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教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拟建中的泉州造船厂进行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映像时间剖面进行了综合处理和解释,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及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上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上多波勘探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的地震勘探方法。作者针对海上多波资料处理问题,研究并建立了一套海上多波资料处理方法和软件。经海上多波资料处理应用,证明了方法和软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三者综合勘探,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各自侧重点与互补关系,结合在深中通道勘查的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地震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多种反射波法是海底隧道、过江管道和跨江跨海桥址等勘察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可为近海水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在进行地质层位精细分层和隐伏构造勘查时,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电子工程、通信传输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应用地海上地震勘探事业中,为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新进展创造了条件;而海上地震勘探向三维及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则为推动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餐部条件及内在需求促使海上就发展和更新。本文主要从震源、数字电缆、电缆震源定位系统、数据存储传输系统、实时处理及多船、多源多缆采集等方面来探讨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方法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现场处理质量控制是海上地震勘探采集过程中关键环节。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地震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现场处理工作中技术难题。针对仪器系统、震源系统、导航系统和地震数据的不同问题,对海上地震采集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现场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为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个新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水因为受月亮引力的作用会产生潮汐现象,在海上地震资料中表现为假断层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导致错误层位解释及储层预测,因此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需要进行潮汐静校正处理。这里讨论了如何应用海上采集的高程值计算出地震波来回通过基准海平面与放炮时海平面之间的薄层水体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全部地震数据都校置在同一观察平面,从而实现潮汐静校正处理的方法,并应用于海上某工区中,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海上拖缆地震采集只有道间距满足采样条件,而炮间距、炮线距和缆间距都不能满足采样条件,造成了地震数据的采样不足,导致频谱产生混叠效应。近年来发展了海上拖缆随机采集技术,为了分析该采集技术抗假频特性,以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为研究对象,在空间规则采样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充足采样和不充足采样情况下的频谱特征,分析了空间假频产生的原因。同时,在规则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频谱分析,研究了随机采样对空间假频的压制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海上拖缆地震随机采样可以降低频谱的混叠效应。  相似文献   

8.
电缆的羽状漂移导致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出现偏移距、方位角及覆盖次数的不规则现象,常规面元均化技术难以实现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性。在分析海上地震数据不规则性特点的基础上,将反漏频傅里叶变换(ALFT)数据规则化技术应用于LD地区WZ油田的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化处理,基于规则化海上地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地震数据规则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我国近海工程地质勘探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降低勘探成本,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开展了海(水)上船载式钻探平台创新设计及工程应用工作。介绍了一种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力,集单侧悬臂式勘探系统、潮间带钻探、海上原位试验为一体的成套技术。整套系统革新了近海工程地质现有勘察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应于滩地、湖泊、河流、海(水)上区域勘探与原位测试技术,且勘探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这对我国企业突破欧美核心技术垄断,跨出国门分享海外勘探市场份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彦华  杨晓军  袁超 《江苏地质》2019,43(4):619-626
海洋物探方法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在海上风电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勘察中,通过浅地层剖面结合单道地震,查明了场区覆盖层厚度,绘制了基岩埋深图;采用多波束测深和侧扫声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探测和钻探取样成果查明了海底障碍物分布;通过浅地层剖面,初步查明了研究区浅层气分布范围;将海洋磁法成果绘制成研究区磁场等值线图。根据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海洋磁法、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等海洋物探方法特点,通过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展示了应用海洋物探技术在海上风电勘察领域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在海岸带、河口三角洲和港口建设,海洋石油开发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海洋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理论研究、海洋沉积物微结构研究、海浪作用下的土动力特性及液化预测研究和水下软基处理等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海洋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研究课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洋深部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来看 ,海洋 (中 )深部地震勘探技术是海洋探测和油气勘探的一种支柱技术 ,也是获取海洋环境、资源、能源、权益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海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 ,海洋 (中 )深部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个方面。文中阐述了海上中深层单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数据采集包含 :震源特性、电缆质量、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的 2 4位数字地震仪、合理的观测系统、设计参数选择和仪器接收记录因素的选择。数据处理中有 :静校正、吸收补偿、压制多次波等干扰、多次折射波的消除和偏移等。文中列举的若干重点技术 ,特别是在采集处理方面的相关问题也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发展海上中深部地震勘探技术 ,可以提高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和地质调查的整体水平 ,增加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3.
海上浅层单道反射地震的数据不需要水平叠加处理,该方法在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保真度、较高分辨率剖面的同时,要求有高信噪比的地震记录为基础。通过对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噪声干扰情况的分析,合理地选择激发震源、检波器因素及仪器参数,不仅能够得到频带较宽、主频较高的高分辨率地震时间剖面,而且能够压制部分随机噪声;在资料处理流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技术对数据进行信噪分离,削弱多次及绕射等干扰波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单道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综合使用详细的钻孔分析数据和地震记录的解释结果以及层序地层学的应用,使得香港水域沉积层结构划分的工作得以更加准确地实现.笔者较详细地介绍了高分辨率单道海上地震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方法,简要介绍相关的系统配置及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时移地震地球物理机制及造成时移地震数据差异的非地质因素,论述了海上拖缆采集的时移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实例证明,这些技术可以改善时移地震资料处理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差异剖面的可靠性,为油气藏开发过程的监测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为了揭示浅地层结构、断裂、岩浆活动以及各种潜在地质灾害,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勘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受到各种噪声干扰,原始地震资料质量不佳,信噪比较低,影响了后续的解释工作。笔者阐述了采用关键单道地震处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海域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海洋资料多次波组合衰减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次波的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步骤。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多次波一般都异常发育且较难压制,压制多次波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处理结果的质量。目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单一的方法压制多次波往往不能针对所有多次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使用组合衰减多次波技术,综合了SRME、拉东变换、LIFT去噪对海洋实际地震数据的多次波进行压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海某工区不同采集参数采集的地震数据的分析,就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中震源及电缆的沉放深度对采集数据质量影响进行讨论,得出如下结果:震源沉放越浅,子波频带变宽,高频效果越好;电缆沉放深度越浅,频带越宽,分辨率越高,但受风浪影响的噪声比较大。这为地震资料采集和后续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洋工程地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本文通过对海洋工程地质发展的简单回顾阐述了其调查和评价的类别、方法与内容 ,对海底滑坡、砂土液化和原位土工测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重点展开 ,并对 2 1世纪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为主题,针对海洋土工程性质、海洋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护、海洋工程地质原位勘测、监测与试验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水动力环境与作用、海床沉积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洋工程结构基础、海流-结构-海床相互作用等7个专题设置了10个特邀报告、21个主题报告及71个学术报告。作为国内外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者交流、分享、合作、创新的平台,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二度在我国召开,是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快速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