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斌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海洋与湖沼》2018,49(3):700-70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紫刺参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6个温度条件下(14oC,18oC,22oC,26oC,30oC,34oC)和5个盐度条件下(23,27,31,35,39)紫刺参稚参和对照组普通刺参稚参的存活、生长及体色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温22oC实验组紫刺参在不同水温实验中的成活率最高,为87.0%,水温18oC和34oC时的紫刺参成活率高于普通刺参;水温高于22oC实验组的紫刺参体长增长显著高于普通刺参,以水温为14oC实验组的紫刺参SGR最低,为4.63%/d。盐度31实验组紫刺参在不同盐度实验中的成活率最高,为86.3%;紫刺参与普通刺参SGR随盐度的升高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盐度39实验组中,紫刺参SGR为5.47%/d,显著高于普通刺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刺参开始着色到变色完成的时间为7—23d,当水温为22oC、盐度为31时,紫刺参在32—48日龄完成变色,随着盐度或水温的改变,变色时间逐渐从16d延长至22d。紫刺参相比普通刺参有更广的适温范围和耐高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温度梯度(15℃、20℃、25℃、30℃)和4个盐度梯度(15、20、25、30),研究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存活率(SR)、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等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脊尾白虾SGR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随盐度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CF随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对SR影响显著(P0.05),在30℃时存活率最低,而盐度对SR没有显著影响(P0.05);T-AOC能力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P0.05),在20℃时取得最小值,15和30两个盐度组T-AOC能力显著高于20和25盐度组(P0.05);SOD酶活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盐度对SOD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温度对LZM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15和25盐度组LZM酶活性显著高于20和30盐度组(P0.05);20℃组AK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组(P0.05),同时20盐度组虾AKP酶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温度、盐度对浒苔(Entromorphra prolifera)群体增长和生殖的影响,在实验室内设10个温度梯度、每个温度下又设4个盐度梯度,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藻体的湿重、特定生长率(SGR)。浒苔生长对温度的变化较盐度的变化为敏感。在同一盐度下,浒苔SGR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盐度的降低,最适生长温度有升高的趋势。20℃、S为26时浒苔SGR最高,达37.80%。SGR高的实验组最先进入生殖生长期,随之,SGR骤降,藻体形态也发生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变化过程的观测研究加深对绿潮暴发及演化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水温对刺参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温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酶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本实验将体质量为8.0 g左右的刺参分别于10、14、18、22℃下养殖4周后,对其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以及体腔液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刺参消化道中蛋白酶含量最高,其酶活在10℃下最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力逐渐下降,在水温升至18℃以后酶活显著下降;淀粉酶活力在水温升至的18℃时无明显变化,但至22℃时活力显著下降;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较小,不同温度下其活力无显著差异。水温对刺参体腔液溶菌酶活性影响显著,在水温为18℃时达到最高值,升至22℃时其活力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水温为18℃达到最低,但水温升至22℃其酶活与18℃相比又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体质量对仿刺参消化道排空时间和排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消化道的排空时间、排便量和排便率。按仿刺参体质量大小分设10 g ± 0.5 g、40 g ± 2.0 g 和70 g ± 3.5 g 三个体质量组, 以及6、9、12、15、18、21 ℃共6 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 各体质量组仿刺参的排空时间均随温度的升高, 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10 g ± 0.5 g 和40 g ± 2.0 g 组分别在12 和15 ℃时排空时间最长, 且在9~15℃时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大于其他温度组(P<0.05), 70 g ± 3.5 g 组仿刺参在12 ℃时的排空时间达各组最大值36.4 h。在6、18 和21 ℃温度条件下, 仿刺参的排空时间随体质量的增大总体呈增长趋势, 各温度组仿刺参的排便量均随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加。仿刺参的个体排便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而单位体质量排便率多数随体质量增大而减小。10 g ± 0.5 g 和40 g ± 2.0 g 组的排便率均在6 ℃时最高, 70 g ± 3.5 g 组在9 ℃时达最高, 然后降低。温度和体质量对仿刺参排空时间和排便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排空时间的影响也是极为显著的(P<0.01),但对排便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对小荚蛏(Siliqua minima)繁殖、幼虫培育、变态附着及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荚蛏繁殖盛期是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壳长3cm左右的雌性成熟个体最多,产卵可达10万粒左右,卵径约60μm。在盐度20,水温21~22℃,pH7.8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8h发育至D形幼虫。26℃时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盐度21~36之间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差异不大。温度对幼虫生长发育影响明显,18℃和30℃试验组,幼虫不能存活,22℃组幼虫存活率最高,但生长速度慢于26℃组。盐度对幼虫生长影响明显,盐度为16时,幼虫存活率最高,但生长速度略慢,随着盐度升高,存活率略有下降。金藻和小球藻是浮游幼虫前期生长适宜的单胞藻饵料。  相似文献   

7.
