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是我国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也是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界线点的中国候选剖面。该剖面位于昆阳磷矿区,北距昆明市区65公里。该区是我国研究震且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点之一。早在1939年,程裕祺首次发现中邑村磷矿,并在磷矿层中观察到“类似三叶虫活动颊”的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地区寒武系片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出现了Redlichia、Bathynotus等重要下寒武统三叶虫,因此该带的归属出现了归中寒武统,归下寒武统及隶属中下寒武统过渡层的三种意见。本文提出了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工作建议,主要是在过渡区选择剖面、详测剖面、运用多学科研究、整体修正有关三叶虫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滇东梅树村剖面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中产有大量遗迹化石。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基本弄清了遗迹化石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演化特点,并由此证实了利用遗迹化石进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应划在节肢动物三叶虫遗迹和(或)复杂的非三叶虫遗迹第一次大量出现的层位之底的划分方案。根据此方案,梅树村剖面的达条界线应划在中谊村段第7层之底。同时根据该剖面小壳化石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遗迹化石和共生小壳化石的演化关系,发现二者的繁盛期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4.
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该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不仅沉积连续,发育齐全,而且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属深水盆地相。该剖面除产有丰富的菊石、三叶虫、介形虫、微体脊椎动物等化石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牙形石动物,具有世界上最为连续完全的牙形石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大坡上剖面的上praesulcata带中产有典型的Siphonodella praesulcata以及S.praesulcata与S.rulcata之间的过渡型分子,这表明该剖面不仅可以精确确定泥盆—石炭系界线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实际证明S.pracsulcata与S.sulcata之间的真实的演化关系。本文除详细介绍大坡上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的发育情况外,还将该剖面与我国其它两条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笔者认为,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明显优于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可以推荐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5.
贵州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上,对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沿剖面的变化均具有规律性,元素反映的沉积环境也具有类似特点,剖面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界线剖面12-13层之间变化明显,突变点主要分布在这两层样品中,因此,将八郎界线剖面上中,下寒武统界线置于剖面12-13层之间。  相似文献   

6.
对全球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西纽芬兰绿岬(Green Point)剖面和我国吉林白山(原浑江)大阳岔小洋桥原全球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候选剖面的对比研究表明,绿岬"金钉子"剖面所指定的界线生物标志——波动古大西洋牙形石(Iapetognathus fluctivagus)并不存在于所指定的界线生物层和点位上,而且在分布和分类上是均存在争议的物种,更遗憾的是,所展示的大部分牙形石和笔石标本图片以及碳氧同位素异常数据也并非来自该"金钉子"剖面,因而完全违背了选择金钉子剖面的原则和要求,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评估。小洋桥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剖面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系由一套深水且未变质的黑色、黄绿色页岩与灰色薄层瘤状灰岩所构成的韵律沉积组成,并保存了完整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牙形石和笔石序列,在详细研究的34 m界线间隔中,自下而上保存了完整的Cambrostodus、Codylodus proavus、C.intermedius、C.lindstromi和C.angulatus等5牙形石生物带,在C.intermedius带上部至C.angulatus带之间,还依次出现3层笔石,归属于重新厘定的Rhabdinopora parabola和Anisograptus matanensis等2个笔石带,此外还有大量三叶虫和介形类化石共生,结合高精度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笔者等建议,以全球广泛分布的牙形石C.intermedius的首现,取代Iapetognathus fluctivagus,作为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划分对比的标志,其层位与原来所指定的界线层几乎一致或接近,界线之上所记录的最大碳同位素异常和首次出现的最早的浮游正笔石——R.parabola(含R.praeparabola),可作为该界线划分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7.
