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青藏高原北部陆相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层位包括始新统风火山组、渐新统雅西措组和中新统五道梁组。古近系雅西措组烃源岩,特别是灰岩属于中好烃源岩范畴,有机质类型较好,且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是藏北高原新生代陆相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发育层位。陆相盆地储集岩较发育,储层较丰富,发育层位包括风火山组和雅西措组,其中雅西措组是储层主力分布层位。对测区分析数据表明:通天河盆地具备一定规模的生油岩厚度,而且有机质丰度为沱沱河地区最高,表明其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钻孔岩石地层,及浅部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建立第四纪地层格架。结果表明:两孔底部“泥包砾”为新近纪沉积;PZK14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87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14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1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 m;PZK20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55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3 m,上更新统底界为36 m,无全新世地层。丰台—野鸡坨断裂活动在早更新世时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特点,活动速率由早期的5.4 cm/ka增加到13.9 cm/ka。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活动速率为1.0 cm/ka。晚更新世以后,断裂重新活动,且更加剧烈,活动速率达到了54.5 cm/ka。  相似文献   
14.
长江河源区的河水主要元素与Sr同位素来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长江源区河水化学成分来自雨雪、蒸发盐岩、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主要支流楚玛尔河、北麓河的主要阳离子为Na 、Ca2 和Mg2 ,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 Na,Mg Na,K Na的比值较低,87Sr 86Sr为0 709180±20~0 710280±11,河水成分以蒸发岩类溶解为主。发源于唐古拉山北坡的长江源头,及其支流主要阳离子为Ca2 ,Mg2 ,Na 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 Na,Mg Na,K Na的比值较楚玛尔河等河流高,87Sr 86Sr为0 708954±20~0 710455±18,表现为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为主。计算表明,长江河源区河水中主要化学成分来自蒸发岩中Na 和Cl-,在河流水化学成分中占比例最大,长江河水中Cl-含量从河源区向下游明显逐渐减小,反应出河源区高寒干旱环境下河流蒸发岩的化学侵蚀作用较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省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发育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是一套含微裂缝或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震积特征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的组合。本区震积作用及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及其伴生构造、重荷模及伴生构造、脆性和塑性两类沉积物相间的滑塌变形作用及滑塌岩、软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及泄水构造、层内阶梯状断层及地裂缝。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填补了本区震积岩研究的空白,反映了本区在早白垩世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可以推测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波及青南凹陷的其他地区,也有望在酒西盆地类似环境的其他凹陷发现震积岩,开辟震积岩研究的新领域。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同样表明,青南凹陷青西I号同生断裂带及509断阶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正是本区早白垩世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为本区震积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环境气象指数与气象要素和非气象要素敏感度和依赖关系,利用天气学、气候学、统计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制了30多种实用于专项服务的环境指数,并建立了内蒙古城市环境指数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强  周焕鹏 《地震》1997,17(2):169-174
从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测震学参数的变化出发,分析了苍山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前出现了地震活动的图像和几种中,短期测震学参数,异常,但无明显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水同位素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德  王允鹏 《黑龙江地质》1997,8(4):108-113,122
  相似文献   
20.
秦岭造山带基本组成与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秦岭造山带主要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组成,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1.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形成演化阶段,2.主造山期(Pt3—T2)板块构造演化阶段,3.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在早中元古代以扩张构造体制占主导,形成裂谷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基本构造格局,经10—8亿年晋宁期从扩张垂向加积增生构造体制为主向以侧向增生为主的板块构造体制的过渡,于晚元古代中晚期开始进入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在晚古生代早期由于东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扬子板块北缘沿秦岭南部扩张打开,形成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及其间的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二缝合带自南向北俯冲消减碰撞,于中三叠世最后全面陆陆碰撞造山,而后又发生了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终成今日之秦岭山脉面貌。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是一正在调整演化中的具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上部地壳呈多层逆冲推覆迭置的不对称扇形几何学模式,岩石圈中部则是成水平状流变层,而深部地幔则是最新调整的近南北向的地球物理异常状态与结构,形成从下到上构造方向近乎正交的圈层非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