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阿尔泰南缘东段变形岩石磁组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组构是指岩石磁化率的各向异性,磁组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变形分析。阿尔泰南缘东段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本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劈理化带和玛因鄂博韧性剪压构造带的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伴随弱的左行剪切;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韧性流变构造带和锡泊渡—富蕴深层次变晶糜棱岩带E>0和E<0均存在,磁面理和磁线理均发育,反映以剪切变形为主;其中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为左行剪切,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为右行剪切。在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中的哈腊苏铜矿和卡拉先格尔—老山口一带一些叠加蚀变矿化的强变形岩石的P值明显减小,说明在韧性变形之后发生过矿化热液作用导致磁化率各向异性发生了均一化。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可以认为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构造带、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和玛因鄂博构造带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碰撞聚合带,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可能为在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留(或断片)。  相似文献   
12.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本文提出马超营断裂以北火山岩是以安山岩占主导地位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而不是胡德祥等人提出的基性—酸性双峰态组合,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安第斯型火山弧。火山岩上部的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弧内盆地。  相似文献   
13.
王文萍  王庆良 《地震学报》1999,21(3):285-290
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已监测到与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有关的大幅度隆起垂直形变资料.基于这些形变资料,本研究首先利用全局搜索性能优良的遗传算法和弹性半空间单一矩形均匀滑动模型,对该地震的震源位错参数进行了初步反演;然后以遗传算法的反演结果为初始值,利用拟牛顿阻尼最小二乘方法对该地震的震源位错参数进行了更精细的反演.结果表明,共和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一走向NW60左右、倾向SW、倾角37左右的右旋走滑逆冲断层,同震断层破裂长度约37 km,宽度约6 km,错动幅度约2.7 m.反演结果还同时表明,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方法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联合反演方法,它既可以保证实现全局最优解,防止最小二乘方法的局部极值解问题,又可以有效地解决遗传算法达到全局最优解区域后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HDR隔震梁桥多自由度(MDOF)模型和等效双线性单自由度(SDOF)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典型近场地震动作为输入,研究HDR支座双向耦合效应对HDR隔震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呈典型双线性;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面积小于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面积。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顺桥向HDR支座位移峰值db大于考虑双向耦合效应时,但横桥向的结果相反。近场地震作用下,对梁桥进行HDR支座隔震设计时,忽略双向耦合效应计算得到的墩底剪力峰值和弯矩峰值均偏于保守。可忽略HDR支座双向耦合效应对HDR隔震梁桥近场地震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气象业务引入作物生长模型的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布春  刘文萍  梅旭荣  李玉中 《气象》2006,32(12):10-15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我国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研究也日益成熟。目前,正从研究阶段向业务应用推广阶段转变。为了阐述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前景,以WOFOST模型为例,简要介绍了国外作物生长模型的核心模块、主要功能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气象业务可为开展作物生长模型应用提供的数据支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指出作物生长模型在拓展当前我国农业气象业务领域和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等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截止2004年的西北地区GPS和跨祁连-龙首山构造带的红外测距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及单一力源反演,研究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西北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尤其是大震3年后,即当前的构造形变与应力场态势;获取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上可能反映中强以上孕震背景的高应变能积累区、段,以及可能的潜在震源。结果表明:青藏块体北缘地区经8.1级大震后的短期松弛和调整,目前正在恢复印度板块北东向碰撞推挤背景场的主控作用。而北天山构造带中段及其与西段的交汇区、南天山构造带中西段及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交汇区、阿尔金断裂中段、祁连山构造带中东段及其与海原断裂的交汇区、西秦岭北缘断裂与庄浪河断裂东南延伸线的交汇区域等具有相对高应变能积累背景;临泽与海原这两个地区也反映一定程度的应变能积累状态。  相似文献   
17.
Acid intrusions are widespread in the Sawur region, Xinjiang. The Ka'erjiao intrus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albite granite porphyry, K-feldspar granite porphyry, ivernite and granite porphyry. Being a transitional product between magma intrusion and eruption in the Sawur region, the Ka'erjiao intrusion was formed at the telophase of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o the begining of early Permian as determined by the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with an age of 302.6±7.6 Ma (1σ). The intrusion consists of alkali-enriched rock, whos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of the LREE enrichment type, theδEu value is low and Nd, Sr, Pb isotopes reflect its mantl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Theδ18O value of intrusion is low as a result of isotope exchange with meteoric water.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it was formed in a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setting. Taking combined considerations of current studies of A-type granites and Permian volcanic rocks, we think that in the telophase of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ly Permian, the Sawur region was within the extension or compressional to extensional period of a post-collisional stage. The Ka'erjiao intrusion from mantle sources can confirm the vertical continental crust growth in the late Paleozoic. The Sawur region in west Junggar is consistent with east Junggar in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现代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和流动沙丘的粒度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区沙地变化敏感粒度是>245 μm的沉积物粒度组分,尝试性地将其用于地质时期沙地演化研究。结合区域典型风成砂-古土壤剖面的沉积相特征,探讨了中晚全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时间演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中全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存在多次活化扩张和固定萎缩事件,除7.5 ka BP前为流动沙地占优势以外,其余阶段多在半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之间频繁转换,即使在全新世适宜期古土壤大规模发育期间仍存在局地短时间的沙地活化事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贫困分布研究以大尺度为主而缺乏对小尺度的关注和致贫因素分析忽略个体效应或背景效应的不足,基于空间贫困视角,以乌蒙山片区为研究区域、贫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探究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并设计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从贫困村和县域两个层面综合定量剖析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贫困村的空间聚集特征较为明显,总体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散点-极核-轴带-团块并存的空间格局。② 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受多层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村级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通路率、劳动力比例、遭受自然灾害频次、安全饮用水比例;县级影响因素为:人均地方生产总值、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植被覆盖率。③ 农村贫困来源于贫困村与县域的双重作用。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针对不同尺度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合理配置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