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在南海北部水深70—80米以浅海区进行污染调查,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定量研究海洋水质、底质、悬浮物、生物等要素中污染物之间,污染物质与环境理化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它们的相关程度,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函数关系。通过相关研究,可为室内模拟实验,为查明内在联系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种污染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2.
南海地形、底质特征与鱼类配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南海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底质的特征,从而了解了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认识到南海渔业区的划分是与地形地貌、底质特点相互呼应;由此更好地对南海鱼类在该海域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沿海地区和海湾中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公众的注意,而海洋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乃是监测污染情况的一项重要标志。因此,作者对青岛沿海外演表层沉积物(以下简称外滨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微量元素Ga、Cr、V、Ba、Sr、Cu、Pb和Ni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并与南海、台湾海峡及其它海区、海湾沉积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测定海水中汞的存在形态和在海水-底质间的相互交换,对于探明汞在海洋中的转移变化及其最后归宿,评价海区汞的自净能力,以及防治汞对海洋的污染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中国南海海区海雾的分布特征,为南海海雾气象服务提供基础背景资料,利用2011—2016年1—3月FY-3B气象卫星资料的雾监测产品,分析了中国南海海区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南海海雾具有特定的区域特征,中国南海海雾多出现在华南沿海、北部湾沿海、琼州海峡和海南岛东北部沿海海区,南海南部海域出现海雾概率低;南海出现高频次海雾的时间多发生在2月,1月次之,3月最少。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南海海雾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黄色物质是中国近海水体光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有机污染情况的指示因子。基于在中国近海海洋光学调查中获取的典型海区多年的黄色物质吸收系数数据,对黄色物质400 nm和440 nm吸收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黄海、珠江口和南海海区黄色物质含量呈多年增加的变化趋势;(2)珠江口海区黄色物质含量最高,黄海次之,南海最低;(3)南海黄色物质含量多年增长的百分比最高,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7.
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元标  林辉 《台湾海峡》2004,23(4):423-428
对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厦门海域HCHs和PCBs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底质标准的阈值,说明其污染已受到有效控制;但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Ts含量较高,部分海区已经超出或者接近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底质标准的阈值.DDTs和PCBs有极为相似的分布特征,而HCHs的分布特征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调查海区的表层水可划分为四个变性水团,即南海北部沿岸水(NSCW)、南海太平洋表层水(SPSW)、泰国湾—巽他陆架一带表层水(SSSW)和南海中央表层水(CSSW).其中SPSW和SSSW属季节性水团,NSCW和CSSW终年存在。这些变性水团的消长变化与南海的季风密切相关.CSSW以南海中部为活动中心,在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分别向南海北部和南部移动.SPSW和SSSW仅分别在冬半年和夏半年出现于调查海区的北部和西南部.NSCW的消长变化不但受到广东沿海江河径流量的制约,而且在东北季风潮期间还受到东海沿岸水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9.
齐庆华  蔡榕硕 《海洋学报》2017,39(11):37-48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平均海洋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显著,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上层海洋热力状况是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子之一。本文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经海区(文中简称为丝路海区)上层海洋热含量异常的区域性时空特征,分析探讨了丝路海区热比容海平面异常的时空变化、演变特征及可能影响,以期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服务支撑。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丝路海区上层(0~700 m)海洋已明显变暖,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增暖幅度显著加大。近60年来,在丝路海区热带海洋中,西太平洋的北赤道流区及以北海域、东海黑潮流域以及南海北部和南部海区、阿拉伯海西北部海域、马来西亚西北部海域及南印度洋部分海域具有长期增暖趋势。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整体增暖不明显,主要与印度洋中部海域呈反位相变化,且明显受到季节和年际变化的调制。长江口附近沿岸、南海北部沿岸、中南半岛南部沿岸以及阿拉伯海西北部沿岸的近岸海域长期增暖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南半岛东部和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热比容海平面上升明显。近岸热比容海平面的季节演变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此外,东亚夏季风与东海、黄海和渤海热比容海平面的上升显著相关,同时,ENS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印度洋偶极子的发生也均与我国东南沿海和印度洋西部沿海热比容海平面上升明显关联。特别是,气候变暖情形下,各种区域性致灾因子和气候变率的协同影响会对丝路海区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开展海岸带和沿海地区全球变化综合风险研究成为当前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对南海北部的等辐骨虫以往没有进行过研究。1959年和1962年我们乘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的机会,先后对广东沿海和海南岛以南海域进行了调查,本文系该调查研究的结果。广东沿海位处亚热带,是南海边缘海域,受南海暖流影响,等辐骨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仅初步调查所获已超过东海西部和西沙群岛所发现的种数。