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0010号台风“碧利斯”影响期间及其随后的恢复期中,厦门港湾中九龙江口和西港海域站表层海水总溶解砷(TDIAs)、As^3 含量和As^3 /As^5 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两站TDIAs和As^5 含量均比非台风时期呈数倍增加,经10d后仍未恢复到非台风时的水平。As^3 含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波动较大。文中还对观测期间影响溶解无机砷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含量范围:HCHs为0.14-1.12ng.g^-1,DDTs4.45-311ng.g^-1,PCBs0.05-7.24ng.g^-1。与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含量进行比较,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PCBs含量低于维多利亚港,DDTs含量则高于维多利亚港。  相似文献   

3.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含量范围:HCHs为0.14-1.12ng·g(-1),DDTs4.45311ng·g(-1),PCBs0.05—7.24ng·g(-1)。与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含量进行比较,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PCBS含量低于维多利亚港,DDTs含量则高于维多利亚港。  相似文献   

4.
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GCFID测定方法对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9个站位点的PAHs变化较大,从106.1ng/L变化到4365.ng/L;但与世界其他相似地区比^「1」,尚属轻微污染。PAHs主要来源于海上油污染、燃烧产物和城市及工业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汞是极毒元素之一。自五十年代以来,海洋的汞污染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对海水的汞含量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由于不同化学形态的汞,其生物效应和毒性有明显差别,且浮游植物对它们的摄取能力也不同,因此,测定海水不同化学形态汞的浓度,研究它们与浮游植物盛衰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据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的调查资料,报道了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生物活性汞和有机结合汞浓度,着重研究了浮游植物盛衰对海水汞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浓度很低,生物活性汞与有机结合汞之间的转化,与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5年,对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进行4个季节调查。该水域初级生产力全年平均为194.6mgC·(m2·d)-1,呈双峰型的季节变化。与九龙江口相比,厦门西港年平均初级生产力略高,这与其叶绿素α含量较高有关。九龙江口的初级生产力受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在不同季节均呈现沿径流方向递增的趋势。海沧沿岸水域氮磷浓度比值较高,其初级生产力受水域磷含量不足所限制。  相似文献   

7.
大鹏湾赤潮多发区的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90-1991年大鹏湾盐海田域4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赤潮我发区海水中叶绿素α含量的测值范围为0.06-8.28mg/m^3,平均为1.33mg/m^3。季切平均值以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表层的叶绿素α含量稍高于底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影响叶绿素α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Fe,COD,s,其次是DO,t,Tb;此,Mn,Si(OH)4,PO4,NO2与叶绿素α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口本中1995年有机物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8,17(2):180-184
1995年3个航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水体总有机物的含量受悬浮物含量控制。在S〈5的低盐度区,悬浮泥沙和有机物产生明显的絮凝;在S〉5的广阔海域,它们的行移接近于理想混合。估算得出九龙江河流的入海一约;悬浮泥沙为9.8*10^5t/a;总COD为3.2*10^t/a,其中溶解态COD为2.1*10^4t/a约占2/3,为水体有机物的主要开矿如换算为溶解有机碳,则DOC的平均通量为3.2*10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胶体有机碳研究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洋碳通量研究的深入和切向超滤技术的完善,对海洋中胶体有机碳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海洋中胶体有机碳研究的发展状况。1胶体有机碳的定义及其研究意义1.1定义海水中的有机碳以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挥发有机碳(VOC)3种形式存在[1]。其中,DOC和POC之间的区分,在操作上是以能否通过0.45μm孔径的滤膜为标准。近年来,随着对胶体粒子研究的发展,这一标准已不能满足对有机碳分类的要求[3]。水环境中的胶体,被定义为1nm到1μm范围内的粒子,而在分离…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水体中各形态磷的行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淑美  卢美鸾 《台湾海峡》1997,16(3):299-305
199御3月至1996年2月,逐月从九龙江口的淡水端到入海端的全段河口区采取表层水样。测定并计算水体溶解态和颗粒态的磷:DIP,DOP,DTP,PIP,POP,PTP和TP。结果表明,河流为九龙江口带来大量的磷。其主要以无机态的PIP,DIP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两次台风和一次暴雨期间及随后的恢复期内,厦门湾表层海水盐度、pH、溶解氧以及COD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台风暴雨期间两站位盐度、pH和溶解氧呈下降趋势而COD则正好相反。随后几日这些参数逐渐回落到风雨前的水平。对影响这些参数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于1998年10号台风、2000年10号台风碧利斯和2000年6月厦门地区特大暴雨影响期间。在厦门港湾对表层海水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以及盐度、DO、Chla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定点连续观测。描述了台风暴雨期间和恢复期DIN、DIP的变化特征。对水动力因素、底质再悬浮、有机物氧化降解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九龙江河口湾高浓度悬沙水体的分布与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龙江河口湾洪水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等值线的分析,描述了河口湾内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在涨潮和落潮期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洪水期大潮湾内水质点的滞流点位置作了计算.结果表明,水流运动和水体含沙量沿入海方向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河口湾内存在两个主要水流滞流区,一处位于海门岛北部,一处位于鸡屿东侧.悬浮泥沙的分布和水流运动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厦门西港和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锡含量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96年10月在闽江口和1999年6月在厦门西港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锡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BT、DBT和MBT在所有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均被检出,除XM21A和XM21B外,其它站位的TBT中Sn元素浓度均低于4.3×10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organic matter source and reactivity in the Zhujiang River (Pearl River)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particulate hydrolysable amino acids (PHAA), and Chl a during two cruises in July 1999 and July 2000 were measured. The highest POC and PHAA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waters with maximum Chl a. The spectra distribution,relative content (dry weight in milligram per gram), PHAA-C% POC and other indicators such as the ratios of amino acids vs. amino sugars (AA/AS) and glucosamine vs. galactosamine (Glum/Gal) suggested that particulate amino acids in the water column and sediment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biogenic processes rather than transported from terrestrial erosion. In inner estuary where high turbidity was often observable, organic matter was mainly contributed by re-suspension of bottom sediments with revealed zooplankton, microbial reworked characteristics, which suggest that these organic matters were relatively “old“. In the estuarine brackish region, organic matter in water column is mainly contributed by relatively fresh, easily degradable phytoplankton derived organic matter.During physical - biological processes within the eastuary,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phytoplankton was subjected to alteration by zooplankton grazing and bacterial reworking.  相似文献   

