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晓东 《地下水》2011,(6):168-170
对含氯类有机物的降解进行研究,提出,氯代烷烃的降解主要采用双金属体系法;氯代芳香烃的降解多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对于氯代酚类则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等.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氯代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认为铁屑腐蚀电池处理氯代烃污水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铁屑中活性炭微粒对氯代烃的吸附与对反应的催化、氯离子对氧化膜的破坏和微电池的电场效应等原理;简要总结了迄今利用铁屑去除氯代烃的室内实验和利用原位铁屑反应墙处理地下水中的氯代烃污染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为这种反应墙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维护方便,有望投入商业运行的最佳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安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消毒是水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着重介绍了饮用水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氯气消毒法、臭氧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法、氯胺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阐述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工作环境的要求;分析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消毒成本;探讨了消毒后水中存留的副产物以及这些副产物对人体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饮用水未来的消毒方法:高锰酸钾消毒、Ti O2光催化消毒、膜消毒、电化学氧化消毒、生物活性炭消毒以及一些联合消毒方法,如高锰酸钾与氯联合消毒、紫外线与氯联合消毒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有机染料废水臭氧化后水体严重酸化、导致臭氧化效率显著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矿物材料改善臭氧化水体酸度,进一步提高臭氧化效率的思路。一方面采用高比表面积丝光沸石岩加载铜的氧化物作为吸附剂提高臭氧化效率,同时引入天然矿物水镁石,解决有机染料废水臭氧化后水体严重酸化的难题,进一步提高臭氧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Cu_丝光沸石岩/水镁石岩(复配方案为Cu_丝光沸石岩与碱性矿物质量比分别为2∶1和1∶1)可以改善染料废水臭氧化后水体的pH值,提高臭氧化效率。其中复配方案为1∶1的水体COD去除率与单独臭氧化相比提高近30%。经详细分析对比,提出矿物材料体系染料废水臭氧化反应中存在Cu_丝光沸石岩表面吸附作用反应机理、与水镁石溶解有关的碱催化机理及Mg2 与有机酸根络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双金属催化剂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采用自制Fe/Ag催化剂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了臭氧催化氧化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Fe相比,Fe/Ag比表面积减少了22.8%,在Fe/Ag/O3与含苯酚废水的反应体系中,反应遵循臭氧直接作用和活性自由基(·OH、·O2、H2O2)共同作用的机理;Fe/Ag在反应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30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在pH=6.3、Fe/Ag投加量为1.00 g的最优反应条件下经60 min反应,苯酚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比单独臭氧氧化分别提高了18.4%和29.4%。  相似文献   

6.
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自制的V-O型催化荆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试验表明,以TiO2,SiO2,ZrO2作栽体,在氮气或氧气中焙烧,而制得的6种催化荆中,V-O/SiO2/N2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和活性;通过催化荆吸附试验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自由基猝灭荆,初步探讨了其催化机理,即催化荆和臭氧反应,生成了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催化臭氧化时间、催化荆用量、进气臭氧浓度、体系pH值等因素均对降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解决地下水中铁锰超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粉末活性炭(PAC)和臭氧联用去除铁和锰的方法,并探索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首先研究PAC和臭氧单独处理铁和锰的效果;然后研究PAC和臭氧联用处理铁和锰的效果,并探究不同条件(pH、温度、PAC用量、氧化剂质量浓度)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研究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强化铁和锰被臭氧氧化,在PAC用量为0.3 g/L、臭氧质量浓度为5 mg/L、pH值为7.0、室温的条件下,5 min内铁和锰混合溶液质量浓度由0.5 mg/L迅速降到0.1 mg/L以下,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随着PAC用量的增加,铁和锰的残留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这说明反应高度依赖PAC表面的活性位点,进一步证实了PAC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和Mapping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在PAC表面形成了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涂层,而这些氧化物涂层会进一步加快水中游离铁和锰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自行合成了Zn1.5PW12O40纳米管催化剂,在臭氧体系中进行了催化氧化苯胺的实验。通过对苯胺的降解考察了Zn1.5PW12O40纳米管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利用GC/MS对催化反应的途径和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重复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效果。结果发现:在Zn1.5PW12O40的催化下,臭氧对苯胺降解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在8 min之内去除率可由单独氧化时的85%提高到99%;其臭氧氧化机理以羟基自由基为主,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酚类化合物属于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开展酚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学氧化是目前处理酚污染地下水的有效方法,常用的化学氧化方法包括:Fenton氧化过硫酸钠活化氧化臭氧氧化。