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冈瓦纳古大陆的北界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根据现有资料,从地层古生物,古气候、岩石构造组合、岩石化学、航磁及古地磁诸方面的证据,提出云岭—无量山构造区是冈瓦纳古大陆的组成部份,金沙江构造带是冈瓦纳古大陆的北界,并论证了这里是古特提斯大洋位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超大陆、超大陆旋回、冈瓦纳及特提斯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陆块是不断组合、拼接与裂解和扩散的,也就是超大陆演化.这种演化过程与威尔逊旋回相关.冈瓦纳大陆在元古宙并未构成统一的大陆体.而是在元古宙末一古生代初才拼合成统一的冈瓦纳大陆.特提斯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与中国大陆各块体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冈瓦纳古陆的形成和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冈瓦纳古陆的形成和裂解的问题。首先,考虑地球的形成存在过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的阶段。在天文演化阶段,冈瓦纳古陆形成于南极;在地质演化阶段,南半球表层液核流体获得向东北的速度,同时导致了冈瓦纳古陆的分裂和漂移。漂移大陆块的北边缘到达表层液核流体辐合带的位置,这一辐合带沿地中海、青藏高原南边缘、斐济、加勒比海、地中海一线。大陆块到达低纬后又经过了东西方向的漂移,并且形成了洋中脊.   相似文献   

4.
龙木错—双湖—吉塘板块缝合带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北界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北界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羌塘地区成为解决冈瓦纳北界问题的关键地区。根据对缝合带的研究,青藏高原发育三条大规模的印支期缝合带,并将青藏高原分为三大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以北为塔里木—华北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之间为扬子板块,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以南为冈瓦纳板块。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是发育在扬子板块内部的印支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发育在冈瓦纳大陆框架下新特提斯阶段的缝合带,构不成冈瓦纳北界。文中简要介绍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的基本事实,着重阐述该缝合带对冈瓦纳板块和扬子板块的基底、沉积盖层与生物地理、沉积建造和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制约。在青藏高原印支期主要板块缝合带的对比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6.
<正>冈瓦纳的裂解过程是地质学界的长久热点话题。正是冈瓦纳北缘从古生代以来持续的陆块北向裂离和汇聚形成的一系列俯冲带、洋盆残迹和造山带,构成了现今的亚洲大部。其中,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裂解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古生物、地层学、古气候和古地磁等研究显示,本次裂解中南羌塘和Sibumasu地块作为东基梅里大陆的主体,在早二叠世时左右从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并向低纬度漂移。同期的玄武岩浆在印度冈瓦纳和周缘地区有广泛报道,如印度地块北缘的Panjal Traps、Abor、Bhote Kosi,  相似文献   

7.
范建军  李才  王明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学报》2014,88(10):1820-1831
展金组由梁定益等于日土县多玛区吉普村北展金河命名,本文研究的展金组位于藏北羌塘中央隆起带,前人称之为"浅变质岩系",其时代、形成环境、构造属性等存在较大争议。笔者以展金组出露最为典型的地区——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为研究区,对展金组进行详细的剖面测制、碎屑锆石的U-Pb定年。结果表明,展金组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冈瓦纳大陆不规律的冰川作用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古特提斯洋大洋盆地的产物,在冈玛错地区可识别出三期较大的冰川运动;展金组的物源为自泛非运动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的冈瓦纳大陆,其所处羌南-保山板块为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该项研究为探讨冈瓦纳大陆北缘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乃文 《地球学报》1984,6(3):103-115
<正> 几年前,多数中国地质学家还认为对冈瓦纳研究与中国地质关系不大。虽然新疆早有冈瓦纳型二、三叠纪二齿兽类的发现,人们也只在寻找南、北大陆间的“陆桥”上思考。七十年代中期,北喜马拉雅发现了晚古生代冰海沉积和Stepanoviella冷水生物群以及舌羊齿植物群,这就成了中国冈瓦纳研究的真正开端。但此后许多人仍然认为,在中国只有藏南一隅属于冈瓦纳大陆,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则是南、北大陆的分界。通过近几年中国地质学家以及与法国地质学家的合作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中、北部(拉萨、羌塘地区)与东部(滇西),仍有同时代冰  相似文献   

