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等辐骨虫目(Acantharia)是原生动物放射虫纲中的一大类, Müller(1858)最初称这类动物为Acanthometra,并发现其骨针排列的规律[后人称之为穆勒氏律(Müllers law)]。继后,Haeckel在1862-1887年先后发表了两部放射虫专著,其中共描述了等辐骨虫七百多种,又把这类动物改称为Acantharia,在分类系统上,奠定了初步基础。1904-1906 年,Popofsky根据1887年Hensen领导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所获的放射虫资料,先后发表了两篇报告,共记述了等辐骨虫三百多种,其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科属,对Haeckel的分类系统作了些修改,对种类亲缘关系的解释亦进了一步。1906-1907年,Mielck 利用在俾斯麦群岛中采到的等幅骨虫作研究,他提出的分类方怯,更注意到等辐骨虫虫体的柔软部分(例如中央囊等);虽然工作甚少,但颇有学术价值。 在分类研究史上,Schewiakoff是等辐骨虫分类系统的重大改革者,1926年,他发表了那波利湾(Bay of Naples)的等辐骨虫专著,由于用活体观察法和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观察到许多前人所未见的形态和结构,例如发现等辐骨虫并非全部都有中央囊,有的只具内胶膜,并且查明了中央囊内也有外质的存在。此外,根据个体发育的观察研究,归并和订正了前人所鉴定的许多种属。Schewiakoff在分类上,不仅以骨骼结构、而且还以中央囊及胶膜的有无、肌原纤维的形状和数目等等作为依据,故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比较合理。 近年来,对等辐骨虫分类系统进行研究的有Trégouboff(1953)和Campbell(1954)等人,Trégouboff所讨论的系统基本上是依照Schewiakoff;Campbell虽然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可惜没有提出更多的理由来说明。 有关等辐骨虫化石及其在地层学上的实际价值,迄今还报导得很少,Davis (1950)在奥曼(Oman)曾发现放射虫的Mayenella新属,他认为这是等辐骨虫的化石,并且提出可以利用它作为鉴别中生代地层的指示化石,但Campbell认为该属并非等辐骨虫而把它归并到泡沫虫目(Spumellaria)中去。早在1887年,Haeckel 就认为本类动物根本没有化石,因为它的骨骼是由硫酸锶或Acantin质组成,易被海水溶解,但Campbell & Clark(1944)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中生代地层中还是发现了等辐骨虫(Acanthometron astraeforme)的化石。此外,在Campbell(1954)的放射虫分类系统中也列出等辐骨虫的某些科属有化石的种类,然而,终究因为本类动物的化石迄今发现尚少,故在地层学的价值上未见有显著的地位。 关于我国海区的等辐骨虫,以往报告的很少,仅1932年王家楫与倪达书曾记录过厦门的一种,即Acanthometra pellucida J. Müller。195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东海的放射虫调查研究,本文即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着重在等辐骨虫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它们在东海的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南海西北部浮游生物中多孔放射虫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西北部海区1959年全年各月所取得的浮游生物小网样品中的放射虫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所鉴定出的212种多孔放射虫主要为热带大洋暖水种,其中泡沫虫目(Spumellaria)145种,占总种数的68%,罩笼虫目(Nassellaria)67种,占总种数的32%;泡沫虫目无论在种类和数量上均较罩笼虫目占优势.研究海域的主要优势种为海绵球虫(Spongosphaera streptacantha)、钟翼盔虫(Pterocorys campanula)、四房面包虫四房亚种(Om-matartus tetrathalamus tetrathalamus)、三臂星虫(Triastrum aurivillii).该海域放射虫的全年密度分布状况变化很大,1,2月放射虫密度较小,分布范围也较小,3月起数量增多,4,5,6月是全年密度较大的月份,出现许多斑块状密集区,7,8月数量有所减少,其他月份密度也相对较小.放射虫数量变化总的趋势为春末夏初较多,秋季较少,冬季最少.放射虫的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在调查海域变化复杂,但基本趋势是从西北和北部向东南部由低逐渐升高;由海南岛周边海域和广东沿海向外海由低逐渐升高;此分布格局主要受海流、温度、盐度、深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地质地貌与灾害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是广东沿海灾害地质因素较集中和类型较齐全的地区之一。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简要地分析了区内地质地貌以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面沉降、滑坡、地裂和沙土液化等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同时还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东沿海底质某些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沿海地处南海北部大陆架浅海区,深受陆源物质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陆地上的污染物源源不断地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输送入南海。海洋底质可以反映海洋受污染的历史和现状,因此,了解广东沿海底质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对利用沿海海域,保护水产资源很有必要。 本文引用珠江口海区、粤西海区和粤东海区污染调查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一、采样布点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五年五月,我所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琛航岛、金银岛和东岛等地调査采集,本文系将礁盘外水域所采到的放射虫中的一目——等辐骨虫(Acantharia)进行分类鉴定后携程。 