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泥沙模型试验测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成功地应用于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工程回水变动区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的测控系统,简述了对模型试验进口的含沙量、流量和泥沙颗粒级配的控制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微机尾水位自动控制以及流速、水位和波浪的多点同步采集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大型模型试验水沙循环调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水沙循环调制设备及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该系统可用于大型模型试验的流量测量与控制、含沙量测量与控制、水沙循环调制、水位测量与控制、水库水位测量报警和流速、水位、含沙量、泥沙颗粒级配等数据多点同步采集与处理,还设计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全套系统已应用于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3.
海洋中大多数区域的海流,特别是流速较强的海流,其性质以地转流为主。所以,海流流速流向的变化与海面的横流坡度,亦即横流两侧的水位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百多年前,Peslin(1872)首先将地转方程应用于墨西哥湾流上。后来,Dietrich(1946)引用丹麦灯船上所进行的海流观测结果和卡特加特海峡两侧岛上的水位观测结果,证实了地转方程的实用意义。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作者应用流速和横流水位差的这一关系,探讨了世界大洋和海峡等处海流的变动规律。例如,Montgomery(1938,1941),Hela(1952),Stommel(1953)及Wunsch等(1969)讨论了佛罗里达海流和湾流的季节变化与水位的关系;森安茂松(Moriyasu, 1961)和二谷颖男(1973)等讨论了水位与黑潮海况以及流速流量的关系;Wyrtki(1973, 1974a, 1974b)研究了西太平洋赤道流、赤道逆流流速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海流两侧岛屿的水位差的关系。还有Sok-U Yi(1970)研究了朝鲜海峡中水位与对马暖流表层流速季节变化的关系;ΓaлepKИЧ等(1962)也曾讨论了爪哇海水位与流速的关系。 关于我国的台湾海峡,Wyrtki(1957,1961) 曾给出了台湾海峡表层流速的季节变化曲线,并将流速与高雄-澳门断面的水位差作了比较,绘制了两者的相关图。 现在,几乎普遍地认为:沿岸和岛屿上所进行的水位观测,可为研究海流变动规律提供方便、准确和连续的资料,是监视海流变动最合适的途径之一。 本文应用手头所有的资料,一方面从多年平均情况来讨论台湾海峡表层月平均流速与两岸月平均水位差的关系;另一方面以各年各月情况为例,来分析两岸水位差与海峡西岸水位的关系,供研究台湾海峡海流趋势预报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海洋长波运动中的流速水平分量,表示为垂直平均流速与“偏差流速”之和,导出平均流速、水位、偏差流速和界面应力的联合方程组,用以研究长波运动的水位和三维流场,并用此法求解了气压潮的非线性解析解,对非线性效应和共振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徐元  贾雨少 《海洋工程》2018,36(2):64-72
在总结分析现有整治水位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潮流界以下河段的水沙运动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输沙能力的航道整治水位确定方法。考虑上游来水、下游潮汐为独立事件,统计潮流界以下河段上游来水、下游潮汐不同等级组合出现的频率,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相应组合下河段沿程的潮位、流速过程,以流速四次方代表水流的输沙能力,统计不同潮位等级对应的综合净输沙能力,确定最大综合净输沙能力对应的水位为(最优)航道整治水位。以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和福姜沙水道为例,计算了所在河段的航道整治水位,并探讨了起动流速对整治水位计算的影响和最高整治水位概念对工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套自主研制的无结构网格二维河口海洋数值模式A2D,在大圆湖理想模型下,通过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不同架构配置,改进设计正压梯度力计算方法。改进后的算法中引入了从算架构的配置,以配合主算架构,得到更佳的稳定性。通过水位场平面分布与单点过程线可以发现,三组试验的算法均获得了较好的精度和比原算法更好的稳定性,其中TSNS配置算法(中心点计算水位、边中点计算流速的主算架构,配合节点计算水位、边中点计算流速的从算架构)由于其主算架构更接近结构网格下的C网格,在守恒性、移动潮滩边界处理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便利性,有利于在实际海洋中的计算。将TSNS配置算法在江浙沿海进行试算,水位验证结果与实测基本符合,与原A2D模式计算水位之间无显著差异。TSNS算法在稳定性方面的改进,有助于提升模式升级为三维后的稳定性,为今后模式成功升级为三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潮间带水沙多层位同步测量系统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压、光电转换原理研制成的多层位水沙同步测量系统(WCT系统)不仅可测量潮间带水位随时间的变化系列、同一层位的浊度及流速,还可以同步观测这些参数在潮间带水流剖面不同层位上的变化。