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海共和盆地早全新世古风向重建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黄土与沙漠的过渡地区,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受中纬西风与东亚季风环流的交替控制,曾发生大范围的沙漠进退,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潜在物源区。恢复该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环流格局可为重建东亚地区的环境面貌、探讨黄土高原的物源区、检验东亚地区古气候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对高原东北部的古大气环流特征却鲜有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保存有一系列的古沙丘,可为古大气环流的重建提供直接依据。本文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一处代表性新月形古沙丘开展光释光测年研究,并通过其平面形态和前积层产状恢复了当时的古风向。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风沙活动自早全新世以来开始显著减弱,此时近地面盛行与现今风向一致的西北风。前人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东北部在冰期时很可能盛行西风,并存在广泛的荒漠化,因而很可能是黄土高原冰期时重要的物源区之一。而本研究指示,该区的盛行风向在早全新世以来转变为西北风,且荒漠范围显著退缩,导致其全新世不再是黄土高原的物源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盛行风向和荒漠范围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这种变化,为理解黄土高原的粉尘物源在空间和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西信江盆地晚白垩世风成沙丘的发现及其古风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长期以来,江西信江盆地晚白垩世圭峰群塘边组(K2t)均定为水成沉积,本文的研究结果则认为属风成沉积.沉积结构、构造和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组的主体岩性为紫红色中-细粒净砂岩,基本不含泥质和云母等悬移质,大型高角度平板状交错层理发育,层系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石英沙磨圆度好,在电子显微镜下普遍可见风成沙特有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和毛玻璃化表面特征,属于风成沙丘沉积.古流向恢复表明,信江盆地以西风为主,东北风为次,同时见有少量东南风与西北风.根据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及地表风带模式判断,研究区位于当时的北半球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之中,同时可能存在东南向和西北向的古季风.  相似文献   

3.
摘要: 泰国东北部新生代硅化木十分丰富且保存完好。经对23 件木化石标本研究,已鉴定出真双子叶植物6 科7 属约13 种,包括Canarium sp. ( Burseraceae) ; Terminalia sp. vel Combretum sp. ,Terminalia sp. ( Combretaceae) ; cf. Irvingia sp. ( Irvingiaceae) ; Cynometroxylon holdeni,Cynometroxylon sp. ,cf. Cynometroxylon spp. ,cf. Millettia spp. ( Leguminosae) ; Careya spp. ( Lecythidaceae) ; Azadirachta sp. ( Meliaceae) ; 以及其他4 个分类群( 分类位置待定) 。这些高度分化的古植物群显示出与泰国东北部现存的混合落叶林、干旱阔叶林和干旱常绿林非常相似的特征,反映了该地区当时的古气候是近于湿润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热带干湿气候) 。  相似文献   

4.
李杰  旺罗 《地质学报》2002,76(3):409-412
通过对渤海沿岸末次冰期黄土中有孔虫化石的研究。发现含有主要生活在南黄海和东海水体较深的浮游有孔虫化石:Globigerina flaconensis、Globorotalia pumilio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后者的含量高达6.4%,进一步对比沉积在不同地貌单元上黄土中有孔虫的丰度和浮游有孔虫化石出现的频率,发现沉积在北坡(阴坡)和南坡(阳坡)的有孔虫化石有显著的差异,北坡的有孔虫丰度和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南坡,分析认为渤海沿岸的黄土不但具有西北风和东北风从渤海和北黄海搬运来的成分,还有东南风从南黄海和东海搬运带来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主要分布于鲁西蒙阴盆地上侏罗统三台组、辽西金—羊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冀西北尚义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后城组(原阎家窑组)、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志丹群和甘肃下白垩统河口群。各地风成砂岩均具高角度大型—巨型板状、楔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分选较好—好,磨圆次棱角状—次圆状等沉积特征。对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赋存层位以及风成砂岩形成时代进行了对比,将风成砂主要划分为3个时期,即基末利期—贝利阿斯期、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和欧特里夫期—阿普特期,且从鲁西到甘肃风成砂岩形成时代逐渐变新。通过上述5个地区风成砂的古风向研究发现,当时西北风盛行,古地磁研究显示风成砂岩发育于N25°—N45°之间区域。根据当前全球风带分布特征,认为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西风带上,为行星风系所控制。通过对比南半球同期风成砂岩古风向研究,提出全球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均处于西风带上。结合风成砂及相应层位沉积特征、沉积环境的研究,初步推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N30°以北地区为干旱寒冷气候,而N30°以南地区则干旱炎热,华北北部整体处于海拔较高的山地环境,山间盆地发育,火山活动频发。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的演替过程与风成砂沉积相耦合,体现了古地理、古环境对生物群发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白垩纪—古近纪发育了大量沙漠沉积,是恢复古风向与重建大气环流样式的宝贵证据.通过对四川盆地古近纪柳嘉组大型风成沙丘前积层倾向的系统测量,参照当时的古纬度、古方位及大气环流模式,恢复了四川盆地古近纪的古风向,重建了当时的大气环流样式.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古近纪盛行西风,受西风带控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四川盆地白垩纪早期由东北信风带控制,晚期由西风带控制,古近纪早期则继承了白垩纪晚期的大气环流样式,仍由西风带控制,其大气环流样式的转换大约发生在晚白垩世中期,至少在古近纪柳嘉组沉积时期,东亚季风尚未建立,四川盆地仍为行星环流控制.  相似文献   

7.
