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荒漠地区直接太阳光谱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孔琴心  熊效振 《高原气象》1992,1(4):353-360
  相似文献   
102.
李鸿业  王振鹏 《沉积学报》1990,8(1):129-132
研究波痕的重要意义,在于鉴定地层是否倒转,以确定区域地层层序。大连白云山发现在同一石英岩层内,正倒波痕共存,莫衷一是。根据北戴河海滩现代波痕的观察,即棱角明显正位分明已成型的涨潮痕,但在退潮时,因水动力条件和地形关系可以被改造,从而造成混淆。本文提出了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毛欢  杨和振 《海洋工程》2016,34(1):18-24
深吃水半潜式平台(deep draft semi-submersible,DDS)作为一种新型海洋结构物,既继承了传统半潜式平台的优点,又改善了传统半潜式平台垂荡运动性能差的不足。但随着吃水的增加,DDS纵摇运动参数共振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DDS纵摇运动固有周期和垂荡运动周期满足一定关系时,纵摇运动将发生参数共振,纵摇角度将会显著增大。研究推导了DDS纵摇运动方程,并简化为标准的马修方程,运用希尔无穷行列式法求解马修方程,得到了含阻尼的马修稳定性图谱,并结合具体算例讨论了不同参数对DDS纵摇运动参数共振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吃水半潜式平台的参数共振,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合理选取平台的系统参数,可以有效避免纵摇运动参数共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焉振  王元战  肖忠  孙熙平 《岩土力学》2016,(S2):735-744
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出现孔隙水压力升高,并导致不排水强度弱化,严重影响防波堤的承载性能。考虑静偏应力影响,基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和正常固结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公式,推导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和应力水平变化的动态折减规律。结合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动态折减规律和M-C屈服准则,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上实现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循环弱化分析的数值开发和动力运算过程。运用该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天津港防波堤地基软黏土的动、静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后不排水强度的数值预测结果与动三轴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动力有限元方法(DFEM)能够表示土体强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具体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太平洋月平均水位变化中的周期成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研究太平洋月平均水位变化中的周期成分,本文根据作者改进的月平均水位周期信号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236个水位站的月平均序列.对其中大于45a的序列进行二阶谱和二阶凝聚谱分析,表明这些序列中有的周期成分相位相关性显着.因此采用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混合谱周期分析方法,即重复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及周期检验和最小二乘滤波,逐次检验并滤掉最显着的周期分量,求得序列中的显着周期.结果表明水位序列的振动周期因站而异,并非固定不变.讨论了准2a大气振动周期、与埃尔尼诺事件相关的3~7a周期、太阳黑子、双太阳黑子和25~30a超长振动周期的存在.周期振动的迟角和振幅的区域分布和变化对月平均水位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检验出的显着周期根据物理背景作进一步判别,从中选出较客观合理者作为月平均水位序列的拟合周期.用这样的周期分量加线性趋势项拟合月平均水位序列,求得相应的振幅和初相角及线性趋势项.  相似文献   
106.
YANG  He-zhen 《中国海洋工程》2003,17(4):495-504
In this paper Nondestructive Damage Detection (NDD) for offshore platforms is investigated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As is known,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measure ambient excitation, so damage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ambient excitation have become very vital for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of offshore platforms. The modal parameters (natural frequencies, damping ratios and mode shapes) are identified from structural response data with the 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 (NEx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ERA) . A new method of damage detection is presented, which utilizes the invariance property of element modal strain energy. This method is to assign element modal strain energy to two parts, and defines two damage detection indicators. One is compression modal strain energy change ratio (CMSECR); the other is flexural modal strain energy change ratio (FMSECR). The present modal strain energy is obtained by incomplete modal shape and structural stiffness matr  相似文献   
107.
李荣峰  叶振民 《台湾海峡》1996,15(4):331-336
本文从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角度出发,讨论海峡7.3级地震对东南沿海地震带活动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海峡7.3级震前的背景空区及其震后演变过程,并采用各种方法对闽粤沿海地区进行了时空扫描分析,提取异常指标。预测该地区未来地震活动的趋势,对缩小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强度范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太平洋水位站相对海平面升降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根据笔者对太平洋236个站月平均水位周期成分的分析结果,用周期成分加线性趋势项拟合月平均水位序列.这些站的线性趋势项统计结果表明,若不计海平面的异常升降值,太平洋相对海平面平均上升率为1.16mm/a.由于陆地沉降不一致等影响,使太平洋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区域性变化较大.按线性趋势项的正负及海区的地理位置,对包括中国近海、东南亚近海在内的太平洋海平面的升降进行了区别,求出各海区的平均升降率.所得整个太平洋、北美西海岸、南美北部和中部近海、热带太平洋大部及日本群岛近海相对海平面的升降趋势与有关文献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对东亚近海相对海平面的区域平均估计结果是上升的,而Barnett的估计结果趋于下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选站的多少和水位站的分布疏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9.
在向量损失函数下 ,本文研究了含有尺度参数更一般线性模型中参数估计在线性估计类中的容许性 ,给出了估计可容许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presents fatigu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a deepwater steel catenary riser (SCR)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s. The SCR involves complex nonlinear dynamic behaviors, especially at the touchdown point (TOP) where the riser first touches the seafloor. Owing to th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soil, the touchdown zone is difficult to be modeled. Based on Lumped-Mass method and P-y curve, nonlinear springs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CR-seabed coupled interaction. In case studies, an SCR's dynamic featur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transient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fatigue assess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S-N approac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P is the key location where soil-riser interaction rises steeply and minimum fatigue life occurs. Parameters such as ocean environment loads, vessel motions, riser material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essel motion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for the structure fatigue lit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