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0~2010 年环渤海省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莉  侯西勇 《海洋科学》2015,39(9):101-110
作为陆海生态系统的交错带,海岸带是地表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带,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环渤海省市海岸带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进行多时相海岸带土地利用制图,进而分析10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和海陆梯度、海陆格局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省市海岸带土地利用以耕地、建设用地和人工湿地为主,2010年比例分别为36.09%、17.16%和15.72%,不同行政单元及不同缓冲带之间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差异明显。(2)2000~2005年、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发生转移的面积分别为2 126.419 km2和3 092.39 km2,建设用地扩展占用耕地、人工湿地和滨海自然湿地,以及滨海自然湿地变为人工湿地是主导的变化过程,但不同行政单元及不同缓冲带之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3)2000~2005年、2005~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73%和1.06%,17个地市级行政单元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东营和天津较高,各缓冲带内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均为随时间不断增加,空间上则由海向陆波动下降。(4)2000~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不断升高,表明海岸带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除沧州和潍坊,其他区域土地利用程度随时间不断上升;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均随时间不同程度增长,空间上则由海向陆波动上升。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三门湾人工岸线和基岩岸线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80.3 km和减少了79.3 km;近40年三门湾海岸带面积累计增加了130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是围填海新增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主要的土地转移形式为裸地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近40年三门湾岸线分形维数由1.22减小至1.201,人工岸线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上升了13%和22.57%,总体上呈现向海推进、人工化加强的趋势。人类活动是造成三门湾岸线及海岸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推进,三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正逐渐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可用于量化反应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海岸带开发与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以江苏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选取1978~2007年5期Landsat MSS/TM影像作为数据源,建立遥感分类系统,采用分层分类监督分类方法获取研究区5期序列LUCC数据,进而计算分析江苏海岸带近3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结构演变,系统研究了近30年来的LUCC的变化数量以及变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结构上看,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为主,虽然耕地占比近年来有所减少,但是仍然高达70%以上;(2)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城镇建设用地,无论是变化数量和变化速率都非常显著,同时大量沿海新围垦土地多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4.
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9-2021年7期Landsat TM/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使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Canny边缘检测算法、遥感解译分类方法等,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7期海岸线信息的提取,并从海岸线长度、变化强度、岸线多样性、海岸带陆域面积变化以及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1989-2021年大湾区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岸线变化强度具有阶段性,2004年以前岸线增长缓慢,之后岸线增长较快,2004-2009年为岸线增长高峰期;(2)研究时期内,大湾区各个区域内的岸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珠海、香港、深圳、澳门岸线变化最强烈,其他地区相对稳定;(3)研究区内岸线类型变化明显,人工岸线逐渐取代自然岸线成为海岸线的主体,人工岸线增长达651.17 km,增幅较高,自然岸线减少407.89 km;(4)大湾区围海造地面积显著增加,增长速率较快,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由林地、草...  相似文献   

6.
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 1985年到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 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土地在高强度开发下变化显著,明确其演化规律和驱动因子,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利用海岸带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基于1990-2020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同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5年和2030年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耕地,土地利用格局演化明显,其中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发生小幅度动荡,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长。(2)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区北部增长趋势明显,而南部增长速度缓慢。(3)地形和坡度是影响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但影响程度不断减弱;GDP密度和人口密度是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影响强度逐渐增强;因子间交互作用类型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社会经济因子与自然因素中的海拔和坡度交互作用最为强烈。(4)未来宁波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区域将集中于杭州湾南岸、象山县东北部和宁海县南部,生态保护情景能最大程度保持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8.