16.
冬季东海典型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冬季东海陆架典型海域POC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黄海沿岸流影响的中陆架砂质区POC和悬浮体含量高,POC的垂直分布表现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高;悬浮体含量低的中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砂质区,POC含量低,其垂直分布比较均匀。POC的垂直分布与海水体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陆源沉积物供应和海洋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已建立厦门港潮流场、盐度场和水南点拉格朗日运动的模型。模拟了盐度场分布和漂流浮子的运动轨迹,与现场盐度调查和浮子跟踪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厦门港河口区“退潮流隔”形成的动力机制。佐证“退潮流隔”是河口区咸淡水相互作用的“退潮锋面”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Delft3D在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鏖 《海洋预报》2004,21(3):29-36
本文应用Delft-3D水动力学计算软件,以长江口地区为例建立的台风风暴潮、天文潮耦合数值预报模型,对台风风暴潮、天文潮两潮耦合预报模式进行探研和分析。该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单纯台风增水模型与天文潮叠加的风暴潮模式,而是在计算中直接对天文潮和台风风暴潮进行两潮耦合,有效地消除了近岸地区潮波与增水之间叠加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模拟台风8114和7708过境对长江口的影响,并与实测数据比较,预报结果和实测水位过程的对比说明,台风风暴潮耦合数值预报模式对增水和高潮的过程预报是准确的,两者在高水位时同步且相差甚微。  相似文献   

19.
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是登陆粤西沿岸的强台风,台风路径相似、强度相同、登陆点相近,两次台风均造成珠江口内高潮位,而前者形成超高潮位。通过现有资料的比较,对两场台风特点及产生风暴潮灾害程度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0814台风造成珠江口内特高潮位的原因主要有:1.台风强度,0814台风低压控制时间较9615台风长;2.天文潮大小,0814台风登陆日珠江口外天文潮潮差超过9615台风25%;3.登陆时所遇天文潮涨落阶段不同,0814台风登陆时逢珠江口内处于高潮位时,而9615登陆时珠江口内处于落潮过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3—2016年春季(5月)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4个航次环境综合调查数据,探讨春季长江口水体颗粒有机碳(POC)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3—2016年春季长江口POC浓度范围为0.22~16.99 mg/L,均值为1.80 mg/L,总水域POC年际间变化显著,底层浓度高于表层。从口门区、近岸区和近海区三个子水域来看,除近岸底层POC浓度处于高值,年际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水域的表、底层均存在空间变异和年际差异。POC浓度在口门附近偏南部水域达到高值,后沿长江冲淡水(CDW)方向降低,低值区位于近海底层,但表层POC在近海水域123°E附近出现次高值。POC浓度与盐度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年递减;POC浓度与总悬浮物浓度(TSM)呈显著正相关,底层相关性高于表层;近海区表层POC与叶绿素a正相关关系极显著,二者高值区均分布在123°E附近。入海径流量与长江口春季POC浓度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年际变化趋势,径流对有机碳的稀释作用高于其输入作用。长江口春季POC主要以碎屑源为主,其分布与有机碳源、海水的稀释作用、悬浮物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高浊水体中悬浮物影响显著,陆源有机碳对POC的影响在长江口近海水域有所弱化,而浮游植物对POC的贡献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