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398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pper crust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an area of 3.3×106 km2 within eastern China, 28 253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bined into 2718 composite sampl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15 reliable methods using national preliminary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for data quality monitoring. The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exposed crust,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the exposed basement as well as the upper crust for 76 chemical elements in eastern China are given. A key basic geology projcct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22.
1995年永登5.8级地震多种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地电、水化学、水动态、地应力、地形变等5种前兆的异常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该次地震中短期(1年尺度)和短临异常空间分布符合“异常震源地点发震机制主要活断层”之间的特定关系,近2~3年的中期异常集中分布在西秦岭北缘北西向断裂带和海原通渭武都南北向断裂带上;②震前约1年时间尺度震源区发育起来了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变化突出的附加应力场,并引起断层错动;③源兆集中分布在本次地震震源周围,场兆集中分布在上述两条活动断裂带上.源兆占异常的大多数,场兆占少数.在时间上场兆出现在先,源兆在后.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改造型含煤盆地煤储层被改造的两种形式;煤体结构的改造及构造煤的形成原因;后生充填物对煤层孔隙的改造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以构造煤发育程度作为改造型含煤盆地改造强度的一个指标。概述了华北克拉通盆地由中生代剪压应力转化为新生代剪张应力和拉张应力,而在盆地内形成以挤压构造为主到伸展构造为主的演化历程,及不同构造类型的区域分布,指出这种演化极易形成构造煤和后生充填物。提出将华北克拉通含煤盆地分为3种改造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各自区域的煤储层物性及对煤层气开发选区的影响。提出应重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层的煤层气.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4.
25.
波浪作用下单桩基础周围海床液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动力响应模型,考虑自重影响下的海床长时间固结过程。采用已有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实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液化区域,通过定量分析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初始有效应力的变化,讨论单桩插入深度对海床液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单桩插入深度发生变化时,土体初始有效应力对海床液化的影响要大于超孔隙水压力,且影响程度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6.
When transparent soil technology is used to study the displacement of a slope, the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 can be visualized. We studied the sliding mechanism of the soil-rock slope by using transparent soil technology an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rock mass Barton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angle of the soil mass, angle of the rock mass and soil thickness factors on slope stability. We obtained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and rock slope with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and the laser speckle technique. The tes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lope slid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displacements at the top, the midd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lope; the decrease in the rock mass Barton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and the increase in soil thickness, angles of the rock mass and soil mass lead to larger sliding displacements. Furthermore, we analyzed the different angles between the rock mass and soil thickness.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placement of slope increases with larger angle of the rock mass. Conclusively, all these results can help to explain the soil-rock interfacial slid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以海南岛新村湾、黎安港和潭门港海草床为研究区域, 选取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sens)、点斑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四带牙鯻(Pelates quadrilineatus)和细鳞鯻(Terapon jarbua) 4种代表性鱼类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并探讨4种鱼类对海草资源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除栖息于潭门港海草床的4种鱼为负异速生长, 其他区域海草床的鱼类均为正异速或等速生长; 4种鱼的体质量生长速率(即异速生长因子b)和肥满度呈现黎安港>新村湾>潭门港的趋势, 并与3个海草床的海草覆盖率、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推测海草资源量下降可能增加鱼类的被捕食压力和减少食物来源, 从而导致生活于海草床的代表性鱼类生长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8.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 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 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进入新千年以来, 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 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 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 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 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 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