室内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18、22、26、30、34℃)和盐度(15、20、25、30、35)对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栉江珧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温度为22~30℃,最适温度为26℃(孵化率为73%);适宜孵化盐度为25~30,最适盐度为30(孵化率为70%)。栉江珧早期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最适温度为26℃(壳长日生长率为4.7μm/d,存活率为50%(7d));适宜盐度为20~30,最适盐度为25(壳长日生长率为4.5μm/d,存活率为55%(7d))。研究结果表明:栉江珧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盐条件为温度22~30℃,盐度25~30;早期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温、盐条件为温度22~30℃,盐度20~30。本研究为栉江珧人工育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适宜水温为14~23℃,最适水温为17~23℃,在适温范围内幼鱼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其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在20℃±0.5℃时生长率达到峰值,为20.89 mg/d.适宜盐度为15~40,最适盐度为25 ~ 35,在盐度30时生长率达到最大值17.1 mg/d.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受控方法研究了水温(14、16、18、20、22、24、26和28℃)和盐度(22、24、26、28、30、32、34、36、38和40)对皱纹盘鲍变态及变态幼体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对变态率、变态幼体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14~28℃条件下,随着水温的升高,幼体变态率、变态幼体存活率和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4℃时变态率最高,为86.05%;18℃时,变态幼体存活率最高,为96.00%;26℃时,投苗6 d内的壳长、壳宽生长率最大,分别为48.49μm/d和43.81μm/d;投苗15 d内的壳长、壳宽生长率最大,分别为68.06μm/d和59.69μm/d。盐度对皱纹盘鲍变态率及变态幼体生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幼体存活率却无显著影响(P0.05)。22~40盐度条件下,幼体变态率先升高后降低,于32达最大值,为79.23%;变态的盐度下限为22,该盐度下仅有2.21%的个体能够完成变态。26~40条件下,变态幼体存活率均高达85%以上;随着盐度的升高,变态幼体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投苗6 d内壳长、壳宽生长率均于34达最大值,分别为32.03μm/d和25.20μm/d;投苗15 d内壳长、壳宽生长率分别于34和32达最大值,为43.03μm/d和39.00μm/d。  相似文献   

10.
在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进行了覆盖遮阳网对池塘水环境的调控作用实验,探讨了高温季节刺参池塘水温、盐度、PH、溶解氧、氨氮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5:30时覆盖遮阳网的实验池塘平均水温显著低于对照池塘(P0.05),为0.81℃,而在06:30时两池塘间平均水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池塘有8天水温超过30℃,而实验池塘仅为5天;对照池塘日升温幅度高于实验池塘,最高差值为2.5℃,平均差值为0.56℃;对照池塘平均盐度均高于实验池塘,约为0.15~0.20,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池塘平均pH略高于实验池塘,约为0.04~0.07,差异不显著(P0.05);且两池塘平均氨氮浓度均为0.027mg/L,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池间溶解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覆盖遮阳网可以降低参池水温,并且不会对盐度、PH、溶解氧和氨氮造成显著影响,有利于刺参的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硫酸镁作为麻醉剂,比较了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硫酸镁对仿刺参幼参的麻醉效果,分析了不同浓度硫酸镁对仿刺参幼参的麻醉效果。实验水温设置11℃、13℃、15℃、17℃、19℃和21℃六个温度梯度,实验用仿刺参幼参规格分为大规格(L)40.26±1.84g、中规格(M)21.83±1.72g、小规格(S)11.03±1.63g。实验结果显示:1.在硫酸镁麻醉剂浓度相同时,仿刺参规格越大麻醉所需时间越长,复苏时间却越短;随着麻醉剂浓度增加,对仿刺参幼参麻醉时间相应缩短,但复苏时间呈现逐渐延长。不同浓度硫酸镁麻醉剂对不同规格仿刺参的麻醉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2.在水温11℃~20℃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对仿刺参幼参的麻醉时间从26.13±17.78min缩短到21.47±3.52min,但复苏时间从26.13±17.78min增加到71.05±12.32min,不同水温条件下硫酸镁对仿刺参幼参麻醉效果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仿刺参体重在20g以下的适宜麻醉浓度为0.1~0.25mol·L-1,体重在20g以上的适宜麻醉浓度为0.25~0.35mol·L~(-1)。  相似文献   

12.
