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公共图书馆布局不合理问题,该文基于离散空间需求分别构建P-中值模型、最大覆盖模型进行选址,结果表明后者更适用于图书馆选址;但因需求点分布密度不均,最大覆盖模型求出的一组设施点并非最优解,其覆盖效果一般。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连续空间需求下的最大覆盖选址方法,即当需求为多边形区域时,将无限个候选点转变为有限个PIPS候选点,并包含最优解,则可用较少的一组设施实现服务最大化覆盖。以武汉市主城区公共图书馆选址研究为例,验证了基于连续空间需求的最大覆盖选址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服务覆盖率,优化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於家  温家洪  陈芸  廖邦固  杜士强 《地理学报》2017,72(8):1458-1475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配置一直是灾害防治和城市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城市居民尽快地,尽少拥挤地到达满足容纳需求的应急避难所为目标,整合遥感影像数据、高精度人口分布数据、交通路网数据和专家知识等数据,综合运用智能体模型和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开展研究。本文设计了三类与应急疏散相关的智能体:政府智能体、避难所智能体和居民智能体,来实现应急疏散的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支持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选址和配置。选址方法上运用了多准则决策方法和权重敏感性分析,在选址高适宜区域内选定避难所的新建方案。以新的避难所空间布局和配置为条件,执行新一轮的应急疏散模拟过程,实现选址的循环优化,从而获得最终的避难所空间配置方案。本文以上海市静安区的应急避难所空间配置分析为案例,生成了该区域应急避难所的详细空间配置方案,该方案能帮助居民在尽少拥挤风险下尽快疏散到附近的避难所。本文提出的方法充实了中国城市避难所选址的相关理论与可操作性的技术基础,为其他地区开展避难所的配置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经济辐射区定量分析--以重庆大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辐射的有关理论,以重庆市大足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大足县22个小城镇的10项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大足县小城镇的辐射半径。依据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的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不同范围辐射区的小城镇,为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和小区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防灾空间中最基本的单元——社区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建立了基于现状空间分析的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模型,模型由应急疏散时间半径与应急疏散容量半径两个维度及应急疏散距离、道路有效宽度、道路集成度、应急疏散场所容量、社区人口密度5个因素构成。最后,通过GIS中的服务区分析及空间句法分析等技术,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交道口社区,找到交道口社区中应急疏散能力较弱的区域,为社区应急疏散空间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是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等重要途径.通过对云南省小城镇发展现状资料的收集和调研,指出其小城镇发展的地域差异大、发展水平低、特色不明显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对其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小城镇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其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云南小城镇发展的传统集镇型、乡镇企业主导型、城郊型、商贸旅游型4种模式,并结合实例对4种模式的成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国内外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实际调研,认为影响村镇住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生态环境、耕作半径、区位和对外交通等。基于此,选取了由18项指标层、8项准则层和1项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种,并以案例对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受我国传统"山水园林"文化观念的影响,目前人工湿地规划选址更多是基于"仿生态"和"景观风貌协调"等人文美学要素的考虑,而对自然因素,尤其是地质因素考虑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的后续建造和运营。在案例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选址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对人工湿地规划选址影响较大的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3类主要地质因素;结合人工湿地建造和运营的需要,综合3类主要地质要素的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因地制宜"的人工湿地科学规划选址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福州应急避难所空间格局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凸显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城市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避难所是其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本研究利用福州市社区尺度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容纳人数与人口密度图动态缓冲区分析计算其服务能力空间范围,对研究区内21个避难所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城区避难所建设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人口服务辐射能力弱.针对福州城区避难所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对福州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认为在人口分散区的避难所应该增加数量,适当减小规模;而在人口稠密区则可增加规模适中的避难所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威涛  任利剑  运迎霞 《地理科学》2020,40(11):1899-1908
关注滨海城市竖向避难场所的选址可靠性问题,首先深化确立“竖向避难场所”概念;然后构建竖向避难场所选址可靠性评价模型,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建成环境要素,从与灾害直接作用相关的选址暴露性、与应急交通相关的选址敏感性、与应急服务相关的选址适应性3个维度展开,搭建3级评价指标体系;再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聚焦滨海城市潮洪灾害和人口安全矛盾的集核——临港城区展开实证研究,借助ArcGIS分类与可视化发现:高低可靠性选址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可以分解为灾害暴露性的“近岸高?远岸低”分异、交通敏感性的“外围高?中心低”分异、服务适应性的“中心与沿河高?外围低”兼“近港高?远港低”分异。同时发现:商业设施用地选址价值较高,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第一;中小学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选址价值最高,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第二;文化科研和娱乐康体设施用地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最小。针对临港城区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滨海城市竖向避难场所选址及可靠性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小城填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程久苗  严登华  俞华 《地理科学》2003,23(1):122-128
