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291.
基于MODFLOW的岩溶管道水流模拟方法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岩溶管道水流特征,选取广西寨底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中的Drain和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特征,结合管道内上游、中游及下游三个观测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末期等水位线图中位于管道两侧处流线均有形状突变,符合实际管道水流动态特征,且能模拟出管道内水位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两种方法模拟管道水流的原理,Drain模块中岩溶管道仅起排水作用,不允许管道内水流流向周围含水层,而River模块允许岩溶管道水与周围含水层水流交换,因而相对Drain模块而言,应用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更加精确。    相似文献   
292.
选取广西的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玉林、南宁、钦州7个酸雨监测点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监测,结合各站点溶蚀试片和降雨降雨量、降雨时间、pH值和电导率等,分析了试片溶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酸雨的源汇效应。结果表明,试片溶蚀量与累计降雨时间,即溶蚀作用发生的时间关系密切。单场酸雨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强酸溶蚀碳酸盐岩,释放CO2,为碳源;后期碳酸溶蚀碳酸盐岩,吸收大气CO2,为碳汇。而就整年而言,碳汇过程占绝对优势,酸雨减汇量仅占总溶蚀量的0.27%~3.52%,平均为1.96%,但酸雨减汇比例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呈指数增加。酸雨对岩溶碳汇有着显著影响,在岩溶碳汇的研究中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293.
杨松生  阮娟  周喜军  等 《江苏地质》2017,41(1):124-128
纳米比亚西北部Kunene(库内内)省新元古界铁矿层分布广泛。经普查,在EPL4432及EPL4533矿权区铁矿规模均构成大型矿床。铁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Damara(达马拉)层序的Chuos(朝斯)组上段与下段层位中(分别简称为“上矿层”和“下矿层”)。EPL4432下层矿中主要矿物为磁铁矿,EPL4533下层矿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同一层位出现不同的矿物类型,据分析这主要是赤铁矿受热液改造成磁铁矿造成的。经综合分析,纳米比亚西北部Chuos组铁矿的成矿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Chuos组下矿层分布地段为有利的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294.
许立权  张彤  李雪娇  等 《江苏地质》2015,39(4):599-608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两大成矿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铁矿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和各地质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全区已探明矿产地434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34处,小型矿床261处,矿(化)点133处。共确定5种预测方法类型,划分为27个预测工作区,选择了22个典型矿床。采用地质体积法和磁法体积法预测资源量,圈定铁矿最小预测区1 328个,预测资源总量59亿t。全区共圈定13个铁矿找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资源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295.
Global Mapper支持多种格式的光栅、高程、矢量数据的读取与输出,并内置多种坐标投影方式。尝试挖掘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投影模式的功能,快速实现测绘图形数据的转换。通过设置当前工作空间的坐标投影模式,然后打开任何其支持的、含有坐标投影信息的数据,所有数据均自动转换成当前的投影模式,最后将文件输出(另存为)为所需的格式,即可快速完成数据转换。转换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格式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数据转换、相同格式但不同坐标投影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卫星影像配准等  相似文献   
296.
将FLAC3D和Surpac应用于正演成矿模拟和反演预测评价来实现矿产资源的联合评价是找寻隐伏矿体的一种新思路。FLAC3D和Surpac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有很大不同,为了使FLAC3D正演模拟的结果能导入Surpac中进行联合评价,采用C# 语言实现了FLAC3D的模拟数据(TXT数据)向Surpac的CSV数据转换。实验表明,此转换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将FLAC3D的模拟结果转移到Surpac软件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97.
国家基准站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值差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煜飞  周自江  张强 《气象科技》2011,39(4):462-467
分析了自动24次与人工2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以及人工24次与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的差异.评估中涉及到的统计方法主要是两组样本平均值显著差异的t检验.研究表明:人工24次与4次观测差异分析中,近半数台站相对湿度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气压、2 min风速存在显著差异的台站分别为1.5%、0%和6.9%.并且,气温和气压差值场显示...  相似文献   
298.
粤北302铀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粤北302铀矿床ZK23-2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对该矿床的围岩蚀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2矿床蚀变种类繁多,蚀变类型主要有:碱性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红化、绿泥石化、绿(褐)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等。矿床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特征。从上至下,将ZK23-2划分为4个蚀变带:红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红化、强绢云母化带(铀富集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弱蚀变或正常花岗岩带。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规律变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的趋势一致,说明蚀变作用对它们的影响小,致使蚀变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蚀变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低于220℃,属于中低温热液,惰性气体N2在各蚀变带包裹体中普遍存在,强蚀变带的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均含CO2,表明在铀矿的形成过程中,铀的溶解、迁移以及富集成矿作用与CO2气体密切相关并发生在N2环境中。此外,成矿期脉石矿物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压力为正相关的平滑曲线,表明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主要是由成矿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99.
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城市人体舒适度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明确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该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气象数据,研究气候舒适度及其变化趋势,并研究了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冷不舒适日数均呈减少趋势,热不舒适日数均呈增加趋势,舒适日数变化不大。城市化综合水平与冷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热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最主要城市因子为总人口数量,其次为建成区面积、总用电量、公共交通实有车辆、人均绿地面积等。  相似文献   
300.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普遍发育火成岩,分布面积广且喷发规模巨大,但由于早期露头、钻井和航磁资料的有限性,盆地内部的大片区域都缺少露头和钻井资料,特别是塔中地区具有厚层沉积物覆盖,导致前人所做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圈定的玄武岩分布范围不是十分准确。但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油田在盆地内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火成岩的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日益丰富,可以更好地反映玄武岩在地下分布情况。本文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特别是基于测井数据的新认识对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二叠纪玄武岩分布进行重新厘定,结果显示玄武岩在塔里木盆地中部分布的范围比前人圈定的范围更广泛,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玄武岩在整个塔里木盆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