10天内,其环流特征是低层850h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经菲律宾西伸控制南海,南亚至东南亚为宽广的低槽区所控制,高空200hPa上,南亚高压位于阿拉伯海至南海一带,中心位于孟加拉湾东侧和中南半岛西侧的低纬地区,广大北方为西风气流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不同要素对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的表征能力,对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风场和750 hPa比湿等要素的准双周振荡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各要素均能很好反映东亚季风区明显的准双周振荡时空特征。OLR及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纬向风表征的准双周振荡呈明显的西北向传播特征,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纬向风北传更强,北传速度更快。850 hPa经向风的准双周振荡呈明显西移特征,北传弱,北传速度最慢。而750 hPa比湿准双周振荡呈东南向传播。不同要素准双周振荡的强度略有差异,其中750 hPa比湿与其他要素的差异大。总体而言,750 hPa比湿不能较好地表现出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活动特征,而其余要素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区大气准双周振荡,其中500 hPa位势涡度和850 hPa相对涡度准双周振荡特征一致性高。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the eastern Bay of Bengal (BOB) a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he westerly-easterly boundary surface (WEB). The vertical tilt of the WEB depends on the horizontal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MTG) near the WEB,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the thermal wind balance. The switch in the WEB tilt firstly occurs between 90 and 100°E during the first pentad of May. At this time the 850 hPa ridgeline splits over the BOB and heavy rainfall commences over the eastern BOB, indicating the onset of the BOB summer monsoon (BOBSM). The area-averaged MTG (200–500 hPa) is proposed as an index to define the BOBSM onset. A comparison of the onset determined by the MTG, 850 hPa zonal wind,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shows that the MTG index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characteriz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BOBSM onset. Strong precursor signals are found prior to an anomalous BOBSM onset. Composite results show that early (late) BOBSM onset follows excessive (deficient) rainfall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anomalous lower tropospheric cyclonic circulation which extends zonally from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strong (weak) equatorial westerly anomalies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and spring. Prior to an early (late) BOBSM onset, significant positive (negative) thickness anomalies exist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accompanied by anomalous upper tropospheric anticyclonic (cyclonic) circulatio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BOBSM onse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omalou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lated to ENSO. These occurs through changes in the Walker circulation and local Hadley circulation, leading to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anomalies over the Asian sector. The strong precursor signals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may be partly caused by local snow cover anomalies, and an early (late) BOBSM onset is preceded by less (more) snow accumul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receding winter.  相似文献   

19.
黄淮地区触发对流天气的干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空和地面观测、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以及卫星云图,统计2010—2019年4—9月我国黄淮地区触发对流天气的干线特征。结果表明:干线主要出现在山东德州附近和豫北周边地区,多呈准西北—东南向和准东北—西南向;长度集中在100~200 km,宽度在50~100 km;多出现在14:00(北京时,下同)或17:00;多发生在高空冷涡形势下,低层多有切变线(或辐合线)配合,地面多位于入海高压后部。地面气象要素统计显示:干线干侧温度较湿侧偏高1.9 ℃,湿侧露点温度较干侧偏高6.8 ℃,干线两侧温度梯度为-2.7 ℃·(100 km)-1,露点温度梯度为10.1 ℃·(100 km)-1,比湿梯度为5.9 g·kg-1·(100 km)-1。探空参数统计结果表明:干线湿侧大气可降水量略高于干侧,925 hPa,850 hPa和700 hPa湿侧比湿均大于干侧;对流有效位能湿侧平均值远大于干侧;干线两侧700 hPa,850 hPa与500 hPa温度差非常接近,即黄淮地区干线两侧对流有效位能的显著差异主要由干线两侧低层水汽条件差异造成,干线两侧条件不稳定度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