安徽省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偏小;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过快,且其发展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且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同时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城镇发展动力匮乏;(2)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科学、全面规划;(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4)传统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和进镇代价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5)固有的土地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小城镇土地市场难以培育;(6)耕地占补注重"量"忽视"质";(7)小城镇建设中违法用地突出;(8)小城镇土地管理薄弱。要实现安徽省小城镇土地持续利用,必需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科学定位、梯度发展小城镇;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率;积极开展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培育小城镇土地市场;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城镇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平  席强敏  吴爱芝  孙瑀 《地理科学》2018,38(11):1769-1776
分析揭示了2015年中国小城镇产业结构特征与空间差异,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证估计了中国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中国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呈正态分布,非农产业占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和边境口岸地区。东部地区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呈负偏态分布,中部地区呈正态分布,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呈现正偏态分布特征,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小城镇规模、所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显著正相关。县域第二产业占比提高带来的拉动效应略高于第三产业,小城镇产业更多的是为县域第二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地级城市(地区、自治州、盟)规模的扩大对辖区内小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扩散效应强于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在城乡聚落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小城镇分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随着城乡互动与全球流动的不断加剧,小城镇受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影响愈加显著。因此,论文将尺度概念和尺度重组理论与小城镇相结合,对国外相关研究开展综述,以期对发达国家小城镇的转型发展提供合理解释。研究指出,小城镇具有多尺度性,可以用梯形尺度、嵌套尺度、网络尺度等隐喻进行具象化表达。小城镇的转型发展蕴含了尺度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并且可进一步分为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4个维度。研究认为,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发生重构,正在经历一个跨尺度的网络化的尺度重组过程。有些小城镇在此过程中走向衰落,有些则能够成为全球网络尺度中的节点,在梯形尺度方面实现了发展跃迁,在嵌套尺度方面则扩大了腹地范围。最后,研究认为基于尺度重组理论开展中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研究有利于突破就小城镇论小城镇的研究禁锢,但需要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肯定怀远县城镇化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提出目前怀远县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镇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高素质人才匮乏等。通过建立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怀远县的城镇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怀远县小城镇发展目前处于由初级城镇化的前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为促进怀远县小城镇的发展,作者选择了12个指标对怀远县各个乡镇的辐射力、潜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了8个中心镇进行重点建设。最后,作者就如何加快怀远县小城镇建设提出若干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芹  戚伟  刘盛和 《地理研究》2020,39(2):319-336
小城镇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研究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成为一项重要议题。采用最邻近距离、点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并从地形、人口、经济、区位等方面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 全国层面,中国小城镇呈“西北疏、东南密”的总体格局特征,形成三大团块集聚区,包括由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冀等城市群组成的“弓箭”状集聚区,珠三角、湘中地区形成的“倒T字”型集聚区,以及成渝城市群地区的“圆形”状集聚区;② 小城镇沿北部主要交通干线形成的轴带与东部沿海轴、南部沿(长)江轴共同组成“π”型集聚带,与三大团块集聚区共同构成“团块+轴带”组合式空间集聚形态;③ 区域层面,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的小城镇呈均匀分布,但总体均匀程度并不高;④ 小城镇呈集聚分布的省、自治区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内陆边境地带及四川盆地,总体地广人稀;⑤ 小城镇空间分布受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疏密、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度、道路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政策导向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建议增强西北地区小城镇扶持政策,多培育小城镇作为发展节点,城市群周边、省会等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应注重提升发展质量,传统农区、贫困山区及边远落后地区要重视经济建设及增强道路交通可达性,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助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小城镇人口将会出现较快的提高。故而,在综合考虑新疆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得出了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西部小城镇比较研究--以甘肃与江苏为例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王跃  史守正 《干旱区地理》2003,26(4):391-395
