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条山地区地质特征及铜矿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志安  薛克勤 《华北地质》2003,26(2):108-113
中条山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新太古界涑水麻粒岩-角闪岩相杂岩、绛县群角闪-绿片岩岩相变质岩、古元古界中条群绿片岩相变质岩、担山石群变质砾岩-石英岩、西阳河群安山岩、沉积岩和中新元古界沉积岩。区内岩浆作用强烈,以绛县期、西阳河期火山喷发、涑水期岩浆侵入为主,火山作用为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深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特别是其交汇处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空间。按成因该区铜矿床可分为次火山-火山气液再造型、远火山-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型、层控热液型和热液脉型铜矿床,代表性矿床有铜矿峪、筐子沟、胡家峪、横岭关、落家河等矿庆。  相似文献   

2.
斑岩铜矿是指与具斑状结构的中酸性侵入岩伴生,蚀变与矿化受流体、构造控制且分带明显,矿石以细脉浸染状为主,低品位、大储量的铜矿床,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大地构造背景对斑岩铜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斑岩铜矿主要产于岛弧、陆缘弧环境。然而,近年来国内矿床学家发现,国内形成于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与大洋板块俯冲、板块消减作用无关,斑岩铜矿还可产于碰撞造山带,甚至是在陆内环境。相比之下,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含矿岩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与共性。综述了目前斑岩铜矿研究内容中的关于构造背景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几个重要进展,对比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的含矿岩浆、蚀变矿化、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期对斑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找矿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尺度和矿床尺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上:1)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带内众多斑岩铜矿呈簇或组合呈线状产出,这是构造作用控制下不连续岩株呈线状侵入就位的表现; 2)主要产于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和陆缘环境,构造应力属挤压但与中等拉张作用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大陆碰撞造山带也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3)其形成是通过具氧化性,S饱和,富含金属的岩浆熔体侵入所致,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围岩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组成对矿床的规模、品位以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围岩主要赋存近源Cu-Au夕卡岩矿床,少量远程Zn-Pb或Au夕卡岩矿床,在夕卡岩前缘还形成交代型Cu和Zn-Pb-Ag±Au矿床.矿床尺度上:1)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2)火山角砾岩筒在深部与矿化体平行或斜交,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一般也是富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3)与矿化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内的角砾岩主要有爆发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爆发侵入角砾岩、热液角砾岩和热液卵石脉;4)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自下而上可分为不含矿的早期钠质-钙质蚀变→含矿的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高级泥化,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5)岩帽是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对比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位于东天山吐鲁番-哈密陆块南部边缘岛弧环境中。多期岩浆活动和矿化是铜金属超常堆集的主要因素。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泉沸腾逸散造就了铜金属的预富集(矿源层),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和叠加矿化使铜金属进一步富化和最终成矿,以细碧角斑质为主的火山岩喷发于潮坪-滨海环境,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较强的氧化环境;强还原示踪矿物黄铁矿含量较少。矿石的低品位、矿石的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以及矿石建造具典型斑岩矿床特征;矿石高品位、矿床形成较低温度及大量硅化蚀变又表现为某些热液矿床特征(次火山岩热液)。典型斑岩铜矿床、次火山热液矿床、土屋铜矿床对比,土屋铜矿床矿床类型仍不失为斑岩型铜矿,并具有自身特征。  相似文献   

5.
甘肃公婆泉地区铁铜矿床类型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治乾 《西北地质》1991,12(2):34-38
公婆泉地区位于甘肃北山褶皱带、公婆泉环形构造西南部。区内矿床(点)受环形构造控制,大多呈环形或弧形分布。矿床类型众多,主要有斑岩型铜矿、石英脉型铜矿、火山热液—沉积型铁矿及火山—热液型铜矿等。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主要为华力西早期的陆相次火山岩,华力西中期的花岗闪长岩,以及早石炭世和二叠纪的产物。因此,围绕古火山口的环形构造是寻找铜铁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玉华  李文昌 《中国地质》2006,33(2):352-362
普朗斑岩铜矿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矿区地层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主要出露普朗印支期复式中酸性斑(玢)岩体,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具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岩浆岩、岩浆侵位的地层、热液蚀变作用、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本矿床的产出。其成矿作用发生于普朗复式斑岩体内,矿化与蚀变相伴进行,在岩体中心形成由细脉浸染状矿石组成的筒状矿体,岩体边部产出脉状矿体。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有金、银、钼、钯、硫等多种有用组分。矿床规模达到超大型。  相似文献   

