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o explore the size-dependent responses of zooplankton to submerged macrophyte restoration, we collected macrophyte, zooplankton and water quality samples seasonally from a subtropical shallow lake from 2010 to 2012.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changes in rotifers and crustaceans(cladocerans and copepods). The rotifers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size classes(200 μm, 200 μm–400 μm, 400 μm) to explore their size-related responses to macrophyte resto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restoration, the annual mean biomass and macrophyte coverag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0 to 637 g/m~2 and 0 to 27%, respectively. In response,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crustaceans and the crustacean-to-rotifer rati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rotifer den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over, rotifers showed significant sizedependent responses to macrophyte restoration. Specially, rotifers 400 μm wer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while those ≥400 μm were significantly encouraged. Overall, the population of large-sized zooplankton tended to boom, while that of small rotifers was inhibited during macrophyte restoration. Redundancy analysis(RDA) revealed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phytes and crustaceans, rotifers and COD or Chl-a,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phytes and COD or Chl-a, and between crustaceans and Chl-a. Moreo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ed predation on phytoplankton by large-sized zooplankton might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macrophyte restoration during develop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s, and that this mechanism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lear-water state in subtropical shallow lakes.  相似文献   
52.
正俯瞰中华大地,繁华的都市、喧闹的城镇、静谧的乡村……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纵横交织的道路就像那精美的珠链,连接城市与农村,沟通梦想与现实,贯穿昨天与未来。从孤悬绝壁的秦蜀云栈,到通达四海的大秦驰道;从驼铃悠悠的丝绸之路,到马蹄阵阵的皇家驿道,陆地交通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深刻影响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3.
正辽阔的平原、险峻的山岭、蜿蜒的河谷、茂密的森林、浩瀚的草原……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物华天宝,万物生灵相依相伴、互惠互生,共同奏响一曲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歌。"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从创世神话到部落传说,从民族图腾到宗庙祭祀,从游牧渔猎到农耕家畜,从土木建筑到衣冠纹饰,动物文化伴随着华夏文明,走过悠悠五千年岁月历程。地载万物,生生不息自上古神话到民间传说,动物便是人类从未离开的伙伴。女娲拈土造物,相传也是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新疆和田奥托黑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背景、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等多方面特征的研究表明:矿区内NW向深大断裂的前两次开合形成的二、三级扩容空间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推测在其深部形成隐伏矿体的可能.笔者认为该矿床是区内多期次构造作用产生的热流体不断从埃连卡特岩群中萃取Au、Cu、Pb、Zn元素后在NW向深大...  相似文献   
55.
马来西亚沙巴州出露大面积的蛇绿岩套,其中以KET蛇绿岩和Chert-Spilite(Cs)组硅质岩和碎屑岩为代表.笔者以沙巴州Cs组中的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碎屑锆石U-Pb年龄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样品KDS-Cs-1碎屑锆石年龄具有190~68 Ma(22%)、279~213 Ma(18%)、627~315 Ma(22%...  相似文献   
56.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烟囱体的生长模式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烟囱体的生长模式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这一问题的澄清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海底热液活动演化规律的认识,包括烟囱体形成的物源和机制等问题。中国的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研究正逐步走向成熟,海底热液矿床蕴含的巨大资源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烟囱体本身的生长过程对于准确评估矿产资源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动态路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动态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将总行程时间分为行驶时间和交通延误时间两部分,分别介绍这两部分时间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一组模拟道路信息和路况信息进行实际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算法简捷实用,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8.
熔体包裹体是在矿物生长过程中被包裹的硅酸盐小液滴,由于寄主矿物的保护,受最小程度的后期岩浆作用影响,可以有效的保留原始岩浆组成、地幔源区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等重要信息.熔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弥补传统全岩因受后期复杂地质过程影响而导致部分信息失真的不足.文章简要总结了熔体包裹体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分析测试技术,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西...  相似文献   
59.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浮岩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对冲绳海槽中部岩心沉积物S9中的浮岩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地球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冲绳海槽中部存在白色、灰白色及棕色3种浮岩,其中灰白色浮岩又可以根据构造特征分为气孔构造和流动构造浮岩两个亚类。浮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表明白色、灰白色及棕色浮岩都是由玄武质岩浆经过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流纹质或流纹英安质火山岩。玄武质岩浆在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斜长石、角闪石、辉石、Fe-Ti氧化物、磷灰石等矿物的结晶分离。结合有孔虫14C年龄,认为浮岩是冲绳海槽中部距今13.1 ka左右的长英质火山活动的产物。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棕色浮岩具有比白色浮岩高的TiO2, Al2O3, Fe2O3, MgO, CaO含量,且棕色浮岩具有相对低的稀土总量和轻稀土总量。根据浮岩的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组成差异推测,岩浆的黏度和压力是影响浮岩构造特征的主要因素。黏度大、连续减压的岩浆易于形成具有流动构造和密集气孔的浮岩,黏度小、阶段性减压的岩浆易于形成气孔大而疏松的浮岩。  相似文献   
60.
副热带模态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全球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北太平洋STMW核心层盐度(Core Layer Salinity;CLS)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CLS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其空间分布则与背景流场分布特征有关。侵蚀区CLS滞后生成区CLS约1~2年,这主要是海流平流输运引起的。生成区内,STMW的季节循环一般可分为生成期(12-4月)、隔离期(5-6月)和侵蚀期(7-11月),生成期混合层盐度(Mixed Layer Salinity;MLS)决定着隔离期和侵蚀期的CLS,而MLS年代际变化则主要由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存在负相关性的海表面淡水通量的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