野外对比试验表明,WCT系统获得的流速值与直读式流速仪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14.52%;悬沙传感器经野外现场率定获得悬沙浓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1.96%,精度比室内率定提高—倍以上。悬沙粒径是影响悬沙浓度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此外,自然环境(如海水温盐度)的变化及仪器本身的特性也可能影响到测量结果。因此,WCT系统在潮间带的水位、流速和悬沙浓度的观测和边界层研究方面有相当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水文测验资料整编中,以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流速,含沙量及水位等的过程线,比利用拉格朗日分段二次插值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微机上对100多条上述过程线进行了样条插值、绘线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港区二维潮流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连云港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按照潮波能谱模式进行全港区二维潮流计算。本模式在空间上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能谱控制方程中的水位,进而求得各分潮的水位和流速值。通过叠加求得任意时刻的水位、流速的瞬时值。该方法简捷、有效,适应性强。通过连云港西大堤工程的兴建与不建两种情况的计算,所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为完全拟合河口近海复杂岸线和工程结构以及有效局部加密,设计并建立了一个无结构三角形网格二维河口海岸水动力数值模式。空间离散主要基于有限体积法以保证守恒性,时间积分采用预估修正法以提高精度。水位在三角形网格中心通过连续方程求解;水平x方向和y方向的流速U和V均在网格边中点上通过动量方程求解。流速平流项的求解中采用了TVD格式。TVD流速平流通量为一个一阶迎风格式通量和一个二阶格式通量的组合,一阶格式通量和二阶格式通量根据流速的局部分布情况得出配比,最终组合得到TVD通量。TVD格式具有低耗散和无频散的优点,提高了模式的稳定性。应用实测资料验证建立的模式,结果显示水位、流速和流向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大亚湾潮汐动力学系列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关注大亚湾双峰水位现象和涨潮流速双峰现象的产生机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数学解析方法,得出在大亚湾海域水位的双峰现象主要是由以M_2为代表的半日分潮与四分之一日分潮(如M_4分潮)和六分之一日分潮(如M-_6分潮)共同作用造成的。并对产生双峰水位和涨潮流速双峰的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M_2/M_4分潮组合在大亚湾并不能产生双峰水位现象,而M_2/M_6分潮组合只能在大亚湾东北的范和港产生双峰水位现象。相对而言,M_2、M_4和M_6 3个分潮叠加的组合在双峰水位的产生范围和双峰间落差上都要大于上述2个分潮的组合。在大亚湾湾内区域,涨潮流速双峰可以由M_2/M_4分潮组合,M_2/M_6分潮组合和M_2/M_4/M_6分潮组合产生,M_2/M_4/M_6分潮产生的涨潮流速双峰强度要比另外两组分潮组合大。  相似文献   

12.
垂向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在长江口北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变网格有限元方法,采用任意四边形等参单元,离散横向积分的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河口潮流垂向二维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长江口北槽水域两个观测站的潮流水位、流速垂线分布和整个北槽潮流流速纵向分布进行了模拟。潮流水位、流速垂线分布的模拟值分别与观测站的实测值可以较为吻合,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实用有效。模拟得到的涨急、落急时刻整个北槽潮流流速纵向分布给出了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MARPOL73/78公约,船舶舱底水必须经过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针对舱底水油水分离器工作负荷大、占地大、维护保养工作麻烦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旋流分离、过滤分离、膜分离组合式三级舱底水处理工艺,并对该处理系统进行优化:采用预处理后选择性排放(通过油分浓度检测计取样)以减轻后继油水分离器的工作负荷;采用组合阀(浮球式自动排油阀/弹簧负荷式排水阀)以提高自动排油排水的稳定性;利用自动控制元件和PCL技术实现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减轻船员的运行管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普林斯顿海洋模型(POM)及其切向线性伴随模式的四维变分数据同化(4DVAR)系统对一个近岸风暴潮个例进行理想同化试验和模拟,着重分析了四维变分数据同化增水改善中的二维平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同化后的水位结果明显优于同化前的结果,而且同化对预报的影响主要在前5h,尤其是积分到3—4h时同化和无同化的结果差异最大,在5h后同化的影响变得非常小。从平流作用中分析得知,无论是只同化水位还是同化水位和海表流速,同化的结果都增大了沿岸和向岸的平流。与无同化结果相比,同化试验的增水改善主要是来自向岸平流的增大,但只同化水位时由于水位增大使向岸压力梯度减小从而阻碍了向岸流的进一步增大;而同时同化水位和海表流速时,由于流速也被改善,故增水改善更明显和合理。  相似文献   

15.