9.
对滇西保山地块、泰国西部和南部及澳大利亚悉尼盆地的冈瓦纳相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对比。前两者的二叠纪地层岩性和所含生物群面貌基本可以对比 ,皆反映出由冈瓦纳相向特提斯相的转变 ,后者是典型的冈瓦纳相 ,仅早二叠世地层的岩性和所含化石与前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藏二叠系(竹蜓)类及非(竹蜓)有孔虫的研究认为,早二叠世早期(竹蜓)类以冷温型的Monodiexodina动物群为主,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太陆及扬子地块的分界分别为昆仑山南坡断裂和金沙江断裂。早二叠世晚期(竹蜓)类Neoschwagerina-Polydiexodina动物群仍限于冈瓦纳北缘区,其生物区系以及扬子地块的分界与早二叠世早期相同,而冈瓦纳大陆北缘西部首先与欧亚大陆塔里木等地块接近,该动物群才越过了昆仑山北坡。晚二叠世晚期(竹蜓)类以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为主,与扬子地块相似属华夏—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的界线转为班公湖—怒江断裂,而冈底斯带与喜马拉雅带至今未见Palaeofusulina,该二带仍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  相似文献   

11.
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普遍认为发生在泥盆纪,形成了古特提斯洋并持续演化到晚三叠世。最近在羌塘中部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一带发现了完整的蛇绿岩组合,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堆晶辉长岩中获得467 Ma~431Ma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这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首次发现早古生代蛇绿岩,应记录了冈瓦纳北缘早期的洋壳演化信息,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可能发生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12.
冈瓦纳大陆古生代冰盖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冈瓦纳大陆主要板块冰川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古地磁方法对冈瓦纳大陆古生代主要冰期的冰盖分布范围进行再造,认为冈瓦纳大陆在古生代主要经历了3次较大的冰期,分别是:(1)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冰期、(2)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冰期、(3)晚石炭世晚期—二叠纪冰期。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冰期冰盖主要分布在西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冰期冰盖主要分布在南美板块;晚石炭世晚期—二叠纪冰期冰盖在冈瓦纳大陆主要组成板块上均有分布,且冰盖存在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3次主要冰期冰盖的中心点位置均靠近南极点,但并不完全重合,可认为气温是影响冈瓦纳大陆上冰盖分布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冰盖的分布范围还受到盆地动力学、地形、冰川属性以及其他具体因素的影响。同时结合在保山地块的野外工作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冈瓦纳大陆的3次冰期中,仅晚石炭世晚期—二叠纪冰期对中国的陆块产生了影响,且主要影响了中国的西南陆块群(包括保山地块、腾冲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等)。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Ice-seaMix-conglomerates)。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代表着冈瓦纳大陆上塔尔切尔(Talchir)冰期所影响的时间和空间。除“标准型”冰海杂砾岩外,羌塘腹地发现了蛇绿质和钙质冰海杂砾岩。这两种冰海杂砾岩的发现,不但丰富了冰海杂砾岩的家族成员,同时也为冰海沉积、物质来源问题、冈瓦纳大陆北界及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经研究,冰海杂砾岩中的砾石来自印度半岛──冈瓦纳大陆本体,以冰筏为载体融冰落石成因。  相似文献   

14.
普遍认为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发生在泥盆纪,形成了古特提斯洋并持续演化到晚三叠世.最近在羌塘中部的桃形湖一果干加年山-带发现了完整的蛇绿岩组合,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堆晶辉长岩中获得467-431Ma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这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首次发现早古生代蛇绿岩,应记录了冈瓦纳北缘早期的洋壳演化信息,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可能发生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15.
深入认识冈瓦纳大陆东北部主要地块前新生代演化的历史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过程,以及现今南半球地幔化学不均一性等科学问题.人们多认为拉萨地块是挟持于班公-怒江缝合带与印度河-雅江缝合带之间稳定的单一地块,在早侏罗世时从冈瓦纳东北边缘裂离出来,在白垩纪时与欧亚大陆拼贴[1,2].  相似文献   

