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458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柴源  牛勇  吕海波 《岩土力学》2022,43(8):2203-2212
钙质砂属于岩土工程中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除具有颗粒形状不规则、易破碎等特征,还具有胶结性。针对钙质砂具有胶结性的地质现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胶结钙质砂地层中钢管桩的承载能力、沉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与未胶结钙质砂中的桩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胶结钙质砂中的钢管桩相比,胶结钙质砂的相对密实度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程度明显减弱,桩的承载形式依然表现为端承桩,随着钙质砂胶结程度的提升,桩端阻力承载占比越来越高;胶结程度较高的钙质砂地层中桩身侧摩阻力发挥存在异步过程,这是因为桩基沉降时桩身下部破坏砂层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新接触面,该接触面对桩身的径向膨胀更为敏感;胶结钙质砂中桩基 qs-Su 线没有出现明显的硬化阶段,与未胶结钙质砂地层中桩基的 qs-Su多段折线变化规律不同,胶结钙质砂地层中桩基的 qs-Su曲线更为接近双曲线线型。  相似文献   
992.
马场金矿床是宁夏西华山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文章从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马场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并对金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马场金矿床金矿(化)体主要沿NW向断裂和裂隙分布,构造控矿明显,矿体主要由碎裂云母钠长石英片岩、石英脉及煌斑岩脉构成;赋矿围岩为海原群西华山组下岩段(Pt12x1),该岩段岩性主要为一套云母钠长石英片岩夹云母石英片岩;矿石类型以氧化矿石为主,多呈褐黄色及土黄色,块状、网脉状及蜂窝状构造,碎裂结构明显;围岩蚀变较弱,以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为主,各类蚀变或彼此叠加、或相互伴生,分带性不明显;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原群变质岩,但岩浆活动对金矿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矿床类型属与煌斑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9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1)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2)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3)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4)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4.
The Xinjiang-Tibet Highway(XTH)is a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manpower and supplies from inland regions to Tibet. The XTH has the highest altitude in China,which also h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igh distress ratio. The pavement distress was investigated completely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vement distress along the XTH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distress. The distress ratio of 7 types of pavement distress was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avement distress an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altitude and vegetation cover was quantitatively fitted along the XTH. The result shows that,distress occurrence ratio of racking is has the largest percentage,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to reduce the road condition. Pavement distres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One type of distress appear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ther types of distress. The pavement cracking of the roadway with high altitude wa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solar radiation and freeze-thaw cycle,which has a larger occurrence scale and development ratio than other regio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of each pavement distres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distress treatment of the XTH and planning Xingjiang-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相似文献   
995.
黑龙江金厂铜金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的北东端,兴凯—延边中生代岩浆构造带北部。对该矿区花岗岩杂岩体开展锆石CL图像、U--Pb定年和演化史示踪,结果表明它较好地记录了该区晚三叠世早期—早侏罗世岩浆连续作用的热演化史。岩浆演化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岩浆房冷却结晶、早期岩浆缓慢结晶、岩浆上涌过程中快速结晶、主体花岗岩浆降温结晶、晚期岩浆热液结晶和残余岩浆热液结晶过程。整个岩浆演化过程至少经历了23Ma,呈现相对连续的岩浆就位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活断层工程避让在本质上属于工程抗断问题,其目的是减少活断层未来发生地表破裂时对建筑物的破坏.不是所有活断层都能产生地表破裂,只有地震活断层才是工程避让的对象.各种研究方法确定的活断层工程避让安全距离,是否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活断层,尚需对活断层本身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活断层研究的基本方法,分别以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为例,通过对活断层构造活动历史的分析,以活断层的过去预测未来,为裸露和隐伏活断层的工程避让提供依据.对裸露活断层而言,采用地震地质填图、槽探、断层陡坎地貌调查的方法,鉴定其是否为地震活断层,古地震和断层陡坎地貌的原地复发特征是确定工程避让位置的依据,探槽剖面断层带宽度及断层陡坎宽度可作为避让距离的参考.对隐伏活动断裂而言,首先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断层定位,槽探和钻探是鉴定地震活断层并进行构造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古地震事件的原地复发、以及钻探剖面不同深度不同沉积时期的地层界线的断距变化是分析未来地表破裂位置的主要依据,已有断层面在地表延伸的位置是下次地震地表破裂发生的位置,是工程避让的参照.通过分析,认为前人统计的15m避让距离适用于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银川隐伏断裂考虑最大定位误差后的避让距离为40m.  相似文献   
997.
