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仇鑫程  童金南  田力  楚道亮  宋婷  李东东 《地球科学》2016,41(10):1709-17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同时发生了复杂的环境变化.由于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化石记录没有海相记录完整,同时也缺乏其他可靠的年代地层标志,所以如何标定陆相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难点.贵州威宁金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位于康滇古陆的东侧,毗邻海陆过渡相区,可以与同期的浅海碎屑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剖面进行由海到陆“追索式”的生物地层对比,是我国研究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对比的关键研究区之一.研究区的金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中化石丰富,共发现双壳类化石4属6种,叶肢介2属4种,植物化石9属及腕足类化石1属,为海、陆相地层对比提供了桥梁.依据叶肢介Euestheria gutta-Palaeolimnadia xuanweiensis组合、植物Annalepis-Peltaspermum组合以及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Neoschizodus orbicularis组合的生物化石时代归属讨论,识别出金钟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应该在卡以头组下部.通过与邻区不同相剖面的对比,提出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Neoschizodus orbicularis组合以及陆相的叶肢介Euestheria gutta-Palaeolimnadia xuanweiensis组合可以作为三叠纪最早期的识别和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吉木萨尔三台大龙口剖面已被推荐为国际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侯选剖面。该剖面是世界上研究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最理想的剖面之一,也是我国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程度最高的剖面。准噶尔南缘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统称仓房沟群,下分5个组(自下而上):泉子街组、梧桐沟组、锅底坑组、韭菜园组、烧房沟组,除烧房沟组与下伏韭菜园组间有显著冲刷面外,各组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仓房沟群中生物化石丰富,可以划分出植物、孢粉、双壳类、叶肢介、介形虫、脊椎动物等不同的生物组合,尤其重要的是在锅底坑组上部发育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生物混生的过渡层。这个过渡层揭示了生物演变的连续性,即脊椎动物Jimusaria与Lystrosaurus共生,孢粉Lueckisporitesvirkkiae与Lundbladisporawatangensis共生,以及二叠纪型的植物、双壳、介形虫与三叠纪型的叶肢介之间的混生。即在这个过渡层中既含晚二叠世型的孑遗分子,也含早三叠世型的新生分子,因而可以确定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就在锅底坑组内,置于大龙口背斜南翼剖面第36层,北翼剖面第34层之底,即在锅底坑组与韭菜园组传统岩组界线之下约50m(北翼)~60m(南翼)处。古地磁反映的正负极性与生物地层界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焦学文  巩磊  王超勇  孙旭  亓乐 《沉积学报》2015,33(5):865-877
根据川南先锋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沉积特征,结合钻孔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识别出等斜碳酸盐缓坡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相,包括高能生屑浅滩、内缓坡、潮间带等7种亚相。同时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以及支撑类型等微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界线地层沉积归纳为14种微相类型,并由此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相序及其演化。研究区产出一层微生物岩,显微镜观察显示:微生物岩主要是叠层石;在它们内部发现了大量的蓝藻球粒、钙化鞘和微亮晶包覆层等微生物成因的显微组构。对ZK1501孔所采集的0.58 m K9灰岩岩芯连续磨片后进行生物组合分析,在距底6 cm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三叶虫、腹足类和叶枝藻化石,其上出现小型化的介形虫(小于200 μm),表明二叠纪末期生物主灭绝界线应位于飞仙关组底面之上6 cm处,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应位于小型化介形虫层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4.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介绍了几个目前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TPTB)研究的重点剖面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分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现状,包括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剖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生物地层方面,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存在晚二叠世与早三叠世生物混生的层位,其中不同类别生物的时间界线常不一致,又由于陆相界线地层中含脊椎动物化石的层位一般较少,以脊椎动物化石(Lystrosaurus)为标准的精确界线常不确定,因而需重新寻找并确定陆相三叠系底界的标准化石。事件地层标志可能会成为连结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高精度对比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层位12种壳饰类型与9种壳形类型的介形类可能生活的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刺状壳饰的介形类生活的最佳环境为深湖—半深湖相环境;瘤状壳饰的介形类适宜生活于水质清、矿化度较高、pH值也较高的浅湖—半深湖相环境;深蜂孔、饰边、长瘤或隆脊壳饰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浅蜂孔、网状、细纹、细脊壳饰的介形类主要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三角形、长方形壳形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低梯形、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部分种类生活的环境为深湖相环境,另外一些种类生活于半深湖—浅湖相环境;高梯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适宜的环境为浅湖相环境;椭圆形壳形的介形类基本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肾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生活于浅湖—半深湖相环境。青山口组一段的介形类群以适应深湖—半深湖相的具饰边壳饰、低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为主;青山口组二、三段介形类的壳饰与壳形类型虽然丰富多样,但与湖泊沉积环境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姚家组介形类的壳饰均以适应浅水相环境的浅蜂孔、细脊壳饰为主,壳形以椭圆形占绝对优势为特征,后期随着湖泊水深增大,出现了少量反映较深水相环境的深蜂孔壳饰与三角形和长方形壳形类型;嫩江组一段介形类的壳饰类型较少,以深蜂孔与浅蜂孔类型为主,壳形类型相对较多,椭圆形、长肾形、长方形、三角形、低梯形类型均有一定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层位12 种壳饰类型与9 种壳形类型的介形类可能生活的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刺状壳饰的介形类生活的最佳环境为深湖—半深湖相环境;瘤状壳饰的介形类适宜生活于水质清?矿化度较高?pH值也较高的浅湖—半深湖相环境;深蜂孔?饰边?长瘤或隆脊壳饰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浅蜂孔?网状?细纹?细脊壳饰的介形类主要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三角形?长方形壳形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低梯形?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部分种类生活的环境为深湖相环境,另外一些种类生活于半深湖—浅湖相环境;高梯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适宜的环境为浅湖相环境;椭圆形壳形的介形类基本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肾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生活于浅湖—半深湖相环境?青山口组一段的介形类群以适应深湖—半深湖相的具饰边壳饰?低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为主;青山口组二?三段介形类的壳饰与壳形类型虽然丰富多样,但与湖泊沉积环境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姚家组介形类的壳饰均以适应浅水相环境的浅蜂孔?细脊壳饰为主,壳形以椭圆形占绝对优势为特征,后期随着湖泊水深增大,出现了少量反映较深水相环境的深蜂孔壳饰与三角形和长方形壳形类型;嫩江组一段介形类的壳饰类型较少,以深蜂孔与浅蜂孔类型为主,壳形类型相对较多,椭圆形?长肾形?长方形?三角形?低梯形类型均有一定含量?  相似文献   

