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地下水》2017,(2)
通过对佛古源区沉积相的研究,可以还原沉积古环境并给后期勘探开发部署井位提供依据。运用野外剖面露头和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发现研究区长6油层主要发育结构成熟度高、分选较好的灰色细粒长石砂岩;长6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中四支北东向南西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研究区长6油层优势砂体,且砂体展布方向与水下分流河道展布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伊犁盆地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铀矿地质勘查中对沉积相研究存在的问题,以钻孔岩芯精细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井、地震、粒度等分析资料进行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西山窑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西山窑组下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流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西山窑组中段沉积时期,湖平面上升,全区基本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西山窑组上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整体呈现出湖退过程,辫状河三角洲进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在三角洲前缘亚相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地震多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塔河油田桑塔木南地区石炭系Ⅳ砂组油为例,在单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优选振幅属性信息,进行AVF分频反演,建立振幅属性与砂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砂体识别模式,刻画沉积相平面分布。将地震反射结构类型细分为4种类型;以Ⅳ砂组油层顶面为基准,上下浮动10 ms进行平均波峰振幅属性提取,对灰质含量重的西南地区进行AVF分频反演;振幅属性与砂体之间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砂含量越高,振幅值越大。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S1072井区及研究区西北缘;砂坪主要分布在AT10及S111井区,呈片状展布;潮砂脊主要分布在南部,可作为研究区岩性圈闭的重点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印森林  章彤  唐文军  夏平  岳大力  于枫林  黄凡  陈旭 《地球科学》2022,47(11):4060-4074
针对阜东5井区大井距下曲流型河道储层叠置样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应用岩心、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采用井震联合、层次结构和地震正演等研究方法,确立了沉积微相类型,分层次开展了河道储层叠置样式和地震正演河道砂体叠置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提出了曲流型河道储层叠置分布样式.研究表明:(1)目的层自下而上呈曲流河三角洲→曲流型分流河道体系→曲流河.头一段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多个朵叶状砂体连片叠置.头二段演变为曲流型分流河道体系,砂体呈条带状叠置;头三段为曲流河,砂体呈宽条带交错叠置状.(2)在合理地震正演参数设置后,对曲流型河道分4类开展正演模拟.不同期次的单河道相互叠置使得复合河道的地震反射表现出单斜状、阶梯状、下凹状的特征,同时伴随振幅的横向强弱变化,结合单井测井标定可判断单河道的发育期次和叠置关系.(3)曲流型河道储层叠置样式主要分为单河道型、多河道叠置型和稳定迁移型3种样式.单河道型地震反射振幅短轴强振幅特征,呈窄连续条带状分布(约250 m);多河道叠置型地震反射振幅强弱变化大,呈连续性较差宽条带状分布(约500 m);稳定迁移型地震响应波形振幅强度变化弱且连续,呈大范围连片状分布(约1 500 m).研究不仅对曲流型河道油气储层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井震结合大井距河道砂体储层构型表征方法的拓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白垩系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沿长轴方向为缓坡,而在短轴方向为陡坡。缓坡条件下,三级层序界面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不明显,陡坡条件下,三级层序界面不仅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而且在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十分明显。在层序内部均可识别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在层序的低位域,沿盆地长轴方向,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沿短轴方向,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而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向湖区方向,过渡为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在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发育大量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  相似文献   

6.
涪陵地区位于川东南探区北部,通过该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剖面测线逐条解释,识别出了四种典型异常反射结构:①地震同相轴波峰、波谷均表现为中振幅~弱振幅;②地震同相轴下拉波峰振幅有强有弱,上部波谷反射呈现强振幅~中振幅;③地震反射同相轴明显下拉,同时下拉同相轴上部反射呈现中振幅~弱振幅、下部反射振幅减弱;④地震同相轴反射为弱振幅,近空白反射或弱波谷反射。基于岩溶单元发育理论模型及该区沉积特征,对四种典型地震剖面反射异常地质成因解释进行了地球物理正演模拟,结果显示了与实际典型地震反射结构相吻合的地震剖面特征。其分别代表了岩溶高地峰丛与浅洼发育;被泥质充填或半充填的溶洞或孔隙性非常高的储层发育;高泥质含量充填物,或低速度、未被完全充填的缝洞体发育;7 m~9 m及以下的黄龙组地层。同时,基于特殊剖面结构研究成果,对该区可能发育的新型储层类型进行了预测,有效地指导了该区下部油气有利储层的寻找。  相似文献   