商平 《地质论评》1995,41(6):533-536
内蒙古平庄煤田是我国东北部主要含煤盆地之一,盆地内植物化石丰富,本文报道了平庄盆地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25属38种,对其性质、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讨论,对平庄植物群的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做了角质层研究。该植物群主要由真蕨类、苏铁类、茨康叶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组成,即没有侏罗纪古老残存分子,也没有出现被子植物,以松柏类、银杏类最为丰富,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极度贫乏。该植物群与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含煤沉积及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组合可比较,与西伯利亚、北美、日本早白垩世植物群亦十分接近。根据植物群的性质和特征及结合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群进行了对比,认为平庄含煤盆地植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当时该区可能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该项研究对恢复该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及成煤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有关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晚更新世末期东海北部古冬季风盛衰变更的地质记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干、冷气候盛行,渤海、黄海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沙漠化,形成众多的沙丘。随着干冷气候的减弱,长江三角洲一带出现硬粘土沉积。冰消期的到来,古季风活动的进一步衰退和海面的不断升高,来自陆架区的东北风不再是干冷的气流,而是湿度逐渐增大的冷湿气流,出现了有利于沼泽发育的环境,以致全新世海侵前夕往往形成薄层泥炭沉积。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冬季风发生、发展和衰退过程与沙漠、硬粘土和泥炭层形成过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地块古地磁研究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柴达木地块获得的6个古地磁数据,结合已知的古地磁数据阐述了柴达木地块及与相邻板块间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柴达木地块从震旦纪到石炭纪一直处于赤道附近和低纬度地区.石炭纪时,柴达木、杨子及走廊过渡带三地块均处在赤道附近,三者可能是连在一起的.而华北板块与上述三地块至少有10°左右的纬向差,因此,华北与柴达木、杨子和走廊过渡带当时还没有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赵悦  丁旋 《地球科学》2011,36(4):610-620
为重建巽他海峡区古季风活动历史,通过对BAR9442岩心氧同位素、AMS14C测年、陆源碎屑标准偏差区间粒径分布,以及上升流种Globigerina bulloides等变化特点分析,并结合前人对该岩心粘土矿物的研究,获得如下认识:末次冰期30~17 kaBP,海平面下降,陆源粉砂物质输入增加; 南半球夏季日照率高,然而受冰期热带辐聚带位置影响,西北季风受阻,东南信风持续吹过研究海域形成类似东南季风的效应,气候冷干; 受印度东北季风影响,伊利石含量最高,上升流活动不发育, 古生产力降低.17~8 kaBP,海平面迅速上升,出现较强的表层穿越流活动,粘土物质成为沉积物的主要组分; 此时东南与西北季风都有增强,说明当时研究区气候有着更强的季节性.全新世8 kaBP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使穿越流活动加强,沉积物粘土组分含量最大,西北季风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对甘肃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群(K1H)沙漠研究的基础上,对皋兰地区的河口群进行了沉积结构、构造和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确认皋兰地区亦存在沙漠沉积。首次通过系统测量研究区风成沙丘的前积层的产状,对当时的古风向、古风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盛行西风,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罗汉洞组(K1l)沙漠沉积风向记录完全一致。岩性特征与古风向的一致性表明,研究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均处于北半球西风带中,研究区可能为"古鄂尔多斯沙海"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对甘肃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群(K1H)沙漠研究的基础上,对皋兰地区的河口群进行了沉积结构、构造和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确认皋兰地区亦存在沙漠沉积。首次通过系统测量研究区风成沙丘的前积层的产状,对当时的古风向、古风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盛行西风,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罗汉洞组(K1l)沙漠沉积风向记录完全一致。岩性特征与古风向的一致性表明,研究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均处于北半球西风带中,研究区可能为“古鄂尔多斯沙海”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即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发育以弧形构造为特征的前陆薄皮逆冲—褶皱构造,包括了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发育的北西向的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以及沿江南—雪峰造山带发育的北东向的川东—湘鄂西弧形带。详细的构造解析、盆地沉积及物源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弧形构造不仅将早期的前陆序列卷入变形,并且控制了晚侏罗世—晚白垩世的盆地演化和古地理格局。