高温(26℃)培育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体获得选择群体,生长至1.03 g±1.30 g,与对照组幼参在18、20、22和24℃温度下培育。二者的成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选择组幼参24℃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群体(P0.05)。不同温度下的特定生长率之间没有差异。TRIzol法提取刺参总RNA,获得刺参HSP70片断基因序列,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选择群体HSP70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温度和热激条件下都较对照组高,但表达量升高的倍数相近,选择组为1.99倍,对照组为2.07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三疣梭子蟹"科甬1号"仔蟹最佳蜕壳环境条件,先采用单因素变量实验设计方法,选取温度、盐度、光照时长、p H和底质五种环境因素,分析其对"科甬1号"仔蟹蜕壳的影响。温度组设置17、20、23和26°C,盐度组设置10、15、25和35,光照时长设置0、12和24h光照组,p H组设置6.0、7.5、8.0、8.5和10.0,底质设置有沙和无沙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组20°C时仔蟹存活率和蜕壳率最高,但蜕壳所需时间最长,26°C时蜕壳起始最早,所需时间最短,但存活率较低;盐度组中,15和25仔蟹存活率和蜕壳率最高;p H组中,7.5、8.0和8.5仔蟹存活率和蜕壳率最高;有沙组仔蟹存活率显著高于无沙组;而光照时长实验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得到单因素条件下"科甬1号"仔蟹最佳环境条件:温度20—23°C、盐度15—25、正常日周期光照、p H 7.5—8.5,有沙环境中。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温度、盐度、底质3个因素对"科甬1号"仔蟹蜕壳的影响,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得到"科甬1号"仔蟹最佳环境条件:温度26°C、盐度25,需要有沙环境,并且拟合得到其日存活率线性回归模型以及日蜕壳率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墨吉明对虾弧菌病的防控方法, 本文通过人工注射感染的方式, 研究不同数量哈维 氏弧菌及在不同温度、盐度、pH、不同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浓度条件下哈维氏弧菌对墨吉明对 虾的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人工感染哈维氏弧菌数量为3.16×108 CFU 时, 24 h 内对虾累计死 亡率为96.67%; 哈维氏弧菌数量为3.16×106 CFU 以上, 实验结束时, 对虾累计死亡率都超过了 50.00%.在20-32℃ 范围内, 随着温度升高哈维氏弧菌致病力增强, 并且低温组(20℃ 实验组与 26℃ 实验组)对虾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高温组(32℃ 实验组)(P<0.05).在温度为(24±1)℃ 时, 盐度为 20 时对虾累计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 在温度为(24±1)℃, 盐度为(22±1)时, 96 h, pH 为8.0 时对虾 累计死亡率最低, 并且与另外两个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温度为(24±1)℃, 盐度为(22±1), 硝 酸氮对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墨吉明对虾有胁迫作用; 在亚硝酸氮浓度(1.0-10.0 mg/L)、氨氮浓度 (0.5-1.5 mg/L)范围内, 哈维氏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 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本实验为墨吉明 对虾弧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刺参繁殖期消化酶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繁殖期消化、代谢生理特点,作者以刺参亲参(240 g±15 g)为实验材料,设置了5个温度水平(6、10、14、18、21℃),研究了温度对刺参繁殖期内肠道消化酶和体壁肌肉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对亲参繁殖期消化酶、代谢酶活力受培育水温影响显著(P0.05)。其中,胰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随水温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时活力最高且达到峰值;脂肪酶活力随着养殖水温升高呈下降趋势,在6℃时活力最高。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随水温升高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时达到峰值;而琥珀酸脱氢酶活力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10~14℃温度下,亲参消化酶与代谢酶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是理想的亲参室内促熟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盐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盐度(0~30)环境下养殖的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盐度组脊尾白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15、20盐度组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随环境盐度升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粗蛋白含量随环境盐度升高而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脊尾白虾肌肉粗蛋白含量在盐度15时为18.02,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与盐度2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风味氨基酸总量,15~30盐度组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且盐度组15~30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脊尾白虾淡化养殖最低盐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以保证其风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实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人工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基础生物学资料,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长牡蛎壳黑品系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设置了4个梯度(20、25、29和33℃),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能促进幼虫生长,但同时存活率显著降低;低温条件下幼虫存活率较高但生长缓慢。