这次采到的等辐骨虫共31种。 若将各岛所采标本的数量加以比较,则以金银岛为最多,琛航岛次之,永兴岛较少,东岛缺如。金银岛位于永乐群岛西南隅,标本采集点在该岛之南,面临外海而无屏障(指暗礁等),时值五月西南季风,等辐骨虫可随风海流从外海直接漂浮而来,所以出现较多。另方面,天气可以直接影响等辐骨虫的活动和分布,据以往较多的文献报道,该类动物遇阴霾风天即下沉至较深水层,这种现象从我们在金银岛的采集观察结果来看,确是非常明显;即使天气晴朗,有风与无风时采到的数量也有所差别。此外,它的分布也受着水流的影响,比如在金银岛与羚羊礁之间的水道出入口处,由于水流湍急,所采到的等辐骨虫数量则较礁盘外水域为少,在琛航岛的向风面其数量亦较少,但在琛航岛与晋卿岛之间风平浪静的礁湖水域内(背风面),数量则较多,尤以穿盾虫数量最大。至于在永兴岛码头外水域的采样中,则发现了大量的桡足类,等辐骨虫却很少,这与桡足类的大量生长是否有关,抑或由于码头位于岛之西岸,从外海漂浮来的等辐骨虫数量较少,原因尚未明了。这次在东岛所采到的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浮游蓝藻,如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等辐骨虫却未发现,其它类的放射虫,如棒网虫Dictyocoryne sp.、海绵星虫Spongaster tetra Ehrenberg等也非常稀少,这可能由于该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域内理化条件的改变,从而影响了等辐骨虫的活动与生存,至于其它因素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广东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硅藻种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永振 《台湾海峡》2001,20(2):274-278
根据1990-1991年在广东沿岸海域采集的178份浮游植物样品的鉴定,产结合近几年在广东沿海河口湾海域几次浮游植物采样的分析资料,报告了广东沿岸海域硅藻赤潮生物47种,逐种列出了其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及在广东沿岸海域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许建平  苏纪兰 《热带海洋》1997,16(2):1-23,T001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江牡蛎作为重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陆超华 《台湾海峡》1994,13(1):14-20
对近江牡砺作为监测广东岸海域Cu,Zn,Cd,Pb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广东沿岩海域14个站点的近江牡盛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江牡蛎受Cu,Zn,Cd污染的地理分布类型与广东沿海排放的工业废水的分布以及潮间带生物和表层沉积物的Cu,Zn,Cd含量分布相一致,因此,近江牡蛎可作为监测研究Cu,Zn,Cd污染的可靠生物指示种,但能  相似文献   

9.
福建海水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海域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6种本尼登虫病原,完成新本尼登虫季节感染动态和生活史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鱼群本尼登虫自然感染率平均52.14%,最高感染率达100%。考察结果说明福建海域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的感染和流行与渔区海水温度和降雨量关系最大,福建海域在一年中的6月至10月份是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感染和流行的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0.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1951—1986年赤道太平洋(10°S—10°N,180—85°W)海表面温度(SST)与南方涛动指数及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重点探讨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出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认为与选取代表赤道太平洋平均海面温度的海区范围和选用代表南方涛动的两个气压站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东海浮游植物,虽然国内、外都有人进行过一些调査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因调查时间较短或调查范围較小所获资料不全,都未能代表东海浮游植物的全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继全国海洋综合调査之后,自1976年夏季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综合调查。这次调查,分析了东海浮游植物的个体数量和种数的分布状况,讨论了其主要种类的生态性质、群落组成和它们与水文环境的关系,对东海浮游植物的生态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976年夏季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两次(6月25日至7月23日和8月27日至9月21日)调查,调查范围南到北纬26°30′,东到东经127°,在沿纬度安排的6个断面共44个测站上(第一航次还在黄海南部增加一斜断面),分別进行了水文观测,并用网目为64平方微米的小型浮游生物网(Juday phytoplankton net),从水底到表面垂直拖网进行浮游植物采样,以个体计数法计数分析。  相似文献   

19.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浮力平流直接影响着海洋内部的湍流混合过程,制约着海洋热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过程在浅海,尤其在象渤黄海那样具有较强浮力平流的中国大陆沿岸带海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浅海浮力平流对温跃层和海洋锋的影响,从理论上导出在浮力平流效应作用下期混合锋的公式,并以南黄海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