7.
田树刚 《地球学报》1993,14(1):133-150
本文主要从生物地层学角度探讨湘西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划分。笔者对该区上二叠世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以牙形石地层分布、百分比丰度和演化关系为基础,将该区二叠系栖霞阶顶部至三叠系格里斯巴赫阶划分为13个牙形石带,并与区内其它门类化石带和国内外同期牙形石带做了详细对比;界线层夹有多层海底火山喷发物成因的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界线上见有“过渡层”或生物“混生层”,证明该区界线地层为连续沉积。据界线上下“二叠型”与“三叠型”生物的盛衰和演替,以菊石Hypophiceras带或“过渡层”的底部为该区二叠-三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8.
新疆准噶尔南缘和吐鲁番盆地二叠─三叠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路线考察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和吐鲁番盆地两条剖面。剖面层序清楚、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非海相二曾─三叠系界线的理想地点。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由上二叠统和完整的三叠系组成大龙口背斜,其北翼地层发育齐全,南翼可观察到世界罕见的二叠─三叠纪生物与沉积过渡层,两系之间孢粉、介形虫、叶肢介、脊椎动物各门类化石丰富,其中晚二叠世晚期新疆吉本萨尔兽与世界公认的早三叠世标准化石水龙兽共生,目前该剖面已推荐为国际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吐鲁番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地处海平面之下地区,该区桃树园剖面发育完整、出露良好,特点是脊椎动物化石丰富.上二叠统桃东沟群不整合超覆在石炭系火山岩之上,其上,与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仓房沟群和中一上三叠统连续沉积,侏罗系含煤层整合在三叠系之上.  相似文献   

9.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1 m厚的地层内的富集事件属首次报道.在地球化学地层方面,南非有机碳同位素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变化趋势与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存在相似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海、陆相界线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在磁性地层方面,南非卡鲁盆地内的磁极性存在从反向到正向然后再反转(R-N-R)的变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位于第一反向极性带的顶部.同时,结合目前全球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华南地区可能为突破传统观念的研究地区,陆地事件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代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德国被誉为三叠系的故乡,因为三叠系这个术语来自德国的日尔曼盆地,其中三叠统壳灰岩素有化石库之称。然而,关岭生物群的发现和在生物群的时代、组合特征、产出层位、分布以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研究的进展表明:关岭生物群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化石库或化石矿床,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多,远远优于德国的壳灰岩。对这个珍稀生物群的综合研究不仅为创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和软骨鱼等化石的分类、演化、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于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问题、建立中国甚至全球拉丁阶和卡尼阶界线层型剖面、发展生物超常规保存及埋藏环境理论和重建“三叠纪公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gen.nov.)—S.lantianensis(gen.et sp.nov.);并作为讨论Sinogella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gen.et sp.nov.)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2.
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的宏观藻类化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瑞东  赵元龙 《地质论评》1999,45(3):282-290
本文描述了贵州寒武纪凯里组中的宏观藻类化石7属12种,其中有6个新属10个新种;Bosworthia simulans,B.gyges,Eolaminaria grandis gen。et sp.nov。,E.perelegans gen。et sp。nov.,F.vein gen.et sp.nov.,Kailiphyton simulans gen.et sp.nov.,Palaeospine  相似文献   

