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5篇
  免费   4593篇
  国内免费   6678篇
测绘学   3430篇
大气科学   2430篇
地球物理   3677篇
地质学   11860篇
海洋学   3992篇
天文学   269篇
综合类   1557篇
自然地理   2591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1101篇
  2021年   1321篇
  2020年   1073篇
  2019年   1283篇
  2018年   1248篇
  2017年   1110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1341篇
  2014年   1282篇
  2013年   1578篇
  2012年   1736篇
  2011年   1728篇
  2010年   1650篇
  2009年   1529篇
  2008年   1613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412篇
  2005年   1233篇
  2004年   849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查明磁化率和密度对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100~2000m岩性的响应和判别特征,利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判别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的密度和体积磁化率主要受岩性的控制.采用迫入法建立全模型,对CCSD主孔100~2000m井段岩心的岩性判别率达84.8%.其中,蛇纹石化橄榄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榴辉岩、角闪岩和退变质榴辉岩的判别率分别为100%、87.1%、89.7%、89.6%、96.7%和63.7%.该研究表明,密度和磁化率可以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岩性鉴别和区分提供定量约束,有利于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和测井资料的准确解析.同时,本文也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超高压变质岩石类型判别方面的一个应用实例,对于其他岩石类型的判别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2.
Introduction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is regardedas ani mportant 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 . Withcity expanding and population increasing, herecomes a series of problems on environment ,andmoreover ,greening ratio is regarded as a stand-ard of ci…  相似文献   
983.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学方法在活动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高效率、高精度地获取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定量参数, 引入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学方法十分必要.在川西地势陡峻的鲜水河断裂带上进行了试验性研究, 探讨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总结了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增强的正射纠正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获得康定南团结乡附近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断层迹线的空间分布, 量测得到该断裂在T1洪积扇形成以来左旋水平位移量为43 m, 垂直位移量为5.8 m.结果表明, 利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学方法进行活动构造地貌研究中水平累积位移量、垂直累积位移量、断层长度等定量参数的测量以及构造几何学精细解析与构造地貌成图完全能满足精度要求, 大大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 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4.
岩浆运移动力学是岩浆动力学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运移方式、运移通道、运移途径、运移动力与运移过程的成矿作用。就这5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对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浮力不是弹性岩石圈岩浆运移上升的驱动力,而上地幔岩浆运移方式、弹性岩石圈岩浆往上运移驱动力、岩浆自主破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中途停歇岩浆重起动再运移的驱动机制、岩浆再停歇和运移过程的结晶与分异及其与围岩相互作用和伴生的元素富集与成矿作用等问题是岩浆运移动力学是尚待进一步攻关与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85.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1995~2002年观测数据的月中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主要特征:foF2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存在“磁中午异常”现象;年变化中中午foF2在太阳活动低年不出现“冬季异常”,在太阳活动高年出现“半年异常”,即两分点高于两至点.本文结合中山站所处的地理位置,考虑太阳辐射电离、磁层的驱动和中性大气成分变化等因素,分析了这些现象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986.
基于BSR的AVO正演估算水合物含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合物地震属性研究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水合物/游离气含量的估算. 这项工作的难度体现在地震反演具有多解性. 这项工作涉及到地震数据的精细处理、速度分析和BSR界面AVO分析等多个具体环节. 本文继承前人的有关成果,尝试进行了水合物/游离气含量估算方法的研究. 以区域地质、地震和化探等多元方法信息为基础,以定性推断BSR以及BSR界面AVO性质为导向,通过AVO正演模型方法,半定量(或定量)地估算BSR界面上与下地层中水合物/游离气(或水合物/水合物)的含量. 运用这种方法,结合海上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E研究区某测线地震资料,尝试估算了BSR界面之上和之下介质中水合物/游离气的含量.  相似文献   
987.
电阻率二维神经网络反演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非线性特性地球物理反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近十年来,非线性反演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在地球物理数据解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目前基本仍限于一维反演问题. 对于二维反问题,反演参数较多,神经网络反演运用较少.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实现了电阻率二维非线性反演. 与传统线性化的迭代反演比较,神经网络反演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获得更好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988.
关于暴时电离层电流分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经验模式提供的各种参数, 通过电离层电流连续方程, 计算出强磁暴条件下6月至日和12月至日内, 磁纬±72°和磁地方时00:00~24:00之间电离层电场、电流等的分布. 计算中考虑了地磁和地理坐标间的偏离; 除中性风场感生的发电机效应外, 还包含了磁层耦合(极盖区边界的晨昏电场和二区场向电流)的驱动外源. 结果表明, 6月至日时, 磁层扰动自极光区向中低纬的穿透情况在南、北半球内基本接近, 北半球内略强; 但12月至日时, 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 南半球的电流穿透远强于北半球, 而电场的穿透则是在北半球更强. 无论南北半球, 在中高纬地区, 午夜至黎明时段出现较强的东向电场分量, 其[WTHX]E×B[WTBZ]的向上漂移效应, 正是解释我们以往不少研究现象中所期盼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89.
东海冲绳海槽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东海973 航次在冲绳海槽取得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处理,形成一套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学研究行之有效的处理思路,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分辨能力,压制浅层多次波,资料在保持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分辨率,相对振幅处理以及用于AVO分析的预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识别和预测,我们发现在冲绳海槽南部西侧槽坡附近以及海槽内部发育有一系列泥底辟构造,在这些底辟构造的顶部明显存在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地球物理特征,如似海底反射层(BSR)、与海底反射同相轴极性相反,BSR上方的振幅空白区以及BSR上下的速度异常.从该区域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冲绳海槽不仅具有很高的沉积速率并且海槽西侧的断层活跃,提供了富含有机质的物源以及用于天然气运移的通道,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0.
本文是序列文章的第四篇,其内容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固体外核(SIC)自转的动力学方程,考虑了地球的自引力、液核对内核边界的压力和二阶外部引潮力位对SIC自转的影响,并在O(mε)的量级上给出了其实用的表达式.本文的理论推导更加严密和细致,改正了文献〔1〕在推导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例如:(B39)、(B44)和(B59c)式).本文的工作是对文献〔1〕有关理论的扩展和改进,对进一步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