7.
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生物礁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露头、钻井及地震剖面等,对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解剖.石牛栏组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呈丘状体,杂乱反射特征明显.石牛栏组两期礁滩旋回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为:早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生屑滩为主,有少量点礁分布其中;晚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大量点礁为主.川东南石牛栏组生物礁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岩缓坡模式,生物礁为发育在碳酸盐岩缓坡上的点礁群.  相似文献   

8.
河套地区呼和坳陷生物气勘探已经成为长庆油田寻找后备储量的新领域。目前,该区生物气勘探研究程度低。本文主要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在第四系更新统的地震反射中识别出了3种地震相类型:中-强振幅连续反射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变振幅断续及较连续反射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以及杂乱地震相。编制了研究区地震相平面分布图,同时利用单井资料对和1、和5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分析。经综合分析,将地震相转变为沉积相,认为本区主要发育浅湖、半深湖、滨(浅)湖等沉积相,该项研究将对本区后续的生物气勘探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地震沉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巍  胡明毅  高炎 《现代地质》2014,28(4):806-816
建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时期沉积相平面展布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生物礁滩发育区带预测。在实际研究中,以碳酸盐岩沉积理论为指导,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利用单井资料对地震相反射特征进行地质意义解析,建立沉积相地震识别模式,并且运用古地貌恢复、属性分析等技术进行沉积相平面分布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井震结合进行层序标定后,地震相位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生物礁滩发育期次;结合地震剖面相与平面相识别,在研究区中部主要为低频、弱振幅反射的陆棚相,能够说明开江-梁平陆棚延伸到研究区;地震多属性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地对沉积相边界与生物礁滩分布范围进行刻画;等时地层切片反映出三级层序SQ1后期为生物礁主要发育时期,SQ2时期海平面变浅,暴露滩体发育部位产生迁移。  相似文献   

10.
钟玮  田伟秀  唐璇 《城市地质》2019,14(2):111-116
以古地貌认识为指导,克服钻井少的特点,应用landmark地震地质解释平台,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开展了地震相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该区远岸湖底扇沉积的地震相特征、扇体的延伸距离及波及范围,为今后该区的井位部署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表明,在剖面上,横切物源方向能识别出强振幅、中频、低连续性的杂乱反射结构,代表了水动力不稳定的高能环境,是湖底扇、重力滑动或构造变动的标志之一,而在顺物源方向能识别出规模较小的叠瓦型前积反射构造,前积层倾角十分平缓,代表了该区发育小型沟道;在平面上,提取了均方根振幅、总能量及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反映了该区砂体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岩性的变化规律,与上述地震剖面特征综合判断,该区沙一下段在张北断层及歧东断层下降盘处发育4个湖底扇体,主要发育中扇辫状沟道及外扇席状砂微相,向西北方向展布,与北部沧县物源砂体交互。  相似文献   

