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通过对超大穗小麦在1992—1993年进行四因子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得出其产量的数学模型,从产量模型可以看出,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种期,施磷、氮量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讨论了产量与播期,播期与播量,播量与施氮量的关系,确定超大穗小麦稳产高产(亩产425kg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播期10月6~12日,播量5.5~7.5kg/亩,施磷量11~15.5kg/亩,施氮量14~19.5kg/亩。  相似文献   

2.
林下小麦栽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由田间试验实测参数建立了小麦3项栽培措施与林下产量群体发展动态指标值的数学模型群,并解析了栽培因素的单独产量反应及其交互作用,优选出林下小麦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方案,对规范化种植及高产预测预控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
小麦玉米带状间套作能确保关中中西部夏玉米充分成熟,可变渭北夏秋粮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是关中灌区粮食作物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带型优劣是套作田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我们统计分析了田间试验和大田的调查数据,建立包含多因子的套作田产值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取极值找出最优带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由田间试验实测参数建立了小麦3项栽培措施与林下产量群体发展动态指标的数学模型群,并解析了栽培因素的单独产量反应及其交互作用,优选出林下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方案,对规范化种植及高产预测预控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定量分析了盆丘中陵地区小麦、玉米等作物各生育期的需水量、日耗水量及水分盈亏值的变化规律,重点讨论了不同台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干旱情况。指出(1)小麦需水关键期(拔节——抽穗)水分亏缺多达24.8~32.4mm,各台地小麦普遍发生干旱,以二、三台地更严重:(2)玉米需水关键期多夏旱,频率高达40%~60%。容易导致玉米受旱;(3)小麦有最少需水期与最多需水期之分,玉米则只有最多需水期,但玉米对水分反应更敏感;(4)提出了该地区抗御土壤——作物干旱的若干气候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结合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规律和1994~2000年冬小麦、夏玉米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预报及优化灌溉的计算机模型。用1998~1999年郑州市麦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验证该模型模拟结果,未来10、20、30天土壤湿度相对误差分别为-7.3%~7.7%、-8.3%~6.8%、-7.6%~7.7%,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未来1个月的土壤水分变化,并可根据小麦、玉米不同发育期特点,给出以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灌溉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麦生育期计算机模拟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制定了数学模型中和子程序,确定模型的参数,模拟出每一阶段的生育期天数,并且就每一阶段的温光条件对生育期各阶段的影响给出了分析与决策,该系统对了解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对不同发育期小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参考意义,也是计算机应用小麦生产的一种尝试,系统采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友好,可人机交互,结构化,模块化技术使系统具有蝗  相似文献   

8.
稀土是一种微肥,本试验将不同剂量的稀土施于伊盟沿河地区的小麦和玉米,测其对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生理反应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小麦以亩施50克稀土效果最好,玉米以亩施70克稀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带农业种植结构的实质,利用贝叶斯准则及该区气象资料,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②如果预报有干旱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玉米>大豆>小麦;如果预报有洪涝或低温冷害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③设计了两种在干旱气候年型下的作物种植比例最优方案,产值可分别增加3%和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气象》1977,3(5):18-18
粘虫也叫“夜盗虫”、“五色虫”,对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危害较大,是我州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1976年粘虫为严重发生年份,使小麦特别是玉米受害较重。为了及早做好预防,我们与农技部门密切配合。试作了粘虫发生发展预报,预报当年粘虫、吸浆虫等病虫害比较严重。州革委会很重视,转发了我们的预报材料,并要求各地做好预防工作。虽然1976年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较重,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及时采取了各种防病灭虫措施,因而减轻了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目的:泾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平作,一年两熟。但生产中两料争时矛盾突出,恶性循环严重,玉米播种不及时,易受秋涝低温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玉米能否早种早收,充分利用6、7月份有利的光能条件,不仅是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而且也是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克服两料争时矛盾和恶性循环的重要措施。本试验通过套作和平作对比试验,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促进全年粮食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土默特川地区,实行小麦、玉米带状间作,采用5×5(尺)、5×8(尺)条带比,麦收前套种马铃薯,并在玉米株间点种黄豆,或者采用7×2(尺)条带比,小麦宽幅(播幅6寸,行距6寸)条播,玉米双行双株(行株距各1尺,穴留双株)以及3×3(尺)条带比(4行小麦,2行玉米)等带状种植形式。使田间作物群体结构和小气候条件得到了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彬县旱塬地区地膜小麦套种夏玉米的气候生态适应性 ,提出了该区地膜小麦套种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为 5月 1 0~ 2 0日 ,并提出了主要载培技术。可用以指导同类地区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4.
目前鹤壁市采用的麦收前在麦垄中人工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影响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根据鹤壁市的气候条件,夏玉米的播种期若定麦收后的6月10~15日,玉米优良品种生育期为90天左右,9月中旬就进入成熟收割期。因此,调整夏玉米播种期后,不仅夏玉米能适时腾茬,使冬小麦适时播种,而且当地温度条件也能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5.
邓根云  郑大玮 《气象》1979,5(3):32-33
北京地区的耕作制度几经变更,主要有两年三熟制(小麦、夏玉米、秋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夏玉米或小麦、水稻);“三种三收”制(小麦、玉米、高粱间套作,实质上也是一年两熟)三种。本文主要分析一年两熟制的旱地秋粮作物的热量条件。 一、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 北京地区小麦收获期在6月15—20日之间,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秋粮(包括“三种三收”的第三茬作物)的生育期基本上是在这段时间内,因此我们用6月21日到9月20日这段时间的大于10℃的活动积温作为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图1是北京地区秋粮生长季积温分布图,由图可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鹤壁市采用的麦收前在麦垄中人工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影响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根据鹤壁市的气候条件,夏玉米的播种期若定麦收后的6月10~15日,玉米优良品种生育期为90天左右,9月中旬就进入成熟收割期.因此,调整夏玉米播种期后,不仅夏玉米能适时腾茬,使冬小麦适时播种,而且当地温度条件也能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7.
旱作农田是N2O的主要排放源,削减其N2O排放有助于整体降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中国小麦和玉米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并估算了各减排措施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添加抑制剂可显著减少小麦和玉米农田N2O排放36%~46%,并增加作物产量;施氮量减少30%以内,可削减N2O排放10%~18%,且对产量无明显影响;施用缓(控)释肥和秸秆还田能显著减少小麦田N2O排放,但对玉米田的减排效果并不显著。在不同的减排措施下,中国小麦和玉米农田N2O减排潜力分别为9.29~13.90 Gg N2O-N/生长季和10.53~23.19 Gg N2O-N/生长季。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省小麦田减排潜力最大,占全国小麦田N2O减排潜力的53%;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和河南省玉米田减排潜力最大,约占全国玉米田N2O减排潜力的5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作物产量形成与农艺性状的关系,构造了作物气候参量,籍此对Baier-Robertson模型作了改进。兼顾因子的显著性、稳定性和独立性,建立了镇江市小麦产量预报模式并作了试报。  相似文献   

19.
李树军 《山东气象》2000,20(3):36-38
通过对潍坊全市蒸发力的估算及其与潍坊市自然降水规律和土壤湿度周年动奇谈怪论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结合小麦、夏玉米耗水规律,提出潍坊市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农田的周年合理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统计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因此,小麦早播易形成旺长,降低抗寒能力,易受冻害;而且还易形成年内旺长、年外不长的脱肥现象。此外,小麦早播,需玉米早收、早腾茬,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根据气候条件,济源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8 ̄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