16.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演化及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界线的关键区域,其基底的时代和性质直接决定了羌南—保山板块的大地构造属性和冈瓦纳大陆的范围。笔者通过对羌塘中部蜈蚣山花岗片麻岩捕虏体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确定该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09.1±2.8Ma),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的物质记录,与羌塘中部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还在花岗片麻岩中发现了冈瓦纳大陆泛非运动晚期(464.5±4.8Ma)的年龄记录,是羌塘地区首次发现泛非运动的物质记录,并且该年龄可以与滇西怒江、保山以及印度板块内部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相对比,表明羌南—保山板块与印度大陆具有很好的亲缘性。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羌塘地区的基底属性和确定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藏东吉塘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察雅县吉塘镇澜沧江以西的酉西和泄巴发现冰海杂砾岩,是藏东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东首次发现的冈瓦纳相沉积岩,基本特征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相同,而吉塘镇澜沧江以东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古生物则是典型扬子型的。冰海杂砾岩的分布范围大致代表冈瓦纳大陆塔尔切尔冰期影响的空间,并具有时代对比价值。这些资料可能说明一个事实,藏东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的东部边界为北澜沧江断裂带。  相似文献   

18.
依据古地磁方法,对志留纪全球古板块进行再造,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更新的志留纪全球大地构造背景、洋流系统、气候带分布以及岩相古地理、烃源岩分布等要素,编制了志留纪全球古板块再造图、全球古地理图、全球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图。志留纪全球板块构造格局最重要的特点是劳俄大陆的形成以及冈瓦纳大陆北缘的持续裂解事件。早—中志留世全球性的海侵事件导致各大板块周缘普遍发育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分布于冈瓦纳大陆的周缘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和劳俄大陆的大部分。志留纪较高的温度以及广阔的陆表海促进了海洋生物的进一步繁盛,为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母质;同时,上升流作用以及冈瓦纳大陆内部大型河流的搬运作用,导致在冈瓦纳大陆的西缘(北非和阿拉伯地区)发育有厚层的黑色页岩,其为志留系重要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
藏北羌塘南部埃迪卡拉系达布热组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曾孝文  李才  李航  解超明  范建军 《地质通报》2018,37(8):1379-1386
羌塘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构造上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羌塘地体的起源及构造演化对于探讨青藏高原的早期形成演化、冈瓦纳大陆裂解,以及特提斯洋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至关重要。最近,在羌塘南部达布热地区发现一套碎屑岩夹玄武岩的岩石组合,碎屑岩具有低成分成熟度的特点,虽然岩石发生了低绿片岩相变质,但仍然保留了原岩类复理石沉积的特点。根据碎屑锆石定年结果,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的最年轻年龄为550Ma左右。此外,该套地层中玄武岩夹层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套地层形成于埃迪卡拉纪(约550Ma)。结合地层剖面及区域地层对比,建立了埃迪卡拉纪达布热组。达布热组是羌塘地区首次发现的埃迪卡拉纪地层,该组地层的建立为探讨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黔西南和黔南地区二叠纪栖霞组之下的一套陆缘碎屑岩地层,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冰盖发育鼎盛时期大幅度海平面下降期间的沉积。最新研究表明,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冰川是由多次不连续的冰川事件构成的。因此恢复该套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地层的形成环境和堆积过程,探讨其成因与冈瓦纳冰川发育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查明了黔西南地区该套陆源碎屑岩的地层厚度和砂泥比值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碎屑岩发育最好的普安龙吟剖面开展沉积体系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沙子塘组主要是碳酸盐沉积体系,龙吟组和包磨山组主要为浅海陆棚三角洲沉积体系,梁山组以滨岸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为主;二叠纪早期黔西南地区的陆棚相泥岩形成于冰川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快速上升期间,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海平面晚期高位域期间,而不是形成于冈瓦纳冰川增长期间的低位域沉积。冈瓦纳冰川的推进和消融是龙吟剖面二叠纪早期地层发育样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