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分析从地理空间的视角描述和分析问题,是地理学日益受关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已引起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视。该文阐述了空间分析的概念、内容、分类与定义,沿着1960s以来空间分析的发展脉络,分为3个阶段:1960s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的测度,1970s-1980s空间统计学的迅速发展时期,1990s到本世纪初,空间分析与GIS和智能计算相互结合产生巨大的应用潜力,计算密集型的特点明显。结合各阶段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阐述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与成就,最后总结了空间分析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爱平 《福建地理》2003,18(3):32-36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福建省旅行社数量、类型和效益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提出福建省旅行社的空间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等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在最近几十年来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地理空间分布的整体性就像它的局部性一样,是空间统计分析的主要对象.本文目的是综述各种地理空间分布整体性特征的统计研究进展.在这里,地理空间分布的整体性特征是指它在二维空间上的中心和方位以及它自身的地理范围、空间密集度和形状.文中介绍了对这些整体性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预测和估计的方法.已有近20个空间统计指标用于描述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空间分布的各种整体性特征,分析和预测它们的时空演化过程.如空间移动、扩张、加密、旋转,并确定不同空间分布的相关关系.文中探讨了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如空间独立性假设、空间随机抽样、时空过程分析(包括时空稳态随机过程1、空间统计描述方法和空间分布函数等.  相似文献   

4.
空间传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四大传统之一,地理学家对城市形态的关注正是对空间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句法理论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其创立之初即关注于空间与建筑、城市之关系的探讨。国外运用句法理论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而国内对于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则相对匮乏。从渗透与隔离、引导与暗示、交流与共享3个方面对国外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观概述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建筑空间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并为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步入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态势与顺应决策取偿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中国21世纪持续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的需要,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空间结构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按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研究视角,对中国步入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推进国内外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等国际经济要素加速转移的空间演化态势的特殊内涵,着重从其空间跨越性、空间汇剑性、空间依存性等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揭示与评价,并对中国的相关适应决策取偿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空间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空间调整应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结合区域发展现状,运用产业簇群理论,提出整合设想按照价值链空间模式来布局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层次不同的外向空间、承接空间、腹地空间3种形态,构建一个按照"进口(创新)-生产-出口"类似赤松"雁行"产业空间蓝图,并且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多方案地开展,全面提升闽域整体竞争力,使福建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区,实现"第四极"梦想.  相似文献   

7.
王强  伍世代 《福建地理》2006,21(2):16-19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空间调整应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结合区域发展现状,运用产业簇群理论,提出整合设想:按照价值链空间模式来布局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层次不同的外向空间、承接空间、腹地空间3种形态,构建一个按照“进口(创新)—生产—出口”类似赤松“雁行”产业空间蓝图,并且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多方案地开展,全面提升闽域整体竞争力,使福建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区,实现“第四极”梦想。  相似文献   

8.
马雨竹  宋伟轩  李晓丽 《热带地理》2021,41(5):1023-1033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9.
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地理大数据的内在本质以及地理大数据挖掘对于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本文解释了地理大数据的含义,并在大数据“5V”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粒度、广度、密度、偏度和精度等“5度”的特征,揭示了地理大数据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地理大数据的表达方式、地理大数据挖掘的目标、地理模式的叠加与尺度性、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地理学的关系等4个方面阐述了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本质与作用,并从挖掘目标的角度对地理大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类。未来地理大数据挖掘的研究将面临地理大数据的聚合、挖掘结果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发现有价值的知识而非常识等几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空间距离谓词主要用于描述空间对象间的距离关系。带有距离度量的连接索引方法主要是将不同空间对象的索引连接起来,以空间对象间的距离值作为空间关系的度量,将连接的索引、空间对象间的距离、由距离产生的各个空间关系构成空间对象的关系表,从而提高空间对象之间距离关系的查询速度。笔者认为,该方法仅适用于少量空间对象间的距离谓词提取和计算。如果空间数据库中存储大量的点状空间对象,使用以上方法对每两个空间对象建立连接索引,进行笛卡尔乘积运算,则会形成庞大的结果集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福建省旅行社数量、类型和效益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提出福建省旅行社的空间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孪生空间及其应用——兼论地理研究空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研究呈现由平稳发展到爆发态势,应用领域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发展用于指导各个领域和不同结构与规模的数字孪生研究与应用的方法论体系。本文在总结分析各个领域数字孪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以孪生空间作为概括和统摄各尺度数字孪生体的框架,并给出了孪生空间的定义和一般特征。然后,以目前已有初步实践基础的孪生城市为例简要阐述了其应用。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载体抑或研究对象本身的空间,由自然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地理信息空间三元空间构成,彼此整合度不高。为更有效地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我们提出以孪生空间整合三元空间,重构地理研究空间。孪生空间具有与物理空间的双向实时互馈特征,能够打破地理三元空间内部的壁垒,进而实现模拟现实、预测变化和调控过程的地理综合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3.
集聚与扩散是研究大都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视角,该文以南京为实证,着重从人口与就业的密度分布以及办公与商务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运用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探讨了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过程中要素集散的现象,机制与有关问题,并提炼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空间位置是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准确的空间定位,正确解答与区域有关的问题。笔运用幻灯片,加强区域空间位置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化的空间工具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13,32(9):1761-1767
人类发展从要素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不得不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以一个个规制性功效空间的构建规范现代社会,发挥着空间治理的作用,调控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和国家是人类进行空间治理最基本的两类功效空间范式,直接决定着相应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行为,以及空间福利状态。城市是人类自行营造的物质空间和空间使役系统,是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资本的有效整合下人类建构生存系统的一种基本空间范式,承载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功能,形成了经济资本、政治生活、权力运作等交织在一起的具有多元意义的社会空间,发挥着空间管理与治理、规范空间行为、提供持续福利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丽  曾琪洁  陆林 《地理科学》2012,(2):186-192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行为数据,运用空间使用曲线、客源吸引半径、游憩活动空间等方法,阐述了重大事件型目的地——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的客源地空间分布、游憩活动空间、空间行为模式等。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广泛,距离衰减现象明显,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世博会的引力场半径为1 400 km;基于旅游目的地,世博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旅游者在上海市域内的主要目的地是世博会,向长三角城市扩散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衰减,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以直游式、直游—周游式为主,旅游者个体属性不同,空间行为模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空间外部性、空间依赖和空间外溢是用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作用机制的3个重要概念,也是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时的3个重要分析工具。目前,对于这3个概念应该如何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在使用范围以及适用情况上缺乏统一性。根据相关文献对这3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比较,总结了它们的计量测度方法,试图对以往的研究内容做出梳理并补充,进而为研究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余斌  卢燕  曾菊新  朱媛媛 《地理科学》2017,37(3):375-385
乡村生活空间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居住、就业、消费和休闲等日常活动迭置而成的空间聚合体,也是一定乡村地域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和空间意义内在关联的有机统一体。近期西方学术界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生活主体多元化和生活空间异质化,二是被城市社会生活他者化和空间边缘化的不同弱势群体的乡村生活体验及空间建构。国内乡村生活空间研究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从研究内容看,注重乡村居民居住及就业空间变化研究,但乡村消费空间和休闲空间研究成果很少见;从研究方法看,空间形式的实证分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空间内涵的结构分析和空间意义的人本分析有待深化。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能够丰富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并可能为乡村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西方乡村生活空间研究难以提供标准模版,中国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资源得天独厚,“形式-内涵-意义”相统一的空间观能够帮助构造有效分析框架,基于空间行为分析的多种方法集成能够提供有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柴彦威  沈洁 《地理科学》2008,28(5):594-600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20.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一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