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公交GPS和AFC数据,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多类型刷卡时间特征的上下车点推算框架.该框架在利用GPS数据提取公交车辆停靠站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乘客AFC记录,提出了根据层次聚类推算乘客上车点时间与位置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刷卡时间特征,分别采用基于出行链、历史数据和站点吸引的方法推算下车点.最后利用深圳市现有公交IC卡数据、GPS数据和线路站点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交车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公交站点识别问题,该文基于公交车辆运行状态,将公交车辆的运行划分为终点站待命模式、正常行驶模式、站点停车上/下客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这3种行车模式的公交站点识别方法,通过行车模式判定、轨迹方向分割和DBSCAN密度聚类,提取各个方向的公交站点。该文使用深圳市公交车GPS数据展开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准确地识别公交站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换乘问题直接影响数十万乘客出行方便,已成为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武汉市2015年3月份完整一周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smart card data,SCD),识别公共交通换乘行为,研究乘客换乘时空特征,分析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总结换乘出行模式。研究结果如下:①换乘行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呈现早高峰单高峰分布,大概率存在加班行为;②换乘行为地理特征的3个影响因素为城市地理格局、轨道交通建设、站点辐射范围;③根据武汉市的圈层结构和换乘出行方向,将换乘行为总结为4种模式。基于交通大数据识别乘客换乘行为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归纳换乘模式,可为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公交查询技术对公交数据管理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和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来组织和管理公交数据的方法。以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库,设计并开发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城市公共交通GIS查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规划合理的可视化出行路线来满足乘客需要,而且有效减少了公交数据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市民查询公交车线路等信息,海口开通了公交电子地图。在海南地图网上,只要输入海口市的两个站点,就可以看到所有过往的公交车线路、经过的站点、全程公里数等信息;也可输入公交路线的名称进行查询,了解所有的路牌、路线、公交站点等。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郭小龙 《测绘科学》2008,33(6):179-181
介绍了一种基于GIS/GPS/GSM技术的实时显示公交车运动状态和时间的电子显示牌设计方案。以南充市为例,在利用GPS系统对车辆精确定位的基础上,采用GSM无线通讯网关实现消息的传输,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的显示出公交车辆的位置、状态和各路公交车到达客人所在目的站点所需用的时间,方便人们更有效快捷地选择交通工具。本文重点分析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方式,最后采用VC++6.0和MapXtreme2004开发实现了该系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城市公交网络换乘模型中,一般根据公交站点间距离确定公交站点间是否应设定换乘关系,但该方法比较主观,可能导致某些公交站点间必要的换乘关系缺失。本文在以常用的以标准距离建立的公交换乘关系基础上,提出在介于标准距离和扩展距离的站点之间基于最优线路分析决定是否添加换乘关系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被动式GPS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受访者的负担,因而成为收集个体交通行为信息的理想方法。但是被动式GPS技术仅能提供交通行为的时空、移动速度等信息,而无法直接获取个人出行和活动的详细信息,如出行的起始时间、出行目的、交通方式、活动起始时间、时长、同伴等。如何从GPS轨迹数据中准确获取这些关键的交通行为信息成为被动式GPS应用于个体时空间行为数据采集的难点所在。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分析。首先,追溯了交通行为数据收集方法的发展历程,并重点概述近年来基于GPS原始数据的后续处理方法的发展现状。然后逐一分析和讨论了现有的基于被动式GPS数据的交通行为信息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领域的前景和潜在的研究问题以及对运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收集交通行为信息方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闻帅  黄正东 《测绘通报》2019,(9):99-103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公汽满载率是公交规划、调度和服务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在公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由公交IC卡数据和公共汽车GPS数据等构成的公交大数据为获得相对精确的客流提供了可能。虽然已有相对稳定的OD推算方法,但对于公汽满载率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基于历史公交大数据的大规模公交出行链搜素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共汽车满载率数据库,并以深圳市为例揭示了高满载率线路段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研究对于揭示公汽服务整体水平和探测关键公交廊道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capability of the integer ambiguity method to find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InSAR data is demonstrated. A radargrammetric model is used for the space triangulation.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using ERS data of the Thames region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GPS measurements and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he GPS stations, not visible in the image, are located on the InSAR data using a simple range-Doppler algorithm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positions is undertaken.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methods but with the advantage that the radargrammetric model is very simple. The results also highlight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GPS data with InSAR data in urban areas where a GPS station may not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ominant scatterers within a resolution cell, and they suggest methods that might be applied in future to reduce this problem. The model should help the integration of InSAR data with other geometric survey data.  相似文献   

13.
