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5篇
  免费   2910篇
  国内免费   3942篇
测绘学   1935篇
大气科学   1831篇
地球物理   2504篇
地质学   7860篇
海洋学   2187篇
天文学   381篇
综合类   1055篇
自然地理   167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84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786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8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31.
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 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 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 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  相似文献   
132.
1 .IntroductionNowadays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tothe analysis of randomseismic responses .Forexample ,American PetroleumInstitute (API) has declared that the analysis of randomseismic re-sponsesis a useful tool for safety inspection.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platformand randomness ofload,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randomresponse analysis of a jacket platform. The conventionalrandomvibration methods ,such as square root of the sumof squares (SRSS) and complete quadratic…  相似文献   
133.
一个简单食物链的能流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链能量转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海洋生物生产就是海洋食物链能量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来自以藻类为主的植物性生产,通过被食-取食多级转换,形成了贝、虾、鱼等各级动物性生产,这就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岸带水域是我国目前海洋开发的主攻目标,揭示这个海区中食物链能流转移过程,对其经济生物生产力估算和开发前景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测定自然条件下海洋食物链能流是极其困难的。借助实验结果进而推算,就比较方便。本研究选择我国海岸带水域中属于不同营养级的4个经济种,构成一个简单的人工食物链,即金藻(…  相似文献   
134.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8年秋季(10、11月)、1999年春、秋季(4、5、10月)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因海况及季节不同,富集因数(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无论夏季或秋季,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N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余水层则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结果还表明,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N与BOD5、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PO4-P和SiO3-Si含量均无相关,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135.
环境演变研究时间序列的建立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环境演变时间序列建立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纪年原理、应用状况及应用的优点、范围、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包括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在内的同位素纪年方法主要判别第四纪以来大时间尺主的沉积物的地质年龄,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但百余年来沉积物的年龄及侵蚀历史变化的研究只能通过^210Pbex、^137Cs等半衰期相对较短的核素来进行;指出^210Pbex可望在现代流域侵蚀环境演变以及其效应评价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6.
The aim of the Japanese-French Kaiyo 87 cruise was the study of the spreading axis in the North Fiji Basin (SW Pacific). A Seabeam and geophysical survey allowed us to define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NS spreading axis between 16° and 22° S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eft lateral motion of the North Fiji Fracture Zone. Between 21° S and 18°10′ S, the spreading axis trends NS. From 18°10 S to 16°40 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preading axis changes from NS to 015°. North of 16°40′ S the spreading axis trends 160°. These two 015° and 160° branches converge with the left lateral North Fiji fracture zone around 16°40′ S to define an RRFZ triple junction. Water sampling, dredging and photo TV deep towing give new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along the spreading axis. The discovery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living communities confirms thi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采用PD、GPY、YES、SYE、GPM5种不同培养基培养海藻真菌菌株PT2,并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代谢产物的形成及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和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PT2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及生长速率有所不同,液体培养基发酵液抽提物的抗肿瘤活性也有较大差别,其中SYE发酵液抽提物活性最强,对KB、Raji和Hela 3种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7.6μg/cm^3、2.4μg/cm^3和3.3μg/cm^3.采用HPLC法对不同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组成成分有显著差异.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该菌株的生长及活性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传统的海湾(泻湖)纳潮量计算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潮间带被部分围垦后纳潮量的实际情况,本考虑围堤的影响,将纳潮量分解为堤基以下的“梯形”区和堤基以上的“矩形”区两部分之和,在理论上更加严密。根据改进后方法算出的胶州湾近期纳潮量比传统方法算出的纳潮量大15%左右。可见,半个多世纪以来胶州湾的纳潮量只减少了约15%.而不是传统方法得出的约25%。  相似文献   
139.
温度对美国硬壳蛤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静水方法,测定了水温11.5、22.5、28.0、32.0℃下,硬壳蛤的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泄率。结果表明,在11,5~22.5℃-之间,硬壳蛤的上述生理指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显著。而在22.5、28.0、32.0℃之间,生理指标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间接说明了硬壳蛤对温度的较强适应能力,适合在浙江省等东南沿海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0.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东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君  王义刚  张忍顺  林祥 《海洋工程》2007,25(1):105-113
东沙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中的第二大沙洲,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对它进行稳定性研究为揭示整个辐射沙洲及其邻近岸滩的动态演变都非常有益。通过利用多年遥感卫片资料、1998年取得的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和东沙滩面表层沉积物资料等,对东沙的地形地貌特征、沉积特征和东沙两侧潮汐通道的水流泥沙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沙的沙脊偏于西侧,西侧滩面较窄、高程较高且岸线较为顺直,东侧滩面较宽、高程较低且岸线较为破碎;西洋和陈家坞槽均处于冲刷状态,净输沙的主要方向为输向槽外或输向条子泥;东沙近三十年来面积有所缩小且有外围向中央收缩的趋势,尤其以向东、向南方向的迁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