11.
目前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是玉门油田的主力勘探层位,其中YT6井已取得工业油流,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在层序格架下明确同期次砂体展布,将有利于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基于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依据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的层序特征、沉积相类型、沉积演化规律及平面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讨论了有利沉积相带的展布。研究表明,新河组下段具有完整的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次凹沉积相带发育具有南北分异、隆凹成带的特征,其中小湖次凹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北部及西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次凹中心则主要发育湖泊相;从低位期到高位期,不同时期的沉积相展布各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浅变深,再变浅,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先进积、后退积、再进积的特点;经分析认为分布于YT6井西北部新河组下段的高位域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油相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芯观察、测井相分析、沉积相剖面和砂体平面展布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属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但是各小层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程度不同。盒81上小层辫状分流河道发育程度低,呈似曲流河状,属弱辫状化分流河道类型;盒81下小层、盒82下小层、盒82上小层辫状分流河道发育程度高,呈现宽条带状,属强辫状化分流河道类型。对比两者的区别,最终建立辫状化程度不同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同时,对该区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进行中心线叠合处理,得出分流河道砂体的演化既存在继承性又存在迁移性的规律,继承性表现为不同小层分流河道的数量和大体位置较稳定,迁移性表现为分流河道始终向两侧迁移,包括东移、西移和往返3种侧向迁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周路  李东  吴勇  钟斐艳  任本兵  李飞  张欣吉 《岩石学报》2017,33(4):1189-1203
井下钻探结果和地震资料表明四川盆地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发育,通过对典型井长兴组岩性与电性资料的分析,明确了生物礁的岩性与储层发育特征。根据井下生物礁及围岩岩性与电性资料并结合过井地震剖面反射波的几何特征,建立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地震正演数值模型,通过对比生物礁模型地震正演记录与实际生物礁地震剖面,建立针对研究区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地震响应特征模式。依据生物礁的地震响应特征对该地区连片二、三维地震测线开展地震相分析,通过已有钻井地震相与沉积相对应关系分析,指出了长兴组生物礁在该地区的分布规律。四川北部地区地震相与沉积相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存在环台棚-海盆相的台地前缘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开阔台地相沉积体系,地震剖面上生物礁的外部形态呈丘状或透镜状,内部为杂乱反射特征;礁盖白云岩具有亮点反射特征,生物礁底界面出现上凸或者下凹反射现象,生物礁的上部地层具有披覆反射结构,四川盆地北部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在台棚-海盆相东、西两侧沿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分布面积大于2000km~2,生物礁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肇35区块是大庆宋芳屯油田新开发的区块,葡萄花油层为主力勘探层位。综合各类地质数据及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浅湖两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建立了相应的测井相模板。垂向上,河口坝在葡上段较发育,砂岩分选较好,PI2小层为主要含油层位;水下分流河道在葡下段发育良好,PI51、PI52和PI7小层为主要含油层位。平面上,研究区主要以西北部和北部物源为主,砂体呈现西北厚、东南薄的分布特点。水下分流河道呈树枝状交叉合并,规模较大,沿河道延伸方向连续性好;河道末端及两侧发育片状、席状砂,厚度较薄,连续性好;河口坝砂体主要分布在河道末端,呈透镜状展布,规模较小。结合各沉积微相含油性、物性特征分析,在研究区预测了3类有利相带,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Ⅰ类有利相带区,在研究区分布面积较大;河口坝砂体为Ⅱ类有利相带区,在研究区分布面积较小且分散;席状砂为Ⅲ类有利相带区,仅在研究区南部发育。  相似文献   

15.
扇三角洲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较为发育的一种沉积类型,集中分布在凹陷南部陡坡带一侧,是该区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根据岩芯、测井、地震、粒度等资料,对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邮凹陷戴南组的沉积相模式。根据单井沉积相、连井沉积相分析以及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砂地比图综合分析,确定了戴南组各亚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编制了戴南组各亚段沉积相分布图。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地形陡,存在扇三角洲发育的条件,也存在反映浅水环境的岩性特点,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反映了近物源的条件,还发现反映牵引流和重力流共存的沉积构造特点;从地震反射特征上看,反射结构不稳定,并发现向盆地边缘加厚的楔形地震相。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戴南组扇三角洲相各微相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水上分流河道、漫滩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和席状砂等微相,最后详细阐述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沉积相地震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沉积体系及沉积相进行地震成像。在一个相对的地质时间范围内,以测井和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的三级层序对比为基础,应用可视化属性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地球物理技术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刻画和解释,以揭示高分辨率储集层沉积体特征。经研究,在齐家—古龙凹陷发育重力流水道、湖底扇和河流三角洲等沉积相。在对该区沉积相地震成像的基础上,探讨了嫩江组沉积体成因及地震地貌样式,揭示了嫩江组发育的典型沉积体的空间展布及河道变迁,指出砂岩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下切谷、河口坝以及滩坝中,为在松辽盆地湖相泥岩中寻找岩性油气藏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物礁是特殊的沉积体,其生长形态、发育规模通常因古地理位置及古气候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由于其与围岩存在波阻抗差异,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常形成上隆、下凹、内部杂乱反射等特征,解释人员一般也通过该特征来寻找生物礁。但由于振幅异常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降低了生物礁气藏勘探的成功率。这里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对生物礁异常体进行频谱分解,通过频降分析,与实钻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然气的主产层位,其储集砂体受控于沉积相带的展布。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研究区内主要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并对其沉积特征、影响其形成和发育的机理,以及岩相和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区盒8段三角洲为辫状河-浅水型湖泊三角洲,在三角洲平原相区储集砂体为分流河道沉积;而在三角洲前缘相区则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席状砂及远砂坝等沉积微相不发育。  相似文献   

19.
塔北地区120 余口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近2. 5 × 104 km 二维地震剖面地震相分析和部分三维地震数据体地震振幅属性分析和相干分析表明: 塔北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6 种沉积相。结合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和沉积演化分析,认为三叠系发育的曲流河和辫状河河道、三角洲的水上分支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是有利的岩性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应用录井、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萨尔图油层Ⅰ砂组的沉积微相,并采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分析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利用拟合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已有的勘探成果也证实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结合构造发育情况,预测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