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南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探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从地层、构造力学体系、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提出前泥盆纪在炎陵—蓝山构造岩浆岩带两侧的地质体是分离的。通过对地块拼贴时力的作用和平面变形的分析,认为炎陵—蓝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是两个地块的拼贴线;郴州—邵阳北西向构造岩浆岩带是地块拼贴时的应力集中带,两带交汇于此,是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最本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湘南区域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区域重磁异常的分析,蓝山—酃县重力梯度带可作为湘南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在各地质单元中,深大断裂以及隐伏岩体等,都有明显的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因此,利用区域重磁资料研究湘南地质和找矿问题是有意义的。文中提出的区域重磁异常在湘南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有如下五个方面: 1.重力资料所反映的区域性深断裂具有重要的控矿作用,尤其是与表生构造的交汇部位最易形成大矿。 2.航磁资料反映的高磁区有明显的控矿作用。 3.重力负异常反映的隐伏岩体,对于开展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4.短轴串珠状航磁异常反映的矿化、蚀变、断裂破碎带,对于从地表众多的断裂构造中区分出具有控矿作用的断裂带是有意义的。 5.在成矿地质环境有利地区的局部磁异常,对于查明具体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部得尔布干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得尔布干断裂带控制了火山 侵入杂岩作用 ,形成了多金属成矿带。多期次构造 岩浆活动 ,在成矿带内形成了不同时期规模不等的侵入岩体及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在区内已发现金、银、铜等多金属矿产地百余处 ,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研究表明 :得尔布干断裂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到第三纪多期构造演化并伴有相应的岩浆活动。深断裂控制区域构造发展 ,次级断裂对成矿起导矿、容矿作用。本文从构造控矿作用入手 ,分析研究区内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 ,提出了成矿带内多级构造控矿作用 ,对今后在我国东北部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南大坳钨锡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矿床特征入手,对控矿构造进行具体分析,从区内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的角度,论证了区内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了构造对钨锡成矿作用和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认为区内构造的形成与岩浆多阶段脉动侵位密切相关,热液致裂和NNE向断裂的左行剪切所产生的力偶作用使控矿构造产生多次脉动活动和矿化作用,控矿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性质决定了钨锡矿化类型和矿脉(体)的产出特征,构造控矿具有定位性、等距性、定向性及分带性等规律,应用该规律,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荣华 《地质与勘探》2012,48(2):207-216
[摘 要]卢氏地区位于华北陆块与秦岭构造带结合部,具有独特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已发现矿床、矿点百余处。东秦岭中生代斑岩钼矿及相关的脉型铅锌矿具有明显断裂控矿特征,在断裂的交汇部位、断裂膨大处或拐折处通常可形成大矿和富矿。在卢氏地区这种构造控矿特征得到地球化学判据的支持,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明,钨、钼、铅、锌等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清晰的分带和明显的浓集中心都与区域断裂构造系统有着密切的相依关系。这种钨钼铅锌异常的空间分布成为良好的构造找矿标志,并可为本地区及中国东部进一步开展此类矿床找矿勘查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位于炎陵-蓝山重力梯度带中的耒阳-临武SN向构造带与茶陵-永兴坳陷带复合部位的王仙岭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其中NE向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王仙岭花岗岩体W,Sn,Mo,Bi,Be,Nb等成矿元素半度值高,已发现锡多金属等矿床(点)39处。区内W,Sn,Pb,Zn,Au,Ag,As化探异常规律大,强度高,具水平分带现象。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物化探,异常,结合以往找矿成果及最新的民采资料,圈定了野鸡窝,大壁口、龙潭和水源山4个锡多金属矿远景预测区,并提出了找矿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叙述 "银厂坡-石门冲断褶皱带"断裂展布样式、构造组合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区内构造控矿特征,指出不同级次断裂控制了矿带、矿床及矿体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把"银厂坡-石门冲断褶皱带"分为6个断裂带(矿带),10个构造复杂区(找矿靶区),初步认为"构造化学找矿方法"是区内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桐木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可知,研究区磁场特征较为简单,为平稳的弱磁场区,放射性场则呈现出明显的平行条带状特征,与断裂及地层走向相同。对重点异常开展了地物化综合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成矿亚带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区内HF35等重点放射性局部异常具较大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潜力。成矿亚带受构造和围岩双重控制作用明显,但主要受桐木区域性大断裂控制,大断裂及次级构造所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研究了湘南的一条区域性大断裂—永耒大断裂。论述了该断裂的地质背景、断裂特征、形成机制及找煤意义。建立了区域内各构造体系的发育程序。对研究区域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段存基 《华北地质》2004,27(4):261-267
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根据区域和矿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萑香洼金矿床不同构造层次对金矿的控矿作用,总结了断裂构造的控矿特征,认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m、Fs、F1)为导矿构造,控制金矿带、矿床的分布;次级的NW向(F985等)和近E-W向(F14等)断裂构造为主要容矿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NNE向(F201等)断裂为成矿后构造,起破矿作用。容矿断裂在主成矿期经历了“挤压-拉张”的脉动式活动.具“韧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在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北北东向保靖-铜仁断裂带的东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平移逆冲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它们均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构成一个大型压扭性旋扭构造系统。旋扭构造控制了湘黔汞矿带的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了汞矿带内各矿田的展布,而由北东向断裂带所派生的次级张扭性断裂裂隙带,则控制了单个矿体或矿床的产出和定位,特大型和大型汞矿床均产于旋扭构造的应力强区内。  相似文献   