陈咬根  许国安  朱旭红 《测绘工程》2009,18(6):65-67,70
讨论利用GPS-RTK的作业模式,采用超快速静态建立GPS控制网的新方法。将常规的RTK方法中参考站固定不动改变为参考站和流动站交替流动,每时段至少获得一条独立的基线向量,所有的基线按设计的网形组成多边形GPS网,网的各项指标执行城市GPS规范,数据按静态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结果可靠,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能达到城市GPS规范各等级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MHSS ARAIM (multiple hypothesis solution separation advanced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算法存在的抗差能力弱、计算子集过多、计算量过大等不足,提出一种组合粗差探测的MHSS ARAIM算法。该算法先用粗差探测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粗差识别与剔除,而后用MHSS ARAIM算法处理经粗差探测后的数据,可弥补MHSS ARAIM算法的不足。对若干IGS和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international GNS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监测站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航行LPV-200阶段,该算法应用于GPS和BDS导航的性能优于MHSS ARAIM;在假设单故障情况下,该算法对GPS和BDS观测数据的有效监视门限EMT(effective monitor threshold)的精度分别提高了22.47%和9.63%,对VPL(vertical protection level)的精度分别提高了32.28%和12.98%;在假设双故障情况下,对EMT的精度分别提高了80.85%和29.88%,对VPL的精度分别提高了49.66%和18.24%。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参考站网的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方法是实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高精度定位的主要手段。研究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双系统网络RTK方法,首先采用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利用引入大气误差参数的参数估计模型解算GPS/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然后按照长距离参考站网观测误差特性的不同,分类处理参考站观测误差,利用误差内插法计算流动站观测误差,以改正流动站GPS/BDS双系统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观测误差;最后使用流动站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确定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解算位置参数。使用长距离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实现流动站的厘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16.
吴探诗 《北京测绘》2020,(4):547-550
GPS可见卫星数量不足使得观测方程抗差性下降,在城市环境下一般难以精确定位。文章通过GPS/UWB组合定位抑制GPS观测粗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升组合系统的定位性能。实验证明,组合系统较GPS单系统在观测值数量、RDOP值、浮点解精度、双差模糊度浮点解精度和固定解精度方面均得到大幅改善。文章认为,借助UWB优秀的测距性能有效地提高了GPS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在城市峡谷等GPS信号遮挡严重的环境下应加设一定数量的UWB基准站,保证用户定位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交汇的枢纽,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浮动车GPS数据具有易获取、低成本和数据量大等优点,但工作同时伴随不少噪点。为了降低噪点对交叉口提取过程的影响,提高计算效率,本文运用KNN算法建立空间索引;计算向量夹角,判定道路出入口,粗筛取交叉口附近点;分别采用K-means算法、DBSCAN算法和层次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确定交叉口位置。最后以成都某区域浮动车GPS数据为例,提取道路交叉口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服务于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长距离网络RTK是实现GPS/BDS高精度实时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计算和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同时利用BDS的B2、B3频率观测值确定超宽巷整周模糊度。然后建立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大气延迟误差的参数估计模型,附加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约束,解算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建立参考站网大气延迟误差的空间相关模型。根据B2、B3频率的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建立包含大气误差参数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模型,利用大气延迟误差空间相关模型约束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克服了传统的使用无电离层组合值解算整周模糊度的不利影响。采用实测长距离CORS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实现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固定。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智能公交GPS在城市环境中易受干扰的问题,设计低成本MIMU和DGNSS松组合算法,并进行两类跑车实验。利用自编写的GNSS测试软件对该算法处理后的定位结果和高精度差分GNSS接收机的基准结果进行比对。实测结果表明,在城市复杂环境中该组合模块定位连续性达99.59%,其中75.68%在3 m以内,与传统GPS模块相比,在同样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定位结果精度和定位连续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多路径效应与测站观测环境相关,无法利用差分的方式消除或削弱,是GPS精密数据处理时的主要误差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天球格网点模型削弱测站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新方法MHGM(multi-point hemispherical grid model)。该方法对以测站为球心的半天球进行格网点划分,通过格网点的参数化描述,实现测站处多路径误差建模,可适用于现有各类GPS数据处理的软硬件设备和观测环境。本文算例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建模后双差观测值残差的RMS均值改善率平均在73.9%左右,较传统恒星日滤波方法的改善效果平均可提升26.9%,对于静态观测数据,按实时动态相对定位处理模式可获得平面精度约1.7 mm,高程精度约3.0 mm的定位结果。此外,MHGM模型还可进一步用于对测站周边可能存在的多路径误差源进行方位评估,对从物理意义上消除多路径误差源的影响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