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产复合酶菌株Pseudomonas sp.NJ197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伟  曾润颖 《台湾海峡》2005,24(4):520-525
从南极普利兹湾深海900m的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同时产多种低温复合酶的菌 株NJ197,作者对其进行碳源、氮源、无机盐、起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等发酵条 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以0.5%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0.5%豆饼粉为氮 源,无机盐:0.424%NH4H2PO4、0.075%K2HPO4、0.02%MgSO4、0.5%CaCO3,起始 pH值8.5,接种36h种龄的种子10%,20℃、250r/min的条件下在旋转摇床中培养 72h,产复合酶菌株产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最佳的生理条件下复合酶中的碱性 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产量分别提高到22.4U/cm3和30.9U/cm3,该产复合酶菌株可以 作为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菌改造的出发菌株,在洗涤和制革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相似文献   
2.
宋柳  吕建建  王磊  孙东方  刘萍 《海洋与湖沼》2019,50(5):1080-1090
几丁质酶(chitinase)在甲壳动物的蜕皮、消化和免疫等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深入探讨几丁质酶的免疫防御机制,本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PtCht6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2736bp,开放阅读框(ORF)2103bp,编码700个氨基酸,具有几丁质酶GH18家族典型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PtCht6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不同病原感染以及低盐胁迫(11)下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PtCht6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蜕皮时期的肝胰腺中,其表达量由蜕皮后期(A/B)、蜕皮间期(C)、蜕皮前期(D)依次递减(P0.05);人工感染WSSV和副溶血弧菌后.PtCht6的表达量在肝胰腺中分别于12h、72h达到最大值,在血细胞中均于12h达到最大值,且相较于对照组,整体显著上调表达(P0.05);低盐胁迫能够显著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最高抑制73倍(P0.05)。同时发现,低盐环境下感染WSSV后,该基因达到峰值的时间明显延迟(至少延迟12h.P0.05)。该研究结果预示PtCht6作为免疫因子参与三疣梭子蟹的病原防御,且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基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冷活性纤维素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玢  汪天虹 《海洋科学》2004,28(2):40-42
对海洋嗜冷菌MB1所产冷活性纤维素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0℃时残余酶活约为20%,最适pH值为6.0,在pH5~7.5范围内酶活均较高。该酶对热敏感,50℃保温2h,残余酶活为15%;60℃时,酶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4.
屈宁  韩宝芹  刘万顺  解卉 《海洋科学》2008,32(10):35-38
利用甲壳素作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得的真菌d,与细菌s混合发酵,对其最适产酶条件、所产甲壳素粗酶的制取以及粗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产酶的能力与单独发酵相比显著提高,混合发酵最适培养基组分为(×10~(-2) g/mL):尿素1.0,K_2HPO_4 0.07,KH_2PO_4 0.03,MgSO_4 0.05,酵母粉0.5,甲壳素1.0,pH 5.5,接种量2%(体积分数),32℃,130 r/min培养72 h,500 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100 mL。经过优化,发酵液中甲壳素酶活力从0.73 U/mL提升到1.19 U/mL。通过对粗酶性质初步的研究,发现该酶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6.
We report the isolation of a cold-adapted bacterium belonging to the genus Janthinobacterium (named AU11), from a water sample collected in Lake Uruguay (King George Island, South Shetlands). AU11 (gro...  相似文献   
7.
有机溶剂及变性剂对南美白对虾体壁几丁质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美白对虾体壁提取几丁质酶,测定了几丁质酶(EC3.2.1.14)催化胶体几丁质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及其变性剂对对虾体壁几丁质酶的影响,以探讨养殖环境与对虾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相关性。结果是对虾体壁几丁质酶米氏常数Km=2.09mg/mL,最大反应速度Vm=0.93μmol/mL·min;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及脲对几丁质酶有抑制作用;二氧六环、二甲亚砜和SDS在低浓度时对酶有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表现出抑制作用;丙酮对酶有激活作用;戊二醛和甲醛对酶的抑制强度不大,最大的抑制程度分别达8.0%和9.8%。表明养殖环境的变化可引起与对虾蜕皮直接相关的几丁质酶生理生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生物降解甲壳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生物 (主要是微生物 )降解甲壳质的一些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在甲壳质降解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丁质酶的基本性质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指出了生物处理海洋资源 ,开发有用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几丁质酶是甲壳动物顺利完成生理性蜕壳的关键功能酶.已有研究表明几丁质酶是一个多基因家族.根据甲壳动物几丁质酶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反转录PCR方法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内脏中扩增得到部分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片段,进一步结合RACE法,克隆得到该几丁质酶完整编码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含有信号肽序列、几丁质酶催化中心序列、PEST连接区和几丁质底物结合部位序列.序列比对发现其与中国对虾(ABB85237.1)、斑节对虾(AF157503.1)和日本对虾几丁质酶(BAA12287.1)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0.
郑洲  缪锦来 《极地研究》2007,19(4):255-265
从421株南极细菌中筛选出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南极细菌NJ062、NJ379、NJ522和NJ548。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0-15℃之间,在0℃均能生长,属于嗜冷菌。4株南极嗜冷菌均含有一种类型的SOD同工酶。菌株NJ06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为Mn-SOD;菌株NJ379,NJ522和NJ548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为Fe-SOD。它们所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最适酶活温度大约在40-50℃,在0℃仍有较高的活性,为最高活性的20%-35%,热稳定性较差,属低温酶。通过16S rDNA序列对4株产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南极嗜冷菌NJ062、NJ379、NJ522和NJ548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均属于细菌域(Bacteria)中的紫细菌类群(Proteobacteria)中的γ-亚群。其中菌株NJ062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sp.);NJ379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sp.);NJ522和NJ548属于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