文中描述了中国沿海首次记录的等辐骨虫共8种,对各个种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 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 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 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海域承载力(MCC)是判断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文章从压力与承压力两方面构建包含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的MCC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4年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Moran’s I指数和β收敛模型定量刻画MCC在中国三大海区间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MCC常年处于超载状态,改善速度缓慢,总体不容乐观,且地理位置邻近或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间MCC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另一方面,MCC在三大海区间存在空间差异性,其中东海和南海MCC较高且承载状态改善较大,黄渤海MCC较低且未见明显改善。同时,MCC空间差异处于条件收敛过程,存在MCC较落后地区的追赶效应,但收敛趋势并不稳固。其中黄渤海MCC空间差异的收敛速度最快,南海次之,东海较慢。尤为有趣的发现是条件β收敛模型报告的结果显示各控制变量对不同海区MCC变化影响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不同。南海MCC变化的动因在于海洋经济规模和社会支持力度的提高;东海MCC提升速度的加快存在显著的人口红利效应;与东海和南海不同,海洋经济的发展并非黄渤海MCC变化的显著动因,同时海洋环境污染的加重会显著降低黄渤海MCC的提升速度。此外,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社会支持力度的加大对黄渤海MCC的提升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海洋鱼类个体石油烃含量的频率和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的石油污染概况,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的频率分布和区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石油烃的检出率为100%,石油烃含量的频率特性表现为F分布,其中近90%的鱼类石油烃含量为1-15μg·g^-1(干重);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p〈0.05)和红海湾(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台湾浅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库茨涅兹理论构建广东沿海经济带主要海洋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海洋环境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熵变方程法进一步描述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经济带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海洋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珠三角是海洋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区域;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因主要海洋污染物类别和地区的差异而呈现线型、"倒U"型、"N"型和"倒N"型等不同形式,整体海洋环境污染与人均GDP的拟合趋势表现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变化,海洋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增长而显著加剧;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亟须优化调整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布局,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构建和完善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海区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为海洋沉积环境,不同海区底质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海区沉积环境下的动力能,化学能的强弱,同时温度是化学溶蚀作用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南海西北部浅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在南海西北部北部湾和海南岛周边海域采集的492个站位的底质沉积物样品,以同一海区内同时采集的柱状样品的底层样品和"清洁区"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值作为背景值,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ArcGIS软件,对其Cd、Zn、Pb、Cu和Crs种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上述2种污染指数的分布图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93年进行的水文、化学、地质、生物等专业20多个项目的调查,报道了九龙江口外塔角海洋倾倒区启用两年后的环境现状,以及倾倒活动对海区环境、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来,塔角海洋倾倒区及其附近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但未影响厦门港主航道;由于海区水动力条件好,倾倒区一带水质基本正常,与邻近海区比较,相差不大;因疏浚泥富含有机物,与倾倒前比较,倾倒区底质硫化物增加115.6×10-6(m/m),表明底质已受到有机污染的影响;倾倒活动对底栖生物的影响较大,倾倒区内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棘皮动物的反应最为敏感,仅分布于倾倒区外。本文还提出了该倾倒区今后使用及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的石油污染概况,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的频率分布和区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石油烃的检出率为100%,石油烃含量的频率特性表现为F分布,其中近90%的鱼类石油烃含量为l-15pg·g-'(干重);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尸<0.05)和红海湾(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台湾浅滩(尸<0.01),其余的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海中部海域环境资料综合调查等实测资料,讨论了南海海气和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节海气热量交换非常强烈,海洋主要对大气加热,海洋是热源、春,夏季节海洋主要是吸收热量,即大气对海洋加热。秋、冬季节海气热量交换比常年加减(减弱)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多(减少)。比较广东降水与南海风场(V分量)及西沙SST时空演变规律发现,南海秋,冬季节北风比常年加强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少,秋,冬季节南海  相似文献   

20.
海流对于海洋渔业、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物质输运等理化生现象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利用海洋再分析流场资料,简要分析印度洋海区和南海海区(20°S—30°N,30°E—130°E)的流场年平均以及季节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海区流场的季节变化显著,受到季风、黑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作用,在东北季风期间存在沿粤东沿岸至海南岛南侧转向沿越南沿岸的一支流系,该流系的强度变化影响爪哇海等南海南侧海区流场变化。2苏拉威西岛东侧和加里曼丹岛西侧流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流动强盛的时期这两支流系均是偏南向流动;从爪哇海流出的海流常年存在,夏季附近流速最大,最大流速分布在1.0m/s。3赤道印度洋海区和非洲东岸的沿岸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层海区流动的低流速区存在流向切变;沿岸流最大流速在5-9月出现,可达1.8m/s以上,而赤道流系则在11月,可达0.8m/s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