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据省水利厅提供的资料,本省有69万亩农田需用柴油机提水灌溉。加上农副产品加工、发电照明等,每年柴油消耗量是十分可观的。再从投资与灌溉面积看,五十年代每增加一亩水浇地约需国家投资60元,六十年代约需150元,七十年代可达350元,逐年耗资上升。这对经济落后、能源缺乏的地区来说,确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若能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以风代油”,将会收到明显的经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与上海市地区风能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风能是江苏省与上海市地区有发展前途的自然能源之一。江苏省里下河、太湖、上海市地区松江一带利用风力灌溉农田历史悠久,卓有成效。据统计,1959年江苏省就拥有风车近20万台,可灌溉农田约600万亩。风能是农村  相似文献   

3.
据悉,湖北省气象部门利用人工降雨为水库增容首次获得成功,这次旨在为水库增容的人工降雨作业过程是今年3月上旬以来由襄樊市人工降雨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实施的。通过20次作业,三道河水库水位上升12米,库容增加 6000万方。 去冬今春以来,襄樊市辖区一直少雨雪,全市总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亿立方米,旱情十分严重。三道河水库3600万方低库容持续达8个月,严重影响了水库灌区内30万亩农田春季育秧和灌溉用水。在综合各种情况下,襄  相似文献   

4.
基于涡度相关的春玉米逐日作物系数及蒸散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蒸散量的关键参数。利用2006—2008年和2011年辽宁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涡度相关、气象、作物发育期及叶面积指数观测数据,分析不受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逐日作物系数特征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作物系数与玉米农田实际蒸散均呈单峰型变化,约在7月末至8月初达到最大值 (玉米开花吐丝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受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逐日作物系数与叶面积指数关系 (达到0.01显著性水平), 同时,采用积温表示的标准化生育期方法模拟相对叶面积指数,并建立了逐日作物系数与相对叶面积指数关系 (达到0.01显著性水平),解决了无叶面积观测地区玉米逐日实际蒸散量的计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农田用水管理以及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长兴县林城公社齐心大队包齐抖堤岸决口,洪水淹没农田1800亩,(7月6日)。←② 2.被洪水冲倒的房屋。(7月18月)。  相似文献   

6.
袁育枝 《气象学报》1984,42(4):440-448
本文从农田水分平衡观点出发,用农业气候-水文-水文地质方法计算了有效降水量,并且分析了它的时问分布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农作物需水盈亏分析,并指出:在海河平原地区,冬小麦(400斤/亩)亏水290毫米左右,夏玉米(500斤/亩)亏水100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季(3—5月),我省天气气候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大风日数也明显少于往年,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受旱农田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规划的需要,1983年6月我们在甘肃张掖地区农科所冬麦大田进行了热状况和辐射状况的短期观测研究。希望通过辐射和风、温、湿梯度观测,对河西灌溉农田蒸散量作出初步估算,为今后开发河西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研究的辐射观测项目有:辐射平衡(B),反射辐射(R_k)以及与此有关的反射率(A)。所使用的仪器为日产CN-11型净辐射表和MR-21型反射率表;装置高度距地面  相似文献   

