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252篇
地质学   939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在西大别造山带的区调工作中,新识别出一系列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的岩石-构造单元,它们沿着吕王-高桥-永佳河一线展布,并构成一条NNW-SEE向展布的构造混杂岩带.该混杂岩带主要由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硅泥质岩、石英质岩、大理岩、含碳陆源碎屑岩、双峰式火山岩以及卷入其中的榴辉岩等多种变质岩块(片)共同组成,并赋存于一套遭受...  相似文献   
92.
利用调和函数的性质以及球谐函数展开理论,并根据实数域上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证明了Moritz解析延拓解与Bjerhammar虚拟球面解的等价性,同时分析了两种解的内在区别。  相似文献   
93.
桂西百逢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西广泛分布的中三叠统百逢组在桂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含矿层位中占主导地位.文章以实例论证了含矿层为百逢组的金矿床成因,指出其不仅仅是地层(层控)成因,而是地层(层控)与断裂构造动力热液共同作用所形成.且不同的矿床其主导因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4.
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SVD和LSQRD在面波频散网格反演两步法中的应用效果都很好.但SVD可以用分辨矩阵、信息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对解估计进行数学上客观有效的评价;而对于大型稀疏方程组的求解,LSQRD确是一种内存需求小、计算速度快以及分辨抗噪能力都较强的算法 .在现有计算机运算速度较快、内存可以扩充较大的条件下,实测数据量不很大时,应采用SVD算法进行线性反演.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的 GPS数据结构 ,对 GPS及其他观测数据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管理及数据共享等工作流程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6.
精细尺度的人口空间化研究成为当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大多针对区域或城市尺度进行研究,少有对街道、社区甚至住宅小区的亚城市单元人口的研究。该文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建筑物空间属性数据和住宅小区边界数据,提出了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和住宅小区级别的精细尺度人口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住宅小区空间尺度下的估算结果与实际人口的线性拟合R~2达到0.9494,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为今后精细尺度人口空间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环渤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海岸带是人-地相互作用的强烈地区,土地利用是人-地作用的重要方式,并通过格局变化体现。文章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利用GIS软件平台,对环渤海海岸带及所属的38个县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省际和距海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1)地类面积在省(市)际间分布不均衡,其中林地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草地集中分布在山东省,河北省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天津市水域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比重大,耕地在三省一市分布较均衡,且为区域基质地类;(2)地类面积按照距离海岸线由近到远的次序,分布有差异。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距海岸线15 km区域内,林地占比随离海岸线距离增加逐渐提高,未利用地和水域占比逐渐降低,其他地类无明显变化;(3)从地类转移情况看,在2000—2010年期间,地类呈现由草地—耕地—建设用地的转移路径;其中在15 km范围内,水域和耕地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转入源;在其他范围转入源以耕地为主;(4)从空间热点上看,渤海湾的天津地区是建设用地增加热点地区,而莱州湾西部是耕地增加热点地区;(5)环渤海海岸线不断向海洋延伸,其中渤海湾延伸最大,其次为莱州湾东南部和辽东湾的东岸。  相似文献   
98.
针对无人机影像分辨率高、数据量大导致稀疏重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影像匹配对数量、提高外点剔除效率的算法。首先利用无人机飞控数据、相机安装角计算影像的粗略POS(positioning andorientation system)信息;然后基于拓扑连接分析设计了最大生成树算法(maximum spanning tree expansion,MST-Expansion),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像配对数;考虑到初始匹配的高外点率,设计了分层运动一致性约束(hierarchical motion consistency constraint,HMCC)算法,提高几何验证算法的效率。4组不同倾斜设备采集的无人机影像的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案能够在保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无人机倾斜影像高效和稳健的稀疏重建。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