湘西中、晚寒武世牙形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玉平 《地层学杂志》2002,26(4):297-301
湘西中、上寒武统剖面在寒武系全球层型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其中三叶虫生物地层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一些重要层段的牙形刺详细研究尚未进行 ,而牙形刺在全球界线层型研究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文内详细介绍了湘西中、晚寒武世牙形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结合《国际地层指南》(第二版 )对全球层型的要求以及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的最新工作进展 ,提出了今后几年湘西中、晚寒武世牙形刺的研究方向及主要任务是建立该地区中、上寒武统候选层型剖面的标准牙形刺序列 ,为我国摘取寒武系内部的“金钉子”并力争用中国的阶填补《国际地层表》中寒武系的空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贵州丹寨下、中寒武统界线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是首次对贵州丹寨凯里组界线剖面界线层的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探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微量元素含量沿剖面变化的规律性,对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古生物学者对界线剖面宏观生物组合和疑源类的研究所确定的划分定义,确定界线划分的地球化学划分方案,从而为丹寨下、中寒武统界线划分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并且根据对丹寨界线剖面下、中寒武统界线层化学事件研究结果,将界线置于3层-4层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 安徽南部晚寒武世过渡区的地层,钱义元等(1964)研究时,划分为青坑组和团山组。命名地点在青阳青坑。青坑剖面只有团山组出露完整,青坑组受断层破坏,布露仅底部数十米地层,而且只采获不能确定地层界限的Proceratopyge一属,其下界难以确定。因此,按规范要求,不能作为青坑组的层型剖面。笔者等(1963—1964)在相距青坑拾数公里的泾县北贡唐村测得一上寒武统系统剖面。该剖面上寒武统唐村组、青坑组和团山组彼此间为连续沉积,界线清楚,层序井然,化石丰富。其中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既有江南区的色彩,亦有华北区常见分子,还有世界性分布的属种,而且分带明显。笔者建议将该剖面作为皖  相似文献   

10.
芙蓉统和排碧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寒武系芙蓉统和排碧阶全球层型剖面——湖南花垣排碧剖面底界界线层的牙形刺生物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Westergaardodina tetragonia带、Westergaardodina matsushitai带和Westergaardodina bicuspidate 3个牙形刺带,可与该界线层的三叶虫带进行很好对比;同时讨论了芙蓉统和排碧阶底界划在牙形刺Westergaardodina mat-sushitai带和Westergaardodina bicuspidata带之间的合理性;此外,还将该牙形刺分带与华北和东北地区寒武系牙形刺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韩迎建 《地球学报》1987,9(3):171-197
笔者在广西象州中坪马鞍山剖面上泥盆统“融县组”中部,首次发现了地层连续、岩性均一、牙形石带齐全的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层。这一界线层完全符合国际泥盆纪地层分会(SDS 1983)作出的关于划分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条件的决议。并与被誉为盆地相最佳剖面的西德Schmidt剖面(SDS Newsl.1986,no.1,Doc.C)的牙形石序列基本一致。无论是从岩石的均一性或是牙形石生物的连续性上,马鞍山剖面完全可与西德Schmidt剖面媲美,它是目前国内研究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的理想剖面之一。本文除了对这一界线进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北磁县虎皮脑寒武、奥陶系剖面是华北地台南部的重要剖面,多年来没有发现任何古生物化石,下奥陶统划分没有依据。 笔者1983年观察研究了虎皮脑寒武—奥陶系剖面,首次在贾汪页岩之下发现了晚寒武世三叶虫、角石和牙形石,及早奥陶世亮甲山期牙形石,对该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划分及对比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一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条件。建议以该剖面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层位,作为划分全球下奥陶统一中奥陶统界线的GSSP。所建议的GSSP交通方便,位于距宜昌市北北东22km的公路旁,地层出露完美无缺,界线生物层位于大湾组下段SHod-16层底部,距大湾组底部10.57m;界线上下发育了B.?triangularis的完整演化序列,并伴生有极好的Baltoniodus、Trapezognathus、Periodon和Microzarkodina等牙形石属种演化序列来作为佐证;界线之上0.2m所出现的世界广布的Microzarkodina abellum可作为划分此界线的辅助标志。界线生物层位于低位海侵序列之中,界线之下0.6m处所显示的从高位到低位的层序转换面和碳同位素最大偏移,与全球此时所发生低位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识别该界线的物理和化学标志。所建议的界线生物层与笔石Azygograptus suecicus生物带上下组合之间的界线接近,与几丁虫Belonechitina cf.henryi生物带底界几乎一致,因此,所建议的界线易于在全球,无论浅水碳酸盐相、还是深水笔石相,识别和进行精确对比。