7.
新疆土屋-延东铜矿田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密市土屋铜矿床是新疆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产于石炭纪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位于大草滩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下石炭统企鹅山群的火山熔岩与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上.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强硅化带、黑云母带、石英-绢云母带、绢云母-青磐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主要成矿过程发生在120℃~350℃之间,矿石δ34S=0.2‰~8.0‰,硫来自地球深部.文章较为详细地分析研究了土屋铜矿床地质特征,对于确定矿床类型、成因及成矿预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富金斑岩铜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迎飞 《地质学报》2009,83(12):1997-2017
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作为斑岩型矿床的一类,自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又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富金斑岩型铜矿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发现,而且部分矿床规模巨大;②绝大多数富金斑岩型矿床集中在新生代和中生代产出,尤以第三纪最为普遍;③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不仅仅发育于汇聚板块边缘的岩浆弧环境,在大陆碰撞带甚至是陆内环境也发现了大量此类矿床;④含矿斑岩绝大多数为钙碱性岩浆系列,但部分矿床与高钾钙碱性(甚至钾玄质)岩浆密切相关;⑤富金斑岩型矿床金的富集,与大地构造背景、成矿时代、含矿斑岩性质、围岩性质、蚀变与矿化类型等因素关系不大,而主要受地幔岩浆过程、岩浆-热液过程及热液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氯铜矿矿物特征及在找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铜矿是由其他铜矿物氧化而成的表生矿物,常与赤铜矿、铜兰、褐铁矿等共生,是野外寻找铜矿化体的标志矿物之一.本文对土屋铜矿中的氯铜矿矿物特征及其在找矿中的标志作用进行了论述. 1 矿床地质特征 土屋铜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对接缝合带北侧的觉洛塔克晚古生代火山岛弧火山岩中,其成因为与斜长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赋矿岩石为含铜石英岩、斜长花岗斑岩、中基性火山-次火山岩.该矿床蚀变类型齐全,分带明显,主要有硅化、青磐岩化等.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氯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  相似文献   

10.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条山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端,矿体主要赋存于变质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片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中。矿区内含铜岩系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主量元素表明矿区的含铜岩系均表现出富钾、富铝的特征;微量元素表明所有样品均显示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P、Y、Ti、Nb、Ta等),反映岩浆源区可能遭受过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出明显的轻重稀土分馏,轻稀土富集,所有样品都表现出弱的铕负异常。研究认为,变质花岗斑岩、黑云母片岩和绢英岩的原岩初步定为钙碱性玄武岩或拉斑玄武岩,铜矿峪铜矿床形成于挤压与拉张构造环境的转换阶段,其成因类型应属于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
陈文明  李树屏 《矿床地质》1998,17(3):224-228
Re- Os同位素测年法是测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较直接、有效的方法。作者对中条山铜矿峪斑岩铜矿中的含辉钼矿硫化物采用 ICP- MS同位素稀释法进行 Re- Os同位素年龄测定。首次获得 2个 Re- 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 ,其值分别为 (2 94 7± 2 8)× 10 6a与 (2 10 8± 32 )× 10 6a。这些年龄数据有力地说明铜矿峪斑岩铜矿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的成矿过程 ,而是一个多期的复合成矿过程。它为确定铜矿峪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及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演化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Zhongtiao Mountain region is endowed with some of the largest Cu deposits in northern China, among which the Tongkuangyu Cu deposit contains 70% of the total reserves of copper. The orebodies in this deposit are confined to metamorphosed volcanic tuff and monzogranitic porphyry which are enclosed within metasediments.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 resulted in intense modification of the deposit, leading to debates surrounding its genesi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lithology,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deposi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 and laser ablation ICPMS zircon U–Pb dating show that the meta-monzogranitic porphyry was emplaced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surrounding lithologies at 2180–2190 Ma as a sill, and that the basic volcanic rocks erupted slightly earlier at ~2220 Ma. The Re–Os geochronological data on molybdenite from the deposit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copper mineralization to 2122 ± 12 Ma. Together with published information from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region, we infer that during ~2100–2200 Ma the Zhongtiao Mountain region experienced continental or back-arc rifting. We exclude a porphyry copper model for the deposit and favour sediment-hosted stratiform explanation for this deposit.  相似文献   