本文系统综述了修复酚污染地下水各种氧化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修复效果适用范围优缺点,并提出在低渗透性土层深度污染时,化学氧化、增溶淋洗、电动修复技术的联合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影响羟基自由基在O3/UV体系中生成规律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紫外光(O3/UV)法是将臭氧与紫外光辐射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紫外光的辐射下臭氧显著地加速了分解速率,在溶液中形成具有强氧化特性的羟基自由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测定O3/UV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攻击水杨酸的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从而间接测定了捕捉到的羟基自由基的量。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水相温度、初始pH值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紫外光波长的减小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也会对生成羟基自由基的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海洋中的氟氯烃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氟氯烃不仅是温室气体,还破坏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也是近代海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作为化学示踪剂,广泛用于示踪海洋环流、水团运动混合过程、海洋通风过程,测定水团年龄、海水混合和循环速率以及海气交换速率等的研究.对过去几十年海洋中氟氯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海水中氟氯烃的分布特征与通量研究、氟氯烃在海洋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同时简述了大气中氟氯烃的分布特征.概述了该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气臭氧探空仪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一直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大气臭氧探空系统是当前直接获得地球大气臭氧垂直结构资料的直接探测系统,同时也是为卫星臭氧探测和激光雷达臭氧探测等提供对比和定标的有力手段。中国大气臭氧探空仪的研制工作起步较晚且进展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大气臭氧高空探测业务化的进程。首次报道了中国大气臭氧高空探测业务化进展状况,重点报告中国自行研制的大气臭氧探空仪的结构和技术性能指标,讨论了中国大气臭氧探空仪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芬兰Vaisala臭氧探空仪的比对结果,并给出该系统在北京、南极等地区应用施放中所得到的部分探测结果。同时对中国大气臭氧高空探测业务化方面的近期任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花园铜矿地处新疆乌恰县境内,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凹陷。本文通过物相分析对矿石类型进行讨论,利用扫描电镜结合矿相显微镜对氯铜矿、赤铜矿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园砂岩型铜矿氧化程度深,主要矿物为赤铜矿。氯铜矿集合体呈粗糙粒状、胶状和脉状;赤铜矿单晶颜色近于黑色,集合体颜色为紫红色。氯铜矿中Cu的平均质量百分比为55.7%,Cl的平均质量百分比为19.1%,Cu与Cl的质量比近似于3;赤铜矿中Cu的含量为87.7%。笔者认为氯铜矿是在干旱、高气温环境下,孔雀石与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发生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14.
Zn-粘土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O3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尹琳 《高校地质学报》2000,6(2):260-264
对于生物难降解性有机染料废水,用矿物催化剂进行复合催化氧化获 得了比较理想 的实验处理效果。以粘土为载体加载金属锌氧化物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对人工模拟的染料废水进行复合催化臭氧氧化实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进一步提高了臭氧的降解效果,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油田回注水催化电解杀菌与次氯酸钠杀菌在杀菌机理、效果及应用成本3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催化电解产生有效氯是主要的杀菌机理.催化电解产生的有效氯质量浓度与电解时间呈线性关系,杀菌率随着有效氯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定量杀菌的对比结果表明,油田回注水催化电解杀菌比次氯酸钠杀菌效果好,且不须投加任何药剂,只消耗电能,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发现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尤其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是除空气中有害成份(如二氧化硫、十氧化氨、臭氧等)外的又一危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两组不同水镁石-苯酚投料比的实验,研究固体沉淀物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实验显示,水镁石解离出的Mg2+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能形成难溶盐,并发生沉淀分离,促进含苯酚废水臭氧化降解的效率。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47 g/L,初始碳镁原子比(C/Mg)为30时,经3小时充分臭氧化曝气后,投加的水镁石全部耗尽。XRD、TG/DSC结果显示新形成的沉淀物为草酸镁。反应终点的pH值在4以下,TOC去除率为40%。当体系的初始C/Mg(原子比)为1,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5 g/L时,同样的臭氧化曝气过程体系残留的沉淀物仍是水镁石。反应终点的pH值在10左右,TOC去除率为92.8%。研究证明,苯酚臭氧化过程也是体系酸化的过程,至少在高C/Mg比条件下新生的质子能与水镁石解离出的羟基中和,水镁石解离出的Mg2+可与草酸根结合沉淀出草酸镁。  相似文献   

18.
天然金红石光催化降解藏红T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天然金红石悬浆体系中藏红T的脱色条件及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催化剂投入量、光强、气流量、催化剂粒径、反应气氛等实验条件对藏红T脱色速率的影响,阐述了实验过程中无机离子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该反应基本上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酸性条件下尤其是当溶液初始pH值为2.5时,藏红T的脱色速率要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快得多;增加光强度能较大地提高反应的降解速率;催化剂最佳投入量为1.3g/L;在氧化气氛下该反应比在非氧化气氛快得多;通入气体的流量在40L/h最合适;反应溶液中有氯离子溶出说明有机物中的含氯部分被降解。本研究为光催化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鲍彤 《黑龙江地质》2000,11(1):52-54
根据痕量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偶氮氯膦Ⅰ的催化作用,采用过氧化氢氧化偶氮氯膦Ⅰ作用为指示反应测定痕定Fe(Ⅲ),是一种高选择性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耗减现象,似乎不仅仅局限于平流层。Schnell等人新近报道,在南极洲的春季里,当上部大气层中出现臭氧洞时,下部大气层即对流层中也出现臭氧损耗现象。这些作者认为,光化学扰动(紫外线辐射增强是由于平流层出现臭氧洞)和对流层环流的变化都与臭氧耗减现象有关。 在1985年首次发现的臭氧洞,出现于平流层中14—22km以上的高度内,每到南极洲的春季,当清新阳光、人为排放的卤化烃及极冷温度引起南极涡流内的冰晶云粒子发生释氯化学反应时,就出现臭氧洞现象。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