13.
王易农  程淑薇 《地质论评》1999,45(5):498-503
本文记了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早二叠世介形类化石,化石采自柯坪县丘达依萨依剖面萨热哲依组,共计9属15种,其中10新种,并建立了Roundyella-Healdia-Sulcella-Bair-dia介形类组合,此组合明显不同于以Bairdia为主的中国南方早二叠世介形类动物群。  相似文献   

14.
讨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关岭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和死亡埋葬特点,认为该生物群分布于裂谷地区;生物群的群体死亡并被迅速埋葬的原因是地震;贵州龙生物群与关岭生物群是同期生物群;"S形带"是一构造断陷带,在卡尼期早期是裂谷。  相似文献   

15.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生物化石保存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以前只发现少量的海绵骨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类动物化石被发现。最近,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发现碳质和薄膜型化石,它们包括大量的简单线状遗迹、碳质膜状高肌虫、完整海绵动物、管虫、薄壳双壳动物、碳质膜状软舌螺以及一些圆形膜状化石等。通过对黑色页岩的粘土矿物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繁盛期之上有一个大型动物繁盛期,随后由于地壳拉张作用,大规模的海底热液和火山喷发作用的加强,海洋环境变成酸性环境,不利于生物生存,发生生物绝灭作用,随后海洋环境逐渐趋于碱性,大量的生物又开始繁盛。  相似文献   

16.
海相三叠系广泛发育于中国南方,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瓣鳃类、菊石、腹足类及介形虫等。在此区内,海相二叠系也极为发育,有许多二叠-三叠系连续沉积剖面。因此,二叠-三叠系的界限剖面,可以在许多地点见到。 二叠-三叠系的界限日益受到国际地层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李友桂  杨藩 《地球学报》1983,5(3):77-86
<正>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系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北中生代地层组和青海石油管理局古生物组王思恩、狄恒恕、朱忠浩和笔者等于1974年采自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南麓红水沟地区红水沟组。共分析了34块样品,内含极其丰富的介形虫化石。 文内共描述了9种,分属于3科4属(7个新种)。目前我国真正属于晚侏罗世的淡水介形虫动物群发现不多,正式报导尚属首次。故对于研究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介形虫动物群的垂直变化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南燕同志给予的充分协助和黄成彦、赵黎宇等同志在化石电子扫描及照像等方面的大  相似文献   

18.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组中分枝状宏观藻类化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组中的分枝状宏观藻类化石5属7种,即:Marpolia spissa Walcott,Marpolia aequalis Walcott,Guizhouella ramulosa Yang(gen.et sp.nov.),Doushantuophyton lineare Chen,Thamnophton formosus Yang(gen.et sp.nov.),Eoulothrix fibrillata Ding,Eoulothrix flabellophyton Yang(sp.mov.)。根据大量的藻类与凯里生物群共生特征,从藻类的生态及生物群分布受到沉积韵律控制等特征分析,认为凯里生物群生活环境的水深应该在30-60m,而埋藏和保存环境的水深是150m左右。另外,将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与震旦纪陡山沱期的藻类化石进行了比较,两者在以分枝状藻类占主要组成上是相似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晚震旦世宏观藻类与寒武纪宏观藻类没有大的演变,但寒武纪宏观藻类以出现钙质珊瑚藻类、分枝更加复杂的类型和具有锯齿状叶状体、生殖托构造的藻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Abundant medusoid soft-bodied metazoan fossil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Sinian Xingmincun Formation(with an isotopic age of 650 Ma) at Qipanmo, Qidingshan and Yangtun of the Dalian-Jinzhou area,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in addition, a number of macroscopic algal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Getun Formation overlying the Xingmincun Formation. Medusoid fossils include 3 genera and 6 species(all of which are new). Judging from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s, these medusoid fossil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an intimate affinity with the Ediacara fauna in the terminal Precambrian of Australia, as their characte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se medusoids and the Edicara fauna might be the products of the same period. The discovery of the medusoid fauna in the Xingmincun Formation mark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minal Precambrian organisms in China, and it is of major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the Sinian System of China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inian strata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20.
福建雁石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石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可作为碎屑岩沉积区的代表性剖面来研究。首次发现和研究了本剖面的粘土岩层,鉴定为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它能和广布华南的界线粘土岩层对比,并与当时的火山活动有关。界线附近较丰富的动物群的采集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测试,提高了界级划分精度,揭示生物更替规律,证明两系之间为整合的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