9.
兰念军 《高原气象》1990,9(2):213-219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初步肯定了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对水地春小麦的节水增产效果。初步看出其节水增产的机理为:地膜覆盖的增(地)温和保墒作用,增加了春小麦幼苗期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使出苗提早,促进延长了穗分化,起到增粒作用;同时使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达到增产;由于保墒作用及头水的推迟,减少了灌溉定额和灌溉次数及耗水量,因此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通过对两年试验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计算机选优,得出了节水、节种、增产的优化栽培措施组合为:头水叶龄4~4.5叶,二水时期为开花,全生育期灌水2次,灌溉定额155~200方/亩,播种23~32万粒/亩,施氮10公斤左右,氮磷比1∶0.5~0.7,但对地膜复盖技术还需继续研究,继续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时上列措施组合尚待进一步完善和经生产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以矮抗58为研究对象,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灌溉与未灌溉两种水分处理,通过对无霜冻年份(2012年)和晚霜冻年份(2013年)的对比试验,分析晚霜冻害对冬小麦群体密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探讨拔节期灌溉的防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孕穗-抽穗期发生晚霜冻害可使冬小麦群体密度下降、产量显著降低。2012年的产量整体高于2013年的,且2012年未灌溉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2013年灌溉处理的(P0.05);受霜冻影响,2013年灌溉与未灌溉的成熟期密度分别比抽穗期下降11.8%和14.8%,地上部分总干物质重先显著下降而后逐渐恢复,和抽穗期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18.5%(灌溉)和33.7%(未灌溉)。2013年成熟期叶片干重占地上部分总干物质重比例为43.5%(灌溉)和41.0%(未灌溉),显著高于2012年的16.3%(灌溉)和4.1%(未灌溉)。2)无论是否有霜冻害发生,拔节期灌溉均可显著提高产量,灌溉处理产量分别比未灌溉处理的偏高16.3%(2012年)和24.5%(2013年)。霜冻年份拔节期灌溉处理可显著降低穗粒数损失和抽穗期以后叶面积指数的衰减速度。3)2013年灌溉处理较2012年灌溉处理减产23.6%,未灌溉处理较2012年未灌溉处理减产32.9%。拔节期灌溉能够有效减少霜冻造成的产量损失,但这主要是由水分增加所引起,抽穗期的冬小麦抗霜能力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种植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6~10月系统观测了N2O和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因子。玉米和水稻分别施化肥氮300 kg.hm-2,大豆未施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类型对农田N2O和CH4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玉米系统、土壤-大豆系统和土壤-水稻系统的N2O季节性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20.5±57.6、338.0±7.5和238.8±13.6μg.m-2.h-1(N2O)。种植作物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的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4.2±11.7和163.7±10.5μg.m-2.h-1(N2O)。土壤-玉米系统、土壤-水稻系统、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N2O排放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统计相关,但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综合影响。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随作物绿叶干重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无统计相关,由大豆作物自身氮代谢所产生的N2O-N季节总量约为6.2 kg.hm-2(N)。土壤-水稻系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7±0.1 mg.m-2.h-1(CH4),烤田抑制了稻田CH4的排放。烤田前影响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水稻生物量,烤田后的浅水灌溉及湿润灌溉阶段的CH4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水稻生物量无关。本研究未观测到旱作农田有吸收CH4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徐焕  杜慧珠  孟昭翰 《气象》1982,8(7):16-16
我国使用风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风车灌溉农田的技术在明朝即已比较成熟。利用风力灌溉农田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以“风车之乡”闻名的江苏省兴化县,1967年有三万六千台风车用于农田灌溉;按每台风车一年可节约柴油340公斤计算,则全县一年可节约柴油一万二千多吨。因此,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风力灌溉,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从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角度出发,利用农田优化灌溉技术,结合通辽地区农业生产实际,确立优化灌溉技术推广示范田,历经3年的推广试验,灌溉指标明确,经济效益和服务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平衡的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出发,综合考虑了农田水分的主要收支项,特别是对水分渗漏量估算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建立了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模型。运用地处半干旱气候区的甘肃天水和陕西经阳气象站气象资料和非灌溉作物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摸拟了农田土壤水分的逐旬变化,其结果比较理想地描述了实际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墒情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以往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规律、适宜水分、干旱指标和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发研制了集河南省农田水分监测、预报和灌溉决策服务于一体的土壤墒情预报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可较准确地预报未来一个月内的土壤墒情变化,并可根据作物发育特点,给出以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灌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系统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贯彻中国气象局开展研究型业务的精神,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业务能力,在已有农田优化灌溉预报模型和雨养农业区农田干旱监预测方法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完善构建了半干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形成既可对主要灌区进行灌溉预报,又可对旱作区进行土壤水分监测和干旱监测的综合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2015年贵州省51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及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利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计算了贵州省淡季番茄生育期灌溉量。简要分析了贵州省淡季番茄灌溉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播种日期番茄灌溉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Python语言对最小灌溉量播种日期进行EOF分析,找到灌溉量最小播种日期及地区,对增加贵州省淡季番茄产量及降低成本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交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产我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兖州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全国67万亩耕地,94%可以进行灌溉,但由于夏秋季(指7—9月份)降水的多少不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同。研究在不同降水情况下,应用零和对策理论选取最优作物种植方法,可为农业部门安排生产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