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299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965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田肖丹  庄峙厦 《岩矿测试》1999,18(3):165-169
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氢化物发生装置-可移动还原床氢化物发生器。应用该技术可将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之后的各种砷的化合物转换为相应的氢化物,然后再被引入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检测。对不同形态砷的不同化合物的CZE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及及浓度,进样量等。CZE-MRBHG-ICP-AES应用于4种砷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峰面积的RSD(n=5)在1.9%-11.7%。4种砷的浓度检出  相似文献   
992.
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和水量变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选用华北地区1980 ̄1996年9个水文站点的月流量资料,同时选取该区域42个气象站的月降水、气温和山高桥公式计算的蒸发资料,利用EOF对华北地区缺测的月流量进行插值并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OF的插值方法能较好获得月流量缺测值。暖干少水,冷湿多水是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月气候变化的主导类型。冬春暖(冷)则夏湿(干)多(少)水是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年气候变化的主  相似文献   
993.
中日两国渔船动力装置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中日两国渔船动力装置发展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中日两国渔船主机的性能,分析了日本渔船主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渔船主机的现状,提出了中国渔船主机应该以提高强化指标、小型轻量,提高可靠性,降低燃油消耗率,发展系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山东省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用灰色模型理论,模拟预测山东省渔业发展的特性与趋势;运用平衡产量和经济模型分别评估了山东省海洋捕捞的最高持续渔产量与最大持续经济产量及其相应努力量;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测算了各档次渔船的功率和船只匹配的优化估算值。依据该数值模型所作的评估结果,提出了对山东海洋渔业结构的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995.
韦志刚 《湖泊科学》2003,15(Z1):68-76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主体72个气象站日测资料建立的积雪序列分析了高原积雪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高原冬春积雪异常与长江流域汛期特别是6、7月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青藏高原冬春多雪年,随后夏季多出现Ⅱ、Ⅲ类雨型,长江中游和下游鄱阳湖地区多偏涝;青藏高原冬春少雪年,随后夏季多出现Ⅰ、Ⅱ类雨型,长江下游鄱阳湖地区多偏旱,长江中游多正常偏旱.多(少)雪年东亚洲大陆上空的气温明显偏低(高),而大陆南部海洋上空的气温明显偏高(低),降低(增加)了陆海温差,延迟(促进)了东亚夏季风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弱(加强)东亚季风的强度.多(少)雪随后夏季,由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都明显减弱(增强),对流层中低层从孟加拉湾吹向中南半岛的西南风减弱(增强),我国大陆东部的南风也明显减弱(增强),西太副高偏南(北);青藏高原东南侧到中南半岛北部的上升运动较弱(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洋面上升运动较强(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少)雨.  相似文献   
996.
莱州湾具有典型的大陆架结构,潮汐性质复杂。本研究根据莱州湾沿岸4处典型验潮站的多年数据计算了各站深度基准面值及保证率,并与相关涉海部门现采用值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个别验潮站计算值与相关涉海单位采用的深度基准面值有明显差异。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4处验潮站周边均埋设了高等级水准点,通过历年实施的高等级水准联测来监测各站高程基准点变化量,计算结果可用以维持区域垂直基准,为今后莱州湾港口建设、航道施工、水深测量、船舶通航及信息发布等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7.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巨大,提高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估算精度对实现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极地卫星对南极冰盖系统监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解决极地科学国际前沿难题.揭示南极冰盖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对深化人类对南极的科学认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用于南极冰盖监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序列,然后讨论了运用遥感卫星监测南极物质平衡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南极卫星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我国极地遥感卫星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极地冰盖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长期观测及预测能力,为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隔震技术对超大型冷却塔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混凝土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利用SAP2000分别建立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的冷却塔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非隔震冷却塔相比,对比分析了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的隔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震技术与层间隔震技术均能有效地延长冷却塔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第一阶自振周期延长至近3倍,整体平动模态提前至前两阶,扭转模态提前至第三阶。对比基底剪力,基础隔震的减震性能略优于层间隔震;对比相对位移,喉部以上,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的冷却塔减震效果基本相同,喉部以下,层间隔震的减震效果优于基础隔震;对比加速度放大系数,塔筒各位置处基础隔震的减震效果均优于层间隔震,支柱位置处,与非隔震冷却塔相比,基础隔震的加速度略有放大。研究结果可为冷却塔的减隔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通常被设计为在大震作用中消耗能量,小震作用下为该结构提供了抗侧刚度。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结合屈曲约束支撑和长圆孔摩擦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屈曲约束支撑和长圆孔摩擦阻尼器串联的新型阻尼器,对该阻尼器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其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金属-摩擦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通过设置不同的螺栓预紧力可以使阻尼器达到分阶段能耗的目标。利用ABAQUS数值仿真软件对新型金属-摩擦阻尼器进行了数值分析准确性验证。并通过改变模拟试件屈服比例值,了解屈服比例变化对新型金属-摩擦阻尼器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滞回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一致;屈服比例的增加对阻尼器刚度退化、滑动承载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黑龙江木兰县六块地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岩浆弧,成矿区带为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查明该区各成矿元素和矿(化)体的分布特征,实现找矿突破,开展了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成矿预测工作。利用12种成矿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单元素异常分析和组合元素异常分析,圈定了元素异常区,优选了找矿靶区。结果表明,区内Au、As、Sb、Mo元素变异系数值高,成矿潜力较强;As、Sb元素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3,R型聚类分析将成矿元素分为4类,因子分析将分析元素分为4组;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共圈出单元素异常113处,组合异常3处;测区主攻矿种为Au和Zn, Au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Au-5和Au-7异常区,Zn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Zn-6异常区,As、Sb、Mo找矿前景非常好,可作为第一找矿目标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