为改进、完善对中国现代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理解,利用2 300个国家级气象站网观测资料,更新分析了全国1956—2013年基本降水指标的趋势变化特征。主要结果:① 全国平均年和季节降水量、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未表现出显著趋势变化,但秋、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别表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和上升;② 年和夏季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东北中南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长江下游、青藏高原和西北等地区年降水增加较明显;③ 降水趋势变化的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北方降水减少范围有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向东北和西南扩散趋向,东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增加范围变小,总体看东部降水减少和增加的区域均在萎缩,“南涝北旱”现象趋向缓解;④ 全国年平均暴雨量、日数呈现出较显著的增加,但暴雨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暴雨量和日数增加主要发生在珠江和东南诸河流域,而海河和西南诸河流域暴雨量、日数和强度呈较明显减少趋势;⑤ 东部季风区1日、连续3日和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1日最大降水量增加最明显,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增加最弱,极端强降水事件持续时间呈现出短历时性倾向。  相似文献   
998.
2015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邵勰  柳艳菊  李多  王艳姣 《气象》2015,41(10):1292-1297
2015年春季,全国气温普遍偏高,季节平均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季内,我国华南地区降水阶段性变化显著。前期(3—4月),华南地区降水偏少,华南前汛期入汛偏晚,入汛以后(5月5—31日),华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分析表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异常偏西,不利于副高南部的暖湿气流向华南地区输送,导致华南地区前汛期入汛偏晚。入汛之后,一方面,随着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发展,经印度洋到达中国地区的水汽通道建立,由于副高偏西偏强,占据南海地区,导致水汽输送偏北;另一方面,与前期相比,春季后期印度洋海温偏高,有利于南海地区对流层低层异常反气旋的发展以及西南水汽输送的加强,此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入汛之后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999.
闪电河流域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遥感试验是进行遥感原理的验证、遥感模型与反演方法的发展、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推动卫星计划的论证实施及其观测在地球系统科学中应用的重要途径。闪电河流域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以滦河上游闪电河流域为核心试验区,以地球表层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和能量平衡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观测手段,针对不同典型地表类型开展全波段主被动协同遥感观测,研究异质地表和山地条件下像元尺度遥感关键参量的观测方案,研究重要水热参量的遥感方法及其同陆面/水文过程模型的结合,支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相关卫星计划的论证实施。其中,航空飞行遥感试验搭载L波段主被动一体化微波载荷、双角度热红外相机、四波段多光谱相机和高光谱成像仪进行协同观测,实现了土壤水分、组分温度、植被含水量、叶面积指数等地表参数以及湖泊、水库、湿地等的遥感监测;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利用车载微波辐射计、地基雷达和光谱仪进行了典型地物如裸土、植被、水体、人工目标等的遥感观测,并按照样区—样方—样点的多尺度嵌套方案进行了地表参数的同步采样,获取了该地区关键地表参数的短时期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配合卫星和机载观测,在闪电河流域完成了土壤温湿度、地表水热通量、地表辐射四分量、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地面观测网络的建设,为验证地表辐射/散射遥感模型,发展、优化和验证水热参量遥感反演算法,研究地表水热参量尺度效应与尺度转化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将促进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的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和反馈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江淮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新时期,江苏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作为省级生态重点建设区,了解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LSE,结合地理国情数据,从时空视角对2015—2018年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近几年来,江淮生态经济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强度高于东部地区,但整体上处于微度和轻度侵蚀状态;2)2015—2018年,江淮生态经济区微度侵蚀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轻度侵蚀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除宿豫区外,其他区县中度侵蚀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均呈减少状态,总体上呈现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