温度25℃组和29℃组生长和存活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存活和生长两个指标,壳黑长牡蛎幼虫的最适人工培育温度为25~29℃。盐度实验设置了5个梯度(16、21、26、31、36),研究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幼虫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先上升再下降,低盐和高盐条件均不利于幼虫的生长和存活。盐度21组、26组、31组为最适生长和存活盐度,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存活和生长两个指标,壳黑长牡蛎幼虫的最适人工培育盐度为21~31。研究结果表明,在壳黑长牡蛎大规模人工育苗中,水温控制在25~29℃之间,盐度控制在21~31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温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18、22、26、30℃共4个温度梯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73.74±3.76)g]生长及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美洲黑石斑幼鱼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温度22℃组均最高,与温度26℃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温度18℃、30℃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FCR)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温度30℃组的成活率为82.2%,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外(P0.05),其他各温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免疫相关酶活力和基因表达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实验第1 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在实验第60 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2℃和26℃组显著高于18℃和30℃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实验第1d时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实验第60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上升。温度也影响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尽管实验期间各实验组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变化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但30℃组HSP70和HSP9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活力有一定影响,综合实验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实验数据,美洲黑石斑幼鱼最适的生长温度应为22—26℃。  相似文献   

19.
以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在pH为7.3、7.5、8.2、8.7、8.9不同环境中养殖30d,观测刺参行为、生长及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当pH为7.5、8.7时, 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能正常活动、摄食、生长,未表现出异常状况;若超出此范围,刺参出现粪便细短、残饵增多、摄食量减少等现象,尤其在pH 8.9时,中规格刺参有明显棘刺收缩的现象,小规格刺参不同程度地出现身体收缩、棘刺平滑状态,而大规格刺参无明显表观不适现象。不同pH对3种规格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有显著影响,随着pH升高或者降低,刺参SGR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规格越小刺参受到抑制作用越大;刺参LZM、SOD、CAT活性随pH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第10天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至30 d胁迫结束时,在pH 7.3、8.9条件下,刺参免疫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H为7.5、8.7时,刺参免疫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H胁迫对不同规格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相同胁迫条件下,酶活性依次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当pH7.3、8.9时,小中大规格分别在胁迫20 d、25 d、25 d后免疫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 pH胁迫会对刺参生长及免疫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刺参养殖过程中, pH属关键的理化因子之一,应密切关注其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强壮箭虫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强壮箭虫对突变温度、突变盐度和渐变温度、渐变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水温由15℃突变到1℃时,存活率为75%;水温由15℃突变为30℃时,存活率仅为5%.求得24h急性半致死温度上限为27.2℃.水温从20℃逐渐上升至25、30、35℃,存活率分别为85 %、10 %、0 %;水温从20℃逐渐下降至15、10、5℃,其存活率分别为 100 %、95 %和80 %.盐度从31突变为20、40,箭虫的存活率均为100%,随着盐度突变幅度的增大,强壮箭虫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求得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上限为45,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下限为13.3.盐度逐渐从31上升到46、 52,其存活率由90%下降到0%;盐度逐渐从31降到13、6,其存活率由95%下降到0%.求得间隔12h半致死渐变盐度上限为48.7,半致死渐变盐度下限为9.3.根据实验结果,强壮箭虫应属喜冷广温种和近岸广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