12.
甘肃安西县寒山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山金矿位于甘肃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阿尔金大断裂带南侧.矿床受控于由阿尔金大断裂派生的北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中.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含矿地层、韧脆性剪切带构造、岩浆岩等因素的制约.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认为韧脆性剪切带中的次级断层和矿体深部勘探,是该矿床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范玉梅 《贵州地质》2003,20(4):216-219,215
本文根据雷公山背斜南段的几个锑矿床的勘查资料,结合1:5万区调和相应的科研成果,总结该区锑矿床的共同特征,并对其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逆冲断层、剪切带控制锑矿田的分布,“褶皱 断层”控制锑矿床分布,单条剪切带及后期脆性断层控制锑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4.
焦家断裂带与三山岛断裂带,是胶东西jE部著名的金矿成矿带。利用综合物探资料,对三山岛断裂与焦家断裂带之间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利用高磁、重力、大地电磁(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研究剖面,研究探索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带深部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及成矿模式。系统总结了两带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提出了6处深部成矿靶区。其中Au4预测靶区,深孔验证见到厚大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科研效果,为胶西北地区深部地质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鞍本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模型研究”工作中,尝试在GIS平台上对鞍本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航磁、重力、化探、地热泉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区存在一条近EW向展布的航磁和重力水平一阶导数负值异常带,该带南北两侧的地磁场、重力场和地球化学场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成果显示,这条EW向断裂带具有控岩、控矿作用.该断裂自新太古代以来一直有活动迹象,新太古代时,可能是火山喷发的重要通道,已知大型或特大型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床均分布在断裂北侧长约90 km、宽约20 km的带状区域内;元古宙—古生代时,断裂带对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制约,断裂带两侧的沉积环境不尽相同;中生代时,一系列中酸性侵入岩沿该断裂侵入(局部为隐伏岩体);新生代沿该断裂出露有一系列平行带状展布的地热泉.  相似文献   

16.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相似文献   

18.
桑植-石门复向斜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植-石门构造带是湘鄂西构造带最东边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紧密接壤雪峰陆内变形系统的北西侧,属于二者之间的盆地过渡带,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的复合沉积区。该地区自前寒武纪以来长期受板块构造运动和陆内造山运动的影响,构造轴迹由NNE-SSW 向逐渐过渡到近E-W 向,构造变形极其复杂。对该构造带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有助于揭示雪峰山和川东-湘鄂西构造带之间的过渡关系以及探究中上扬子陆内构造的变形机制,对复杂地形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之前,受限于地震资料的品质和数量,前人对湘鄂西-雪峰山之间过渡带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认识还不完善,尚需进一步深化。本文以最新的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浅表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原理,精细刻画了桑植-石门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建立了构造带内南、北段相应的地质结构演化模型:桑植-石门构造带南、北段的变形过程大体相似,都是在反冲断层与低角度逆冲推覆断层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原地埋藏体,之后受燕山期以来的多幕构造运动影响,逐步形成现今的褶皱形态。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其差异的主控因素:1)“钉线”与变形带之间的距离;2) 后缘的雪峰推覆体的差异变形。  相似文献   

19.
闫岩 《地质与勘探》2018,54(1):166-173
内蒙宁城地热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矿带和矿田。本次研究对宁城地区成热控热构造系统进行厘定和研究,用成生联系的思想综合分析了不同尺度的控热断裂带之间的联系,包括嫩江-八里罕断裂、黑里河断裂和大庙-锦山断裂,阐述了不同系统的主干构造体系及其复合对地热分布的控制。嫩江-八里罕断裂南段"山"字形构造的NW向断裂,向SE向发生近40°错移,偏转后呈"S"型弧形弯曲,在转折端西侧构造应力集中的深成隐伏侵入岩蚀变带中出现地热异常。同时,SN向的热水镇-大营子断褶带后期继承性改造使断层向SN两翼外扩,为深成岩浆侵入及热能上升提供了通道,可能是地热形成的主要构造因素。由于岩浆侵入活动加剧,造成地热区差异性上升运动,使壳源深部热源上移;地下水在深部循环加热后,在高海拔补给带的静水压力下沿断裂通道上升,形成地热流体。  相似文献   

20.
刘虎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83-393
湘中湘潭盆地大塘坡组锰矿是湖南重要的锰矿基地。盆地内发育一组NNE向同沉积断裂,形成了一系列凹陷带(断陷槽),控制了沉积岩相的分布,锰矿主要产于盆地凹陷带的黑色页岩夹碳酸锰矿微相内。矿石中Co、Zn、Pb、Mo和Ba等元素丰度较高,Co/Ni、SiO2/Al2O3、(Fe+Mn)/Ti、Al/(Fe+Mn+Al)比值以及Co/Zn-(Cu+Ni+Co)和Fe-Mn-(Cu+Ni+Co)图解都揭示锰矿成矿过程中有海底热水的参与;稀土元素分布模式、Ce、Eu异常表示锰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并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碳同位素结果显示出富集碳的轻同位素的特征,反映了湘中地区锰矿中碳同位素热水沉积的特征;氧同位素计算古温度为湘中地区锰矿的低温热水沉积成因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