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华东地区大范围热带气旋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朱定真  沈树勤 《气象科学》1997,17(3):298-306
本文对1980-1989年华东地区出现的气旋暴雨进行了统计,定义了华东地区大范围热带气旋大暴雨,对产生华东地区大范围热带气旋大暴雨的形势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大暴雨的动力、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产生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大暴雨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热带低压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外卫星云图和高低空天气形势的分析表明,2001年8月5日发生在上海的特大暴雨是副热带高压南侧的热带云团发展而成,与之相伴的环流系统是形成于东风带中的热带低压。对其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发现:(1)热带低压具有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结构特征,自形成后,对流层中低层为正涡度区,其上为负涡度区,散度场高空存在强辐散层;(2)暴雨发生前,流场上存在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垂直环流结构;(3)副高减弱断裂导致热带低压转向经过上海,海上高压的阻挡作用有利于低压在上海维持较长的时间并发展;(4)在暴雨发生前一天就有明显的水汽通量中心,并伴有较好的能量和稳定度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晓霞  王景昌  高留喜  华岩 《气象》1997,23(10):44-48
对1995年8月14-17日山东连续大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半热带地山东大暴雨天气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出半热带气旋大暴雨天气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亲波  陈景耀 《气象》1997,23(2):45-47
作者利用1995年6-10月影响南中国海的10个热带气旋实况资料以及500hPa天气图,对日本地面24小时数值预报和ECMWF500hPa为数值预报产品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的24小时地面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路径趋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它对路径稳定的热带气旋预报能力较好,对热带气旋的突变转折预报能力较差。2.ECMWF500hPa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长有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1-1992年的热带太平洋每月海表温度资料,采用3-5年带通滤波,得到SSTA在这种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LF),SSTA的LF振荡的经验正交分析第1主分量的时突变化突出地表现了E1 Nino和La Nina循环的特征。对热带大气环流850hPa月风场异常进行3-5年带通滤波,再对纬向风作经验正交分析,得到第1主分量明显地表现了热带大气环流在纬向上不均匀分布的循环特征。为了探讨上述两个循环的物理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热带大气模式,其中包括蒸发,感热和风场之间的反馈以及凝结潜热和流场的反馈作用。当E1 Nino和La Nina所形成的SSTA为定常已知的分布时,模拟了热带大气纬向风和降水对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孙伟 《广西气象》2005,26(A01):78-80,83
利用探空、地面加密等资料,对热带气旋“天鹅”的θse、涡度、散度、水汽、垂直运动等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热带气旋的一些结构特点,如暖心结构和对流的加强,涡度的圆形对称结构,垂直运动的强不对称性,水汽的辅合与输送等等。这些结构特征的揭示对深入认识和研究热带气旋的特点和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的资料。对登陆后的降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1994/1995年ENSO事件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琴芳  翟盘茂 《气象》1996,22(2):18-23
根据热带大气海洋状况的监测资料,诊断分析了1994/1995年ENSO事件发生的特殊气候背景,“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特点,及其对世界天气气候的影响,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ENSO事件的理论研究,模拟和预测提供较详细的观测资料和分析事实。  相似文献   

8.
