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海洋环境安全数据的来源和资料类型等属性,开展海洋环境安全数据分类管理体系研究,参考海洋环境分类方法,结合海洋动力灾害、海洋生态灾害、海上突发事件等海洋环境安全事件特征,制定对应的海洋环境安全数据分类方法;按照数据来源、学科要素、业务领域、功能用途等特征,开展海洋环境安全数据的体系设计和分类细化,为海洋环境安全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海洋环境观测信息分类编码对海洋环境观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环境观测信息多渠道、多层次、多时效、多格式的特点出发,结合海洋环境观测数据管理工作现状,研究了海洋环境观测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海洋环境观测数据业务链以及应用需求的分析,确定了海洋环境观测信息基本框架和分类对应的类型编码,以期为海洋数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快国外海洋标准计量信息资料的采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勇  雷富 《海洋信息》2001,(4):7-11
海洋标准计量包括海洋标准化和海洋计量两个方面,其主要工作有海洋管理、海洋监测与调查、海洋科学研究与开发以及海洋环境预报等范畴的标准计量工作。海洋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海洋管理的标准化、海洋信息资料处理和交换的标准化、海洋监测与调查程序方法的标准化、海洋仪器设备和海洋标准物质的标准化、海洋环境预  相似文献   

4.
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是东营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全面履行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东营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东营市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重要职责。文章在分析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结合东营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了建设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了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设和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与资料共享服务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开发海洋资料整合,并制作满足不同用户的海洋环境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虚拟技术,建立基于数字海洋的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管理与共享。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综合管理业务需求,开展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及监测网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资料浮标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提供长期、连续、实时、可靠的海洋观测数据,是海洋监测技术中最可靠、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海洋资料浮标发展的典型技术突破;介绍了我国目前海洋监测网的构成、应用情况,并对比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及需求,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及监测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与资料共享服务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开发海洋资料整合,并制作满足不同用户的海洋环境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虚拟技术,建立基于数字海洋的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管理与共享。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综合管理业务需求,开展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海洋环境要素特点和我国对海洋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开发了海洋环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重点从海洋环境数据组织和管理、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表达、海洋环境数据查询分析、三维场景交互与视图控制四个方面入手,实现海洋多源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共享,为智慧海洋管理提供深入的信息集成、分析与可视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认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突破传统的监测方式和评价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2014年,面向浙江沿海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调查,分析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环境监管、海洋监测机构发展模式的认识和需求情况等,给出了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联合工作组中方组长杨文鹤、美方组长奥斯坦索博士出席了会议。双方代表就海洋资料和海洋出版物的交换、海洋沉积作用、海洋环境服务、海洋热传输和气候研究、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倾废、海洋遥感及渔业资源的调查与研究等17个科技项目的深化合作研究进行了商讨,作出了具体安排。同时,双方还表示了在“海洋石油污染技术合作研究”、“海洋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质调查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 调查产生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和共享已成为衡量我国海洋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鉴于传统WebGIS应用交互性差, 扩展再利用性能弱的缺点, 文章以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基于Flex技术的应用开发接口(Flex API) 和ArcGIS Flex Viewer应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 并定制自定义的微件(Widget)在应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 开发部署在网络环境下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用户能快速、便捷地获取调查数据。文章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基本信息的集中管理、展示与服务, 该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地勘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海洋地质工作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以量子技术为基础,利用光子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由量子态携带在线实时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构建基于量子无线通信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无线通信中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系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化和灵活化水平,可为海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等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是我国"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结点上探求深入开展生态红线工作的可能性,文章对比了实施多年的海洋功能区划与历史新阶段提出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和内涵,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在法律地位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划分目标、空间管理及划分方法上具有差异性,海洋功能区划以"使用"为主,海洋生态红线以"保护"引领。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海洋生态红线工作的开展可从海洋功能区划借鉴经验,建立完善的管控评估制度,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处理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的关系。同时,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应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限制低承载区的开发利用,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有效驱动海洋信息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海洋信息资源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需要对海洋数据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文章根据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特点,进行了数据层次分类研究,分析了数据标准化过程,确立了基于文件和数据库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存储策略,提出结构化事务型数据库、结构化分析型数据库(NewSQL)和非结构化计算型数据库(NoSQL)相结合的数据组织架构。该数据分类组织方案为实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规范化管理、集约利用和共享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海洋数据分类与组织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调查设备具有种类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设备管理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从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装备管理工作效率的需求出发,运用现代数据库信息技术、条形码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数据库智能管理方案。该数据库的建立,将有效地管理海洋地质调查设备,充分地发挥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海洋地质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大数据是诸多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海洋强国奋斗目标的先决条件。文章从全球海洋环境观测计划及系统出发,探讨现阶段全球海洋环境大数据观测、国家数据库建设、数据质控方法以及数据应用现状,阐明了海洋环境大数据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客观地分析了目前海洋环境大数据发展在基础设施、数据处理及数据质控能力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挑战,以期为将来海洋环境大数据在多尺度、多学科、多行业的深入发展与深度融合提供可靠的资料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two ways of assessing the cost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s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loss of benefits resulting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and as the maintenance costs requir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actual or potential degrad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The first of these methods is based on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 of benefits forgone because of the deple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ed by marine biodiversity. The secon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sts required to maintain a good state of marine biodiversity, on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deliver ecosystem services.This paper gives an illustration of this second approach. It details how these maintenance costs have been calculated in the initial assessment of the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MSFD) in France. It addresses nine problem areas – corresponding to nine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 from non-native invasive species to oil spills. It gives a total figure for these degradation costs (around 2 billion Euro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Member States who have taken similar approach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MSFD. One key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not really possible to make meaningful comparisons at this stage, since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cost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need to develop such assessments in a standardised way is noted.  相似文献   

18.
Information about spatial patterns of recreational boating is important for managing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social impacts. However, traditional spatial mapping techniques such as remote sensing are often unable to project entire vessel routes or to link with other important data such as demographics, activities, or purpose of trip. This study, conducted in a part of Canada’s southern Strait of Georgia, uses an on-the-water-questionnaire to map recreational boating distribution/density in a complex, multiple-use marine setting.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an on-the-water questionnaire as a means of capturing boating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explore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such information to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and assess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 Boaters (n=519) were intercepted while engaged in boating trips and were asked to plot the route of their trip on a map of the region. Information was imported into ArcGIS for analysis and display of vessel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The resultant spatial dataset has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trengths of this method include collection of entire vessel routes, linking spatial data to questionnaire variables, and a high response rate. Limitations include some bias towards sample sites and issues of respondent accuracy, as well as cost and effort.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are made.  相似文献   

19.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为促进我国浮游生物监测工作的发展,文章在现代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海洋管理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全球变化研究和现代海洋管理3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浮游生物监测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工作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的恶性暴发和入侵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各类国际公约和政府间协议都将浮游生物监测作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浮游生物的分类信息以及其分布区和物候学特征对气候变化和海水温度的指示信息,可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指标;浮游生物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现代海洋管理中,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洋生物资源评价3个方面;我国浮游生物监测工作在浮游生物分类和鉴定以及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强相关能力考核、标准化计量认证、数据整合共享和新技术手段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海域海水水质变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化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效能,是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桥头堡作用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近年来上海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资料,重点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海域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结合流域来水与区域排污情况,阐明上海海域水质变化特征及总体趋势,并从体系建设、基础能力、执法监督、行业管理、生态修复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