总结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的盆山演化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1)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的发育控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及秭归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沉积,川东—湘鄂西弧形带限制了盆地的东南边界,加之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逆冲带,三面围限构成具前渊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或称为“墙围盆地”(walled sedimentary basin);(2)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的逆冲构造变形逐渐减弱,而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继续向北西扩展,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在弧形带前缘的宜昌地区形成沉积中心,并覆盖了现今的黄陵背斜;(3)晚白垩世,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继续向北西推进,构造线呈北北东向展布,弧形带北翼的黄陵背斜初始隆起,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北翼宜昌地区及南翼习水地区。与此同时,在弧形带内部薄皮构造的向斜部位形成楔顶沉积,发育如恩施盆地、黔江盆地、来凤盆地等一系列规模较小的背驼式盆地。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风向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古风向测量结果,总结了风向变化的规律。认为该浙江省早期处于副热高压带地区的西北和东北切变带(divergent latitudes of westerly winds and northeasterly trade winds)。随着气候的波动,该切变带发生了短周期的南北向漂变,造成西风与东北信风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5.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古风力是一项重要的古气候指标,其定量恢复是一个难题。风作用于水体产生的波浪大小间接地反映了风力,能够为古风力的恢复提供思路。发育于破浪带和冲浪回流带的破浪沙坝、沿岸沙坝分别记录了破浪和冲浪过程,作者分别介绍利用古湖泊中发育的破浪沙坝和沿岸沙坝进行古波况和古风力恢复的原理和操作流程。(1)根据破浪沙坝的几何形态,可以将其厚度与破浪水深建立函数关系,而破浪水深又由破浪波高决定,因此破浪沙坝厚度可以恢复破浪波高,据此可以进一步根据波浪统计关系恢复有效波高、根据风浪关系恢复风力。此方法依托以下3个参数: 单期次的破浪沙坝厚度、破浪沙坝的基座坡角、古风程。(2)沿岸沙坝厚度近似记录了冲浪的极限高度,后者受控于有效波高,据此也可以恢复有效波高和风力。此方法依托以下5个参数: 单期次的沿岸沙坝厚度、古(平均)水深、古风程、古风向相对于岸线的入射角、组成沿岸沙坝的沉积物粒度。上述2种方法综合性较强,涉及古风向、古地形坡度、风程或盆地直径、古水深等参数的恢复,需要综合运用古地貌恢复、去压实校正、古岸线识别、古水深恢复等技术,并需要结合波浪理论。古湖泊滨岸带地层中保存有大量的滩坝沉积,利用其恢复古波况和古风况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能够有助于更详细地重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背景。  相似文献   

17.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燕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火山喷发主要有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和东狼沟阶段。多阶段火山喷发可分为早侏罗世近EW向喷发带、晚侏罗世NE向喷发带和早白垩世NNE向喷发带。火山—沉积盆地主要有早侏罗世继承性坳陷盆地、晚侏罗世继承性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新生性上叠式断陷盆地。火山喷发主要有南大岭阶段夏威夷型喷发、髫髻山阶段斯特朗博利型喷发、东岭台阶段普林尼型喷发3种类型。岩浆成分变化规律为: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以基性岩浆为主, 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中性岩浆规模大, 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酸性岩浆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18.
During late Mesozoic times, extensive magmatism took place in SE China, forming widespread granitoids. Recently, we identify a series of Early Jurassic mafic rocks and A-Type granites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western Fujian provinces. The Early Jurassic A-Type granites occur as a NE-Trending belt. By integrated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we find that there are other three A-Type granite belts in SE China, i.e., the Lite Jurassic, Early Cretaceous, and Late Cretaceous A-Type granite belts, respectively, all of which are NE-Trending, parallel to the present coastline. The Lite Jurassic belt is located further inland, to the west of the Early Jurassic belt, whereas the Early Cretaceous belt almost overlaps the Early Jurassic belt and the Lite Cretaceous belt is located at the coastal area of SE China. Integrated these observations, we propose a repeated slab-Advance-retreat model for the late Mesozoic magmatie evolution of SE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