热带气旋降雨贡献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兴国 《气象科技》2002,30(2):102-104
文章对1961-2000年7-9月影响广西的144个热带气旋降雨的月平均降雨量及其对该月平均降雨量的贡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向为人们所认可的7-9月(后讯期)以“热带气旋降雨为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月平均热带气旋降雨对月降雨量的贡献率:桂北10%-20%,桂中15%-25%,桂南及沿海地区也只有20%-35%和30%-40%,贡献率最大值位于上思县(7月份49%),7-9月大部分降雨为非热带气旋降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TOGA研究计划第1,2,3,8个航次考察结果,计算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非常强烈,在双子台风环流内Qk出现负值,在台风环流内Qe也出现减弱现象。1986/1987年ElNino事件发生后,热带中太平洋水温异常增暖,热带西太平洋西部洋域表层水也在增暖,但是,热带西太平洋洋域海-气界面间热量交换反而减弱。西风爆发首先出现在中太平洋热带洋域,然后逐渐往西扩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49-1988年登陆珠江口的热带气旋资料,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一个典型模型-“反向传播”模型,建立了该地区35-49小时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模型,并应用于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预报,即珠江口的热带气旋登陆地点预报,其拟合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7%。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容错能力强、预报速度快的特点,可望成为望带气旋预报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中纬度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human-Shapiro中尺度滤波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对1999年8月11-12日山东半岛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将过程是热带中尺度气旋北上发展造成的;地面冷空气侵入西移的中尺度低压所导致的对流发展,是热带中尺度气旋发展的原因;大尺度环境场丰富的水汽输送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能源保障;地面中尺度低压中心和与其配置的切变线上的波动点对降水落区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波动-CISK(积云对流加热反馈)、海-气相互作用和蒸发-风反馈都引入一个简单理论模式,研究了他们在驱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中的作用。其结果表明:波动-CISK在减慢激发波的位相速度以接近观测到的热带ISO的移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蒸发-风反馈的主要作用是使激发波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在减慢激发波的移速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波动-CISK和蒸发-风反馈可认为是热带ISO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本研究还表明,由于蒸发-风反馈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激发波是一种频散波,这种频散性可以更好地解释热带大气中ISO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
广西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1971-2001年发生在广西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特点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广西特大暴雨的月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单蜂型”,多发区域在沿海地区,造成广西特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或热带低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孙伟 《陕西气象》2003,(2):12-15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选择陕西1987-05-31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的分析,可知:涡度和散度场的形势,有利于降雨的产生,暴雨发生前,位势不稳定度很强,在暴雨即将发生或发生的过程中,各层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涡度、散度、稳定度、水汽输送等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促使了这次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蒸发—风反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蒸发-风反馈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蒸发-风反馈不能像波动-CISK那样改变热带大气波动的性质,不可能单独成为激发热带大气内振荡的动力学机制。在积云对流加热的蒸发-风反馈的共同作用下,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可以不稳定发展,共同作用比单独和积云对流加热反馈作用能更全面合理地解释热带大气内振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2000.10”海南岛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发2000年10月13-15日海南岛洪灾的起因,源于南海热带低压、冷空气、低空东风急流等天气系统的相互叠加,以及充沛的水汽输送,冷暖空气在海南岛上空交缓所致。  相似文献   

17.
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1949~2003年共55年的《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 给出热带气旋强度突变标准, 对中国近海突然增强和突然减弱的两组热带气旋进行合成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近海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南亚高压、 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呈反相变化关系; 环境风垂直切变小于5 m/s是南海近海热带气旋突然增强的必要条件, 热带气旋强度突变对环境风垂直切变变化的响应时间为18~36 h; 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存在数值在 -6~6 m/s之间纬向分布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密集带, 在热带气旋突然增强时刻, 中心附近环境风垂直切变经向梯度最大; 风垂直切变在热带气旋突然增强过程中逐渐减弱, 而在热带气旋突然减弱过程中逐渐增强; 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是高低层相对涡度垂直切变的强负值区, 在热带气旋突然增强过程中相对涡度垂直切变逐渐减小, 在突然增强时刻最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4-1998年的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广西沿海热带气旋暴雨与热带气旋生成地区、路和径和天气形势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归纳出几点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探空、地面加密等资料,对热带气旋"天鹅"的θse、涡度、散度、水汽、垂直运动等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热带气旋的一些结构特点,如暖心结构和对流的加强,涡度的圆形对称结构,垂直运动的强不对称性,水汽的辅合与输送等等.这些结构特征的揭示对深入认识和研究热带气旋的特点和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的资料,对登陆后的降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雷乙奇 《广西气象》1990,11(2):11-1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