分析LUCC(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三门湾海岸带为研究区,以1987—2020年6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和RS技术,利用定量分析法、土地转移矩阵模型对三门湾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耕地和水产养殖用地是三门湾海岸带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人类活动和城镇化导致建设用地和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土地利用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滩涂向水产养殖用地转移的趋势。(2)在土地利用结构性质转变影响下,近30年来三门湾近岸水体营养盐含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近20年来近岸综合潜在生态指数由16.47升至21.18;人类活动对三门湾海岸带近岸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土地利用长时间序列多情景模拟,对海岸带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山东海岸带为例,构建山东海岸带土地利用需求系统动力学(SD)模型,设置SSP1-RCP2.6(A-可持续发展路径)、SSP2-RCP4.5(B-经济社会适中发展路径)、SSP3-RCP4.5(C-逆全球化的区域竞争路径)三种情景,模拟至2...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85、1995、2005、2009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和2015年的GF-1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近30年来图们江口海岸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图们江口海岸线长度整体呈增长态势,累积增加0.66km,主要由人类开发活动及泥沙堆积等引起;人工岸线比例增大,但1985—1995年因河流改道致使岸线减少3.8km。1985—2005年海岸带淤积面积大于侵蚀面积,其中河流改道使1995—2005年淤积面积达到4.522 7km2;2005—2015年侵蚀面积大于淤积面积;2005—2009年径流量减少使侵蚀面积达到4.203 7km2。河口处的岸线迁移变化最大,其他地区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1985?2018年间具有代表性的6期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综合利用面积法和基线法定量分析海州湾的岸线变迁,并进行岸线分类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30多年来海州湾岸线整体呈持续向海推进的态势,增长岸线比例总体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除了2005?2009年发生短暂的减小;1985?2018年,岸线长度增加了10.40 km,陆域面积增加了52.84 km2;海州湾岸线以人工岸线为主,且比重日渐增大,从1985年的47.90%到2018年的70.88%,前中期的沿海围垦养殖及后期的围海造陆是海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力;其终点变化速率为26.09 m/a,净海岸线变化为155.12 m,记录增加总横断面在各个时期均大于50%,岸线变迁最剧烈的区域为新沭河?高公岛段,陆域增长点在于赣榆新城、连云新城建设和连云港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73 年以来射阳河口附近海岸蚀淤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秋双  刘荣杰  马毅 《海洋科学》2015,39(9):94-100
以射阳河口北部扁担港口和射阳河口南部斗龙港口之间的海岸作为研究区,基于1973,1987,2000和2013年四期Landsat影像提取了该岸段岸线,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射阳河口以北的扁担港口—射阳河口岸段仍处于侵蚀状态,呈现侵蚀—淤积—缓慢侵蚀的变化格局,40 a间侵蚀面积为12.6 km2,淤积面积为1.0 km2;射阳河口以南的射阳河口—斗龙港口岸段处于淤积的态势,呈现淤积—快速淤积—缓慢淤积的格局,40 a间淤积的面积为223.1 km2,仅在2000~2013年间该岸段北部出现了侵蚀。结论是虽然射阳河口以南岸段仍总体处于淤积的过程中,但是近年来江苏海岸的侵蚀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射阳河口以南,这证明了江苏海岸侵蚀岸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2000年前后两个十年的海岸线变迁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前的十年间,珠江口海岸线向海推进,导致面积共增加了16486.63ha,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围海养殖是本时段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因素;2000年后的十年间,珠江口海岸线继续向海推进,但推进速度降低,导致面积增加了9280.15ha,填海造地是这一时段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因素。又根据珠江口的区域特征,以珠江入海八大口门为界,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九个岸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To evaluat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coastline change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since 1974,we extracted the mean high tide line from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at span from 1974 to 2014 at 2-year intervals.We chose 42 scenes to constrain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oastline,and implemented GIS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area change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Subaerial Delta.Runoff,sediment discharge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were withal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astline changes.The coastline has transgressed seaward since 1974,and a part of it presents inter-annual variations.The area of the Changjiang Subaerial Delta increased by 871 km2,with a net accretion rate of 21.8 km2/a.Based on the change of sediment discharge due to the major project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we divided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he coastline into three stages:the slow accretion stage(1974–1986),the moderate accretion stage(1987–2002),and the rapid accretion stage(2003–2014).Liner regress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 changes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 the Chongming Eastern Shoal and Jiuduansha.This suggested that sediment load has a fundamental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Construction of Deep Waterway in the North Passag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1998–2010) led to a rapid accretion in the Hengsha Eastern Shoal and Jiuduansha by influencing the hydrodynamics in North Passage.Coastal engineering such as reclamation and harbor construction can also change the morphology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We defined a contribution rate of area chang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eclam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Changjiang Estuary.It turned out that more than 45.3% of area increment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was attributed to 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15.