以江苏、甘肃两省56个中心小城镇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定量揭示了我国东、西部小城镇的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差异,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指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缩小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以及要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小城镇的加速发展是必要条件。西部有大量相对贫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只靠大中城市是无法吸纳他们的。由于多种条件所限,西部不可能发展建设东部那样许多大中城市,城市的规模应该小一些。西部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更多、更有活力的小城镇。西部小城镇发展虽然在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上不如东部,但只要在小城镇建设中注重地方特色、规划管理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就有可能逐步缩小与东部小城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鹏军  刘迪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9):1245-1256
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城乡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理论研究议题,也是科学制定促进小城镇发展政策、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关键。学术界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缺乏是制约中国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支撑这一论断的一手调查研究仍属空白。本文采用全国121个镇的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整体水平及其地域性差异和规模类型差异性,以及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②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地域差异,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比其他地区更加紧密;在远离大城市的小城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度要比距离大城市较近的镇更强;③不同人口规模和功能类型的镇二者相互作用强度也有所不同,人口规模较小和较大的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联系比人口规模中等的镇更加紧密;商贸主导型镇二者相互关联强度较高,而工业主导型镇较弱;④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中低发展水平的协调,即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和低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存;但高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到特大城市距离适中的镇;距离特大城市较近或者较远都会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低发展水平的协调;⑤在导致低发展水平协调的机制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产生的作用要强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足所产生的作用,这在东部地区小城镇和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表现得较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小城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I.EnvironmeotaICharacterishcsofChangliCountyChangliCoLmtyislocatedinthenortheastermendoftheNorthChinaPlain,nexttoBohaiSeaontheeastandthesouthemendofYanshanMountainsontl1enortl1.Luani1emverWhichrunsthroughthecouotyforn1sthewestemandsouthemboundaryoftitiscoastalcounty.ThenorthempartofthecoUnyishillywithaverageheigltrrangingfrom5oto5Oom,andmostportionintheeastemandsouflempartislocatedonthealluvialplainofLuani1eandYirunarivers,inclilungfromnorthwesttosoutieastwiil1heighrangingfrom2to3m.Tl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基础上,侧重分析影响城镇发展的地理背景和经济因素,应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系统及空间分布网络,并强调要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增长与收缩是区域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议题,然而其判别标准与驱动机制研究还比较薄弱。因而,论文构建人口、经济增长与收缩的判别标准和理论(驱动力—结果—响应)分析框架,利用统计数据与NPP/VIIRS系列遥感数据,借助ArcGIS可视化分析工具和广义加性模型探究黄河流域5268个乡镇增长与收缩的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黄河流域乡镇人口、经济增长与收缩并存,人口收缩乡镇主要集中在“几字湾”地区,经济收缩乡镇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关中、中原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人口—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乡镇增长与收缩可分为持续增长型(6.4%)、转型增长型(5.8%)、缓慢增长型(42.4%)与持续收缩型(45.4%)4种,增长型乡镇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收缩型乡镇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城市的乡镇增长态势明显,资源型城市收缩型乡镇所占比重较大。自然条件的多个阈值表明平原地区、高海拔地区的乡镇均存在增长优势,规模经济与交通区位整体对乡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涓滴效应与外部性会造成乡镇的收缩。不同增长与收缩类型的乡镇应当探索因地制宜的增长与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