NGWLMS是美国SUTRON公司为美国国家海洋调查局研制的新一代水位测量系统。它采用了新的声学水位测量技术、先进的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和可靠的现场使用保证措施,成为在水位和海气参数自动测量仪器领域中最新的产品,本文对该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我们新仪器设备的研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MIKE3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晋江海域海水淡化排海三维温、盐扩散模型,模拟了不同潮期、潮时盐度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浓海水排海后盐度分布受水位和流速的影响,水位越高、流速越大,稀释和扩散作用越明显,在垂向上的扩散距离越小。规模20万t/d海水淡化工程浓海水排放对附近海域盐升的水平影响在几百米范围内,垂向影响在3 m以内,且随着水位和流速的增加在水平和垂向上能够较快稀释扩散,在附近不存在环境敏感区的情况下,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和CPLD的数字ADCP信号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测量流速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流速流量测验新技术。文章介绍了一种以DSP和CPLD为核心的数字ADCP信号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系统以TMS320C5410芯片作为系统控制和信号处理的核心,采用数字滤波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为接收和发射模块,提高系统的速度到10ns运算级,极大的降低了输入输出信号的漂移,水体空间分辨率达到1m。  相似文献   

18.
从三维浅海非线性流体动力学模型方程出发,使用进一步发展了的流速分解法,以7109号和8007号台风为例,对北部湾的潮汐与风暴潮的耦合水位及流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相符.此外,还对北部湾风暴潮及天文潮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数值探讨.提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江苏王港盐沼潮沟的水动力和悬沙输运过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江苏王港盐沼湿地的两条潮沟内分别设立观测站位,进行了水位、潮流流速和悬沙浓度的观测。结果表明,潮沟水流的流速与潮位变化率之问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受到潮沟本身特征(如潮沟级别、坡度、所在部位等)的影响。潮周期中的流速突变现象发生于涨潮初期、潮沟满溢和滩面水归槽阶段。涨潮期间,悬沙浓度和流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悬沙浓度的变化受再悬浮作用控制;落潮期间,悬沙浓度的变化基本上与流速大小无关,悬沙输运以平流作用为主。大潮期间盐沼潮沟内悬沙净输运方向由陆向海。  相似文献   

20.
南麂岛附近海域潮汐和潮流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008年冬季在浙江近海南麂岛附近投放的4个底锚系观测的水位和流速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潮汐和潮流特征。水位谱分析结果显示半日分潮最显著,全日分潮其次;近岸的浅水分潮比离岸大。水位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潮汐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近岸处的平均潮差大于3m,最大可能潮差大于6m,潮汐呈现出显著的低潮日不等和回归潮特征。流速谱分析结果显示半日分潮流最强,全日分潮流其次,且比半日分潮流小得多;近岸浅水分潮流比远离岸显著。流速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潮流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流,靠近岸的两个站浅水分潮流较显著;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流是M2分潮流,其最大流速介于0.32~0.48m/s之间,全日分潮流均很弱,最大流速小于0.06m/s。M2分潮流均为逆时针旋转,椭圆率越靠近海底越大;最大分潮流流速分布为中上层最大、表层略小、底层最小;最大分潮流流速方向的垂向变化很小,底层比表层略为偏左;最大分潮流流速到达时间随深度的加深而提前,底层比中上层约提前30min。潮流椭圆的垂向分布显示这里的半日分潮流以正压潮流为主;日分潮流则表现出很强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