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82篇
  免费   6595篇
  国内免费   10019篇
测绘学   4808篇
大气科学   3922篇
地球物理   5098篇
地质学   17943篇
海洋学   5038篇
天文学   430篇
综合类   2375篇
自然地理   4482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1645篇
  2021年   2138篇
  2020年   1660篇
  2019年   1988篇
  2018年   1763篇
  2017年   1726篇
  2016年   1725篇
  2015年   2130篇
  2014年   1914篇
  2013年   2339篇
  2012年   2649篇
  2011年   2507篇
  2010年   2453篇
  2009年   2380篇
  2008年   2383篇
  2007年   2122篇
  2006年   2115篇
  2005年   1712篇
  2004年   1225篇
  2003年   926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848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岛岬湾海岸表层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作者以福建东山岛乌礁湾为典型研究区,通过秋、春、夏3个不同季节海滩表层沉积物的采集和点位测量,综合应用激光法和筛析法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东山乌礁湾海滩表层沉积物以0.16~0.50 mm之间的中、细砂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粗砂和细砾,这与区域砂质沉积背景有关;湾内从南到北剖面沉积物粒径由粗砂到细砂逐渐变细,主要受剖面地形、局地物源、季节性风浪作用和近岸往复水动力的影响。时间变化上,各取样站位表现出沉积物粒径粗、细不同程度的多种变化趋势,以秋季为参考,整体上表现为由南到北粒级的变小、增大和稳定,这与东北、南南西季风影响下的浪、潮作用以及沿岸流系格局变化下的水动力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无机磷磷酸二氢钠(NaH_2PO_4)及3种有机磷源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β-甘油磷酸二钠(sodiumβ-glycerophosphate,G-P)和D-葡萄糖-6-磷酸(D-Glucose 6-phosphate,D-G-6-P)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PSII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氏盐藻在ATP和NaH_2PO_4的磷环境中生长迅速,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分别为(0.736±0.0158)/d和(0.667±0.0553)/d;而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培养条件下盐藻生长则具有滞后效应,μ_(max)分别为(0.232±0.0114)/d和(0.31±0.0077)/d。ATP和NaH_2PO_4作为磷源时,盐藻最大电子传递效率(ETR_(max))和最大饱和光强(I_k)显著高于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处理组(P0.05),而NPQ则呈相反。JIP-test参数可知,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t=0时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_0/RC)和最大光化学效率(Φ_(P0))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处理组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_0/RC)显著增加(P0.05),ψ_0和Φ_(E0)显著降低(P0.05)。表明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作为磷源时盐藻光合系统反应活性中心(RC)部分关闭,反应活性中心的数量(RC/CS_0)减少,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受到影响,能量耗散效率提高。综上可知,杜氏盐藻均能利用无机磷和有机磷作为磷源供其生长,但ATP作为磷源使得盐藻在最短时间进入对数期,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993.
赵新华  杨俊钢  崔伟 《海洋科学》2016,40(1):132-137
黑潮作为一支典型的西边界流,其路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物理现象对于渔业和航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改进的特征线方法,利用1992~2012年的高度计绝对动力地形数据提取了整个黑潮流区逐月的黑潮主轴和边界位置,并对沿轴速度、主流宽度、表层水体输运以及路径标准差等黑潮特征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潮整体的沿轴速度在夏秋季较大,最大值可达0.95 m/s,而在冬季的速度较小;黑潮主流宽度在10、11月份达到最大值;黑潮表层水体输运在夏季最大,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小。沿黑潮流路分区域对黑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往黑潮下游,其沿轴速度、主流宽度和表层水体输运越大,同时沿轴速度和表层水体输运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越晚,黑潮主轴位置相对于其多年平均的偏离程度越大,且随时间波动也越强烈。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利用率并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作者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体质量、充气量、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对其相对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显著高于冰鲜虾肉组;连续单颗投喂时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相对摄食量随对对虾体重升高而显著(P0.01)下降,而且不同规格的对虾在竞争条件下平均相对摄食量会降低;充气量6 L/min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弱光环境下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水温和盐度对相对摄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32℃时对虾获得最大相对摄食量,在盐度为5时相对摄食量最小,高盐度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投饵策略,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合理的调整投饵量。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分析渤海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文章分析研究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现状,指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总体规划、数据应用、完善机制、统筹管理、加强配套、保障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地理区域和经济腹地相近,面临规划建设、外资引进、腹地货源、中转货源、政策资源、专业人才等各种竞争。文章通过构建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港口物流营运规模、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竞争潜力3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比较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8.
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黄箱政策"的出台,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减弱,许多国家逐步设置以进口配额、许可证、检验检疫和技术标准等非关税壁垒为主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各国在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4年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东盟的贸易面板数据为基础,在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所建立的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对原有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改进和拓展,创新提出使用军事冲突变量去量化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同时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究贸易品种和国家区域的差异对于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品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可根据不同国家背景和贸易种类在区域一体化政策、水产品生产、物流渠道建设和文化宣传方面进行政策和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999.
海洋调查船是专门进行海洋调查研究的工具,涉及船舶设计、建造、海洋调查技术、航海管理和海洋调查实验管理等领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文章梳理欧美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调查船的发展历程,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船舶,总结其特点和最新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海洋调查船的设计建造思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海底地形不平坦特性,提出了一种变幅机构来自适应海底地形采矿姿态的采矿机构。综合考虑采矿机构采掘头距海底高度对采矿率影响,利用关键点法建立了节臂上的点到海底地形距离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采矿率最高为目标的最优采矿姿态数学模型。以某实际地形为例,采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最优采矿姿态。根据其优化后结果可知,其最优采矿姿态与海底地形坡度变化一致,从而证明了采矿姿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