14.
铜矿峪铜矿床是中条山成矿带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对铜矿峪铜矿床的地质、蚀变与矿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化蚀变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早期蚀变为钠硅酸盐化、钾硅酸盐化和青磐岩化,晚期蚀变为长石分解蚀变。空间上,钠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内部,钾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及其周围地区,青磐岩化位于钾硅酸岩化外侧;钾硅酸盐化叠加于早期的钠硅酸盐化上,后期形成的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于早期钾硅酸盐化上,位于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之间。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床铜矿化应始于钾硅酸盐阶段的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最主要的铜矿化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次之;另外,碳酸盐阶段也贡献了部分铜。铜矿峪矿体在赋存位置方面与玉龙、德兴、Malanjkhand矿床相似;脉体类型与沙溪、德兴矿床相似;蚀变类型与Tallberg、沙溪矿床基本一致;与Malanjkhand矿床一样都发育特征的钠长石化。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新兴县都斛铜矿床处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的中部边缘带,其铜成矿活动主要受本区燕山期斑岩体和NE向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已发现的脉状铜矿体产状各异,在空间上整体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状,单个矿体呈细脉分布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并具有浸染状矿化分布在花岗闪长斑岩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特征。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对比粤西地区及国内类似斑岩型矿床的找矿经验,认为都斛铜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处于斑岩矿床外围或顶部的脉状矿体带,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铜矿峪变斑岩型含钼铜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永胜 《矿床地质》2000,19(1):46-53
通过对铜矿峪矿床在含铜建造、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论述,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富集机制及成矿模式,并对找矿远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拥有著名的晚太古代“变斑岩型”铜矿峪大型铜矿床和元古代“层控型”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床,近年来又在中条山西南段的涑水杂岩中发现以变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为容矿岩石的桃花洞铜矿。为了弄清楚该铜矿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地质背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方法对桃花洞铜矿容矿围岩涑水杂岩中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脉和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625±11)、(2592±16)、(2548±15)Ma;岩石中古老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分别为(2790±15)、(2773±24)、(2782±34)Ma;三种不同成生顺序的岩石中均有大于2700Ma的锆石存在,且年龄相当接近;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可能最初形成于太古代。涑水杂岩作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容矿围岩,其成岩时代可以间接指示成矿时代,由此得出赋存在变基性火山岩层中的古火山含矿原岩建造型铜矿有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铜矿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藏劣布铜矿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劣布铜矿为火山沉积喷流层控型铜矿床;矿体受比马组第四岩性段层位和角砾岩筒控制,容矿岩石为角岩、层夕卡岩和角砾岩,矿物组合简单,流体包裹体测试表明夕卡岩铜矿化形成深度小于典型的斑岩铜钼矿,显示矿床的剥蚀程度较低,对寻找斑岩型铜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劣布铜矿为火山沉积喷流层控型铜矿床;矿体受比马组第四岩性段层位和角砾岩筒控制,容矿岩石为角岩、层夕卡岩和角砾岩,矿物组合简单,流体包裹体测试表明夕卡岩铜矿化形成深度小于典型的斑岩铜钼矿,显示矿床的剥蚀程度较低,对寻找斑岩型铜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西准包古图地区斑岩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及意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西准托里成矿带过去是以金矿、铬铁矿为主的找矿区,2001-2004年包古图地区铜矿找矿获重大突破。包古图铜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金属矿物成分简单,矿石构造为细粒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石品位低、矿化均匀,矿床蚀变组合和分带特征明显,属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包古图斑岩型铜矿的发现,在西准是首次,并且证明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东延至中国境内。对西准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