同样的生物组合序列和层序及碳同位素异常亦在黄花场剖面之北5km的陈家河(即大坪)剖面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选择层型剖面,确定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是当前国际地质学领域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各国界线工作者主要运用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方法以及一些可以利用的辅助手段对层型剖面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查明界线地层的划分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标志。然而,与上述目的一样,利用X射线粉末法对层型剖面进行系统的矿物组分分析研究的成果尚属少见。因此,笔者选择了我国南方著名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区——云南晋宁梅树村和四川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的选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我国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原则是层型剖面必须建立在斜坡相区,界线应位于与大区重要代表Redlichia、Olenellus共生的全球分布的Bathynotus的层位和产有演化较快、全球分布的Oryctocephalus层位之间,具体点位应划在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次出现(FAD)处.我国贵州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经深入研究,该界线剖面产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层位与其下Redlichia的最终消失层位间距仅0.8m,比美国内华达州Split山东坡剖面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O.indicus出现的层位与其下Olenellus的消失层位间距13m短得多.  相似文献   

16.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顶底完整,三叶虫序列完整,产出掘头虫类三叶虫5属7种。其中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1899,Changaspis elongata Lee in Chien,1961,Arthricocephalites jishouensis(Zhou in Zhou et al.),1977,3个种也出现在北美格陵兰的Henson Glatsche组,提供了三叶虫全球对比的重要信息。其中A.chauveaui在交榜剖面杷榔组底部4 m首现,延伸至近顶部278 m。交榜剖面杷榔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信息表明该剖面更适合作杷榔组岩石地层标准剖面,该剖面应是A.chauveaui首现点位定义的都匀阶界线层型剖面。可能是全球寒武系第4阶具有竟争潜力的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7.
山东九龙群炒米店组概念新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以往是以三叶虫和角石生物带为依据来确定,由于在界线上下几十米难以获得这类可供鉴定的大化石,这一重要年代地层界线实际上就划在三山子组b段之底。在长清区崮山镇范庄剖面上该界线确定在炒米店组之顶界,因而山东炒米店组被定义为"上寒武统最上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近年来,在长清张夏—崮山地区、青州尧王山地区和莱芜黄羊山地区,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准确确定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均位于炒米店组内部,分别距炒米店组顶9.05m、58.10m和4.00m。根据上述成果和岩石地层单位命名原则,炒米店组应定义为跨寒武纪与奥陶纪的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四川乐山范店寒武、奥陶系界线上下的牙形石进行了研究,已发现有5属11种.其组合面貌与我国华北、南方地区下奥陶统最底部的牙形石组合大体一致,从而为该地寒武-奥陶系界线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确认该地白云岩与灰岩的界线并不是真正的寒武-奥陶系分界线,正确的分界线应在原岩性界线之下约5m的白云岩处.因此,本剖面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顶部约5m的白云岩不是寒武系,应属奥陶系.最后,对界线上下牙形石的颜色进行鉴定,其色变指数低,属2级,为生成液态烃适宜的成熟度范围,提出是有利的生油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岩性标志。应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对玻屑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 U- Pb年代学分析 ,结果为 2 39.0± 2 .9Ma(2σ)。这是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锆石 U - Pb同位素年龄。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地层连续 ,牙形石分带清楚 ,临界层位发育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的玻屑凝灰岩 ,是极好的区域等时标志层。这一剖面有望成为国际下—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早泥盆世早—中期的地层中含有较多的碎屑岩,缺少连续的灰岩剖面及牙形类化石,因此该地区洛赫科夫阶、布拉格阶和埃姆斯阶的底界均未能以牙形类确立。滇西阿冷初剖面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具备较好的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条件。通过对该剖面牙形类的研究,确定了志留系-泥盆系的大致界线、洛赫科夫阶-布拉格阶的界线和布拉格阶-埃姆斯阶的界线,并对剖面志留系的地层进行了初步的划分。根据现有的牙形类研究将洛赫科夫阶划分为下、中、上三部分;布拉格阶的底界以Latericriodus steinachensis eta morphotype和Pseudogondwania ethingtoni的首次出现为标志,自下而上识别出了irregularis带和kindlei-pireneae带;在华南地区首次发现了埃姆斯阶底界的标志分子Eocostapolygnathus kitabicus。据此,认为山江组下部的时代属于洛赫科夫期,中上部属于布拉格期,阿冷初组的时代为埃姆斯期,龙马溪组上部可能属文洛克统,稗子田组则为文洛克统及以上的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