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High-resolution Chirp profiling and coring reveals an elongated(ca. 400 km) Holocene Zhujiang River(Pearl River)-derived mud area(maximum thickness 20 m) extending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southwestward off the Guangdong coast, to the Leizhou Peninsula. Two depo-centers, one proximal and one distal, are identifi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f the west Guangdong Province, the mud is deposited in water depth shallower than 50 m; while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the mud area can extend to the-120 m isobath. A combined analysis with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of other muddy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al seas(mainly Changjiang(Yangtze) and Huanghe(Yellow) Rivers derived) indicates that the initiation of the Zhujiang River muddy deposit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Stage 1 is before the mid-Holocene sea-level highstand(ca. 7.0 cal. ka BP), the proximal mud was mostly deposited after 9.0 cal. ka BP, when the sea-level rose slowly after the Meltwater Pulse-1C; Stage 2, after the mid-Holocene sealevel highstand, clinoform develop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f the west Guangdong Province, extending ca. 400 km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The proximal clinoform thins offshore, from ca. 10 m thickness around 5–10 m water depth to less than 1–2 m around 20–30 m water depth. 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a developed distal clinoform in the east of the Leizhou Peninsula.  相似文献   

17.
The seasonal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oceanic surface thermal fronts(STFs) along the western Guangdong coast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helf were analyzed using in situ observational data,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Both in situ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coastal thermal front exhibits substantial seasonal variability, being strongest in winter when it has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strong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winter coastal thermal front begins to appear in November and disappears after the following April. Although runoff water is more plentiful in summer, the front is weak in the western part of Guangdong. The frontal int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astal wind speed,while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fter September lags somewhat relative to the alongshore wi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ann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al structure in the simulated area. Based on vertical cross-section data, the different frontal lifecycl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观测和历史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状况。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显示:2006—2007年,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样品中PCBs残留量为0.003—0.253mg/kg(湿重),虽然没有超过国内外贝类卫生标准,也低于俄罗斯西部沿岸海域、英格兰梅斯河口和日本东京湾贻贝中的含量,但明显高于其它7个亚洲国家沿岸海域贻贝中的含量;牡蛎样品中PCBs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测站最高值(1243ng/g,干重)与最低值(82ng/g)相差15倍,在粤东沿岸海域(487ng/g)明显高于珠江口沿岸海域、粤西沿岸海域、海南岛沿岸海域和北部湾湾顶海域(分别为218、202、207和268ng/g)。2003—2007年,广东沿岸海域牡蛎样品中PCBs干重含量为30—2041ng/g,比1989—1991年的0.35—1.43ng/g明显增加,平均值171ng/g比1989—1991年的0.62ng/g增加近275倍,其区域分布格局在1989—1991年为珠江口沿岸海域>粤东沿岸海域和粤西沿岸海域,但近年来变为粤东沿岸海域>珠江口沿岸海域和粤西沿岸海域。  相似文献   

19.
广东沿岸不同海洋功能区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对广东沿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设调查站位39个,根据营养盐数据分析表明,珠江对于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南海起着重要作用,其营养盐浓度明显高于广东沿岸其它海区。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2属118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8属83种、甲藻门16属25种、蓝藻门3属4种、绿藻门2属2种、金藻门2属2种及针胞藻纲1属2种,硅藻在种类和生物量上均占主导地位。叶绿素a含量变化较大,测值范围为0.157~18.761mg/m3,最大值出现在珠江口水域GD089站。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域特点,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其他海域基本以小型浮游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