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南地区存在两种类型变质基底。Sm-Nd同位素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分别代表华南两种类型元古代地壳端员。华夏地块区副变质岩代表成熟度较高的(早)元古代地壳端员,~(147)Sm/~(144)Nd=0.1198,~(143)Nd/~(144)Nd=0.511822;江南古岛弧区副变质岩代表成熟度较低的(中—晚)元古代地壳端员,~(147)Sm/~(144)Nd=0.1246,~(143)Nd/~(144)Nd=0.512170。根据上述数据得出了华南元古代地壳Sm-Nd同位素演化域,进而对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江西凤凰岽含锡黄英岩脉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会昌县岩背火山盆地密坑山含黄玉花岗岩体的北侧外接触带,产有数条含锡黄英岩脉。据野外产状、岩石结构构造等表明岩脉属岩浆成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岽黄英岩REE含量极低,∑REE及配分曲线与脉侧黄玉石英化蚀变岩有着明显的区别。富氟花岗岩浆结晶晚期衍生的富Si,Al,F含少量K,Na的残余熔浆沿断裂上侵因压力降低产生二次沸腾,使K,Na分离进入含水相,这是富Si,Al,F;极贫K,Na的黄英岩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花山-姑婆山侵入岩带位于南岭西段,由牛庙、同安、花山、金子岭、乌羊山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10个锆石样品的 SHRIMP U-Pb 法、LA-ICP-MS 法和熔融法定年结果显示,该带中主要的闪长质和花岗质岩体侵位于160~163Ma 这一狭窄的时间范围内,表明中—晚侏罗世之交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时期,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物质来源上、构造背景上和成因机制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姑婆山里松花岗岩与其中暗色包体结晶年龄的一致性,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否定了暗色包体是浅部围岩捕虏体或深部熔融残留体的可能性,并为它们的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具有充分分异演化特征的新路晚阶段细粒花岗岩小岩体中锆石的 U-Pb 年龄值为151Ma,比主体花岗岩大约晚10Ma,它可能反映了本区主体花岗岩岩浆房分离结晶和演化的时间跨度。桂岭和大宁岩体侵位于加里东晚期。  相似文献   
4.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残余熔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金初  饶冰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567-570
通过对地质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和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综合论证了富氟锂含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主要是由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超酸性、过铝、富挥发分、富含稀有金属元素的花岗质残余熔浆直接结晶而成的,并具有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603-606
在讨论了目前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外围铜含量降低场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引发成矿作用的斑岩体的研究之后,作者论述了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自斑岩体中心至接触带的变化规律、铜品位空间分布分形结构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Cu、Mo等金属成矿物质正岩浆模式来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南岭中生代花岗岩的显微结构特征、花岗岩液相线和固相线的已有实验成果、锆饱和温度信息、花岗岩体几何形态以及它们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角度,提出这些花岗岩中锆石结晶温度较高,其结晶年龄与花岗岩岩浆侵位年龄之间的时差较小,很可能在锆石U-Pb年龄测定的误差范围内,因此,花岗岩中锆石的U-Pb年龄,能近似地代表花岗岩岩浆的侵位年龄。  相似文献   
7.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提出断裂拗陷带型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华南具有特色的类型,而陆相断陷盆地中喷流-沉积矿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成矿流体对德兴斑岩铜矿床中伊利石结晶度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利石广泛存在于铜厂大型斑岩铜矿床内,是特征的热液蚀变矿物,其结晶度和膨胀层含量受携带矿质的热液流体量控制。以浸染状强矿化为特征的斑岩体中上部及接触带附近伊利石结晶程度较好,主要是高水/岩比作用的结果。同时指示出伊利石结晶程度好的部位,矿化品位高,蚀变程度也强。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和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总 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自外向内可依次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结 构带 :Ⅰ 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Ⅱ 糖粒状钠长石带;Ⅲ 块状微斜长石带;Ⅳ 白云母-石英 带;Ⅴ 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Ⅵ 石英-锂辉石(-叶钠长石)带;Ⅶ 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 带;Ⅷ 锂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Ⅸ 石英和微斜长石核。根据伟晶岩各共生-结构带的时 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从岩浆-热液演化的角度,探讨了伟 晶岩的成因问题,认为: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 直接结晶的产物;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即岩浆— 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出 来 的;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而是从伟 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富氟花岗岩中萤石岩浆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富氟花岗岩-HF-H2O体系的熔化-结晶实验,在620~700℃、1×108Pa条件下获得了石英+碱性长石+黄玉+云母+萤石的矿物组合.在该实验体系中首次发现了八面体萤石.实验结果表明,在岩浆条件下可以形成萤石,从而为富氟花岗岩中萤石的岩浆成因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