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褐点石斑鱼脱鳞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网箱养殖脱鳞病濒死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体内分离到3 株优势菌株XC08061、XC08062 和XC08063, 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为致病菌。这3 株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 测序分析, 确定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其中, XC08061 对体长为12~14 cm 褐点石斑鱼的半致死剂量为5.8×102 CFU/g 鱼体质量。药敏试验表明, 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在所检测的25种抗菌药物中, 仅对新生霉素、头孢噻肟、先锋必/舒巴坦、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庆大霉素6 种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
4种石斑鱼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5个引物,对海南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广东养殖的斜带石斑鱼、南海西沙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4种石斑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58.07%和55.65%,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793和0.1622,表明南海野生石斑鱼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而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偏低,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49.70%和40.38%,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349和0.1135,表明石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4种石斑鱼种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遗传距离最近(D=0.2570);鲑点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遗传距离次之(D=0.5146);斜带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D=0.5810).(3)在8个引物中,有区分4种石斑鱼的特异性片段,可用于这些石斑鱼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斜带石斑鱼溃疡病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患溃疡病的斜带石斑鱼肝脏分离到 1株细菌EpGS0 2 10 0 1,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该菌是斜带石斑鱼的病原菌 ,对斜带石斑鱼的半致死剂量为 2 .0× 10 5CFU·g-1。对EpGS0 2 10 0 1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指标测定、API细菌鉴定系统和 16SrRNA基因序列比较鉴定。结果表明 ,该菌为溶藻弧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阿米卡星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石斑鱼及其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分类上存在混淆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在形态学基础上,运用mtDNA Cytb基因扩增序列分析、RAPD、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两种石斑鱼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分化已达到种间水平,mtDNACytb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4.4%,AFLP扩增片段的遗传相似率为0.7539;(2)两种石斑鱼存在杂交现象,RAPD、AFLP的扩增谱图中均获得亲本与子代的特异性条带,父本对杂交子代的遗传影响略大于母本;(3)AFLP标记在点带和斜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中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用于构建两种石斑鱼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结果将对两种石斑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及人工繁育的可续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0~12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以及背鳍长棘和腹鳍长棘的变化,将斜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1.68mm(1.60~1.78mm).在培育水温为21.0~28.5℃,盐度为24.8~28.3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5日龄为前期仔鱼,3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6日龄至31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2日龄至68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69日龄进入幼鱼期.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鳍棘的长出与收缩是斜带石斑鱼前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此外,本文探讨了斜带石斑鱼与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期发育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开发新的活性物质,从舟山海域附近的海水、海泥、鲻鱼、斜带髭鲷的肠道中分离到120株菌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黑曲霉、白假丝酵母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法筛选到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8株,其中菌株NF19表现出较好抗菌活性,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NF19是唾液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rla-Jensen 1919)细菌的一个新种;选择代表菌株(HL010406-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将其暂定名为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根据用HL010406-1为代表菌株对健康虾及牙鲆做感染试验,初步认为该菌可能是造成所检虾苗死亡的病原菌。经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3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0种药物呈敏感或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6种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存活率、形态学指标和红细胞比容没有显著性影响。随饲料铜水平的上升,斜带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当饲料铜添加量达到或超过3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趋于平稳。折线模型表明,饲料中铜总含量为5—5.5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能够达到饱和。当饲料中铜总含量≥6.00mg/kg时,全鱼的铁、锰、锌含量显著下降。因此,根据全鱼和肝脏铜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考虑到饲料铜对全鱼铁、锰、锌含量的影响,作者认为当基础饲料铜含量为1.50mg/kg时,饲料中的最适铜添加量为3mg/kg,饲料中铜总量为5—5.5mg/kg左右。  相似文献   

9.
石斑鱼及暂养环境中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与毒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存在于海洋环境和海产品中,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某地石斑鱼暂养环境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风险进行评价。结合弧菌选择性培养基TCBS、gyr B基因和16Sr RNA特定片段的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PCR检测毒力基因,血琼脂平板溶血实验、细胞感染实验、KM鼠灌胃实验分别检测各菌株的致病性、溶血性、细胞毒性与肠毒性。共鉴定出4株具有毒力的副溶血弧菌,分别为HS51-5、HS54-4、MJ01-1和MJ03-1。所有菌株都检测到溶血素基因(tdh和tlh)、三型分泌系统(T3SS)基因簇1(T3SS-1)的4个效应蛋白基因(vop Q、vop R、vop S和vpa0450)、和基因簇2(T3SS-2)的1个效应蛋白基因(Vop A)的分布,同时在HS51-5和HS54-4还检测到T3SS-2中的其他3个效应蛋白基因(vop C、vop T和vop L)。所有菌株都具有溶血现象、细胞毒性以及对小鼠的致死能力,而HS54-4、MJ01-1、MJ03-1对小鼠的毒力明显强于HS51-5。因此,从毒力基因检测、神奈川溶血、细胞毒性和对小鼠的毒力等4个方面的结果都表明副溶血弧菌具有致病性,说明石斑鱼暂养环境的副溶血弧菌具有致病风险,应加强对这些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从细胞色素 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鞍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 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 coioides、鲑点石斑鱼E. fario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 141bp序列,并结合GenBank其他7种石斑鱼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发现429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6%).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于密码子第3位.以4种鲈形目鱼类为外群,用MEGA3.0软件中的NJ、ME、MP等3种方法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鞍带石斑鱼与石斑鱼属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鞍带石斑鱼归入石斑鱼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