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吸收历史地震研究、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等多方面成果基础上,基于历史有感地震记载特点,探索了历史有感地震目录的编制原则,给出了地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的确定方法。以《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等为依据,编制了公元前618年-公元1949年期间中国境内3≤M<443/4级历史有感地震目录9 121条。目录数量为中国同期文字记载的4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7倍多,比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最早的同类目录早1 695年,约占全球同期M≤4.5级有感地震目录的2/3。  相似文献   
162.
在沉积盆地三级构造单元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得出的“适宜CO2地质储存”区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的选址流程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方法水平,提出了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目标靶区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性、储存规模、场地地面环境条件和经济适宜性四大评价指标层以及44个具体评价指标,并将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逐层叠加法等评价方法应用于目标靶区筛选。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和河套盆地3处典型目标靶区适宜性评价的实例,证明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在目标靶区筛选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3.
4.28临沂强对流灾害性大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朱君鉴  刁秀广  曲军  黄秀韶 《气象》2008,34(12):21-26
分析了2006年4月28日发生在临沂的罕见灾害性大风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发现,雷达回波具有典型的弓状回波特征,在弓状回波前沿,对流单体强烈发展,出现有界弱回波区,低层入流缺口等超级单体的典型特征,风暴中出现中气旋,强降水之后风暴回波顶高、风暴质心高度、风暴的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迅速下降,灾害性大风出现在这个时段.实地考察表明,灾害性大风的路径与中气旋最大风速圈南缘移过的路径一致.分析认为,弓状回波后部存在较强后部下沉入流,由于强降水的拖曳作用,将中层中气旋的水平动量带到地面,中气旋右侧动量的方向与弓状回波后部的强下沉入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地面风速加大,造成灾害性大风.  相似文献   
164.
地震波在地球表面的反射波PP、SS由于需经地球表面的一次反射,因此属于远震记录观测到的震相。本文利用井下摆观测数据,对2003年吉林松原震群和2005年黑龙江林甸地震震相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台站附近的测井资料确定的上地壳速度模型,对选定的地表反射点进行地震波的走时计算,初步判定在特定的震中距内井下摆可以记录到地方震的地球表面反射波。为和远震记录的PP和SS震相相区别,本文暂定此震相为PgPg,SgSg。  相似文献   
165.
基于GPS的云南地区活动地块现今运动及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云南境内以及川滇交界区域2009年、2011年、2013年3期陆态网络区域网联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欧亚框架下的测站运动速度场。将云南地区划分为4个活动地块及7个次级构造单元,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建立块体的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华南、滇东、滇中、川滇菱块南段、印支、保山及腾冲地块的运动速度。对活动块体运动进行分析,认为云南地块运动方向由SSE向逐渐至SSW向变化,具有顺时针旋转特征,运动幅度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减弱,菱形块体外各块体运动速度大幅衰减。从应变率参数结果看,华南地块、滇东块体主要受SE向压应力场控制,到滇中地块转为SE—SSE向,滇西北地区应力场方向为SSE向,滇西南印支地块为NNW向,滇西南腾冲—保山地块主要受NE—NNE向应力场控制。  相似文献   
166.
1976年龙陵震群的小震震源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刁桂苓  王绍晋 《地震研究》1996,19(4):331-339
本由区域台网地震波资料,反演得到1976年运动龙陵地震群60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中对机制解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小震机制解的优势取向和主要类型与序列中的大地震震源机制一致。反演得到震源区应力场方向为:最大压应力主轴方位195°,仰角5°;中等压应力主轴方位314°,仰角79°;最小压应力主轴方位104°,仰角10°。这与其它资料给出的结果相符,虽然区域应力场的平均方向比  相似文献   
167.
板块构造的运动和动力学是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板块边缘强震是板块运动的直接结果.分析1982年日本茨城地震序列发现,震源断层面存在分阶段沿走向扩展、倾向调整的特殊图象.结合震源机制的走向、倾向以及滑动方向等资料,确认属于日本海沟下方的俯冲带逆冲地震.文中讨论了地震序列过程的成因,认为采用介于年尺度的空间大地测量结果与秒尺度的强震矩张量分析之间的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局部下方俯冲的动态过程.根据地震平均错距和板块运动速度,推测近年当地可能再次发生强震.   相似文献   
168.
华北、西南一些地区地震发生在地壳浅部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区域小孔径数字地震台网对河北省唐山、张北、怀来,山西省大同和云南省剑川、禄劝、姚安等7次地震的定位或重定位结果,并结合相应区域个别大震用远场资料反演的震源深度结果,以及山西省临汾遥测地震台网重新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与以往地震目录中给出的震源深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孔径台网的震源深度测定结果基本分布在地表至地下十几千米的范围内.而以往给出的测定结果中,震源深度大致分布在地表至地下30km 的深度上,与其平均值相差一半至一倍,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分析认为,小孔径数字地震台网的测定结果可能更接近震源深度分布的真实情况,即上述地区的地震应是发生在地壳浅层内.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提出改善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9.
1995年云南武定6.5级地震震源断层的三维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5年武定6.5级地震序列中地震的震源分布、震源机制,从三维空间、时间进程,研究了武定地震的震源断层的空间取向、活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武定地震的震源断层是隐伏在地下的NWW走向直立的右旋走滑断层,与极震区烈度分布一致.虽然有大规模的NS向汤朗——易门活动断裂纵贯震区,武定6.5级主震的发生与它无关.鉴于强震和浅表地质活断层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需要了解地壳的深部构造.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识别地壳深部的震源断层.   相似文献   
170.
收集山西省数字台网记录的深源远震S波,采用S波理论波形拟合的方法,获得了山西省境内共6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 结果显示, 该省区域内地壳厚度普遍较厚,其中4个台站地壳厚度均在40 km以上;同时地壳均为高低速层相间结构,且不同地区的台站呈现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同一构造区域周围的台站显示了区域相似的特点.最后,结合多次中小地震的优势深度层位,讨论了多震层与高低速层结构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